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5676-2023 公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DB13/T 5676-2023 Road Fiber-reinforced plastic sand-filled pipe culvert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河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13/T 5676-2023
标准类型
河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2-06
实施日期
2023-03-06
发布单位/组织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2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

CCSP66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5676—2023

公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设计与

施工技术规程

2023-02-06发布2023-03-06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3/T5676—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总体要求.........................................................................2

5材料要求.........................................................................3

6设计.............................................................................4

7施工.............................................................................8

8质量检查与验收...................................................................9

附录A(规范性)管节弯曲试验及确定方法............................................12

附录B(规范性)管身强度计算......................................................14

附录C(规范性)设计流程..........................................................17

附录D(规范性)施工流程..........................................................18

I

DB13/T567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承德市公路建设事业发展中心、河北工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春东、任妍妍、郑瀚、王清洲、李立书、党奇志、李莉、刘海儒、马士宾、

赵红军、于海洋、吴洪波、李志聪、张小明、赵丹、武岳、魏彬、张德祥、孙颖晖。

II

DB13/T5676—2023

公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设计与施工技术的总体要求、材料要求、设计、

施工、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各等级公路中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圆管型涵洞的设计与施工,城

市道路工程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GB50017钢结构设计标准

GB/T1446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GB/T1447纤维增强塑料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1448纤维增强塑料压缩性能试验方法

GB/T1449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5352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管平行板外载性能试验方法

GB/T21238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

CJJ101埋地塑料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JTGD60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JTG/T3365-02公路涵洞设计规范

JTG/T36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glassfiberreinforcedplasticsmortarpipes

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为增强材料,以不饱和聚酯树脂为基体材料,以石英砂为填料,采用连续

缠绕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长度的管节。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身glassfiberreinforcedplasticsmortarpipestructure

管节采用承插式接口连接形成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的排水主体结构。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glassfiberreinforcedplasticsmortarpipeculvert

由基础、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身、洞口建筑组成的排水构造物。可分为单孔径、双孔径和

多孔径涵洞。

管壁内衬层innerprotectionliner

玻璃纤维布浸润不饱和聚酯树脂和阻燃剂等材料均匀混合组成的混合物,连续缠绕模具形成的

管壁内表面层。

管壁缠绕层windingliner

1

DB13/T5676—2023

玻璃纤维织物浸润不饱和聚酯树脂,按照设定角度连续均匀缠绕形成的管壁结构层。分为内缠

绕层和外缠绕层。

管壁夹砂层impregnatedsandliner

石英砂浸润不饱和聚酯树脂,连续均匀缠绕形成的管壁结构层。

涵洞孔径innerdiameter

为涵洞的内径尺寸长度,用D表示。

承插接口sockettypepipejoint

通过凹槽和橡胶密封圈承插连接管节的结构,分为承口和插口。

承插式连接sockettypepipeconnection

将管节的插口端插入相邻管节的承口端,并通过插口端凹槽内橡胶密封圈密封的管身连接方法。

管身变形率pipedeformationrate

管身在作用下所产生的竖向变形与管身内径的比值。

4总体要求

设计原则

4.1.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应遵循因地制宜、满足功能、方便施工的原则。

4.1.2设计应综合考虑公路等级、地形地貌、地质、进出口排水情况、路基填高等特征条件,应遵

循安全、适用、经济、耐久的原则,合理布设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埋置式结构。

4.1.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适用于各种地基条件,在高填方等必要条件下需考虑增加管壁

厚度或进行减载设计。

4.1.4各级公路桥涵设计洪水频率、汽车荷载及安全等级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涵洞设计洪水频率、汽车荷载及安全等级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

设计洪水频率1/1001/1001/501/25不作规定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公路—Ⅰ级公路—Ⅱ级a公路—Ⅱ级公路—Ⅱ级b

安全等级三级

a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且重型车辆多时,其涵洞设计可采用公路—Ⅰ级汽车荷载。

b四级公路重型车辆较少时,其涵洞设计可采用公路—Ⅱ级车辆荷载效应的0.7倍。

适用条件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适用于各种地基条件,桥涵布设时,下列情况宜优先考虑:

——地质条件不良且地基处理难度较大;

——涵顶覆土厚度小于1m的浅埋路基;

——低温等复杂施工环境中;

——具有腐蚀性的环境中;

——对施工进度有特殊要求;

——应急抢险、救灾等临时性工程。

涵洞孔径

2

DB13/T5676—2023

4.3.1涵洞孔径的设计必须保证设计洪水频率内的各级洪水流量及水流、泥石流、漂流物等安全通

过,并应考虑壅水、冲刷对上下游的影响,确保涵洞附近路堤的稳定。

4.3.2涵洞的孔径应根据设计洪水流量、河床地质、路基填土高度等条件确定。多孔径涵洞可有效

降低路基高度。

4.3.3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宜采用标准孔径。

布设基本要求

4.4.1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位置应符合路线布设要求,宜选择布置在地形有利、地质条件

良好、沟床相对稳定的河(沟)段上。

4.4.2涵洞位置应符合沿线线形布设要求。

水力水文计算

4.5.1涵洞勘测与水力水文计算方法及要求应符合JTG/T3365-02的要求。

4.5.2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涵洞的粗糙系数一般取0.0084~0.0095。

结构设计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涵洞应在确定孔径尺寸后进行结构设计计算,确定管壁结构厚度。孔径较

大或埋深较大时应进行独立计算分析,确保涵洞受力安全。

支撑装置

涵洞施工过程中管节内应设置有效的变形保护装置。管内支撑装置示意图见图1。

标引序号说明:

1——支撑钢圈;

2——螺纹钢筋;

3——六角螺栓;

4——螺母;

5——钢板;

6——十字支撑杆;

7——接口钢板;

8——螺栓。

图1支撑装置示意图

5材料要求

一般规定

3

DB13/T5676—2023

5.1.1玻璃纤维及其制品、树脂、石英砂等原材料应符合GB/T21238的要求。

5.1.2管节应具有阻燃特性,达到难燃等级。

5.1.3管节应对初始环刚度、压缩强度、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进行检验。

管节尺寸

5.2.1标准化孔径

规定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管涵洞的标准化孔径(D)为800mm、1000mm、1500mm、2000mm、3000

mm、4000mm六类,孔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管节标准孔径及尺寸偏差单位为毫米

D允许偏差连接口内径允许偏差垂直度偏差

800+2.0,-2.4798.4+1.0,0

±6

1000+2.0,-2.6998.4+1.5,0

1500+2.0,-2.81498.4+2.0,0

±8

2000+2.0,-3.01998.4+2.5,0

3000+2.0,-4.02998.4+2.5,0

±10

4000+2.0,-5.03998.4+2.5,0

5.2.2管节长度

管节长度应根据涵洞设计长度、最大生产长度综合确定。实际长度应标记在管节上。

力学性能

管节出厂前应检验力学性能,技术指标及要求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管节力学性能要求

项目指标试验方法

环刚度≥25kPa按GB/T5352规定

环向拉伸强度≥50MPa按GB/T1447规定

轴向拉伸强度≥10MPa按GB/T1447规定

环向压缩强度≥30MPa按GB/T1448规定

轴向压缩强度≥20MPa按GB/T1448规定

弯曲强度应满足附录A的要求按GB/T1449规定

承插接口

5.4.1承口、插口长度均应不小于300mm,插口端应至少设置2道凹槽用于安装橡胶密封圈,凹槽

深度应不小于15mm。

5.4.2橡胶密封圈的技术要求应符合CJJ101的规定。

5.4.3管节的承插接口部分应仅由缠绕层构成,应不含有夹砂层。

6设计

一般规定

6.1.1涵洞结构的设计基准期一般为100年。在雨水丰富、交通量较大的地区,高速公路及一级公

4

DB13/T5676—2023

路的设计基准期可适当降低,但应不低于50年。

6.1.2本文件采用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法,以可靠度指标度量涵洞结构构件的可靠度,

以分项系数的设计表达式进行设计。

6.1.3各等级公路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的可靠度设计指标和可靠度系数应不低于表4的

规定。

表4可靠度设计指标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四级公路

目标可靠度(%)95908580

目标可靠指标𝛽1.651.281.040.84

可靠度系数𝛿1.501.331.181.11

6.1.4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的设计中,应验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应力,作用效应组合

采用作用效应基本组合和作用效应偶然组合。

构造设计

6.2.1涵洞设计型式

涵洞根据地形、地势、流量、路基高度情况可选择单孔径或多孔径型式。

6.2.2涵洞最小覆土厚度

涵顶覆土最小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特殊情况下覆土最小厚度应不小于500mm。

6.2.2多孔径涵洞结构技术要求

多孔径涵洞的最小管身间距应不小于0.75D。

结构设计

6.3.1公路工程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涵洞宜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

计,应符合表5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