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325-2018 光气及光气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DB37/T 3325-2018 Risk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for Safety Production of Industry Related with Carbon Monoxide (CO) and its Derivatives: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9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3325-2018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6-29
实施日期
2018-07-29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9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71.010

G0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325—2018

光气及光气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

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andControlSystemofRisk

ClassificationforProductionSafetyofCompaniesWhichPossessPhosgeneor

ConductPhosgenation

2018-06-29发布2018-07-29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325—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廖增太、陈毅峰、孙洪斌、郑平友、张君、马力、马海洋、张国、吕孟、陈刚

军、戴丰臻、张士阔、何彬、杨峰。

I

DB37/T3325—2018

引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

则》《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

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光气及光气化行业企业的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

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山东省光气及光气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

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光气及光气化行业企业生产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

险,杜绝或减少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II

DB37/T3325—2018

光气及光气化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光气及光气化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工作程序和

内容、文件管理、分级管控效果和持续改进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光气及光气化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644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9041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程

GB30871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DB37/T2882-2016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2971-2017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光气及光气化产品安全生产管理指南》安监总厅管三〔2014〕104号

3术语和定义

DB37/T2882—2016、DB37/T2971—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要求

4.1成立组织机构

4.1.1领导小组

企业应成立由主要负责人、各分管负责人,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领导小组,

职责如下:

——组长由企业主要负责人担任,全面负责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

作;

——副组长由各分管负责人担任,负责分管范围内的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

管控工作;

——安全环保、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专业风险点排

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具体开展。

4.1.2工作小组

1

DB37/T3325—2018

企业各级组织应按照专业分工,分别成立安全、环保、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工作小组。

组长由各级组织分管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由专业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职责如

下:

——安全管理部门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牵头部门,负责组织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相关制

度、评价准则、工作程序;

——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专业部门负责本专业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

分级管控工作具体实施。

4.1.3其他人员

企业全体员工、承包商和相关人员应按照工作要求,参与风险点排查、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

级管控相关工作。

4.2编写体系文件

4.2.1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作业指导书、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

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或采用其它评价方法分析的记录、风

险分级管控清单、重大风险点管控清单等有关记录文件,确定危险源辨识、分析、风险评价方法及等级

判定标准。

4.2.2企业应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明确风险管控职责、工作程序、危险源辨识与评价方法、评价

准则、奖惩考核,根据安全风险等级,落实管控层级。各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履行职

责,落实责任,认真做好风险管控工作。

4.2.3奖惩考核应明确制定各层级、各专业部门的运行管理考核内容及标准,规范相关信息档案的管

理,确定考核频次和考核组织形式,规范监督检查的方法和程序。(参见附录A)

4.3实施全员培训

企业应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其掌

握本单位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并保留培训记录。

5工作程序和内容

5.1风险点确定

5.1.1风险点划分原则

5.1.1.1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企业风险

点划分可按照原料、产品储存区域、生产车间或装置、公辅设施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对于规模较大、

工艺复杂的系统可按照所包含的工序、设施、部位进行细分。

示例:按区域场所划分如光气合成车间、光气化车间、原料储罐区、产品包装区等;按工序划分如光气合成工序、

光气化反应工序、分离工序等;按设施划分如光气合成器、光气化反应器、光气吸收塔等。

5.1.1.2操作及作业活动

2

DB37/T3325—2018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对于系统或大型机组开停车、检维修、动火、受限空间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

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进行重点考虑。

示例:光气合成塔活化作业、光气合成塔投用作业、光气浓度调整作业、系统赶光气作业、反应器取样、含光气受

限空间作业等活动。

5.1.2风险点排查

5.1.2.1风险点排查的内容

企业应组织对生产经营全过程进行风险点排查,收集风险点名称、区域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等

基本信息,为下一步进行风险分析做好准备。

5.1.2.2风险点排查的方法

风险点排查应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场所、装置、设施、作业活动等进行。

5.2危险源辨识

5.2.1辨识方法

辨识应覆盖全部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并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参见附录B.1)和设备设施清单(参

见附录B.2)。宜采用以下几种常用辨识方法:

——对于作业活动,宜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进行辨识;

——对于设备设施,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进行辨识;

——对于重点监管危险化学品、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两重点一重大”)

的生产储存装置,应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简称HAZOP)进行分析。

5.2.2辨识范围

辨识的范围应包括:

——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异常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

5.2.3危险源辨识

5.2.3.1依据GB/T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

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

5.2.3.2辨识危险源也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

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如: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

坍塌等;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从物质的

3

DB37/T3325—2018

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

体载体、粉尘和爆炸性物质等。

5.2.3.3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对作业活动开展危险源辨识时,应在对作业活动划分为作业步骤

或作业内容的基础上,系统地辨识危险源。在作业活动划分时,应以生产(工艺、工作)流程的阶段划

分为主。划分出的作业活动在功能或性质上相对独立,既不能太复杂(如包括多达几十个作业步骤或作

业内容),也不能太简单(如仅由一、两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构成)。(参见附录B.3)

5.2.3.4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对场所、设备或设施等进行危险源辨识,应将设备设施按功能或结

构划分为若干检查项目,针对每一检查项目,列出检查标准,对照检查标准逐项检查并确定不符合标准

的情况和后果。(参见附录B.4)

5.3风险评价

5.3.1风险评价方法

企业可选择DB37/T2971中推荐的评价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根据评

价结果划分等级。本标准使用风险矩阵(LS)法(参见附录C)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评价。

5.3.2风险评价准则

企业在对风险点和各类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时,应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制定事故(事件)发生

的可能性、严重性、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和评价级别,进行风险评价。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以

下要求: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

——相关方的投诉。

5.3.3风险评价与分级

5.3.3.1风险点级别确定

企业应依据风险判定准则确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风险按照从高到低

分为5级:1、2、3、4、5或A、B、C、D、E。其中,1级或A级为最高风险,5级或E级为最低风险。具体

如下:

——E级\5级\蓝色:稍有危险(或可忽略风险/低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基层工段、班组负责

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需要控制

措施的纳入风险监控;

——D级\4级\蓝色:轻度危险(低风险)。车间级应引起关注,负责危险源的管理,并负责控制

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

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C级\3级\黄色:显著危险(一般风险),需要控制整改。部(处)室级(车间上级单位)应

引起关注,负责危险源的管理,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车间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

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

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

施;

——B级\2级\橙色(含直接判定较大风险):高度危险(较大风险),应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4

DB37/T3325—2018

公司级应重点控制管理,所属车间具体落实,各专业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协助落实。当风险

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定目标、指标、管理方

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至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A级\1级\红色(含直接判定重大风险):极其危险(重大风险),应制定管控措施进行控制

管理。公司级重点控制管理,所属车间具体落实,各专业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协助落实。若

控制措施不完善或控制措施不能有效落实,风险不能降至可接受或可容许程度后,必须立即停

止相关作业活动。

5.3.3.2确定重大风险

根据光气及光气化企业生产特点,除通过分析判定的风险外,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直接判定为重

大风险: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的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根据GB18218评估为重大危险源的储存场所;

——运行装置界区内涉及抢修作业等作业现场10人及以上的;

——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的;

——建设项目试生产和化工装置开停车;

——级以上动火作业,受限空间作业,Ⅳ级高处作业,一级吊装作业等;

——易产生硫化氢、氯气、一氧化碳的作业场所;

——光气反应器、光气合成塔等设备设施含有光气量大于100kg的。

5.3.3.3确定较大风险

企业根据风险评价结果确定为较大大风险的情况外,属于以下情况之一的,直接确定为较大风险:

——二级用火作业、Ⅲ级高处作业;

——涉可燃有毒介质的盲板抽堵作业;

——重大工艺变更;

——光气反应器、光气合成塔等设备设施含有光气量大于50kg的。

5.4风险控制措施

5.4.1风险控制措施的选择原则

5.4.1.1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重点突出人的因素。应根据行

业生产特点分析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5.4.1.2风险控制措施应从工程技术(或工程控制)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

置等方面识别并评估现有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现有控制措施不足以控制此项风险,应提出建议或改进的

控制措施。在决定控制措施时,优先考虑上层的控制措施,在源头消除危害。

5.4.1.3不同级别的风险要结合实际采取一种或多种措施进行控制,直至风险可以接受。

5.4.2控制措施实施

5.4.2.1工程技术措施包括:

——消除或减弱危害,消除是指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消除危险源,如采用机械

提升装置以消除手举或提重物这一危险行为等;

——替代是指用低危害物质或系统能量替代高危害物质或能量,如使用普通化学品代替高毒化学品

5

DB37/T3325—2018

作为原料,使用低电压、小功率设备代替高电压、大功率设备等;

——封闭,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隔离,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采用隔声罩以降低噪声等;

——移开或改变方向,如危险及有毒气体的排放口。

5.4.2.2管理措施包括:

——制定实施作业程序、安全许可、安全操作规程等;

——减少暴露时间(如异常温度或有害环境);

——监测监控(尤其是使用高毒物料的使用);

——警报和警示信号。

5.4.2.3培训教育措施包括:

——文件制度的培训,如工艺纪律的告知和操作规程培训等;

——操作技能的培训,如操作规程,维修规程等;

——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个人防护用品培训等。

5.4.2.4个体防护措施包括:

——个体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耳塞、听力防护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绝缘鞋、呼吸器等;

——当工程控制措施不能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时,均应采取个体防护措施;

——当处置异常或紧急情况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

——当发生变更,但风险控制措施还没有及时到位时,应考虑佩戴防护用品。

5.4.2.5应急处置措施包括:

——紧急情况分析、应急方案、现场处置方案的制定、应急物资的准备;

——通过应急演练、培训等措施,确认和提高相关人员的应急能力,以防止和减少事故不良后果。

5.5风险分级管控

5.5.1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

5.5.1.1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

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

作业活动应重点进行管控。

5.5.1.2企业应根据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和企业组织机构设置情况,合理确定各级风险管控层级,

一般分为公司(厂)级、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级,也可结合本单位机构设置情况,对风险管控

层级进行增加或合并。

5.5.2编制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应在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编制包括全部风险点各类风险信息的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见

附录D.1、D.2、D.3)和重大风险点统计表(参见附录D.4),并及时更新。

5.5.3风险告知

5.5.3.1企业应明确安全风险公告要求,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

安全风险告知卡,标明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

方式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

5.5.3.2根据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将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及工艺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及应采取的措施

通过培训方式告知各岗位人员及相关方,使其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落实到位。

6

DB37/T3325—2018

6文件管理

企业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应包括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风险点统计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重大风险管控清单等;涉及重大、较

大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7分级管控的效果

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每一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

高安全可靠性;

——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完善;

——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了专人监护制度;

——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

——保证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持续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

——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具针对性。

8持续改进

8.1评审

企业应结合安全生产标准化自评工作,每年对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评审,对风险管控工作进行检查,

提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措施。

8.2更新

企业应当根据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等适时开展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

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应及时进行辨识和风险评估:

——新的法律法规发布或者法律法规发生变更;

——操作工艺发生变化;

——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事故事件发生后;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8.3沟通

8.3.1企业应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风险管控沟通机制,及时有效

传递风险信息,提高风险管控效果和效率。

8.3.2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应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7

DB37/T3325—2018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考核制度

为确保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有效运行,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

考核制度,以下内容供参考使用。

一、考核目标

安全风险辨识全面、等级判定准确,管控措施标准,管控责任人明确,实现有效管控。

二、考核职责

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企业两体系建设整体考核工作,同时将两体系运行考核与企业职业健康管理

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相结合统一,避免交叉重复考核;

三、考核原则

1.分级管理、逐级考核

班组对车间负责,车间、部室对公司负责;公司考核所属部室、车间,部室、车间制订内部考核办

法,自主考核。

2.突出重点、分类规范

突出生产部室和高风险岗位,严控后勤服务、物流贸易、经费经营等非生产部门和岗位。

3.分类指导、分步管控

3.1按机、电仪管专业分工,把培训、辨识、评价、管控等工作纳入部室、车间、班组量化考核;

3.2按生产运行、检维修等常规和非常规活动、设备设施、工艺流程等合理划分风险管控单元,融入生

产管理全程。

四、考核内容

1.基本要求

1.1未以正式文件明确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组织机构的,考核10分(或扣罚相应金额奖金,企业自定,

下同)。

1.2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组织机构的组成人员不全面、职责不明确、履职不到位,考核5分。

1.3未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相关培训计划,考核5分,计划不具体的,考核2分。

1.4培训记录或档案不详实,无签到表,无教材或课件、教师等相关记录的,考核2分。

1.5未对全员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培训,考核3分。

1.6考核奖惩制度未有效落实的,考核2分。

2.风险评价

2.1未建立作业活动清单,考核5分,清单未涵盖主要作业活动的,缺一项考核2分。

2.2未建立设备设施清单,考核5分,清单未涵盖主要设备、设施的,缺一项考核2分。

2.3未针对作业活动清单逐个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的,缺一项考核2分。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分析

不具体、不全面的,一项不符合考核2分。

2.4未针对设备设施清单逐个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缺一项考核2分。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分析不

具体、不全面的,一项不符合考核2分。

2.5评价人员不熟悉评价准则或者风险评价取值不合理、评价级别不准确,考核2分。抽检评价人员,

熟练掌握评价方法,评价结果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加奖2分。

3.风险控制措施

8

DB37/T3325—2018

3.1控制措施与实际不符、可操作性较差、未得到有效落实或遗漏的,考核2分。控制措施完善,具有

典型示范作用,奖励2分。

3.2岗位人员未掌握与本岗位相关控制措施的,考核2分。抽检岗位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相关风险控

制措施,加奖1分。

4.风险告知

4.1未采取有效方式告知风险的,考核10分。

4.2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区域,未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考核5分。

4.3岗位人员或相关方人员不熟悉相关风险信息,考核2分。抽检岗位人员或相关方人员,熟练掌握相

关风险信息,加奖1分。

5.持续改进

5.1未按要求每年进行一次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运行情况评审的,考核10分。

5.2未适时、及时对变更过程的风险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考核5分。

5.3未及时更新风险管控清单、或控制措施实效性不强,考核3分。

5.4重大风险信息更新后未及时对从业人员进行告知的,考核3分。

5.5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各环节工作开展扎实有效,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加奖5分。

9

DB37/T3325—2018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风险分析记录

B.1作业活动清单

(记录受控号)单位:光气化车间№:XXX

序号作业活动名称作业活动内容岗位/地点活动频率备注

1光气合成系统开车氯气与一氧化碳投料,混合反应生成光气光气化车间不定期

2光气合成系统停车停止氯气与一氧化碳进料,光气合成反应停止光气化车间不定期

3光气合成塔投用氯气与一氧化碳投料,混合反应生成光气光气化车间不定期

4反应液取样反应液取样观察光气化车间不定期

5更换触媒光气合成塔触媒催化效果不佳后,更换新触媒光气化车间不定期

6光气泵过滤器清理光气泵停止后,排液洗涤清理光气化车间1次/季

7进料混合器清理进料混合器停用后,排液清理光气化车间不定期

8冷冻水投用开车前,冷冻水换热器投用冷冻水光气化车间1次/年

9氯气外管吹扫光气合成系统停车后,使用空气吹扫氯气外管外管光气化车间1次/年

10风机切换启动备用风机,停止使用风机光气化车间1次/月

11光气合成塔吹扫光气合成塔停用后,使用氮气吹扫残留光气光气化车间不定期

12光气泵切换启动备用光气泵,停止使用泵光气化车间不定期

(二氨基二苯基甲(二氨基二苯基甲烷)投料停止后,使用氮气吹扫(二氨

13光气化车间1次/年

烷)管线吹扫基二苯基甲烷)管线

14配碱接收氯碱厂碱液,加入工艺水后配成一定浓度碱液光气化车间不定期

15反应器搅拌启动反应器满液后,启动反应器搅拌光气化车间1次/年

16光化氟利昂接收光气合成系统开车前,光化氟利昂换热器接收氟利昂光气化车间1次/年

17一级以上动火作业在一级动火区进行动火作业光气化车间不定期进行

18受限空间作业进入封闭密闭空间内进行设备检修、安装等作业光气化车间不定期

19一级吊装作业吊装作业光气化车间1次/年

20氯气缓冲罐投用开车时引氯气投用氯气缓冲罐光气化车间1次/年

21停车残液回收停车排液在开车稳定后回收至系统光气化车间1次/年

22光化氯苯接受氯苯储罐液位低时从罐区接收氯苯光气化车间不定期

23过滤器清理按照常规任务主动清理过滤器或被动清理光气化车间不定期

24屏蔽泵切换按照常规任务主动切换屏蔽泵或被动切换光气化车间不定期

25石蜡罐切换根据需要切换上下层石蜡罐光气化车间不定期

10

DB37/T3325—2018

B.2设备设施清单

序号设备名称类别位号/所在部位是否特种设备备注

1氯气缓冲罐储罐及容器类D11是

2混合器储罐及容器类M11否

3光气合成塔塔类C11是

4冷却水循环泵化工机械类P11否

5光气冷凝器冷换设备类E11是

6光气捕集塔塔类C32否

7光气吸收塔塔类C22否

8光气泵化工机械类P22否

9进料混合器储罐及容器类M21否

10反应器反应器类R22是

11排气捕集塔塔类C21是

12排气冷却器冷换设备类E12是

13反应液缓冲罐储罐及容器类D21是

14反应液输送泵化工机械类P21否

15除光气塔塔类C23是

16盐酸吸收塔塔类C31否

17盐酸冷却器冷换设备类E32否

18副产盐酸罐储罐及容器类D31否

19盐酸输送泵化工机械类P31否

20排气冷凝器冷换设备类E31否

21反应气分解塔塔类C33否

22反应排气风机化工机械类B31否

23软管站排气分解塔塔类C34否

24软管站排气风机化工机械类B32否

25集中排气风机化工机械类B33否

26集中排气分解塔塔类C36否

27进气冷却塔塔类C38否

28尾气吸附塔塔类C39否

29烟囱其他设备类F31否

30第一紧急排气分解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