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Y/T 245-2010 电视接收机有线数字电视接收卡接口技术规范

GY/T 245-2010 Digital TV Receiver Card Interfac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able Television Receiver

行业标准-广电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Y/T 245-2010
标准类型
行业标准-广电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
发布日期
2010-11-26
实施日期
2010-11-26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归口单位
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北京歌华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等
起草人:
秦龙、唐月 等
出版信息:
页数:1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GY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标准

GY/T245—2010

电视接收机有线数字电视接收卡

接口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interfaceofdigitalcabletelevisionreceivingcard

adding-inTVset

2010-11-26发布2010-11-26实施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

GY/T245—2010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4接口技术要求.......................................................................2

5软件功能要求......................................................................13

6接收卡技术要求....................................................................15

I

GY/T245—2010

前言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主要参照了相关运营商和部分电视接收机生产厂家的企业标准,同时对北京歌

华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有线网络有限公司、陕西广电网络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和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

络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的需求进行了调研和分析,结合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现状,提出了有线数字电

视接收卡规范,规定了有线数字电视接收卡的物理尺寸、接口类型、接口管脚、通信协议、外部接口、

软件功能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全国广播电影电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9)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北京歌华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东方有线

网络有限公司、浙江华数传媒网络有限公司、广西广播电视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广电网络传媒

股份有限公司、宁夏广电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珠江数码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元申有线电视网络公

司、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四川长虹多媒体产业公司、深圳创维

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䶮龙、唐月、韩鹏、张源、杨威、聂明杰、杨木伟、崔岩、姚琼、李忠炤、

杜檬、王明敏、何沛中、李志强、涂钧、谢建钢、于会庆、李瑞珑、赵星、赵学宏、郭富新、孟伟东、

王立军、翟立立、王强、胡东明。

II

GY/T245—2010

电视接收机有线数字电视接收卡接口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视接收机有线数字电视接收卡(简称接收卡)的内部接口、外部接口、机卡通信方式

和软件功能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电视接收机有线数字电视接收卡和电视接收机的集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8898-2001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

GB13000.1-1993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第一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

GB13837-2003声音和电视广播接收机及有关设备无线电骚扰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7191.3-1997信息技术具有1.5Mbit/s数据传输率的数字存储媒体运动图像及其伴音的编

码第3部分:音频

GB/T17975.1-2000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

GB/T17975.2-2000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2部分:视频

GB/T17975.3-2002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号的通用编码第3部分:音频

GY/T155-2000高清晰度电视节目制作及交换用视频参数值

GY/Z175-2001数字电视广播条件接收系统规范

GY/T201-2004数字电视系统中的数据广播规范

GY/T230-2008数字电视广播业务信息规范

GY/T240-2009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GY/T241-2009高清晰度有线数字电视机顶盒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SJ/T11326-2006数字电视接收及显示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UniversalSerialBusSpecificationRevision2.0,April27,2000

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SpecificationVersion1.3a,November10,2006

IEEE802.3-2008IEEEStandardforInformationtechnology-Specificrequirements-Part3:

CarrierSenseMultipleAccesswithCollisionDetection(CMSA/CD)AccessMethodandPhysical

LayerSpecifications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

GY/T245—2010

3.1.1

电视接收机有线数字电视接收卡digitalcabletelevisionreceivingcardadding-inTVset

集成和安装在电视接收机内,可实现有线数字电视广播接收及相关增值应用的部件模块。

3.1.2

有线数字电视模式digitalcabletelevisionmode

电视接收机进入由有线数字电视接收卡接收有线数字电视节目的模式。

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BATBouquetAssociationTable业务群关联表

CAConditionalAccess条件接收

CVBSColor,Video,BlankandSync复合视频基带信号

EPGElectronicProgramGuide电子节目指南

HDMIHighDefinitionMultimediaInterface高清晰多媒体接口

I2CInter-IntegratedCircuit两线式串行总线

NITNetworkInformationTable网络信息表

NVODNearVideoOnDemand准视频点播

PCI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外部设备互联总线

PIDPacketIdentifier包识别码

RS232RecommendationStandard232串行通信接口

S/PDIFSony/PhilipsDigitalInterface索尼和飞利浦数字接口

TSTransportStream传输流

UARTUniversalAsynchronousReceiver/Transmitter通用异步接收/发送装置

USBUniversalSerialBus通用串行总线

4接口技术要求

4.1基本要求

接收卡按功能的不同分为基本型接收卡和增强型接收卡。基本型接收卡可实现单向有线数字电视服

务,增强型接收卡可实现交互式有线数字电视服务。

接收卡一端为有线数字电视网络相关的外部接口,另一端为与电视接收机相关的内部接口。以下分

别简称为外部接口和内部接口。

本标准中有线数字电视接收卡接口采用板边连接器(金手指)连接方式,要求引脚至少为58芯(其

中4芯为凹槽),并可根据需求按本标准要求进行扩展。本接收卡要求断电插拔。

本标准中的接口定义适用于目前模拟电视和数字电视共存的情况,并考虑了与将来数字电视接收机

的兼容和接口扩展。

4.2接收卡物理尺寸

4.2.1接收卡印刷电路板的结构尺寸

2

GY/T245—2010

接收卡印刷电路板的尺寸长度为160mm,宽度最小为105mm,最大为150mm,厚度(含元器件)不超过

30mm,其中主元件面(含元器件)厚度不超过25mm,反面(含元器件)厚度不超过5mm。第一引脚旁的非接

口侧应用导轨固定。本标准定义的必备接口的58芯接收卡及实现扩展功能的120芯接收卡的结构尺寸见

图1,其余接口扩展的接收卡以靠近板边连接器凹槽侧的印刷电路板边缘为基准进行横向扩展。

图1接收卡结构尺寸

4.2.2内部接口结构尺寸

内部接口采用32位PCI插卡板边连接器结构,接触面宽度为1.016mm,两引脚中心线之间的间隔为

1.27mm,凹槽宽度为1.854mm,58芯必备接口的边连接器结构尺寸见图2,实现扩展功能的120芯扩展接

口的边连接器结构尺寸见图3。

3

GY/T245—2010

图258芯必备接口的板边连接器结构尺寸

14.6mm

12.7mm62.87mm

60.97mmmm1.27mm

12.7mm

(2×)1.91mm1.27mm

B14

B1B1B11B62

(2×)0.927mm

15.44mm63.7mm

图3120芯扩展接口的板边连接器结构尺寸

4.3内部接口定义

4.3.1接口引脚顺序

主元件面向上,内部接口向里,凹槽向右第11脚为内部接口的第1脚。主元件面(正面)第1脚为A1,

背面(反面)第1脚为B1,第12、13脚为凹槽,58芯接口引脚顺序见图4。

第12、13脚为凹槽

第29脚,正面为A29,反面为B29第1脚,正面为A1,反面为B1

图458芯接口引脚顺序

4

GY/T245—2010

4.3.2接口引脚功能

接口引脚功能定义见表1。表中输出表示信号从接收卡到电视接收机,输入表示信号从电视接收机

到接收卡。

表1接口引脚功能定义

引脚定义说明输入输出方式备注

A112V_IN输入1A,在10%纹波下能稳定工作

+12V电源

A2GND—

A35V_IN输入2A,在10%纹波下能稳定工作

+5V电源

A4GND—

A5Y输出

A6GND—

A7Pb模拟分量视频信号输出YPbPr

A8GND—

A9Pr输出

A10GND—

A11AUDIO_LOUT音频输出输出Audio

A14AUDIO_ROUT输出

A15GND—

复合视频基带信号输出CVBS

A16CVBSOUT输出

A17GND—

数字音频接口S/PDIF接口

A18SPDIF_OUT输出

A19GND—

遥控信号输入

A20IR输入

A21GND地—

A22UART_TX输出

A23GND串口通讯—高电平时为5V,低电平为0V

A24UART_RX输入

A26/A27输出类型

A25GND—

0/0:CVBS

视频输出

A26VIDEO_TYPE1输出1/0:YPbPr

信号类型

0/1:HDMI

A27VIDEO_TYPE2输出

(0:低电平0V,1:高电平5V)

当电视切换到接收卡接收时,

A28GND电视切换到接—

D_COME_IN为1,否则为0

收卡总线标志

A29D_COME_IN输入(0:低电平0V,1:高电平5V)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