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17/T 312-2021 紫薇繁育技术规程

DB4117/T 312-2021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17/T 312-2021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1-04-20
实施日期
2021-05-20
发布单位/组织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1.040.65

CCSB20

4117

驻马店市地方标准

DB4117/T312—2021

紫薇繁育技术规程

2021-04-20发布2021-05-20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117/T31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园林绿化中心提出。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园林绿化科研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魏崇、林萌、刘蓬、黄宝宇、李馨、王敬占、禹帅、潘娜、邓华伟、杜付春、

黄玉柱、乔凯、叶松、姚岭、鲁向远、段虎。

I

DB4117/T312—2021

紫薇繁育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紫薇繁育的术语和定义、育苗生产、苗木移植、移植后田间管理、整形修剪和病虫害

防治。

本文件适用于露地培育单干直干紫薇苗木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6001—1985育苗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芽苗

种子萌发后,生长成具有2叶1芽,尚未经移植的幼苗。

3.2

移植苗

经移植培育的苗木。

3.3

扦插苗

用插穗扦插培育的苗木。

3.4

地径

指苗杆距离地面一定距离处的直径。

3.5

枝下高

自地面至苗木第一分枝的距离。

3.6

嫩枝扦插

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作为插穗进行扦插育苗。

3.7

硬枝扦插

指用1-2年生已木质化的枝条作插穗进行扦插育苗。

1

DB4117/T312—2021

4育苗生产

4.1播种育苗

4.1.1采种及处理

在盛花期,根据品种的不同特征分别标记。选择生长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且枝条粗壮、树冠丰满、结

实多、无病虫害的5年生以上的优株进行采种。于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待蒴果果皮由青色变为褐色,

且即将开裂时,按不同品种分别采种。采摘后,将蒴果晾晒1~2天,取出种子,除去干瘪、腐烂、有病

虫害的种子及杂质,阴干种子,按品种分别装于小布袋中,并做好标识,然后悬挂于干燥通风的室内保

存。

4.1.2整地作床及消毒

圃地在秋冬季深翻25cm~30cm,耙碎土壤,捡去草根、石块等杂物。耙平做床,床宽100cm~120cm,

床高20cm,床间步道宽30cm~40cm。视情况,可在圃地四周开设一条宽40cm、深30cm的排水沟。

播种前进行苗床土壤消毒,可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用量2g/m2~4g/m2,混拌适量细土,撒于土壤表

面;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床面。

4.1.3播种

宜选择在4月上旬播种。播种前先用0.5%高锰酸钾溶液和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对种子

浸种消毒2小时,然后取出洗净,阴干后播种。宜采用条播或撒播,播种量为12g~15g/m2。播后用细

土覆盖,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宜。

4.1.4播后管理

4.1.4.1间苗

播后应保持土壤层湿润。播种30天后,当幼苗出土50%左右时,及时除草,发现种子暴露要及时覆

土。待幼苗基本出齐,宜选择在早晚或阴天进行间苗和补苗。间苗、补苗时,不要伤及其他苗的根系,

并及时浇定根水。间出的健康苗木,可以用作芽苗移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