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205/T 115-2023 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

DB4205/T 115-2023 Smart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湖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205/T 115-2023
标准类型
湖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3-09-15
实施日期
2023-10-16
发布单位/组织
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010.01

CCSP01

4205

宜昌市地方标准

DB4205/T115—2023

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

Constructionandevaluationguidelinesfor

smartconstructionsite

2023-09-15发布2023-10-16实施

宜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205/T115—2023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一般要求...........................................................................2

5数字底座及智慧工地信息化监管平台...................................................4

6建设内容...........................................................................6

7评价..............................................................................33

附录A(资料性)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技术清单..........................................35

I

DB4205/T11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宜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宜昌市建筑市场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三峡大学、湖北盛荣建设集团有限

公司、湖北升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学工程第十六建设有限公司、中源宏宇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鑫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宜昌市洋坤建筑有限公司、湖北品胜源建设有限公司、湖北建夷检验检测

中心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荣、王梁、向军、张坤、李钒、吕文艳、汪家毅、朱腾飞、陈述、曹坤煜、

朱忠荣、陈云、晋良海、蒋廷耀、邵波、郑霞忠、蔡启龙、孙孟文、徐凤阳、徐鸣园、代碧波、严孝科、

唐丽、周民峰、胡家明、杨玉祥、郝春、张田龙、葛江波、李艳丽、李晖、宋子超、张文斌、王志远、

向劲松、唐洪、张军、谢谦、杜继东、刘姮、曾妮。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或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建议,请反馈至宜昌市建筑市场和建设工程

质量安全监督站,联系电话:0717-6455689,地址:湖北省宜昌市体育场路7号,邮编:443099。

II

DB4205/T115—2023

智慧工地建设与评价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工地建设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要求、数字底座及智慧工地信息化监管平台、建设

内容及评价。

本文件适用于宜昌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的智慧工地建设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14394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28264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管理系统

GB/T28827.1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28827.2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部分:交付规范

GB/T28827.3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

GB/T32209多组分有害气体检测报警器

GB/T33780.3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技术规范系统和数据接口

GB3511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

GB/T35290信息安全技术射频识别(RFID)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36478.4物联网信息交换和共享第4部分:数据接口

GB/T37366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及数据传输规范

GB/T37537施工升降机安全监控系统

GB/T41784信息技术实时定位视觉定位系统数据接口

GB5011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T50328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

GB50497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GB/T51212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GB/T51235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

CJJ/T187建设电子档案元数据标准

GW0204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与接口规范

HJ212污染物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

JGJ/T185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JGJ332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JGJ/T434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技术标准

DB42/T1511湖北省建设工程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DB42/T1280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通用技术规范

1

DB4205/T115—2023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智慧工地smartconstructionsite

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通过自动感知终端设备和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采集工地和项目管理中

产生的相关数据,通过与智慧城市其他应用系统信息共享和协同运作,实现工地现场生产作业协调、决

策科学分析和风险智慧预控等功能的建筑施工项目实施模式。

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informationmanagementplatformofsmartconstructionsite

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BIM等技术,对现场人员、设备、物料、环境等要素进行全面

采集、监测、管理,实现各管理系统(平台)间的互联共享和协同运作,支持复杂信息环境下应用开发

和系统集成运行的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包括人员管理、机械设备管理、物料管理、环境与能耗监测等

系统应用。

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urbandigitalpublicinfrastructure

以万物标识、通信网络、物联网、算力为基础,以融合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提升城市公共数字底座

能力为目标的设施。

住建行业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internetinthehousingandconstructionindustry

通过对住建行业大数据的全面深度感知,实现设备、原材料、信息系统、产品及人之间的信息互联,

实时传输交换,快速处理和建模分析,形成全产业链智能建造应用生态。

数字底座digitalbase

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应用的信息化通用基础设施。

4一般要求

总则

智慧工地的建设和评价除应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湖北省及宜昌市相关标准的要求。

总体架构

智慧工地以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别代码、住建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BIM应用平台等

数字底座为基础,通过感知层采集身份、图像、音频等信息,经过加工处理,汇集项目管理的各项应用

服务,实现对人员、机械设备、物料的全面管理,并与智慧工地信息化监管平台实现网络联通、数据共

享、业务协同,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2

DB4205/T115—2023

图1智慧工地总体架构图

智慧工地数字底座

智慧工地数字底座是政府相关部门通过数字公共基础设置统一识别码、住建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码、

BIM应用平台,统一数据采集、计算、存储、加工标准和口径,打破数据孤岛,将数据资源转化为数据

资产,支撑业务可持续发展,实现数据资产价值变现的功能。

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

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是项目参建各方综合运用智能感知终端采集工地相关数据,汇集项目管理

的各项应用服务,可视化展示工地全貌,实现数据共享、应急预警、生产调度等功能。智慧工地信息化

管理平台是建设项目智慧工地建设的主要内容,一般由感知层和应用层组成:

a)感知层是自动采集人机料环信息的智能感知终端,一般由收集施工现场信息的各类软硬件设

备构成;

3

DB4205/T115—2023

b)应用层是各管理系统的集成中心,宜采用模块化部署结构,方便系统功能扩容,包括人员管

理、机械设备管理、物料管理、环境与能耗检测、BIM技术应用、AI技术应用、无人机现场

巡检、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电子档案管理等系统应用。

智慧工地信息化监管平台

智慧工地信息化监管平台是行业主管部门运用信息化手段,通过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接口,与智慧工

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数据穿透,采集各智慧工地施工现场数据,监控智慧工地运行状况,实现对智慧

工地的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监测分析、综合评价等功能,一般包括市场质量安全监管系统、智慧工地

监管系统、诚信管理系统、质量溯源管理系统等。

5数字底座及智慧工地信息化监管平台

数字底座

5.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单位工程、物联网感应感知设备等应采用数字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识

别码。

5.1.2特种设备、建筑材料、见证取样检测报告、预拌混凝土企业出具的出厂合格证及原材料检测报

告、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等,应采用住建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

a)特种设备的编码:对于已经完成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体系的企业,在设备备案时由设备制造

企业提供,没有完成的企业从住建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平台获取;

b)建筑材料的编码:对于已经完成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体系的材料生产厂家,在材料进场时由

厂家提供相应批次材料的工业互联网标识编码,没有完成的从住建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

平台获取;

c)建筑材料见证取样检测报告的编码:从住建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平台获取;

d)预拌混凝土企业出具的出厂合格证及原材料检测报告的编码:从住建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管

理平台获取;

e)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的编码:从住建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管理平台获取。

5.1.3电子签章

应采用获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密码管理局等部门许可的电子认证机构发放的电子签

章。

企业应严格管理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的使用,加强安全风险防范,确保电子签章文件生成、

传输、使用等环节符合相关规定。

电子文件应通过企业信息化系统生成,责任企业按照相关规定签署电子签名和电子印章后生

效,并与纸质文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已签署文件需要修改时,应在企业信息化系统中,将标注失效并

通知相关单位,重新出具修改后的电子签章文件。

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和预拌混凝土企业出具的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等应使用电子签章,生成

电子报告。

工程参建方与监管部门的文档资料流转,应根据监管方的要求使用电子签章。

工程参建方之间的文档资料流转,宜采用电子签章。

智慧工地信息化监管平台共享的文件资料宜使用电子签章。

5.1.4BIM应用平台

4

DB4205/T115—2023

BIM应用平台是用于存储、管理全市工程BIM设计图的基础平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按

照统一的BIM格式向BIM应用平台上传BIM设计图,施工过程中有设计变更的,应及时更新BIM应

用平台的数据。

BIM应用平台应在授权范围内向工程参建各方及监管方共享数据。

5.1.55G无线专网

搭建覆盖全市所有在建工程项目的5G无线专网,为智慧工地提供安全、稳定的通讯保障。

5G无线专网提供“公网专用”与“专网专用”两种网络传输服务模式,工程参建方应根据实

际情况选择不同方式。

5G无线专网应满足宜昌市政务专网的网络安全与传输技术要求,为工程参建方提供基础地图

与专用数据服务,确保BIM设计模型在工地现场能流畅运行。

智慧工地信息化监管平台

5.2.1智慧工地信息化监管平台是行业主管部门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通过统一

的数据标准和接口,打通监管部门、参建主体、安全管理人员等联系,从实时监控、风险预警、应急调

度等方面为监管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提高智慧工地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一般应满足以下功能:

a)同步接入智慧工地各类智能感知设备,监控人员、设备、环境等运行状态;

b)对各类感知数据和业务信息进行实时、智能分析,为监管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c)实现不同维度数据的检查管理和评价;

d)实现智能指挥、敏捷调度,对突发事件具备应急处理能力。

5.2.2为实现与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各系统应用数据的互联互通、深度融合、高效协调、有机联

动,智慧工地信息化监管平台一般建立数据目录(如表1),统一数据标准和接口。

表1智慧工地监管平台数据目录

序号数据类别数据项

1工程项目项目名称、地址、规模、类型、参建单位、开工时间、竣工时间等信息;

2企业信息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名称、类型、资质、法人代表、联系人、联系方式等信息;

3人员信息姓名、身份证、手机号码、证书、照片、紧急联系人等信息;

岗位/班组工种、劳务合同、考勤数据、工资发放数据、人脸比对数据、安全教育记录

4实名制管理平台

等信息;

5视频分析管理平台设备厂家、型号、出厂编号、安装位置、视频流地址等信息;

设备厂家、型号、出厂编号、安装位置、PM10、PM2.5、噪声、温度、湿度、风速、

6环境监测管理平台

风向、气压等信息;

7特种设备管理平台设备厂家、型号、出厂编号、设备安装、设备使用、设备拆卸、设备运行数据等信息;

危大工程清单、施工方案、专家论证、巡查记录、验收记录,巡检计划、巡检记录,

8危大工程管理平台

高支模、基坑监测等信息;

9市场质量安全监督系统施工许可、进度、合同、报告、执法文书、参建单位、关键岗位人员等信息;

10智慧工地监管系统项目信息、建设方案,人员到岗率、设备安装率等指标;

5

DB4205/T115—2023

表1智慧工地监管平台数据目录(续)

序号数据类别数据项

11质量溯源系统编码、项目行政审批信息、报告、企业、人员、设备等溯源信息;

12诚信管理系统良好行为记录、不良行为记录、诚信分值、企业诚信等级等信息。

5.2.3智慧工地信息化监管平台接口及网络接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提供标准化接口服务层,对外接口具有良好兼容性,方便与第三方系统进行连接,支持Syslog

事件转发、SNMPTrap事件转发、WebService接口调用等常用标准接口,数据采集接口、级

联接口和外部接口符合GB/T33780.3、GW0204的规定;

b)通过WEB门户提供安全接入所需的注册、审核、软件下载等功能,为用户提供PC机、移动

智能终端统一接入客户端,提供网络传输加密、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功能,通过负载均衡、

链路汇聚实现VPN网关集群,平台接入符合GW0204的规定。

6建设内容

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

6.1.1一般规定

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应汇集项目各类视频和感知信息、异常和报警数据,展示智慧工地

运行情况,以数据看板形式实时统计设备使用率、在线率、录像完整率、报警处理率、故障修复率等运

行指标。

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对人、机、料、法、环等要素,采用住建行业工业互联网编码,

并应用于工程资料编写与流转、重要分部分项工程验收等环节,实现与智慧工地信息化监管平台的对接。

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应按智慧工地信息化监管平台数据目录,将工地感应感知数据同步

上传至智慧工地信息化监管平台。

智慧工地工程参建各方宜在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上共享数据,及时在BIM模型上准确标

注、动态更新,满足项目基于BIM的智慧工地数据动态展示与事件提醒、报警及基本协同管理需求。

建立智慧工地指挥中心,配备通讯和广播设备,安排人员7×12H值班,处理智慧工地信息化

管理平台报警事件。

数据采集设备应支持互联网通讯,具备离线存储、离线数据自动上传功能,实现与智慧工地

信息化监管平台的数据对接、业务互联。

6.1.2网络要求

网络覆盖工地办公、生活、施工等主要区域,网络覆盖率90%以上,接入带宽在300Mbps以

上(或专线接入100Mbps以上),满足通讯设备、应用终端网络带宽要求,信息处理、存储、传输设备有

防止干扰的措施,并与强电分离。

工地接入距离远、短数据、低频次、低功耗的应用场景宜采用NB-IoT网络,接入距离远、中

短数据、高频次、工作环境复杂的应用场景宜采用4G/5G网络,接入距离近、工作环境各异、有特殊要

求的应用场景宜采用Wi-Fi/BLE/ZigBee/网桥方式网络。

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应提供20M以上网络带宽接入。

6.1.3安全保障

6

DB4205/T115—2023

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应建立安全保障和运行维护体系,并符合表2的规定。

表2平台技术要求

序号名称内容与要求

平台配套设具备存储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网络安全设备、视频管理及转发设备、操作、显示设

1

施备;

视频数据应在本地存储不少于30天,图片及结构化应上传至平台统一存储,超过规

定时长后可自动覆盖;

起重机械设备信息数据可采用本地或云存储方式,存储时间应符合GB/T28264和JGJ

332的规定;

2数据存储

环境监测数据存储时间不应少于90天,90天之后可自动覆盖,数据报表至少保存3年

以上;

宜采用多层次数据备份和容灾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满足智慧工地信

息化监管平台的实时调取;

具备独立数据备份系统或将备份数据分门别类保存到其它非系统存储介质。

对平台的应用系统及其他信息数据进行集中备份,满足可在任意一台工作站上对备份

3数据备份系统进行管理、监控和配置的要求;

备份系统考虑网络带宽对备份性能的影响,应至少考虑备份系统平台的安全性、容量

的适度冗余和良好的扩展性因素;

安全物理环境:具有防盗窃、防破坏、防水防潮、防极端温度、稳定可靠供电的措施,

严禁设备部署在不受控的非安全场所;

安全区域边界:经授权的感知设备节点方可接入,具有入侵防范措施,限制与感知节

感知终端安点和网关节点通信的目标地址,防止受陌生地址攻击;

4

全保障数据安全:传输数据时应对数据有效性做出标识,生成完整性证据(如校验码、消息

摘要、数字签名等),禁止未授权访问和非法使用设备存储采集信息;

视频监控设备、射频识别RFID等感知设备运行与维护应符合GB/T28827.1、GB/T

28827.2、GB/T28827.3、GB35114、GB/T35290的相关规定;

安全物理环境:数据机房出入口配备电子门禁系统,控制、鉴别和记录进入人员,各

类机柜、设施和设备等通过接地系统安全接地,机房供电线路上配置稳压器和过电压

防护设备,提供短期备用电力供应,至少满足机房设备在断电情况下的正常运行要求;

应用系统安安全区域边界:跨越边界的访问和数据流,通过边界设备的受控接口进行通信,根据

5

全保障访问控制策略,在网络边界或区域之间设置访问控制规则,默认情况下,受控接口拒

绝除允许通信外的所有通信;

安全计算环境:对不同使用人员进行身份认证,实行分权分域管理,确保数据信息的

安全,身份鉴别信息具有复杂度并定期更换。

网络架构:按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划分不同的网络区域并为各区域分配地址,重

要网络区域与其他网络区域之间应采取可靠隔离手段;

传感网络安

6通信传输:数据信息的传输、共享、分析处理等应进行分权分域管理,采用校验技术

全保障

或密码技术,保证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完整性和保密性,具有通信延时和中断的处理机

制,符合GB/T22239的规定;

7

DB4205/T115—2023

表2平台技术要求(续)

序号名称内容与要求

网络环境应具备开放性、可扩充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平台运行环

7选择可靠稳定的、具有完整资格认证的主机服务商;

企业服务上云时应进行灾备处理,宜在多个位置部署相同服务,增强数据安全性;

平台设备安机房内不同电压的供电系统安装互不兼容的插座;

8

全配备温、湿度自动记录仪及温、湿度报警设备;

平台信息安

9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应符合GB/T22239-2019中一级的规定;

6.1.4性能

智慧工地信息化管理平台性能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平台性能要求

项目性能指标值描述

用户人数≥1000(人)充分考虑系统用户群增加的可能性;

并发访问量>500(次/s)系统可同时承载正常使用系统功能的用户的访问量;

页面响应时间<5s打开或刷新首页,功能切换到其它页面的响应时间;

<3s(简单查询)查询检索是指对相关文件进行全文检索或模糊查询,查询结

果可以按照一定原则进行排序、筛选、保存,可以显示为图

查询检索时间形或图表,可以输出到通用的办公处理软件中;

<30s(复杂和组合查询)

简单查询:对数据库单个表结构进行的匹配查询;

复杂和组合查询:对数据库多个表结构进行的匹配查询;

文件上传速率≥50KB/s文件上传的速率,应显示实时传输的速率与上传度;

≤1min(一般情况)一般情况:针对单个功能模块进行的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时间

≤5min(复杂情况)复杂情况:针对多个功能模块进行的综合数据分析;

代码表唯一性检查、代码修改或删除,检查对应实体表的数

代码管理≤30s

据完整性、一致性;

权限管理≤30s根据用户类别,划分角色和权限;

系统运行日志应记录对系统数据的修改、访问日志(包括P

系统日志≤10min地址),应该定期清理系统日志,数据库应当有日志文件以

做备份恢复。

6.1.5接口

平台接口应具有开放性、易用性、扩展性、安全性,并符合表4的规定。

8

DB4205/T115—2023

表4平台接口应用要求

序号功能内容与要求

网络系统互联互通接口协议:以太网、PPP;

平台与各管理系统应建立统一数据标准,数据接口应采用HTTP/HTTPS协议;

平台接口协应用系统与应用服务器中间件接口协议:HTTP/Soap/RESTful;

1

议应用服务器中间件互操作接口协议:HTTP/HTTPS/Soap/RESTful;

应用系统互操作调用接口协议:HTTP/Soap/RESTful/Socket;

平台资源服务管理接口:HTTP/HTTPS;

应支持关系型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定义语言(DDL)、数据库操作语言(DML)操作,关系型

2数据库

数据库支持标准SQL,支持多维分析数据库以标准SQL查询和分析;

平台采用的软硬件接口和协议应符合本省监管系统平台的接口要求,具备与本省监管

系统平台的一致性对接和稳定传输,并按相关规定确保数据信息及时性、有效性、安

全性;

宜支持对接常用数据采集工具、主流日志采集工具;

3管理要求

接口生成宜不受业务系统的开发语言、所处网络环境、系统形态等限制;

支持业界常用接口,兼容主流开源接口,支持系统集成;

应支持标准管理协议(例如Sys1og),提供应用程序编程接口(RESTAPI)、命令行界面

(CLI)等交互方式;

提供工程信息管理访问、管理信息访问、工程管理信息访问、质量管理访问、安全管

数据内容及理访问、绿色施工信息访问、视频监控访问、设备管理信息访问、建立智慧工地信息

4

接口化数据访问等接口,实现采集数据的标准化;

数据库共享接口协议:JMS/SOAP/Webservice;

结构化数据;

5数据类型

非结构化数据;

应实现各数据类型(业务相关数据、监控数据)的标准化,统一编码;

6数据格式应支持JSON、XML、文本等数据交换格式;

内容应包含数据唯一标识、项目唯一编码、采集设备唯一编码、数据采集时间等;

9

DB4205/T115—2023

表4平台接口应用要求(续)

序号功能内容与要求

支持从智慧工地施工现场采集;

支持从其他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共享同步;

支持具有权限的后台管理人员录入;

支持有线和无线两种数据传输方式;

7传输方式

视频数据传输宜采用RTSP/RTMP协议,其他硬件采集的数据传输宜采用MQTT物联

网通讯协议;

采用标准SOA规范,基于HTTP/HTTPS协议的WebServices服务实现JSON业务数据

接入;

支持跨语言,跨操作系统调用;

采集数据应按设置频率周期进行数据传输,传输频率应支持可配置,支持按天、小时、

8传输频率分钟、秒设置;

报警数据应在产生时及时传输。

人员管理

6.2.1一般规定

智慧工地现场应封闭管理,设立进出场门禁系统,对所有出入工地的人员实行实名制管理,

采用人脸、指纹、虹膜等AI生物识别技术进行电子打卡;不具备封闭式管理条件的项目,应采用移动

定位、电子围栏等技术实施无感考勤、智能考勤管理。

房屋建筑工程门禁系统设置在工地主要出入口,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门禁系统设置在工地主要

出入口,门禁进出通道满足施工高峰期人员进出需要,且不宜少于2个。

智慧工地门禁系统应具备实时、稳定的数据传输功能,统一接收宜昌市实名制管理平台的人

员准入信息及人员生物特征,人员考勤信息实时传送至实名制管理平台。

按照“一户一卡一平台”原则在银行开设工资专用账户,与宜昌市实名制管理平台、劳务工

资代发系统对接,实行建筑工人工资代发。

对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和监理

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安全监理工程师等施工现场关键岗位管理人员实行移动端考

勤。

高空作业、有限空间或特种作业人员宜佩戴健康手环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测身体健康状况。

在公共场所安装图像采集、个人身份识别设备,应当为维护公共安全所必需,所收集的个人

图像、身份识别信息只能用于维护公共安全的目的,人员信息处理者应当对其人员信息处理活动负责,

并采取必要措施保障所处理的人员信息的安全。

电子考勤和图像、影像等电子档案自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之日起保存不少于2年。

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劳务工资代发系统、关键岗位移动端考勤系统的连接和上传数据,

应符合下列规定:

a)设备接口:设备支持RJ4510M/100M网络自适应及RS485接口,能够接收宜昌市实名制管

理平台下发的人员信息;

b)网络协议:支持IPv4、TCP/IP、NTP、FTP、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