DB14/T 2223-2024 山西省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DB14/T 2223-2024 Classification,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Shanxi Province

山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4/T 2223-2024
标准类型
山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8-07
实施日期
2024-11-08
发布单位/组织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05)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其他行业和部门也可参考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05)
起草人:
山西三晋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太原师范学院、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心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3.200

CCSA00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223—2024

代替DB14/T2223—2020

山西省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2024-08-07发布2024-11-08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4/T2223—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旅游资源分类........................................................................1

5旅游资源调查........................................................................2

6旅游资源评价........................................................................2

7成果形式............................................................................4

附录A(规范性)旅游资源基本类型..................................................5

附录B(规范性)旅游资源调查表格式...............................................10

附录C(规范性)旅游资源调查区资料表格式.........................................12

I

DB14/T222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14/T2223—2020《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本文件与DB14/T2223—202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山西省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完善了旅游资源分类原则(见4.1);

——更改了旅游资源类型的编码方法,与国家标准(GB/T18972—2017)保持一致(见4.2);

——旅游资源类型的更改:旅游资源主类由9个调整为8个,删除了“I景观综合体”,调整了

主类“E历史文化遗存”与“F建筑与设施”的顺序,将“G文创产品”名称更改为“G旅

游购物品”;旅游资源亚类设置了26个,增加了“AD地文景观综合体”“EC人文景观综

合体”“GD文创产品”、“HC特色餐饮”,并细化了其基本类型;整合了亚类“E01物质

类文化遗存”的基本类型,从功能角度进行了重新分类,对原有基本类型进行了归类合

并;旅游资源基本类型设置了132个,比原基本类型减少了11个,主要改变为旧类型同类

归并、取消重复、新类型增加,名称也随之做相应调整(见附表A.1);

——增加了旅游资源调查(见5);

——修改了旅游资源评价评分标准(见6.3);

——增加了成果形式(见7);

——增加了附录B旅游资源调查表格式;

——增加了附录C旅游资源调查区资料表格式。

本文件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TC05)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三晋风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太原师范学院、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刘丽娜、耿娜娜、邵秀英、席雯、席婷婷、郝从容、刘志斌、贾利莎、朱专

法。

本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14/T2223—2020。

II

DB14/T2223—2024

山西省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西省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评价和成果形式。

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旅游资源的开发,其他行业和部门也可参考。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18972—2017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代码

3术语和定义

GB/T18972—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旅游资源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具有旅游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

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文化效益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3.2

旅游资源单体

可作为独立观赏或利用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的单独个体,包括“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和由同一

类型的独立单体结合在一起的“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来源:GB/T18972—2017,3.3]。

3.3

旅游资源综合体

地域上由若干旅游资源单体组成,在地理上有清晰或相对模糊的界线,可以认为是具有构成关

系、衍生关系、伴生关系的组合。

4旅游资源分类

4.1分类原则

4.1.1国家标准和山西特色相结合。

4.1.2依据资源形态、结构、属性、特征及现存状况进行划分。

4.1.3单体与综合体分类相结合,对于特色显著、价值较高或体量较大的资源,优先划分到单体;对

空间集聚现象明显但个体特色不显著或区分度不高的资源可以划分为集合体。

4.1.4若同一资源具有多种类型特征,优先划分为突出其主要价值和特色的类型。

4.2分类编码

1

DB14/T2223—2024

采用“主类”“亚类”“基本类型”三层分类结构,分别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主类1位字母,亚

类2位字母,基本类型3位字母。如:代码“AAA”表示地文景观主类、地质与构造形迹亚类、构造形迹

景观基本类型。

5旅游资源调查

5.1基本要求和程序按照GB/T18972—2017中第5章的规定执行。

5.2应成立调查组。

5.3《旅游资源调查表》见“附录B”。

6旅游资源评价

6.1基本要求

6.1.1应按照本文件规定的资源分类体系对山西省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6.1.2评价应由调查组完成,采用打分评价方法。

6.2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a)珍稀度:旅游资源的珍稀程度和奇特程度,即物种珍稀性、景观奇特性、现象遍在性、市场

垄断性;

b)价值度:旅游资源蕴含的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

c)完整度:旅游资源残缺或损坏程度,即自然或人为干扰破坏情况,保存完整情况;

d)富集度:单体资源规模体量大小,群体结构的丰满性和疏密度,现象发生的频率;

e)游憩度:旅游资源的观赏价值或游憩价值;

f)组合度:旅游资源的空间集聚程度和组合特征情况;

g)知名度(潜在知名度):旅游资源被社会、公众知晓、熟悉的程度;

h)通达性:区位交通条件及基础配备设施完整情况;

i)适游性:适游时间或服务情况,即一年中可以开展旅游活动的时间;

j)保护性:影响资源保护的外界因素的可控制程度。

6.3评价方法

6.3.1总分值100分,每一评价因子分为四个档次,每一档次对应相应的分值(见表1)。

6.3.2若旅游资源存在严重环保问题或安全隐患,则不予评价。

2

DB14/T2223—2024

表1旅游资源评价评分标准

评价因子评价依据分值得分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

10~8

或在市场上处于完全垄断地位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或

7~5

珍稀度在市场上处于垄断地位

(10分)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或在

4~3

市场上有较强的竞争力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

2~1

见,或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

20~16

艺术价值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

价值度15~11

艺术价值

(20分)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

10~6

艺术价值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5~1

资源实体完整,保持原来的形态与结构10~8

完整度资源实体较为完整,形态与结构有少量变化,但不明显7~5

(10分)资源实体基本完整,形态与结构有明显变化4~3

资源实体不够完整,形态与结构有重大变化2~1

单体资源规模、体量大;集合型单体或综合体结构丰满,疏密度

10~8

好,发生频率高

单体资源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单体或综合体结构较丰满,疏密

7~5

富集度度较好,发生频率较高

(10分)单体资源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单体或综合体结构一般,疏密度

4~3

一般,发生频率较低

单体资源规模、体量小;集合型单体或综合体结构差、疏密度差、

2~1

发生频率低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20~16

游憩度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15~11

(20分)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10~6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5~1

空间集聚程度极高,组合特征显著5

组合度空间集聚程度很高,组合特征明显4

(5分)空间集聚程度较高,组合特征较明显3

空间集聚程度一般,组合特征不明显2~1

3

DB14/T2223—2024

表1(续)

评价因子评价依据分值得分

在世界范围内知名,或构成世界承认的名牌或相应影响力10~9

知名度

在全国范围内知名,或构成全国性的名牌或相应影响力8~6

(潜在知名度)

在本省范围内知名,或构成省内的名牌或相应影响力5~3

(10分)

在本地区范围内知名,或构成本地区的名牌或相应影响力2~1

毗邻主要交通线,通达性极好,基础设施配套齐全5~4

通达性靠近主要交通线,通达性很好,基础设施配套完整3

(5分)邻近主要交通线,通达性较好,基础设施配套较完整2

远离主要交通线,通达性一般,基础设施配套不全1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300天,或适宜于所有游客使用和参与5~4

适游性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250天,或适宜于8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3

(5分)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50天,或适宜于6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2

适宜游览的日期每年超过100天,或适宜于40%左右游客使用和参与1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能够得到保护5~4

可保护性通过采取有效措施能够得到部分保护3

(5分)存在不可控因素,保护难度大2~1

存在不可控因素,难以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得到保护0

6.4评价等级

6.4.1根据评价总分,将资源划分为五个等级(见表2)。

6.4.2评价总分低于29分(含),不能获得等级。

表2旅游资源评价等级与图例

资源等级得分区间图例使用说明

五级资源≥90分★

四级资源75〜89分■1.图例大小根据图面大小而定,形状不变;

2.自然资源(附录A中主类A、B、C、D)使

三级资源60〜74分◆

用蓝色图例;人文资源(附录A中主类E、F、G、

二级资源45〜59分▲H)使用红色图例。

一级资源30〜44分●

注:五级、四级、三级资源通称为优良级资源;二级、一级资源通称为普通级资源。

7成果形式

按照GB/T18972—2017中第7章的规定执行。

4

DB14/T2223—2024

附录A

(规范性)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

旅游资源基本类型释义见表A.1。

表A.1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及释义

主类亚类基本类型简要说明

AAA构造形迹景观地层断裂或各种内力作用形成的扭曲变形在地表形成的景观

AA地质与AAB地层与岩石剖面地质体中具有科学意义的典型剖面

构造形迹AAC古生物化石点保存在地层中的各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体、遗骸及活动遗迹

AAD岩矿石点(矿床)典型矿床类露头、典型矿物岩石命名地

ABA台丘状地景台地和丘陵形状的地貌景观

ABB峰柱状地景在山地、丘陵或平地上突起的峰状石体,如土林、石林、峰丛等

受流水侵蚀、重力崩塌、岩溶作用,形成的垄岗状、长脊状地貌

ABC垄岗状地景

AB地表形景观,如丹霞长墙、峰墙、黄土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