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1255-2019 机动车测速仪
GB/T 21255-2019 Motor vehicle speed detector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07年11月
-
2019年12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蓝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宇航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起草人:
- 邹永良、张昊、陆小明、俞春俊、华佳峰、陆宇、秦东炜、孙巍、唐屹晨、钱江、王海燕、徐合林
- 出版信息:
- 页数:40页 | 字数:76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犐犆犛43.020
犚82
/—
犌犅犜212552019
/—
GBT212552007
犕狅狋狅狉狏犲犺犻犮犾犲狊犲犲犱犱犲狋犲犮狋狅狉
狆
2019123120200701
/—
犌犅犜212552019
目次
前言…………………………Ⅲ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分类和型号………………3
5技术要求…………………4
6试验方法…………………11
7检验规则…………………23
8检定要求…………………24
、、、…………
9标志标签检验合格证包装25
()…………
附录A规范性附录接口格式26
()………………
附录规范性附录区间测速仪信息项
B33
()……………………
附录规范性附录运行状态信息
C35
参考文献……………………36
Ⅰ
/—
犌犅犜2125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本标准代替/—《机动车测速仪》。与/—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
GBT212552007GBT212552007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章,年版的第章);
120071
———(,);
修改了机动车测速仪的术语和定义见3.12007年版的3.1
———增加了区间测速的术语和定义(见);
3.6
———();
增加了全程测速的术语和定义见3.7
———增加了多目标测速的术语和定义(见);
3.8
———();
删除了有效速度测定区域的术语和定义见2007年版的3.10
———();
增加了测速范围的术语和定义见3.13
———();
删除了响应时间的术语和定义见2007年版的3.14
———();
增加了超速车辆图像有效率的术语和定义见3.16
———();
增加了可变限速的术语和定义见3.19
———();
增加了分类和型号见第章
4
———(,);
修改了组成见5.1.12007年版的4.1.1
———(,);
修改了铭牌及标识见5.1.32007年版的4.1.3
———();
增加了测速单元见5.3
———();
增加了图像采集单元见5.4
———();
删除了基本功能见2007年版的4.1.4
———(,);
修改了测速范围见5.5.12007年版的4.3
———();
增加了超速车辆图像有效率的要求见5.5.4
———(,);
修改了速度图像对应性见5.5.52007年版的4.5
———修改了图像记录要求(见,年版的);
5.5.620074.8
———增加了分时段限速的要求(见5.5.7);
———增加了分车型限速的要求(见5.5.8);
———增加了分车道限速的要求(见5.5.9);
———();
增加了可变限速的要求见5.5.10
———修改了计时误差(见,年版的);
5.5.1120074.9
———修改了数据格式规范(见,年版的);
5.5.1220074.10
———(,);
修改了补光要求见5.5.132007年版的4.12
———();
增加了区间测速仪见5.6
———();
增加了全程测速仪见5.7
———增加了扩展功能(见);
5.8
———修改了瞬态抗扰性(见,年版的);
5.10.620074.14.6
———增加了盐雾(见5.11.4);
———();
删除了粉尘见2007年版的4.15.4
———();
删除了雨淋见2007年版的4.15.5
———();
增加了外壳防护等级见5.11.5
Ⅲ
/—
犌犅犜212552019
———(,);
修改了型式检验见7.12007年版的6.1
———();
增加了现场验收检验见7.3
———();
增加了检定要求见第章
8
———“”();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接口格式见附录A
———“”();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区间测速仪信息项见附录B
———“”()。
增加了规范性附录运行状态信息见附录C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徽蓝
盾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宇航时代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永良张昊陆小明俞春俊华佳峰陆宇秦东炜孙巍唐屹晨钱江王海燕
徐合林。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T212552007
Ⅳ
/—
犌犅犜212552019
机动车测速仪
1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机动车测速仪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检定要求标志标签和包装技
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在道路上行驶机动车速度的装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低温
GBT2423.12A
/::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高温
GBT2423.22B
/::
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恒定湿热试验
GBT2423.32Cab
/::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和导则冲击
GBT2423.52Ea
/::()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振动正弦
GBT2423.102Fc
/::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部分试验方法试验盐雾
GBT2423.172Ka
/()
外壳防护等级代码
GBT4208IP
—:、
激光产品安全第部分设备分类要求
GB7247.120121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17626.5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BT17626.11
/汽车行驶记录仪
GBT19056
/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第部分: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
GBT21437.22
/()
GAT16所有部分道路交通管理信息代码
GA36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号牌
/道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AT497
/(所有部分)公安数据元
GAT543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图像取证技术规范
GAT832
/机动车号牌图像自动识别技术规范
GAT833
/道路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运行维护规范
GAT1043
/交通技术监控成像补光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GAT1202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
/—
犌犅犜212552019
3.1
机动车测速仪犿狅狋狅狉狏犲犺犻犮犾犲狊犲犲犱犱犲狋犲犮狋狅狉
狆
用于测定在道路上行驶机动车速度的装置。
3.2
雷达测速狉犪犱犪狉狊犲犲犱犱犲狋犲犮狋犻狅狀
狆
通过测量雷达波的发射频率和反射波频率之间的变化量,计算得出机动车行驶速度的方法。
3.3
激光测速犾犪狊犲狉狊犲犲犱犱犲狋犲犮狋犻狅狀
狆
,,。
利用激光测距原理测量一定时间间隔内机动车的位移计算得出机动车行驶速度的方法
3.4
线圈感应测速犾狅狅犻狀犱狌犮狋犻狅狀狊犲犲犱犱犲狋犲犮狋犻狅狀
狆狆
,
通过测量机动车经过一组按一定距离埋设于地面的感应线圈的时间差计算得出机动车行驶速度
的方法。
3.5
视频分析测速狏犻犱犲狅犪狀犪犾狊犻狊狊犲犲犱犱犲狋犲犮狋犻狅狀
狔狆
,
通过测量机动车经过视频中一定距离的时间差或对视频中目标机动车的运动轨迹进行实时跟踪
,。
并分析车辆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的移动距离计算得出机动车行驶速度的方法
3.6
区间测速狅犻狀狋狋狅狅犻狀狋狊犲犲犱犿犲犪狊狌狉犲犿犲狀狋
狆狆狆
检测机动车通过测速区间的平均速度的方法。
[/—,]
GAT9592011定义3.1
3.7
全程测速狊犲犲犱犿犲犪狊狌狉犲犿犲狀狋狅犳狋犺犲狑犺狅犾犲犱狉犻狏犻狀狉狅犮犲狊狊
狆犵狆
通过卫星定位技术测量机动车行驶过程中周期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方法。
3.8
多目标测速犿狌犾狋犻狋犪狉犲狋狊犲犲犱犱犲狋犲犮狋犻狅狀
犵狆
同时测量两辆及以上机动车行驶速度的方法。
3.9
静态测速狊犲犲犱犱犲狋犲犮狋犻狅狀犻狀狊狋犪狋犻狅狀犪狉犿狅犱犲
狆狔
测速仪在静止状态下测定机动车行驶速度的方法。
3.10
动态测速狊犲犲犱犱犲狋犲犮狋犻狅狀犻狀犿狅狏犻狀犿狅犱犲
狆犵
,。
测速仪安装于测量车上在测量车行驶状态下测定被测机动车行驶速度的方法
3.11
测定角度狊犲犲犱犱犲狋犲犮狋犻狅狀犪狀犾犲
狆犵
测速仪的测速单元与被测机动车行驶方向之间的夹角。
3.12
测定区域犱犲狋犲犮狋犻狅狀犪狉犲犪
测速仪能够有效测定机动车行驶速度并采集对应机动车图像的区域。
3.13
测速范围狊犲犲犱犱犲狋犲犮狋犻狅狀狉犪狀犲
狆犵
测速仪能够有效测定机动车行驶速度的范围。
2
/—
犌犅犜212552019
3.14
有效图像采集区域犲犳犳犲犮狋犻狏犲犪狉犲犪狅犳狋犪犽犻狀犻犮狋狌狉犲狊
犵狆
测速仪能够清晰采集机动车图像的区域。
3.15
超速车辆捕获率狅狏犲狉狊犲犲犱狏犲犺犻犮犾犲犮犪狋狌狉犲狉犪狋犻狅
狆狆
有效记录的超速车辆数与有效通行的超速车辆数的百分比。
注1:有效记录的超速车辆数是指记录中包含有效车辆信息(号牌号码、号牌颜色、车辆类型等)和对应行驶速度的
车辆数。
注:(、、
2有效通行的超速车辆数是指实际通行车辆中超过速度限定值并且机动车号牌完好悬挂规范无遮挡无污
损)的车辆数。
3.16
超速车辆图像有效率犲犳犳犲犮狋犻狏犲狉犪狋犻狅狅犳狅狏犲狉狊犲犲犱狏犲犺犻犮犾犲犻犿犪犲狊
狆犵
有效记录的超速车辆图像数与记录的总图像数的百分比。
:,。
注有效记录的超速车辆图像数中同一超速车辆的有效记录图像数不大于张
3
3.17
速度图像对应性犮狅狉狉犲狊狅狀犱犻狀狅犳狊犲犲犱犪狀犱犻犮狋狌狉犲
狆犵狆狆
测速仪采集的图像中反映的机动车与被测定速度的机动车相对应的特性。
3.18
图像分辨率犻犮狋狌狉犲狉犲狊狅犾狌狋犻狅狀
狆
图像文件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能够分辨的像素数。
注:图像分辨率以“水平像素数垂直像素数”表示。
×
3.19
可变限速狏犪狉犻犪犫犾犲狊犲犲犱犾犻犿犻狋
狆
,。
根据限速要求通过接收指令等方式调整测速仪的限速值设置
4分类和型号
4.1机动车测速仪(以下简称测速仪)分类如下:
a)按照测速方法可分为雷达测速仪、激光测速仪、线圈测速仪、视频分析测速仪等;
b)按照测速区域可分为单点测速仪、区间测速仪和全程测速仪等;
)、;
c按照使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测速仪车载式测速仪和便携式测速仪等
d)按照被测目标数量可分为单目标测速仪和多目标测速仪等。
4.2测速仪型号编制方式如下:
CSY
()
生产企业自定义编码不大于位
5
被测目标数量单目标多目标
(:;:)
12
使用方式(:固定式;:车载式;:便携式;:其他)
1234
测速区域(:单点测速仪;:区间测速仪;:全程测速仪;:其他)
1234
(:;:;:;:;;)
测速方法雷达激光线圈视频其他
12349
“”
测速仪的汉语拼音首字母
3
/—
犌犅犜212552019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组成
单点测速仪一般由测速单元及其限位或定位装置、图像采集及处理单元、补光装置、通信模块和应
。、、、
用软件等组成区间测速仪一般由区间测速起点和终点图像采集及处理单元补光装置通信网络中
。、。
心控制设备和应用软件等组成全程测速仪一般由卫星信号接收装置通信模块和应用软件等组成
5.1.2外观
、,、、。、
各部件外表面应光洁平整不应有凹痕划伤裂缝和影响使用的变形金属机壳表面应有防锈
,。
防腐蚀涂层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
5.1.3铭牌
,。、
铭牌应固定在测速仪主机或主要部件的醒目位置且能永久保持铭牌应至少标出产品名称型
、、、。
号制造商名称商标测速范围以及主机或主要部件的唯一性编号
5.2电气部件
5.2.1电源
电源额定电压:、或、。
AC220V50HzDC12VDC24V
5.2.2开关
测速仪应具备独立的电源控制开关。
5.2.3电路保护
、,;
对于采用直流电源供电的测速仪应安装过载电源反接及短路保护装置以保护内部电路对于电
源额定电压为、的测速仪应具备防雷措施。
AC220V50Hz
5.3测速单元
5.3.1基本要求
测速单元的测速范围至少应满足//,测速误差应不超过//。
20kmh200kmh-4kmh0kmh
~~
5.3.2雷达测速单元
5.3.2.1单目标雷达测速单元
5.3.2.1.1微波发射频率误差
雷达测速单元微波发射频率误差应符合以下要求:
)波段:;
aX±25MHz
犳0
)波段:;
bK±45MHz
犳0
)波段:。
cKa±100MHz
犳0
:,()。
注为雷达测速单元微波发射频率标称值单位为兆赫兹MHz
犳0
4
/—
犌犅犜212552019
5.3.2.1.2水平主瓣宽度
雷达测速单元水平主瓣宽度应不超过。
6°
5.3.2.1.3副瓣电平
雷达测速单元副瓣电平应小于-15dB。
5.3.2.2多目标雷达测速单元
5.3.2.2.1主瓣宽度
多目标测速单元主瓣宽度应符合()·。
1±10%Θnom
注:为多目标雷达测速仪发射天线主瓣宽度标称值,单位为度()。
Θ°
nom
5.3.2.2.2副瓣电平
多目标测速单元副瓣电平应小于-15dB。
5.3.2.2.3微波发射频率平均值
多目标测速单元微波发射频率平均值应符合()·。
1±0.2%犳0
注为多目标雷达测速仪微波发射频率标称值单位为兆赫兹
:,()。
MHz
犳0
5.3.3激光测速单元
5.3.3.1脉冲重复变化率
激光测速单元脉冲重复变化率应不大于0.1%。
5.3.3.2人眼安全
激光测速单元应符合—中类对人眼的安全要求。
GB7247.120121
5.3.4线圈测速单元
5.3.4.1自检功能
、。
线圈测速单元应能自动检测线圈开路短路等损坏情况
5.3.4.2逻辑识别线路功能
、,
当一辆车横跨相邻两条车道行驶同时作用于两条车道的线圈时线圈测速单元的逻辑处理应正
常,输出参数应正确。
5.3.5视频分析测速单元
5.3.5.1视频帧率
视频分析测速单元的视频帧率应不小于帧/。
25s
5.3.5.2宽动态范围
视频分析测速单元的宽动态范围应不小于40dB。
5
/—
犌犅犜212552019
5.3.5.3编码时延
视频分析测速单元的编码时延应不大于200ms。
5.4图像采集单元
5.4.1图像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应不小于或个像素点。
1600×12001920×1080
5.4.2水平分辨力
图像采集单元输出图像的视频中心水平分辨力应不小于800TVL。
5.4.3最低照度
图像采集单元能分辨车辆号牌的最低照度应不高于/。
0.5lxF1.2
5.4.4色彩还原误差
,,
在环境色温为时图像采集单元的平均色彩还原误差应不大于在其他色温时平均色彩
6500K15
还原误差应不大于20。
5.4.5几何失真
图像采集单元的几何失真应不大于5%。
5.5单点测速仪
5.5.1测速范围
测速范围应至少满足//。
20kmh200kmh
~
5.5.2道路实测误差
当机动车速度小于/时,测速误差应不超过//;当机动车速度大于或等
100kmh-6kmh0kmh
~
/,。
于100kmh时测速误差应不超过机动车速度的-6%0%
~
5.5.3超速车辆捕获率
超速车辆捕获率应不小于90%。
5.5.4超速车辆图像有效率
超速车辆图像有效率应不小于90%。
5.5.5速度图像对应性
,;
在标注的使用条件下单目标测速仪采集图像中反映的机动车与被测机动车应为同一辆车多目标
测速仪应在图像中测定区域内对应被测目标上标注机动车行驶速度值。
5.5.6图像记录要求
图像记录应符合/的要求。
GAT832
6
/—
犌犅犜212552019
5.5.7分时段限速
应能根据不同时间段设定不同限速值。
5.5.8分车型限速
,/。
应能根据车辆类型设定限速值车辆类型识别应符合GAT833的要求
5.5.9分车道限速
,、。
应能根据不同车道设定不同限速值但安装在路侧的固定式便携式和车载式单目标测速仪除外
5.5.10可变限速
5.5.10.1可变限速指令接收
,。
应具有接收并执行应用软件发送的修改限速值指令的功能指令格式见附录A
5.5.10.2取证要求
5.5.10.2.1延时取证
,,。
限速值修改后测速仪应延时取证延迟时间应不小于1min
5.5.10.2.2图像记录
,、。
除应符合5.5.6的要求外还应在图像上叠加限速值修改时间当前限速值等信息
5.5.11时钟同步与计时误差
,
固定式测速仪应具备自动与北京时间同步功能便携式和车载式测速仪应具备自动或手动与北京
。。
时间同步功能测速仪24h计时误差应不超过1s
5.5.12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要求如下:
),
a固定式测速仪应能通过网络将机动车超速行驶信息自动传输到指定数据中心信息传输应加
密且具备防丢失、防篡改等功能。数据格式规范应符合/、/的要求。
GAT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GB 13871-1992 旋转轴唇形密封圈基本尺寸和公差 1992-12-12
- GB/T 13930-1992 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气量测定方法 1992-12-10
- GB/T 13929-1992 水环真空泵和水环压缩机试验方法 1992-12-10
- GB/T 14014-1992 蚕丝、合成纤维筛网 1992-12-10
- GB/T 5551-1992 表面活性剂 分散剂中钙、镁总含量的测定方法 1992-12-10
- GB 3452.1-1992 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尺寸系列及公差 1992-12-12
- GB/T 12005.10-1992 聚丙烯酰胺分子量测定 粘度法 1992-12-12
- GB/T 13932-1992 通用阀门铁制旋启式止回阀 1992-12-10
- GB/T 12004.5-1992 聚氯乙烯增塑糊刮板细度的测定 1992-12-12
- GB/T 6366-1992 表面活性剂 无机硫酸盐含量的测定 滴定法 199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