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01/T 3164-2023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评价规范

DB6101/T 3164-2023 Enterprise security risk classification control and hidden danger investigation and management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陕西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101/T 3164-2023
标准类型
陕西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10-10
实施日期
2023-11-12
发布单位/组织
西安市
归口单位
西安市应急管理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评价的原则与依据、基本要求、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评价问题处理及结果应用、档案管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西安市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评价工作。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工业过程安全与应急救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市西科城市安全与消防救援研究中心、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中安广源检测评价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陕西精诚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市众安减灾与应急服务中心、陕西信泽高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陕西帅驰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朗鑫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市平安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服务中心、陕西西北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起草人:
程方明、罗鹏军、白磊、李洪彦、王刘兵、王焘、滕小幸、田安利、张云、尚 斐、陈靓、贾柯、范少兵、杨永峰
出版信息:
页数:2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3.200

CCSC66

6101

西安市地方标准

DB6101/T3164—2023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评价规范

2023-10-10发布2023-11-12实施

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6101/T3164—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原则与依据..........................................................................2

评价原则........................................................................2

评价依据........................................................................2

5基本要求............................................................................2

6评价内容............................................................................3

7评价程序............................................................................3

成立评价组......................................................................3

制定方案........................................................................3

评价实施........................................................................3

编制评价报告....................................................................4

8评价问题处理及结果应用..............................................................5

问题处理........................................................................5

评价结果应用....................................................................5

9档案管理............................................................................5

附录A(规范性)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评价打分表............................................6

附录B(规范性)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评价等级划分.........................................17

附录C(资料性)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评价报告.............................................18

参考文献..............................................................................21

I

DB6101/T316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安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西安科技大学、陕西省工业过程安全与应急救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西安市西科

城市安全与消防救援研究中心、兵器工业卫生研究所、中安广源检测评价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分

公司、陕西精诚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西安市众安减灾与应急服务中心、陕西信泽高新技术开发有限

公司、陕西帅驰科技有限公司、西安朗鑫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市平安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服务中心、

陕西西北国际技术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程方明、罗鹏军、白磊、李洪彦、王刘兵、王焘、滕小幸、田安利、张云、尚

斐、陈靓、贾柯、范少兵、杨永峰。

本文件由西安科技大学负责解释。

本文件首次发布。

本文件在实施过程中如有疑问或建议,请将咨询或修改建议等信息反馈至下列单位:

单位:西安科技大学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中段58号

电话:029-85587413

邮编:710054

II

DB6101/T3164—2023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评价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

评价的原则与依据、基本要求、评价内容、评价程序、评价问题处理及结果应用、档案管理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西安市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评价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19273—2017企业标准化工作评价与改进

GB/T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T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DB6101/T3132—2022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双重预防机制评价

为分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状况,确定其达到规定目标的程

度所进行的评价活动。

企业自我评价

第一方评价

企业为确定其双重预防机制工作达到规定目标的程度所进行的活动。

[来源:GB/T19273—2017,3.1,有修改]

第二方评价

用户或采购方为确定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工作达到规定目标的程度所进行的活动。

[来源:GB/T19273—2017,3.2,有修改]

1

DB6101/T3164—2023

第三方评价

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的机构为确定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工作达到规定目标的程度所进行的活动。

[来源:GB/T19273—2017,3.3,有修改]

4原则与依据

评价原则

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评价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客观公正;

——规范严谨;

——真实准确。

评价依据

评价依据包含以下内容:

——国家及地方有关的方针、政策;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DB6101/T3132—2022及本文件;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及相关文件。

5基本要求

企业

5.1.1应针对双重预防机制的合规性、可行性、适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查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情况、现场风险管控状况与DB6101/T

3132—2022的符合情况进行确认并评分,结合企业实际,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5.1.2企业应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双重预防机制评价工作,当出现DB6101/T3132—202216.2中表述

的情况时,应在双重预防机制修正后及时对运行情况重新进行评价。

5.1.3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组织开展并落实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评价工作。

5.1.4评价结果应形成正式文件,并向企业所有部门、单位和从业人员通报。

5.1.5企业应将双重预防机制评价结果纳入安全绩效考核。

评价组织

5.2.1评价组织应具备下列要求:

——有与开展评价工作相适应的专(兼)职评价人员;

——应明确评价人员的职责、权限;

——应具有保障评价活动的文件。

5.2.2开展第三方评价的组织,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评价人员

5.3.1应具有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工作经验,熟悉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企业双

重预防机制工作标准、规范和专业知识。

5.3.2应具备识别双重预防机制工作中存在问题的能力,承担不当评价所产生的相应风险责任。

2

DB6101/T3164—2023

5.3.3应遵纪守法、诚实正直、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科学工作。

5.3.4评价组组长应有从事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相关工作评价的经历,能够识别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

与运行的关键环节,具有组织协调、文字表达和现场把控能力,并承担评价工作的主要风险责任。

5.3.5第三方评价组织的评价人员还应符合:

a)熟悉被评价企业所属的行业特点;

b)连续从事双重预防机制工作不应少于三年;

c)恪守职业道德,保守被评价企业的技术和商业秘密;

d)独立于被评价企业。

6评价内容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评价的内容包括总体要求、机构及职责、策划与准备、全员培训、风险点划分与

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与分级、安全风险图、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告知、企业整体风险等级评判、

隐患排查、隐患治理和持续改进。

7评价程序

成立评价组

7.1.1企业自评

根据自评工作需要,成立由以下人员组成的评价组:

——企业主要负责人、各业务分管负责人、各级部门负责人及关键岗位人员;

——技术专家(专家人数不少于2人)。

——评价组组长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或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担任。

7.1.2第三方评价

第三方机构根据评价工作需要,成立由以下人员组成的评价组:

——评价组长应符合5.3.4的要求;

——技术专家(专家人数不少于2人)。

制定方案

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

a)目的;

b)范围;

c)依据;

d)程序;

e)组织机构;

f)内容;

g)任务分工;

h)时间安排;

i)工作要求。

评价实施

3

DB6101/T3164—2023

7.3.1总则

评价组通过组织首次会议、资料审查、现场评价、末次会议开展评价工作。企业各部门应按照评价

工作要求,提供备查资料及文件,配合评价组进行评价工作。

7.3.2首次会议

7.3.2.1参加首次会议的人员应包括评价组成员、企业主要负责人、与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相关的各级

管理者以及相关人员。

7.3.2.2首次会议应由评价组组长主持。

7.3.2.3首次会议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介绍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情况;

——宣布评价方案;

——确认评价沟通的方式;

——确认末次会信息;

——做出可能造成评价提前终止的情况说明。

7.3.3资料审查

评价组对双重预防机制相关资料进行完整性、符合性审查,审查资料应包括但不限于DB6101/T3132

—20224.3中要求归档的成果资料和过程资料。

7.3.4现场评价

7.3.4.1评价组应按照附录A进行评价并打分,评价的方式和事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通过现场查看,对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和运行现状进行符合情况的直接评价;

——通过现场询问、操作演示,评价工作人员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有关工作要求

的掌握程度;

——通过访谈、座谈和倾听,评价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情况及运行效果;

——通过查阅资料或报告等,评价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相关

记录、档案的管理情况;

——通过现场演示或结果复核等,评价双重预防机制实施的有效性、适用性及体系运行的可操作

性。

7.3.4.2根据各项评价指标的总得分确定评价等级,评价等级划分为优秀、良好、符合和不符合,评

价等级与总得分的对应关系见附录B。企业出现以下情况时,评价等级认定为不符合:

——企业在评价期内发生亡人事故;

——企业被纳入安全生产失信联合惩戒“黑名单”。

7.3.5末次会议

7.3.5.1会议人员应与首次会议相同。

7.3.5.2会议应由评价组组长主持。

7.3.5.3会议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

——说明获取客观证据的方法及评价中发现的不符合项;

——提出纠正措施、改进建议、验证要求及完成时限等;

——宣布评价结论。

编制评价报告

4

DB6101/T3164—2023

评价组根据评价情况和结果,编制双重预防机制评价报告,评价报告样式见附录C。

评价报告应反映双重预防机制评价工作全过程,分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运行现状,针对发现的问

题提出改进建议,明确评价结论,表述简洁,数据准确,资料详细可靠。评价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

内容:

a)企业基本信息;

b)双重预防机制评价组人员名单及签字;

c)企业概况及安全管理基本情况;

d)评价范围;

e)评价依据;

f)评价目的及要求;

g)评价工作过程;

h)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运行现状;

i)问题及改进建议;

j)评价结论。

8评价问题处理及结果应用

问题处理

8.1.1应对评价工作检查出的问题进行立即整改。

8.1.2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制定整改方案和预防措施,并规定完成整改期限。

8.1.3问题应闭环管理,问题整改应有整改后照片或其他证明材料,评价组对问题整改进行验证,明

确验证意见并签字。

评价结果应用

根据评价结论,双重预防机制评价情况包括:

a)评价结果为优秀,继续保持;

b)评价结果为良好,优化提升;

c)评价结果为符合,持续改进;

d)评价结果为不符合,整改完善。

9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应建立双重预防机制评价档案,档案包括但不限于附录C所列内容,各类档案保存期不少于

10年;

——双重预防机制评价档案管理应符合档案管理要求。

5

DB6101/T3164—2023

A

附录A

(规范性)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评价打分表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评价打分表见表A.1。

表A.1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评价打分表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对应标准及条款分值评分细则评价方式扣分得分评价记录

*工作要求:

落实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主体责任,对安全风险全面管控,对

隐患治理实行闭环管理,得30分。

未建立完善风险分析及管控制度和隐患排查制度扣5分;

DB6101/T3132—2022资料查阅

30分未建立安全风险管控责任清单和措施清单扣5分;

4.1现场检查

未绘制安全风险图扣5分;

未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扣5分;

未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扣5分;

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扣5分。

一、基本要求总体要求

DB6101/T3132—2022

(175分)(70分)5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基本流程符合要求得5分,否则不得分。资料查阅

4.2

文档管理: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成果资料及时更新并归档得20分。

工作成果资料中:

DB6101/T3132—2022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未归档扣2分,未更新扣3分;

20分资料查阅

4.3风险点、危险源统计表未归档扣2分,未更新扣3分;

建设工作报告或风险防控手册未归档扣2分,未更新扣3分;

建设工作报告或风险防控手册中未包含风险分布图、风险管控责任清单和风险管

控措施清单,每项扣5分。

6

DB6101/T3164—2023

表A.1企业双重预防机制评价打分表(续)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对应标准及条款分值评分细则评价方式扣分得分评价记录

工作过程资料:

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成果资料及过程资料及时更新并归档得15分。

建设实施方案未归档扣2分;

启动会会议纪要及相关资料未归档扣2分;

总体要求DB6101/T3132—2022文件、制度等发放或传达记录未归档扣2分;

15分资料查阅

(70分)4.3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未归档扣2分;

风险辨识与评价记录表未归档扣2分;

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记录及考核记录未归档扣2分;

隐患排查记录表、隐患整改通知单(书)、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等未归档扣2分,

未更新扣1分。

企业成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牵头,各业务分管负责人、各级部门负责人及关键岗

位人员参加的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机构得20分。

DB6101/T3132—2022

20分未下发正式文件成立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组织机构扣10分,工作机构的人员构成不资料查阅

5.1

一、基本要求完整扣5分;

(175分)未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扣5分。

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

机制,并履行相关职责得15分。

未明确各部门、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扣3分;

DB6101/T3132—2022

*机构及职责15分未确保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双重预防机制所需要的资源扣3分;资料查阅

5.2

(45分)未研究和批准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扣3分;

未调度、督促及检查考核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情况扣3分;

未及时处理涉及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大问题扣3分。

企业各业务分管负责人及各级部门负责人了解、熟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相关要求,

DB6101/T3132—2022现场问询

5分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得5分。

5.3资料查阅

职责范围未包括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或无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