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由名义线密度为1.33 dtex~6.67 dtex的腈纶纤维制成的本色毛条产品,其他腈纶毛条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用腈纶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制成的毛条产品。
发布历史
-
2000年09月
-
2012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腈纶厂、上海市纺织工业技术监督所
- 起草人:
- 李胸有、丁英、李艳芬、王清、周祯德
- 出版信息:
- 页数:17页 | 字数:31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ICS59.060.20
W52
中华人民共和国纺织行业标准
/—
FZT530022012
代替/—2000
FZT53002
腈纶毛条
Acrlicto
yp
ㅤㅤㅤㅤ
2012-12-28发布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
FZT530022012
腈纶毛条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腈纶毛条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复验规则标
、、。
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的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由名义线密度为1.33dtex~6.67dtex的腈纶纤维制成的本色毛条产品其他腈纶
毛条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用腈纶纤维和其他纤维混合制成的毛条产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部分纤维和纱线
GBT3291.11
/:
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部分通用
GBT3291.33
/:
纺织品化学纤维第部分属名
GBT4146.11
/:
纺织品化学纤维第部分检验术语
GBT4146.33ㅤㅤㅤㅤ
/化学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
GBT6503
/化学纤维含油率试验方法
GBT6504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170
/—腈纶短纤维和丝束
GBT166022008
3术语和定义
/、/、/和/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
GBT3291.1GBT3291.3GBT4146.1GBT4146.3
本文件。
3.1
腈纶正规毛条normalacrlicto
yp
由非收缩纤维制成的腈纶毛条。
3.2
腈纶膨体毛条bulkacrlicto
yp
由非收缩纤维和收缩纤维混合成的腈纶毛条。
3.3
腈纶收缩毛条stretchedacrlicto
yp
由纯收缩纤维制成的腈纶毛条。
3.4
条重tomass
p
在规定条件下1m长的毛条所具有的质量克数。
1
/—
FZT530022012
3.5
毛粒nes
p
,。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纤维纠结体用针叉拨不开的小毛结
3.6
松散毛粒incomactnes
pp
,。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纤维纠结体能用针叉拨得开的小毛结
3.7
毛片cardnes
p
,。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纤维纠结体用针叉不易拨开的毛结
3.8
样照hotorahicstandard
pgp
、,。
评定纺织材料纺织品的品质或等级时用作对比的标准实物样品的照片
4分类和标识
4.1产品分类
4.1.1品种划分
、。
4.1.1.1按产品的收缩特性划分为正规毛条膨体毛条和收缩毛条
4.1.1.2按产品的光泽特性划分为有光毛条和半消光毛条。
4.1.2规格划分ㅤㅤㅤㅤ
、。
4.1.2.1腈纶毛条的规格按单纤维的线密度毛条汽蒸收缩率划分
,、
4.1.2.2腈纶毛条的单纤维线密度一般在1.33dtex~6.67dtex范围常见规格包括1.33dtex
、、、、、等。
1.67dtex2.22dtex2.78dtex3.33dtex5.56dtex6.67dtex
,
4.1.2.3正规毛条的汽蒸收缩率一般在6%以内收缩毛条和膨体毛条的汽蒸收缩率一般在15%
以上。
4.2产品规格标识
、、、,
腈纶毛条产品以生产工艺收缩特性汽蒸收缩率单纤维线密度和光泽特性代号加以标识见
图1。
□□□-□□
光泽特性代号
单纤维线密度代号
汽蒸收缩率代号
收缩特性代号
生产工艺代号
图腈纶毛条产品标识
1
其中:
)生产工艺用以下代号表示:
a
S———梳毛法工艺;
2
/—
FZT530022012
X———梳毛加拉断工艺;
L———拉断法工艺;
Q———切断法工艺。
)收缩特性用以下代号表示:
b
Z———正规毛条;
P———膨体毛条;
S———收缩毛条。
),:
c汽蒸收缩率代号按以下规定
;()
正规毛条不作汽蒸收缩率标记膨体毛条和收缩毛条以名义汽蒸收缩率用百分数表示的整
数位表示。
),:
d单纤维线密度代号按以下规定
———,();
由单一名义线密度纤维制成的毛条以其名义线密度值单位为分特表示
———,“/
由不同名义线密度纤维混合成的膨体毛条以非收缩纤维名义线密度值收缩纤维名义
()”;,
线密度值单位为分特表示非收缩纤维或收缩纤维由不同名义线密度纤维组成时按
(),“”
混掺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列出其名义线密度值单位为分特名义线密度值之间以-
连接;
———、,
由不同名义线密度纤维混合制成的正规毛条收缩毛条按混掺比例从大到小的顺序列出
(),“/”。
其名义线密度值单位为分特名义线密度值之间以连接
)光泽特性用以下代号表示:
e
Y———有光;
ㅤㅤㅤㅤ
B———半消光。
:,。
示例1QZ-3.33B表示采用切断法工艺生产的3.33dtex半消光正规毛条
:/,、
示例2XP17-2.22-3.336.67Y表示采用梳毛加拉断法工艺生产的汽蒸收缩率中心值为17%正规纤维为2.22dtex
、。
和3.33dtex收缩纤维为6.67dtex的混旦有光膨体毛条
:,。
示例表示采用拉断法工艺生产的汽蒸收缩率中心值为的半消光收缩毛条
3LS28-1.67B28%1.67dtex
示例:/,。
4SZ-3.335.56表示采用梳毛法工艺生产的和混旦半消光正规毛条
B3.33dtex5.56dtex
5技术要求
5.1产品分等
、、,。
腈纶毛条产品质量等级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个等级低于合格品的为等外品
5.2性能项目和指标值
腈纶毛条性能项目和指标值见表1。
表1腈纶毛条性能项目和指标值
序号项目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条重偏差/(/)
1gm±0.60±1.00±2.00
2条重变异系数/%≤3.24.26.0
3平均长度偏差率/%±5±7±10
3
/—
FZT530022012
表()
1续
序号项目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
1.33dtex~2.44dtex≥200mm≤0.30.50.8
长毛率/()
4%>2.44dtex~4.44dtex≥200mm≤0.30.50.8
()
>4.44dtex~6.67dtex≥210mm≤0.40.61.0
短毛率()/
5≤30mm%≤3.03.54.0
1.33dtex~2.44dtex≤1.32.03.0
()/(/)
6毛粒含松散毛粒只g>2.44dtex~4.44dtex≤0.61.02.5
>4.44dtex~6.67dtex≤0.30.82.0
1.33dtex~2.44dtex≤0.91.22.5
/(/)
7毛片只m>2.44dtex~4.44dtex≤0.40.51.5
>4.44dtex~6.67dtex≤0.30.51.2
正规毛条≤446
8汽蒸收缩率/%
、
膨体毛条收缩毛条M±1M±2M±3
:、。
注条重中心值平均长度中心值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1
注2:汽蒸收缩率中心值M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5.3其他要求ㅤㅤㅤㅤ
、、。
长度离散系数回潮率含油率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6试验方法
6.1通则
、
6.1.1预调湿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
预调湿用标准大气温度不超过50℃相对湿度10%~25%
:(),()。
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温度20±2℃相对湿度65±5%
6.1.2试样的调湿
,,
样品超过公定回潮率时应在6.1.1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预调湿30min样品在公定回潮率以
,,,
下时应按6.1.1规定的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条件下平衡4h也可采用快速调湿快速调湿平衡时间
;,。
为2h如果是复验则在6.1.1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平衡16h
6.2取样
按附录中规定执行。
AA.2
6.3条重偏差和条重变异系数的测定
按附录中规定执行。
AA.3
4
/—
FZT530022012
、、、
6.4平均长度偏差率长毛率短毛率长度离散系数的测定
按附录中规定执行。
AA.4
6.5毛粒的测定
按附录中规定执行。
AA.5
6.6毛片的测定
按附录中规定执行。
AA.6
6.7汽蒸收缩率的测定
按附录中规定执行。
AA.7
6.8回潮率的测定
按/规定进行。
GBT6503
6.9含油率的测定
按/或/—中附录规定进行。
GBT6504GBT166022008B
7检验规则
7.1检验项目ㅤㅤㅤㅤ
,。
表中所有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并按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1
7.2组批规则
,。
7.2.1生产单位可根据生产特点以每天或每班的连续生产量组成一个检验批一个生产批可由一个
,。
检验批组成也可由若干个检验批组成
7.2.2生产上发生波动或遇特殊情况应将该部分产品单独组批。
7.3取样规定
按附录中规定的取样方法执行。
AA.2
7.4结果评定
各性能项目的测定值或计算值按/
推荐标准
- GB/T 2910.8-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8部分:醋酯纤维与三醋酯纤维混合物(丙酮法) 2009-06-15
- GB/T 2910.23-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23部分:聚乙烯纤维与聚丙烯纤维的混合物(环己酮法) 2009-06-15
- GB/T 2910.3-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3部分:醋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丙酮法) 2009-06-15
- GB/T 2910.7-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7部分:聚酰胺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混合物(甲酸法) 2009-06-15
- GB/T 2910.4-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4部分:某些蛋白质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次氯酸盐法) 2009-06-15
- GB/T 2910.6-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6部分:粘胶纤维、某些铜氨纤维、莫代尔纤维或莱赛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甲酸/氯化锌法) 2009-06-15
- GB/T 2910.21-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21部分:含氯纤维、某些改性聚丙烯腈纤维、某些弹性纤维、醋酯纤维、三醋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环己酮法) 2009-06-15
- GB/T 2910.24-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24部分:聚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苯酚/四氯乙烷法) 2009-06-15
- GB/T 2910.5-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5部分:粘胶纤维、铜氨纤维或莫代尔纤维与棉的混合物(锌酸钠法) 2009-06-15
- GB/T 2910.2-2009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2部分:三组分纤维混合物 200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