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2065-2022 天然林管护工作规范
DB63/T 2065-2022 Natural forest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work specific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2年1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65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2065—2022
天然林管护工作规范
2022-11-24发布2023-01-01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2065—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天然林保护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青海省天然林保护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秀玲、王海、霍俊领、卓玛措、贾毅立、高芳芳、白凌霄、傅凯林、范文秀、
张霖、张晗、刘嗣、王兴邦、王敏利、牛青翠、宇文思名。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I
DB63/T2065—2022
天然林管护工作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天然林管护目的、管护对象、管护原则、管护人员、管护设备、管护用品及资料、管
护工作分类、管护工作程序等方面的工作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天然林管护工作,生态公益林及其他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的管护工作可参照执
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63/T1669森林资源管护站建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3.1
天然林管护
天然林的管理与保护,特指由林业主管部门对管辖林区天然林的管理与保护。
3.2
巡护
巡护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指定区域进行野外巡查,记录沿途管护对象情况、管护对象受干扰、
破坏、损毁等状况,对发现的干扰、破坏、损毁情况要及时制止和上报。
4管护目的
管护目的如下:
a)掌握天然林状况,发现天然林区的变化,及时上报和处置,确保天然林资源及天然林生态系统
安全;
b)收集管护区内人为活动信息,制止非法盗猎、盗伐、开荒、开矿、放牧等破坏天然林资源的行
为,并及时上报、调查取证,为后续处理留存证据和提供基础资料;
c)管理和维护管护区内的设施、设备,确保能正常使用;
d)宣传天然林管理的制度、规定,普及天然林保护价值和重要性,以及天然林保护的相关常识和
要求,提高林区及周边社区人员对天然林保护的认识。
1
DB63/T2065—2022
5管护对象
管护对象主要包括:
a)林地、土壤、河流、湖泊、野生动植物等构成天然林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
b)森林火险、有害生物;
c)属于管护范围的道路桥梁、电力设施,以及管护、防火、宣传、森林资源监测、相关科研监
测等的标识和设施设备;
d)进入管护范围的人员或者在管护范围内的常驻人员。
5管护原则
管护遵循以下原则:
a)必须依据天然林保护的相关规定、制度进行管护工作;
b)按照管护的目的,合理制定管护计划,按计划开展管护活动;
c)真实有效、及时准确地反馈管护信息;
d)管护人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安全意识,管护工作中要确保人身安全;
e)要保守秘密,按规定使用图件、数据信息,确保信息和数据安全。
6管护人员
6.1基本要求
管护人员应满足以下要求:
a)管护人员应该身体健康,责任心强,有一定的组织和决断能力;没有盗伐滥伐行为,无引发森
林火警、火灾、毁林及其它违法违纪行为;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敢与破坏天然林等违法、违
规行为作斗争;
g)管护人员需要经过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合格证书后,才能够上岗参加管护工作。上岗的管护
人员,经过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下年度不能上岗参加管护工作。培训要求见7.2.1;
h)掌握国家、省、州(市)、县(区)管理部门制定的与天然林管护相关的规章、制度;
i)能识别当地分布的国家或者地方保护、地方特有和优势物种种类,及其生境和生物学特性;
j)能识别当地主要的有害生物,熟悉当地潜在的森林火灾发生重点区域及规律,了解当地易发性
洪涝、风雪、地质等自然灾害发生的重点区域及规律;
k)能够在野外借助责任区范围地形图或遥感影像图、电子地图等识别地形、地物并标注位置,掌
握手机拍照、摄像功能,掌握卫星定位仪、望远镜、常用救护用品等的使用技能,若借助智
能巡护设备开展野外巡护时,要掌握信息输入、拍照、摄像、卫星定位设置和使用操作技能;
l)能够按照要求填写管护记录、日志,按照要求编制管护报告。
12.1培训
12.1.1内容
培训的主要内容如下:
a)职业道德培训,主要包括爱岗敬业、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团结互助、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内容;
m)天然林管护相关规章、制度培训;
2
DB63/T2065—2022
n)天然林管护专业技能培训,主要包括管护范围野生动植物的识别、森林火灾防控、有害生物识
别和防控,巡护设备、资料、救护用品的使用,管护新技术的运用,管护记录、日志、报告
的填写等;
o)宣传教育培训,主要是对进入管护范围的人员进行天然林保护、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控等方
面宣传教育能力的培训;
p)安全生产培训,主要是野外巡护人身安全等方面的培训。
16.1.1组织
培训组织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a)培训由县级(含县级)以上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组织实施,组织实施部门需要制定培训计划;
b)每1-2年开展1次全面培训,针对实际需要和薄弱环节,可组织专项培训;
c)要针对培训的内容,聘请各方面的专业人员作为老师进行培训,专业技能、安全培训需要有现
场操作培训,培训内容详见7.2.1;
d)各方面培训完成后,要组织考试,考试命题、阅卷、打分等由各专业老师共同完成。
16.2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按照以下要求进行:
a)县级林业草原主管部门组织年度考核,林场、乡镇可根据需要组织季度或者半年考核;
b)管护人员绩效考核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情况,二是管护设施设备保护
和管理情况;
c)天然林资源保护管理情况,主要包括盗砍滥伐、森林火灾、森林病虫害、侵占用林地、违禁放
牧、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乱挖野生植物等情况有无发生及发生程度;
d)管护设施设备保护和管理情况,主要是5c)所包括的设施、设备、标识等的损坏程度及补修
情况;
e)根据护林员管理办法中绩效考核的量化指标进行上述内容的考核。
17管护设备、用品、资料
管护设备、用品、资料要求如下:
a)工作、生活、交通、通讯等设备按照DB63/T669配备;
b)野外救护用品包括求生哨、药械(常用药品、急救包)、绳索、刀具等。
c)适用于管护范围的野生动植物物种图册或鉴定、识别手册。
d)规章、制度汇编资料和以往管护报告等;
e)地图资料是比例尺不小于1:50000的地形图或近期的遥感影像图,有智能巡护终端设备且安
装有巡护范围的地形图或者遥感影像图时,无需纸质地图。纸质地图要保证防晒、防雨淋、
耐折叠。地图资料要按照相关保密规定使用。
18管护工作分类
18.1常规管护
根据管护区的管理目标,管护人员定期对指定区域开展日常管护的工作。
18.2专项管护
3
DB63/T2065—2022
当管护区接受临时任务或发生自然或人为突发事件时,根据保护管理的要求而开展的管护工作。包
括以下情况:
a)在高火险期、自然灾害多发期;
b)非法偷猎及盗伐案件多发期或者有举报信息;
c)旅游旺季、节庆、庙会时,管护范围有游客、人员进入;
d)管护区内及相邻周边社区、村镇人员活动频繁的时期;
e)管护区及周边有工程施工或者征占用林地的情况;
f)其他对管护对象有干扰、破坏的情况发生时。
19管护工作程序
19.1工作准备
19.1.1制定巡护计划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QGCML 1124-2023 无线区域网便携式对讲装置 2023-08-03
 - T/TAF 077.5-2020 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 设备信息 2020-11-26
 - T/CCSA 231-2018 智能电视 终端安全体系架构 2018-12-06
 - T/CCSA 268-2019 微模块数据中心能效比(PUE)测试规范 2019-12-23
 - T/CVIA 3-2008 等离子电视接收机色视角测量方法 2008-12-19
 - T/SZEIA 003-2022 电子产品翻新 通用技术要求 2022-12-31
 - T/ZGTXXH 038-2022 网络5.0架构功能技术要求 2022-07-26
 - T/CIPR 046-2022 无线调度命令检测设备 2022-05-11
 - T/SZEIA 011-2023 电子产品翻新技术规范 手机 2023-02-03
 - T/TAF 191-2023 车联网服务用户身份认证安全技术要求 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