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T 2607-2016 锈色棕榈象检疫技术规程

LY/T 2607-2016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quarantine of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Oliver)

行业标准-林业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LY/T 2607-2016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林业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01-18
实施日期
2016-06-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林业局
归口单位
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植物检疫分技术委员会(SAC/TC 271/SC 2)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锈色棕榈象的检疫范围、产地检疫、调运检疫、检验鉴定、除害处理以及检疫监管的程序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植物检疫机构对锈色棕榈象寄主植物以及运载工具、包装物、贮存场所等的检疫、检验、除害处理和监管。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
起草人:
宗世祥、阎伟、赵宇翔、任利利、刘丽、李娟、董燕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3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65.020

B65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

LYT26072016

锈色棕榈象检疫技术规程

()

TechnicalreulationforuarantineofRhnchohoruserruineusOliver

gqypfg

ㅤㅤㅤㅤ

2016-01-18发布2016-06-01实施

国家林业局发布

/—

LYT26072016

锈色棕榈象检疫技术规程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锈色棕榈象的检疫范围产地检疫调运检疫检验鉴定除害处理以及检疫监管的

程序和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植物检疫机构对锈色棕榈象寄主植物以及运载工具包装物贮存场所等的检疫检

、。

验除害处理和监管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

GBT234732009

/—林业检疫性害虫除害处理技术规程

GBT264202010

/—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规程

LYT18292009

/—集装箱熏蒸规程

SNT11242002

3术语和定义ㅤㅤㅤㅤ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锈色棕榈象()

RhnchohoruserruineusOliver

ypfg

、、、、,,

又名红棕象甲椰子隐喙象椰子甲虫亚洲棕榈象甲印度红棕象甲属鞘翅目Coleotera象甲科

p

,,。,

Curculionidae隐喙象甲亚科Crtorrhchinae棕榈象属Rhnchohorus是一种蛀干害虫主要以幼

ypyyp

,。

虫钻蛀棕榈科植物的主干为害部分幼虫钻食生长点锈色棕榈象不同虫态的主要形态特征参见附录

,。。

A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状参见附录B锈色棕榈象的寄主植物种类及国内外分布参见附录C

4检疫范围

,、、。

锈色棕榈象寄主植物以及上述物品的包装物运载工具贮存场所等

5产地检疫

5.1调查时间与调查次数

、,。

在锈色棕榈象成幼虫的发生期依据该虫的发育历期以及各阶段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调查以海

,。。

南为例参见附录调查次数每年不得少于次

B2

5.2调查点选取

。,、、

调查点的选取应具有代表性在疫情未发生区应选取种苗繁育地棕榈科植物买卖花卉市场苗

1

/—

LYT26072016

,、,;

木集散地等以及城市绿化带四旁绿化地等种植的棕榈科植物作为调查点进行发生情况的调查在疫

,、,

情发生区应根据本地区棕榈科植物种植情况交通状况等选取不同的种植地作为调查点进行发生程

;,,

度的调查在发生区外围应选择外围30km以内的棕榈科植物种植地作为重点调查点进行传播扩散

情况的调查。

5.3调查方法

5.3.1踏查

、,()。(、

以自然界线道路为单位进行线路目测踏查踏查时收集种苗信息询问种苗来源栽培管理情

),,、、

况及锈色棕榈象发生情况并按表D.1详细登记确定调查重点和调查方法做好观察采集鉴定工具

和记录表格等准备工作。

,。,

重点调查寄主植物树干是否有锈色棕榈象的危害状参见附录B采集锈色棕榈象危害的树干解

、、,。,

剖检查是否有锈色棕榈象成虫卵幼虫和蛹参见附录A经踏查确认有疫情需进一步掌握危害情况

的应做标准株调查。

5.3.2标准株调查

,,,

分散种植的棕榈科植物每隔设株少于株的应全部调查如发现有锈色棕榈

50m~100m120

,,。

象危害状应解剖棕榈科植物进行调查并按表D.2进行登记

5.3.3成虫期引诱剂调查

,;

5.3.3.1在锈色棕榈象成虫期通过聚集信息素诱捕方法对锈色棕榈象成虫进行调查引诱剂调查方法

参见附录E。

ㅤㅤㅤㅤ

6调运检疫

6.1抽样

。;、

抽样方法要根据装载的寄主植物植株大小而定繁殖材料可采用随机抽样大树开顶集装交通工

。,。

具装运的植株要逐株全部进行查验对于疑似有锈色棕榈象危害状的植株应进行全株解剖

苗木按每批货物总株数的抽取抽样数量不少于株总株数少于株的应全部检查。

5%100100

6.2现场查验

6.2.1交通工具检查

,、、、

对运输工具进行检疫检查船舱或车厢内外上下四壁缝隙边角以及包装物铺垫材料残留物等害

、、、。

虫容易潜伏的地方是否有无害虫及害虫的排泄物分泌物蜕皮壳虫卵及蛀孔等为害痕迹

6.2.2寄主植株检查

(、),。

仔细观察寄主植物树干是否有锈色棕榈象的危害状是否有虫粪是否空心参见附录B

7检验鉴定

、、、、,

发现包装材料运输工具贮存场所有可疑虫卵幼虫蛹或成虫的寄主植物繁殖材料或植株应将

,,,。

寄主一并取样及时安全的送往实验室检疫经室内饲养至成虫做种类鉴定参见附录A若采集的为

,,。,

非成虫虫态且难以鉴定的可采取人工饲养方法养至成虫后进行鉴定对不能进行准确鉴定的应送

2

/—

LYT26072016

请上级检疫机构或有关专家鉴定。

8除害处理

8.1销毁处理

、,。

初发生数量少的带疫植株及繁殖材料采取焚烧的方式进行销毁处理

8.2熏蒸处理

(、)。

对携带有锈色棕榈象的植株可采用溴甲烷磷化氢硫酰氟熏蒸的方式进行除害处理溴甲烷熏

/—、、,。

蒸处理的方法参照中第章第章第章的规定执行处理技术要求参见附录

SNT11242002456F

8.3药剂处理

、,,、

对包装材料运载工具以及染虫的堆放场所等可使用内吸性杀虫剂喷洒浸泡的方式进行除害处

。。

理常用药剂种类和处理方法参见附录G

8.4效果检查

,,

从每处理批次中分别抽样进行检验抽样方法和抽样比例按照6.1执行可通过锈色棕榈象虫体死

,。

活状态判定除害处理效果判定方法见表1

表1锈色棕榈象幼虫死活状态判定表

ㅤㅤㅤㅤ

幼虫体表色泽虫体软硬程度对外界刺激反应

活有光泽有弹性动

死无光泽无弹性不动

:。

注虫体软硬程度指幼虫死活状态

9检疫监管

9.1疫情报告

,,,

检疫中发现锈色棕榈象疫情的单位应依据有关疫情报告的规定及时汇总发生情况向上级主管

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报告疫情发生情况。

9.2调运检疫管理

、,,,

对调运锈色棕榈象寄主植物的植株繁殖材料进行检疫时一旦发现疫情应立即进行除害处理经

。(),,,

除害处理合格后方可调运在疫情未发生区属于疫情发生区确需调运的应在除害处理后经检疫

、,。

机构认定开证确定调运

9.3产地检疫管理

9.3.1种苗繁育地检疫管理

,

9.3.1.1繁育锈色棕榈象可寄生植物的苗木及其繁殖材料时不应使用来自锈色棕榈象疫情发生区的

。,,。,

苗木及其繁殖材料种植前应严格检查在确定无锈色棕榈象后再种植疫情发生区必须育苗时应

3

/—

LYT26072016

,。

在独立的且有隔离措施的繁育地实施所育苗木应就地使用

,

9.3.1.2种苗繁育地的所有者应开展疫情调查和监测一旦发现疫情应及时报告当地的林业有害生物

;,。

防治检疫机构应加强繁育地的抚育管理及时清除受害植株

,,;,

9.3.1.3在对种苗繁育地进行产地检疫时对没有发现疫情的发给产地检疫合格证发现疫情的应立

。,。,

即组织除治除治期间繁育地的苗木及繁殖材料不能调运出圃除治后经所在地林业植物检疫机构

,,。

实地调查无疫情发生后方能申请调运出圃并在本地使用

9.3.2疫情发生区检疫管理

,、

在疫情发生区林业植物检疫机构应对锈色棕榈象寄主植物的种苗繁育地种植地等进行定期检疫

,、、,,

调查对种植经营销售锈色棕榈象寄主植物的单位和个人应登记备案实施检疫监管一旦发现疫情

应及时进行除害处理和开展疫情除治。

,();

在疫情新发生区发现疫情后应立即分级启动突发林业有害生物事件应急预案实施方案实施检

,;;,

疫封锁防止疫情传播扩散研究和制定除治方案开展疫情普查和疫源调查掌握疫情的发生情况和传

;,;。

入途径向周边地区通报疫情并及时划定和公布疫区采取有效措施开展疫情除治等工作确定疫情

,。

得到控制后按程序结束应急预案

ㅤㅤㅤㅤ

4

/—

LYT26072016

附录

A

()

资料性附录

锈色棕榈象主要形态特征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