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656.32-1999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 第32部分:一致性测试方法论与框架:对测试实验室和客户的要求

GB/T 16656.32-1999 Industrial automation systems and integration—Product data representation and exchange—Part 32:Conformance testing methodology and framework:Requirements on testing laboratories and clients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2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16656.32-1999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1999-03-18
实施日期
1999-10-01
发布单位/组织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
起草人:
董连续、李嘉璠、徐有刚、董国华
出版信息:
页数:23页 | 字数:4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GB/T16656.32-1999

前A

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10303-32:1998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

第32部分:一致性测试方法论与框架:对测试实验室和客户的要求》,其技术内容和标准结构与该国

际标准相一致。

等同采用将使我国的产品数据技术在一致性测试方法上与国际保持一致,有利于我国与国际产品

数据技术标准化接轨,也有利于我国按国际惯例来规范实验室的工作。

对应ISO10303的我国国家标准号是GB/T16656,GB/T16656各分标准的编号原则与ISO

10303的编号原则完全相同,即我国发布的分标准号与ISO10303标准的各部分各(分标准)号相同。在

各分标准中,有关一致性测试方法论与框架的系列标准包括以下几项对(应ISO10303标准中第31至

第35部分):

GB/T16656.31-1997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第31部分:一致性测

试方法论与框架:基本概念

GB/T16656.32-1999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第32部分:一致性测

试方法论与框架:对测试实验室和客户的要求

GB/T16656.33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第33部分:一致性测试方法

论与框架:抽象测试套件

GB/T16656.34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第34部分:一致性测试方法

论与框架:抽象测试方法

GB/T16656.35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第35部分:一致性测试方法

论与框架:对SDAI实现的抽象测试方法

本标准属第32部分对(应ISO10303-32),与上述其余各标准共同构成一致性测试方法论与框架系

列标准。对应ISO10303中第33部分、第34部分和第35部分的国家标准将后续制定。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和附录E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标准化与信息分类编码研究所,北京航空工艺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连续、李嘉瑶、徐有刚、董国华。

GB/T16656.32-1999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世界各国(I(SO成员体)标准化机构的联合组织。制定国际标准的工作通

常由它的各技术委员会进行。任何一个对某个领域感兴趣的成员体,都有权成为这个领域建立的技术委

员会代表。与ISO有联系的官方或非官方的国际组织也参加ISO的工作。在所有电工题目上ISO与国

际电工委员会(I(EC)保持密切合作。

技术委员会所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要散发给各成员体进行投票,要求至少有75%投票的成员体同

意,才能作为国际标准发布。

国际标准ISO10303-32由技术委员会ISO/TC184(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的第4分技术委员会

工(业数据)制定。

ISO10303的总标题是“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由以下各部分组成:

—第1部分综述和基本原理

—第11部分描述方法:EXPRESS语言参考手册

—第12部分描述方法:EXPRESS-1语言参考手册

—第21部分实现方法:交换文件结构的纯正文编码

—第22部分实现方法:标准数据存取界面

—第23部分实现方法:标准数据存取界面的C十+语言联编

—第24部分实现方法:标准数据存取界面的C语言联编

—第26部分实现方法:标准数据存取界面的界面定义语言联编

—第31部分一致性测试的方法论和框架:基本概念

—第32部分一致性测试的方法论和框架:对测试实验室和客户的要求

—第33部分一致性测试的方法论和框架:抽象测试套件

—第34部分一致性测试的方法论和框架:抽象测试方法

—第35部分一致性测试的方法论和框架:对SDAI实现的抽象测试方法

—第41部分集成通用资源:产品描述和支持的基本原理

—第42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几何与拓扑表达

—第43部分集成通用资源:表达结构

—第44部分集成通用资源:产品结构配置

—第45部分集成通用资源:材料

—第46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可视化表示

—第47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形位公差

—第49部分集成通用资源:工艺结构和特征

—第101部分集成应用资源:制图

—第104部分集成应用资源:有限元分析

—第105部分集成应用资源:运动学

—第106部分集成应用资源:建筑构造核心模型

—第201部分应用协议:显式制图

—第202部分应用协议:相关制图

—第203部分应用协议:配置控制设计

Gs/T16656.32-1999

—第204部分应用协议:边界表达的机械设计

—第205部分应用协议:曲面表达的机械设计

—第207部分应用协议:饭金模具的规划和设计

—第208部分应用协议:生命周期管理—更改规程

—第209部分应用协议:复合结构和金属结构分析及相关设计

—第210部分应用协议:电子产(品)的装配、连接和封装

—第212部分应用协议:电气设计和安装

—第213部分应用协议:加工零件的数控工艺规划

—第214部分应用协议:汽车机械设计核心数据

—第215部分应用协议:船舶装配

—第216部分应用协议:船舶建模形式

—第217部分应用协议:船舶管道布置

—第218部分应用协议:船舶结构

—第221部分应用协议:加工车间的功能性数据和模式表达

—第222部分应用协议:复合结构的产品数据交换

—第223部分应用协议:铸造件设计和制造产品信息的交换

—第224部分应用协议:采用加工特征工艺规划的机械产品定义

—第225部分应用协议:采用显式形状表达的建筑元素

—第226部分应用协议:船舶机械系统

—第227部分应用协议:车间立体配置

—第229部分应用协议:锻压件设计和制造产品信息的交换

—第230部分应用协议:建筑结构框架:钢结构

—第231部分应用协议:工艺工程数据: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和工艺规范

—第232部分应用协议:封装核心信息的技术数据和交换

—第301部分抽象测试套件:显式制图

—第302部分抽象测试套件:相关制图

—第303部分抽象测试套件:配置控制设计

—第304部分抽象测试套件:边界表达的机械设计

—第305部分抽象测试套件:曲面表达的机械设计

—第307部分抽象测试套件:饭金模具的规划和设计

—第308部分抽象测试套件:生命周期管理—更改规程

—第309部分抽象测试套件:复合结构和金属结构分析及相关设计

—第310部分抽象测试套件:电子产(品)的装配、连接和封装

—第312部分抽象测试套件:电气设计和安装

—第313部分抽象测试套件:加工零件的数控工艺规划

—第314部分抽象测试套件:汽车机械设计核心数据

—第315部分抽象测试套件:船舶装配

—第316部分抽象测试套件:船舶建模形式

—第317部分抽象测试套件:船舶管道布置

—第318部分抽象测试套件:船舶结构

GB/T16656.32-1999

—第321部分抽象测试套件:加工车间的功能性数据和模式表达

—第322部分抽象测试套件:复合结构的产品数据交换

—第323部分抽象测试套件:铸造件设计和制造产品信息的交换

—第324部分抽象测试套件:采用加工特征工艺规划的机械产品定义

—第325部分抽象测试套件:采用显式形状表达的建筑元素

—第326部分抽象测试套件:船舶机械系统

—第327部分抽象测试套件:车间立体配置

—第329部分抽象测试套件:锻压件设计和制造产品信息的交换

—第330部分抽象测试套件:建筑结构框架:钢结构

—第331部分抽象测试套件:工艺工程数据: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和工艺规范

—第332部分抽象测试套件:封装核心信息的技术数据和交换

—第501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基于边的线框

—第502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基于壳体的线框

—第503部分应用解释构造:二维几何线框

—第504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制图标注

—第505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图样结构和管理

—第506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制图元素

—第507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几何有界曲面

—第508部分应用解释构造:非流形曲面

—第509部分应用解释构造:流形曲面

—第510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几何线框

—第511部分应用解释构造:拓扑边界曲面

—第512部分应用解释构造:棱面边界表达

—第513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基本边界表达

—第514部分应用解释构造:先进边界表达

—第515部分应用解释构造:构造实体几何

—第517部分应用解释构造:机械设计几何表示

—第518部分应用解释构造:机械设计渲染表示

ISO10303-1对本国际标准的结构进行了描述。本国际标准各部分的编号也反映了其结构。

—第11部分和第12部分规定了描述方法;

—第21部分至第26部分规定了实现方法;

—第31部分至第35部分规定了一致性测试方法论和框架;

—第41部分至第49部分规定了集成通用资源;

—第101部分至第106部分规定了集成应用资源;

—第201部分至第232部分规定了应用协议;

—第301部分至第332部分规定了抽象测试套件;

—第501部分至第518部分规定了应用解释构造。

今后出版的各部分将遵守同样的编号模式。

附录A和附录B是ISO10303本部分的组成部分,附录C、附录D和附录E是提示性的。

GB/T16656.32-1999

健绪

引.二习

GB/T16656是一个计算机可解释的产品数据表达和交换国际标准,其目标是提供贯穿产品整个

生命周期的、独立于任何特定系统的描述产品数据的中性机制。这种描述的本质使得它不仅适合中性文

件的交换,也是实现和共享产品数据库及文件存档的基础。

这一国际标准由分别出版的各部分组成。GB/T16656的各部分分别属于以下各系列之一:描述方

法、集成资源、应用解释构造、应用协议、抽象测试套件、实现方法和一致性测试。GB/T16656.1对各系

列进行了描述。GB/T16656的本部分属一致性测试系列。

GB/T16656的本部分为便于由测试实验室和客户使用一致性测试技术进行了技术和手段的规

定,包括在一致性评价过程中测试实验室和客户的职能、达成一致的需求和对双方的要求。

将一致性评价过程标准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类似产品的一致性测试结果的可比较性达到可接受

的、实用的程度。为达到此目的,应采用标准化的测试,在这些测试中参数的选择和赋值方法应该相同,

而且其结果的表示也应相同。

建议与GB/T16656.31一同来阅读本部分。

GB/T16656的本部分规定了对测试实验室和客户的要求,以获得进行一致性测试所必要的协调。

GB/T16656的本部分面向的读者是测试实验室和客户。

GB/T16656的本部分也受到其他方面关注,包括:

—测试实施者。他负责根据标准化的抽象测试套件和测试方法编制可执行测试套件、规程和可执

行软件;

—负责认可测试实验室的组织;

—负责颁发基于由测试实验室发布的一致性测试报告的合格证书的组织,’;

—一致性测试报告的读者。

在GB/T16656的本部分中,涉及测试实验室和客户的一致性评价过程被分为GB/T16656.31的

6.4所述的四个阶段。GB/T16656的本部分第5章至第8章规定了对这四个阶段的实施要求。

1)关于认可和认证组织的详尽资料见ISO10303-31的附录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

产品数据的表达与交换

第32部分:一致性测试方法论与框架:

对测试实验室和客户的要求GB/T16656.32-1999

idtISO10303-32:1998

Industrialautomationsystemsandintegration-

Productdatarepresentationandexchange-

Part32:Conformancetestingmethodologyandframework:

Requirementsontestinglaboratoriesandclients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致性测试技术及便于测试实验室和客户采用这些技术的方法,并规定了在一致性

评价过程当中测试实验室和客户的职能以及双方需要达成的协议和对双方的要求。

1.1覆盖面

本标准的范围包括以下内容:

—对测试实验室和客户在一致性评价过程中的一般要求;

—包括协议实现一致性声明P(IGS)和协议实现的测试补充资料P(IXIT)在内的技术和管理信息

的交换;

—测试实验室和客户为达成协议的如下项目的商议过程:

a)被测实现I(UT)的定义;

b)采用的抽象测试方法和抽象测试套件;

。)执行一致性测试的条件;

—对于用来证明一致性测试结果的测试报告的结构和内容的要求。

本标准的范围不包括以下内容:

—对在一致性评价过程中客户和测试实验室之间出现的技术争议问题的解决;

—附加给一致性日志和一致性测试报告的诊断信息的产生;

—对GB/T16656(ISO10303)应用协议实现的一致性测试没有作出规定的任何方面;

—认证和测试实验室的认可过程。

注:对测试实验室和客户有关认证的要求见附录D。关于认可

关联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