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1039-2021 油麦菜生产技术规程
DB53/T 1039-2021 Oillettuce Produc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5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31
53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1039—2021
油麦菜生产技术规程
2021-05-25发布2021-08-25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1039—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云南农垦蔬菜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丽琴、和江明、杨红丽、徐学忠、胡靖锋、兰梅、罗红、雷加和、蔡荣靖、
朱世银、罗惠昆、冯鑫。
I
DB53/T1039—2021
油麦菜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麦菜生产中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控、采收及档案。
适用于云南油麦菜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GB/T200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漂浮育苗floating-seedlingsystem
指使用温室或塑料棚等保温设施,把育苗盘填充基质,播种并催芽后,将育苗盘用营养液漂浮在育
苗池中,完成种子萌发生长及成苗的过程。
3.2
安全间隔期safetyinterval
最后一次施药到采收时农药残留量降至允许最大值的间隔天数。
4产地环境
宜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远离污染源的田块。
5生产技术
5.1品种选择
宜根据不同种植季节选用抗病、优质、耐抽薹、高产、商品性好的品种。
5.2种子质量
种子纯度≥96%,净度≥98.0%,发芽率≥85%,水分≤7.0%。
5.3育苗
5.3.1育苗方式
1
DB53/T1039—2021
宜采用漂浮育苗。
5.3.2育苗盘
育苗盘宜采用聚苯乙烯泡沫穴盘,规格为长66cm、宽34cm、高5.5cm,每盘≤162穴。二次使
用的苗盘,使用前应消毒。
5.3.3育苗池
育苗池宜为长方形,长、宽以育苗盘刚好覆盖营养池,池底不宜见光。育苗池高约15cm~20cm,
液深不低于10cm。
5.3.4育苗基质
育苗基质符合以下要求:
a)具有较好保水、保肥性能,通透性好,能够提供一定量的养分,不积水、不含有毒物质并能固
定整个植物体等性能;
b)基质可用草炭与蛭石按2:1比例或草炭:蛭石:珍珠岩按5:3:2比例的混合基质;
c)配制基质时可在每立方米基质中加入15:15:15的氮磷钾三元复合肥0.7kg~1.2kg。
5.3.5种子处理
气温高于25℃时种子宜进行低温催芽处理,方法如下:
a)将种子放在清水中浸泡4h,待种子充分吸水后捞起沥干,用湿纱布包好放在15℃~18℃下催
芽;
b)或置于5℃~6℃的冰箱中存放24h,再将种子置阴凉处保湿催芽;
c)70%的种子露白后进行播种,其他季节播种不用进行处理直接播种。
5.3.6播种
每穴播1粒种子,播种深度不宜超过0.5cm。
5.3.7苗期管理
5.3.7.1温度
出苗前适宜温度15~20℃。出苗后,白天18~20℃,夜间12~14℃为宜。夏秋高温季节宜通过遮
阳网、湿帘等降温设备降温;冬季温度偏低时,宜通过覆盖多层薄膜保温。育苗棚内空气湿度超过80%
时,及时通风换气。
5.3.7.2水肥管理
苗出齐后,在育苗池中施入营养液,浓度为硝酸钙430mg/L、硝酸钾386mg/L、硝酸铵80mg/L、
磷酸二氢钾136mg/L、硫酸镁273mg/L、硼酸2.86mg/L。
5.3.7.3炼苗
在秧苗移栽前7d~10d,通过增加通风和控水控肥进行炼苗。
5.3.7.4壮苗标准
具有4~6片真叶,生长健壮,叶片肥厚,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无抽薹。
2
DB53/T1039—2021
5.4定植
5.4.1选地
选择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微酸性地块。前茬作物为非菊科蔬菜的
田块。
5.4.2整地施基肥
深耕细耙,结合整地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1000kg~1500kg,N:P:K(15:15:15)的三元复合肥
50kg。
5.4.3密度
株行距为25cm×25cm。每667m2定植7000株~8000株。
5.5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符合以下要求:
a)定植后昼温不宜超过25℃,夜温10℃以上;
b)浇足定根水,定植后5d~7d浇一次缓苗水;
c)缓苗后,保持土壤湿润,收获前5d~7d停止浇水;
d)前期少浇,后期多浇,避免田间积水;
e)定植成活后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0.2%~0.3%的尿素溶液,进行叶面喷施1次~2次;
f)田间追施尿素2次,每次用量为6kg/667m2~7kg/667m2。
6病虫害防治
6.1主要病虫
主要病害为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软腐病、细菌性叶斑病、灰霉病;主要虫害为蚜虫、斑潜蝇、
蓟马等。
6.2防治措施
6.2.1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符合以下要求:
a)实行轮作倒茬,忌与菊科植物连作;
b)选用抗病品种,培育适龄壮苗;
c)平衡施肥,严防积水;
d)保持田间清洁,采收后及时清除田间植物残株及杂草,集中堆放进行无害化处理。
6.2.2物理防治
采用银灰膜避蚜、防虫网阻隔和黄板、篮板诱杀等措施。
6.2.3药剂防治
宜选用生物农药,推荐药剂防治见附录A。
3
DB53/T1039—2021
7采收
外叶长到30cm~40cm或单株重≥200g时采收。采收工具应无污染、清洁卫生,单收、单放。
8档案
建立田间生产资料使用记录、生产管理记录、收获记录、产品检测记录及其他相关质量追溯记录。
4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YCY 002-2023 永济刀削面制作规范 2023-01-01
- T/HZSX 04-2021 笪桥黄瓜干加工技术规范 2021-12-08
- T/QLY 157-2023 时尚黔菜 糟辣豆腐鱼烹饪技术规范 2023-12-26
- T/MMSP 53-2023 高凉菜 山姜焗乳鸽烹饪工艺规范 2023-12-29
- T/JCBD 11-2022 "吉致吉品"梅花鹿茸 2022-08-30
- T/GXAS 468-2023 梧州猪脚姜加工技术规程 2023-04-13
- T/CZSPTXH 232-2022 潮州菜芹菜蒜炒咸肉烹饪工艺规范 2022-10-15
- T/CZSPTXH 204-2022 潮州菜炆烟筒虾卷烹饪工艺规范 2022-06-30
- T/SFLA 007.1-2021 农垦水稻种植技术规程 黑龙江农垦优质粳稻 2021-03-26
- T/QLY 159-2023 时尚黔菜 风味小茨菇烹饪技术规范 2023-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