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140-2020 花生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22/T 3140-2020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ain pests and diseases of peanut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0年06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140—2020
花生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forgreenpreventionandcontrolofpeanutdiseasesandpets
2020-06-23发布2020-07-10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DB22/T3140—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小姝、高华援、尚东辉、刘海龙、吕永超、赵跃、王绍伦、宁洽、张志民、
孙晓苹、李春雨、沈海波、张语桐。
I
DB22/T3140—2020
花生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花生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防治原则、生态防控技术、理化诱控技术和科学用药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花生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7.2经济作物种子第2部分:油料类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5010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叶部病害leafdiseases
主要包括黑斑病(Cercosporidiumpersonatum;Mycosphaerellaberkleyi)、褐斑病(Cercospora
arachidicola)和网斑病(Phomaarachidicola),侵害花生叶片。参见附录A。
3.2
根茎部病害stemandrootdiseases
主要包括茎腐病(Diplodiagossypina)、立枯病(Rhizoctoniasolani)和白绢病(Sclerotium
rolfsii),侵害花生根茎部。参见附录A。
3.3
地下害虫undergroundpests
一生或一生中某个阶段生活在土壤中危害地下部分的种子、根、幼苗或近土表主茎的杂食性昆虫。
主要是蛴螬发生最严重,其次是金针虫,参见附录A。
3.4
食叶类害虫leafpests
以花生叶片为食的害虫,主要是斜纹夜蛾,参见附录A。
3.5
刺吸式口器害虫piercing-suckingpests
以针状口器刺入花生组织吸食食料的害虫,主要是蚜虫,参见附录A。
4防治原则
1
DB22/T3140—2020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方针,以选育和利用抗性品种、优化作物布局、选用健康种子、搞好
田园卫生等生态防控措施为基础,以理化诱控技术为重点,以科学用药为保障,有效控制花生病虫害。
农药的使用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和NY/T1276的要求。
5生态调控技术
5.1优化产地环境
5.1.1产地环境应符合NY/T5010的要求。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通透性较好的地块。
5.1.2秋季土壤耕翻20cm~30cm,减少翌年病虫害的发生来源。
5.2优化种植过程
5.2.1选择抗性品种
选择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并通过国家或省审定登记的中早熟直立型品种。种子质量应
符合GB4407.2的规定。
5.2.2合理轮作倒茬
花生与玉米等非豆科作物轮作倒茬,避免选择使用长残效除草剂的前茬。
5.2.3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5.2.3.1多粒型花生和珍珠豆型花生,5cm地温连续5天稳定通过12℃时播种,播种密度135000
穴/公顷~150000穴/公顷,每穴2粒。
5.2.3.2普通型花生,5cm地温连续5天稳定通过15℃时播种,播种密度120000穴/公顷~
135000穴/公顷,每穴2粒。
5.3及时收获,搞好田园卫生
适时收获,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病叶。病害发生特别严重的地块,避免秸秆还田。
6理化诱控技术
6.1地下害虫和食叶类害虫
6.1.1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6月上旬至8月下旬,田间每2.7hm2~3.3hm2放置1台杀虫灯,挂灯高
度为2m,诱杀蛴螬、棉铃虫等害虫成虫。
6.1.2生物信息素诱杀
6.1.2.1在8月上旬至收获,诱杀金龟甲,每1hm2放置12个,20天~30天更换一次诱芯。
6.1.2.2在7月上旬,棉铃虫、斜纹夜蛾等食叶害虫成虫羽化前,每1hm2悬挂诱剂45个,20天~
30天更换一次。诱捕器应挂在通风处,悬挂高度为1m~1.5m。
6.2刺吸式口器害虫
2
DB22/T3140—2020
在6月上旬至8月下旬,花生田间放置涂有不干胶的黄蓝PVC板诱虫,板高50cm~70cm,略高
于花生10cm~20cm,每1hm2放置450片~675片,可减少蚜虫等成虫产卵和危害。
7科学用药技术
7.1根茎部病害
根据病害发生情况,按附录B中,表B.1或表B.2有针对性选择1种~2种农药,对根茎部
病害进行防治。
7.2花生叶部病害
根据病害发生情况,按附录B中,表B.2有针对性选择1种~2种农药,在开花下针期(播
后65天)对叶面均匀喷施,隔14天~21天施药l次,共施药2次~3次。
7.3地下害虫
7.3.1种子包衣
在播种前,根据害虫发生情况,按附录B中,表B.1有针对性选择1种~2种农药,对花生
种子进行拌种或包衣。
7.3.2田间施药
在播种期,按附录B中,表B.3有针对性选择1种~2种农药,对害虫进行防治。
7.4刺吸式口器害虫
整地时,结合根茎部病害和地下害虫的防治,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按附录B中,表B.1有针对
性选择1种~2种农药,对花生种子进行拌种或包衣。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CSA 222-2018 多屏互动 基于远程网络的终端间互动技术要求 2018-07-24
 - T/SUCA 037-2022 电子声场增强系统主要性能测量方法 2022-11-14
 - T/SBX 081-2023 光通信用光收发组件首件检验 2023-08-15
 - T/CCSA 428-2023 数据中心算力赋能能力要求和评估方法 2023-03-23
 - T/CAICI 11-2019 塑料光纤槽道规范 2019-10-28
 - T/CSMPTE 20-2023 基于微服务的视听媒体技术架构 2023-02-20
 - T/TAF 128-2022 个人计算机(PC)应用软件信息窗口行为规范 2022-09-15
 - T/TAF 077.1-2022 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 第1部分:总则 2022-11-25
 - T/CVIA 57-2016 显示终端视觉疲劳测试与评价方法第1部分 眼视功能测试方法 2016-11-24
 - T/TAF 119-2022 云游戏参考架构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