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686-2020 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抗病毒药物检测方法与评价要求

WS/T 686-2020 Disinfectant and antiseptic agents: Detection methods and evaluation requirements for antiviral agents

行业标准-卫生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1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WS/T 686-2020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卫生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7-20
实施日期
2021-02-01
发布单位/组织
卫生健康委员会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11.080

C50

WS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686—2020

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抗病毒药物检测方法

与评价要求

Analyticalmethodandevaluationrequirementsofantiviraldrugsindisinfectantand

antibacterialandbacteriostaticagents

2020-07-20发布2021-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

WS/T68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中

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丁晓静、王萍、杨奕、高运华、赵新颖、勾新磊、牛夏梦、李莉、李硕、李洁、

赵珊、徐燕、李放、张流波、李炎、崔树玉、苏冠民。

I

WS/T686—2020

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抗病毒药物检测方法与评价要求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抗病毒药物的检测方法和评价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喷昔洛韦和利巴韦林及其它抗病毒药物的

测定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抗病毒药物antiviraldrugs

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

4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的检测方法

4.1高效液相色谱法

4.1.1原理

以乙酸甲醇混合溶液超声提取试样中的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提取液经离心、过滤,

C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4.1.2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4.1.2.1试剂

4.1.2.1.1甲醇(CH3OH):色谱纯。

4.1.2.1.2冰乙酸(CH3COOH)。

4.1.2.1.3乙酸铵(CH3COONH4)。

4.1.2.2试剂配制

1

WS/T686—2020

4.1.2.2.1样品提取溶液:分别移取甲醇80mL和冰乙酸10mL,置于试剂瓶中,加入水10mL,混匀。

4.1.2.2.2乙酸铵乙酸缓冲溶液:称取乙酸铵0.77g,置于试剂瓶中,加入水400mL溶解,再加入

冰乙酸2mL,加水至500mL,混匀。

4.1.2.3标准品

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纯度均大于97%或经国家认证并授予证书的标准物质,其它相关信

息参见附录A。

4.1.2.4标准溶液配制

4.1.2.4.1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各25.0mg,分别置于50mL容量

瓶中,加入样品提取溶液约40mL,超声10min,溶解,用样品提取溶液定容至刻度,配制成质量浓度

均为500mg/L的标准储备液。冷藏保存,有效期为3个月。

4.1.2.4.2混合标准中间液:分别移取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标准储备液,用样品提取溶液

稀释成质量浓度均为50mg/L的混合标准中间液。冷藏保存,有效期为1个月。

4.1.2.4.3混合标准系列溶液:取不同体积的混合标准中间液,用样品提取溶液稀释成混合标准系列

溶液,如0.5mg/L、2.5mg/L、5.0mg/L、10.0mg/L、20.0mg/L。临用现配。

4.1.2.5材料

4.1.2.5.1有机系滤膜:孔径为0.45m。

4.1.2.5.2玻璃珠:Φ<5mm。

4.1.3仪器和设备

4.1.3.1高效液相色谱仪: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或紫外检测器。

4.1.3.2分析天平:最小分度值为0.1mg。

4.1.3.3离心机:≥3000r/min。

4.1.3.4涡旋混合器。

4.1.3.5超声波清洗器。

4.1.4分析步骤

4.1.4.1样品前处理

4.1.4.1.1液体剂型

称取0.5g(精确至1mg)试样于10mL具塞带刻度离心管(比色管)中,加入样品提取溶液至10mL

刻度,涡旋混匀1min,超声10min,经滤膜过滤,备用。

4.1.4.1.2其它剂型

称取0.5g(精确至1mg)试样于10mL具塞带刻度离心管(比色管)中,加入样品提取溶液至

10mL刻度,加入1至2颗玻璃珠,涡旋混匀至溶液呈均匀状态,超声10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

经滤膜过滤,备用。

4.1.4.2高效液相色谱参考条件

高效液相色谱参考条件如下:

a)色谱柱:C18柱(柱长250mm,内径4.6mm,粒径5m),或相当者;

2

WS/T686—2020

b)流动相:A相为甲醇,B相为乙酸铵乙酸缓冲溶液;

c)流速:1.0mL/min;

d)柱温:30℃;

e)进样体积:5L;

f)检测波长:254nm;

g)梯度洗脱程序:见附录B.1。

4.1.4.3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混合标准系列溶液,按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以色谱峰的峰面积为纵坐标,与

其对应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峰面积—质量浓度(mg/L)标准曲线。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

韦混合标准溶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参见附录C.1。

4.1.4.4测定

将处理好的试样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试样溶液中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

4.1.4.5结果计算和表述

试样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按式(1)计算:

V

X...............................(1)

m

式中:

X——试样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g/kg);

——标准曲线计算的试样溶液中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V——定容体积,单位为毫升(mL);

m——称样量,单位为克(g)。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1.4.6精密度

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本方法回收率和精

密度见附录D。

4.1.4.7检出限和定量限

当取样量为0.5g,定容体积为10mL,本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

的检出限均为2.0mg/kg;定量限均为7.0mg/kg。

4.2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

4.2.1原理

以含有十二烷基硫酸钠的样品提取溶液提取试样中的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用胶束电动

毛细管色谱分离模式进行分离,紫外检测器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

4.2.2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B/T6682规定的一级水。

3

WS/T686—2020

4.2.2.1试剂

4.2.2.1.1十二烷基硫酸钠(SDS,C12H25SO4Na)。

4.2.2.1.2硼砂(Na2B4O7·10H2O)。

4.2.2.1.3无水磷酸二氢钠(NaH2PO4)。

4.2.2.1.4氢氧化钠(NaOH)。

4.2.2.2试剂配制

4.2.2.2.1分离缓冲溶液:称取SDS2.019g、硼砂0.191g和无水磷酸二氢钠0.150g,置于同一具

塞带刻度塑料离心管中,加水至50mL刻度,超声溶解、混匀,配制成含有140mmol/LSDS、10mmol/L

硼砂和25mmol/L磷酸二氢钠的分离缓冲溶液。

4.2.2.2.2样品提取溶液:将分离缓冲溶液用水稀释10倍,配制成样品提取溶液。

4.2.2.2.3氢氧化钠溶液:称取氢氧化钠2g,加入预先装有40mL水的塑料离心管中,振摇溶解,

再加水至50mL刻度、混匀,配制成1mol/L氢氧化钠溶液。

4.2.2.3标准品

同4.1.2.3。

4.2.2.4标准溶液配制

4.2.2.4.1标准储备液:准确称取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各10.0mg,分别置于10mL容量

瓶中,加入样品提取溶液约5mL,振摇(或超声)溶解,用样品提取溶液定容至刻度,配制成质量浓

度均为1000mg/L的标准储备液。临用现配。

4.2.2.4.2混合标准中间液:分别移取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标准储备液,用样品提取溶液

稀释成质量浓度均为100mg/L的混合标准中间液。临用现配。

4.2.2.4.3混合标准系列溶液:取不同体积的混合标准中间液,用样品提取溶液稀释成混合标准系列

溶液,如1.0mg/L、5.0mg/L、10.0mg/L、20.0mg/L、40.0mg/L。临用现配。

4.2.2.5材料

同4.1.2.5。

4.2.3仪器和设备

4.2.3.1毛细管电泳仪:带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或紫外检测器。

4.2.3.2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内径50m,外径375m。

4.2.3.3同4.1.3.2。

4.2.3.4同4.1.3.4。

4.2.3.5同4.1.3.5。

4.2.4分析步骤

4.2.4.1样品预处理

4.2.4.1.1液体剂型

称取0.5g(精确至1mg)试样于10mL具塞带刻度离心管(比色管)中,加入样品提取溶液至10mL

刻度,涡旋混匀1min,超声10min,备用。

4

WS/T686—2020

4.2.4.1.2其它剂型

称取0.5g(精确至1mg)试样于10mL具塞带刻度离心管(比色管)中,加入样品提取溶液至10mL

刻度,加入1至2颗玻璃珠,涡旋混匀至溶液呈均匀状态,超声10min,备用。

4.2.4.2毛细管电泳参考条件

毛细管电泳参考条件如下:

a)分离柱:未涂层熔融石英毛细管,302mm(有效长度为200mm);

b)电压:10kV;

c)进样压力:3.448kPa;

d)进样时间:4s(进样体积约7.9nL);

e)检测波长:254nm;

f)清洗程序:新装毛细管在使用前分别用NaOH溶液冲洗20min,水冲洗5min,分离缓冲溶液

冲洗5min。每次进样前依次用NaOH溶液冲洗1.5min,水冲洗1.5min,分离缓冲溶液冲洗

1.5min。

4.2.4.3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混合标准系列溶液,按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注入毛细管电泳仪,以色谱峰的校正峰面积(峰面积除

以迁移时间)为纵坐标,与其对应的质量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校正峰面积—质量浓度(mg/L)标准曲线。

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混合标准溶液的毛细管电泳图参见附录E.1。

4.2.4.4测定

将处理好的试样溶液注入毛细管电泳仪,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试样溶液中目标化合物的质量浓度。

4.2.4.5结果计算和表述

试样中目标化合物的含量按式(1)计算。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2.4.6精密度

在重复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应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0%。

4.2.4.7检出限和定量限

当取样量为0.5g,定容体积为10mL,本方法的检出限和定量限: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

韦的检出限均为4.0mg/kg;定量限均为14.0mg/kg。

4.3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确证方法

4.3.1原理

以乙酸甲醇混合溶液超声提取试样中的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经离心、过滤,用超高效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进行确证。

4.3.2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规定外,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符合GB/T6682中规定的一级水。

5

WS/T686—2020

4.3.2.1试剂

4.3.2.1.1甲醇(CH3OH):色谱纯。

4.3.2.1.2甲酸(HCOOH):色谱纯。

4.3.2.1.3冰乙酸(CH3COOH)。

4.3.2.2试剂配制

4.3.2.2.1同4.1.2.2.1。

4.3.2.2.20.1%甲酸甲醇溶液:100mL甲醇中加入0.1mL甲酸,混匀。

4.3.2.2.30.1%甲酸水溶液:100mL水中加入0.1mL甲酸,混匀。

4.3.2.3标准品

同4.1.2.3。

4.3.2.4标准溶液配制

4.3.2.4.1同4.1.2.4.1。

4.3.2.4.2混合标准中间液:分别移取更昔洛韦、阿昔洛韦和喷昔洛韦标准储备液,用水释成质量浓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