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 261-2022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DB11/T 261-2022 Soybean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5年03月
 - 
                            2022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23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261—2022
代替DB11/T261—2005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thesoybeanproduction
2022-03-24发布2022-07-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11/T261—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环境条件...........................................................................1
5茬口...............................................................................1
6播种...............................................................................2
7种植密度...........................................................................3
8施肥...............................................................................3
9灌溉...............................................................................3
10田间管理..........................................................................3
11病虫草害防治......................................................................3
12收获贮存..........................................................................3
附录A(资料性)大豆主要病害及防治..................................................5
附录B(资料性)大豆主要虫害及防治..................................................6
I
DB11/T261—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了DB11/T261—2005《大豆生产技术规程》,与DB11/T261—2005相比,除编辑性修
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术语和定义“春播大豆”和“夏播大豆”的定义(见3.1、3.2,2005年版的3.1、3.2);
b)删除了术语和定义“间混套作大豆”、“间作大豆”、“套种大豆”、“种子纯度”、“发芽
势”、“发芽率”、“中熟品种”、“晚熟品种”、“大粒型大豆”、“中粒型大豆”、“小
粒型大豆”、“出苗期”、“开花期”、“成熟期”和“全生育期”(见2005年版3.3~3.15);
c)更改了环境条件要求(见4.1,2005年版的4.1.1);
d)更改了以玉米为主间作大豆的行数(见5.2,2005年版的4.2.2.);
e)删除了套种方式(见5.2,2005年版的4.2.2);
f)更改了种子质量要求(见6.1.2,2005年版的4.3.1.1);
g)删除了晒种(见2005年版的4.3.1.2);
h)更改了播种土壤湿度要求(见6.2.1,2005年版的4.3.2.2);
i)删除了种子发芽试验(见2005年版的4.3.1.3);
j)更改了春播大豆适宜播期(见6.2.2,2005年版的4.3.2.3);
k)更改了种植密度(见第7章,2005年版的4.3.4);
l)更改了底肥种类和施肥量(见8.2,2005年版的4.4.2);
m)更改了灌溉方式(见9.1,2005年版的4.5.2);
n)更改了病虫草害防治技术(见第11章,2005年版的4.6.4);
o)更改了收获标准(见12.1,2005年版的4.7);
p)更改了入库贮藏含水量标准(见12.3,2005年版的4.8.2);
q)删除了常用化学除草剂(见2005年版的附录A);
r)删除了大豆细菌性叶烧病、大豆紫斑病、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更改了主要病害的防治措施,删
除了简介和发病规律(见附录A,2005年版的附录B);
s)增加了点蜂蝝蝽,删除了豆芫菁、朱砂叶螨和二点叶螨,删除了主要虫害的简介和生活习性,
更改了防治措施(见附录B,2005年版的附录C);
t)删除了国家命令禁止的农药和高毒农药(见2005年版的附录D);
u)删除了绿色食品基地禁用农药表(见2005年版的附录E)。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满、聂紫瑾、李琳、朱莉、赵菲、石颜通、李勋、杨林。
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5年首次发布为DB11/T261—2005;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II
DB11/T261—2022
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生产在环境条件、茬口、播种、种植密度、施肥、灌溉、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
治和收获贮存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春播大豆和夏播大豆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CAICI 90-2024 5G消息终端与网络兼容测试规范 2024-08-26
 - T/CECA 87.2-2024 近耳开放式音频设备 第 2 部分: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设备的声学性能要求及测量方法 2024-10-28
 - T/GZAA 06-2024 医疗器械数据资产价值转化技术规范 2024-11-28
 - T/CAICI 101-2024 通信工程勘察设计数字化作业规范 2024-12-03
 - T/CAAAD 015-2024 基于人工智能的营销视频自动生成服务技术要求 2024-12-01
 - T/IQA 26-2023 干涉型光纤水听器 2023-12-18
 - T/SZSSIA 016-2024 室内LED光信息传输系统 电磁兼容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2024-06-28
 - T/JSIC 020-2024 分布式基站光伏电站建设标准 2024-11-12
 - T/TAF 148-2023 电信和互联网个人信息保护保障能力评估规范 2023-02-08
 - T/DGZY 4-2024 东莞优品 智能手表 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