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10179-2000 混流式、轴流式潜水泵
JB/T 10179-2000 Mix-flow and axial-flow submersible pump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0年03月
-
2016年01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23.080
J71
JB/T10179000---2
混流式、轴流式潜水泵
Mixedflowandaxialsubmersiblepumps
2000-03-30发布2000-10-01实施
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
JB/T10179----2000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沈阳水泵研究所、江苏亚太泵业集团公司、南京蓝深制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
连耐酸泵厂、石家庄杂质泵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光荣、韦国群、石先平、张孝风、董志豪。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混流式、轴流式潜水泵JB/T10179----2000
Mixedflowandaxialsubmersiblepump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混流式、轴流式潜水泵(以下简称泵)的型式与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
验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输送清水或类似于水的其他液体的泵。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755—1987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T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1971—1980电机线端标志与旋转方向
GB/T3216—1989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
GB/T4942.1—1985电机外壳防护等级
GB/T9239—1988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许用不平衡的确定
GB/T12785—1991潜水电泵试验方法
GB/T13008—1991混流泵、轴流泵技术条件
GB/T13306—1991标牌
GB/T13384—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JB/T4297—1992泵产品涂漆技术条件
JB/T5413—1991混流泵、轴流泵开式叶片验收技术条件
JB/T6880.1—1993泵用灰铸铁件
JB/T6880.2—1993泵用铸钢件
JB/T8687—1998泵类产品抽样检查
3型式与基本参数
3.1型式
泵为立式,与电动机共轴,可长期潜入液下工作。电动机为三相异步电动机。
3.2型号表示方法
3.2.1混流式潜水泵的型号表示方法
国家机械工业局2000-03-30批准2000-10-01实施
1
JB/T10179----2000
HQ
泵名义比转数的1/10
泵叶片为半调节式时用“B”表示,固定式时不表示
混流式潜水泵
名义排出口直径,mm
示例:名义排出口直径为700mm、名义比转数为500、叶片为半调节式的混流式潜水泵,表示为:
700HQB–50
3.2.2轴流式潜水泵的型号表示方法
ZQ
泵名义比转数的1/10
泵叶片为半调节式时用“B”表示,固定式时不表示
轴流式潜水泵
名义排出口直径,mm
示例:名义排出口直径为700mm、名义比转数为700、叶片为半调节式的轴流式潜水泵,表示为:
700ZQB–70
3.3旋转方向
从泵的电动机端看,叶轮顺时针方向旋转。
3.4基本参数
基本参数推荐按附录B(提示的附录)。若用户对泵的基本参数有不同于附录B的要求时,按订货
单或数据单[附录A(标准的附录)]的规定执行。
4技术要求
4.1泵的使用环境条件
泵在下列使用环境条件下应能正常运行:
a)所输送的介质为清水或类似于水的其他液体;
b)介质温度一般不超过40℃。
若用户对泵的使用环境条件有不同于以上要求时,按订货单的规定执行。
4.2泵性能
4.2.1泵性能参数应符合3.4的规定,流量、扬程、机组效率的允差应符合GB/T3216—1989中C级
的规定。
4.2.2制造厂应确定泵的容许工作范围,并绘制出扬程、机组效率、电动机输入功率、汽蚀余量与流
量的关系曲线。
2
JB/T10179----2000
对叶片为半调节式的泵应给出叶片各安装角度的性能曲线(扬程、机组效率、电动机输入功率与流
量的关系曲线)。
4.2.3制造厂应给出泵叶轮中心线的最低淹没深度,根据用户需要可提供进水流道的尺寸。
4.3电动机
4.3.1电动机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T4942.1—1985中IPX8的规定。
4.3.2电动机的定额是以连续工作制(S1)为基准的连续定额。
4.3.3在0.85~1.15倍规定流量范围内,电动机输入功率应不超过其输入功率限值;当用常温清水进
行试验时,电动机输入功率应不超过其输入功率限值。
当电动机额定功率小于或等于45kW时,其输入功率限值按式(1)计算:
Pgr,max=P/[ηmot–0.15(1–ηmot)/(22)]…………(1)
当电动机额定功率大于45kW时,其输入功率限值按式(2)计算:
Pgr,max=P/[ηmot–0.10(1–ηmot)/(22)]…………(2)
式中:Pgr,max——电动机的输入功率限值,kW;
P——电动机额定功率,kW;
ηmot——在功率、电压、频率为额定值时,电动机效率的保证值,%。
4.3.4泵在运行期间,电源电压和频率与额定值的偏差及其对电动机性能和温升限值的影响应符合
GB/T755的规定。
4.3.5电动机的电气性能
4.3.5.1在功率、电压、频率为额定值时,效率和功率因数的保证值应不低于表1的规定。
4.3.5.2在额定电压下,电动机堵转转矩对额定转矩之比的保证值:当额定功率小于或等于200kW
时应不低于1.0;当额定功率大于200kW时应不低于0.7。
4.3.5.3在额定电压下,电动机最大转矩对额定转矩之比的保证值应不低于1.5。
4.3.5.4在额定电压下,电动机堵转电流对额定电流之比的保证值:当额定功率小于或等于200kW
时应不大于7.0;当额定功率大于200kW时应不大于6.5。额定电流用额定功率、额定电压及效率和功
率因数的保证值求得。
4.3.5.5电动机电气性能保证值的容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4.3.6泵在规定的使用环境条件下,在功率、电压及频率为额定值时,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温升限值(电
阻法)应不超过表3的规定。如输送液体的温度与4.1b)的规定不同时,温升限值应按GB/T755的规
定修正。
4.3.7电动机定子绕组对机壳的冷态绝缘电阻应不低于50MΩ,热态(在接近工作温度时)或温升试
验后绝缘电阻应不低于式(3)求得的数值:
R=U/(1000+0.01P)………(3)
式中:R——电动机定子绕组对机壳的热态绝缘电阻,MΩ;
U——电动机的额定电压,V;
P——电动机的额定功率,kW。
但电动机的热态绝缘电阻不得低于1MΩ。
3
JB/T10179----2000
表1电动机效率和功率因数的保证值
同步转速r/min
功率
1500100075060050037530015001000750600500375300
kW
效率%功率因数cosϕ
1585.085.584.50.84
—0.790.74—
18.586.086.585.5
0.85
2287.086.585.685.00.810.760.71
3087.587.786.085.0—0.780.72—
0.860.82
3787.588.386.585.0
0.790.73
4588.088.587.086.0
—0.83—
5588.588.587.087.00.870.800.74
7589.089.187.587.087.00.81
9090.089.789.088.588.3
0.860.750.70
11090.590.589.589.088.5
0.880.82
13291.090.889.589.588.5——
16091.091.190.089.788.70.76
18591.091.190.089.788.788.50.88
0.890.83
20091.391.190.590.089.088.50.77
0.73
22091.391.391.090.089.089.00.780.70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SY/T 6637-2018 天然气输送管道系统能耗测试和计算方法 2018-10-29
- SY/T 6605-2018 石油钻、修井用吊具安全技术检验规范 2018-10-29
- SY/T 6644-2018 使用注入压力操作阀的连续气举设计及施工作业规程 2018-10-29
- SY/T 6649-2018 油气管道管体缺陷修复技术规范 2018-10-29
- SY/T 6597-2018 油气管道内检测技术规范 2018-10-29
- SY/T 6769.3-2018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3部分:热塑性塑料内衬玻璃钢复合管 2018-10-29
- SY/T 6770.3-2018 非金属管材质量验收规范 第3部分:热塑性塑料内衬玻璃钢复合管 2018-10-29
- SY/T 6769.2-2018 非金属管道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第2部分:钢骨架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2018-10-29
- SY/T 6565-2018 石油天然气开发注二氧化碳安全规范 2018-10-29
- SY/T 6770.2-2018 非金属管材质量验收规范 第2部分:钢骨架增强聚乙烯复合管 201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