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006-2016 毛竹林套种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

DB33/T 2006-2016 Th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s for intercropping Phyllostachys pubescens forests with Polygonatum multiflorum

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废止 页数:10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3/T 2006-2016
标准类型
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废止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6-05-12
实施日期
2016-06-12
发布单位/组织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0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B0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006—2016

毛竹林套种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Polygonatumcyrtonemacultivationmanagementin

Phyllostachysedulisstand

2016-05-12发布2016-06-12实施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3/T2006—2016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桐庐县农业和林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双林、杨清平、江志标、郭子武、樊艳荣、李迎春、李明良、叶洪。

I

DB33/T2006—2016

毛竹林套种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毛竹林套种多花黄精栽培的术语和定义、培育技术、病虫害防治、多花黄精块茎质量

分级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竹产区的材用毛竹林套种多花黄精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多花黄精

属百合科黄精属,学名PolygonatumcyrtonemaHua,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浙江、福建、江西、

贵州、湖南、云南、安徽等省。药食同源,连珠状或结块的根状茎多糖、黄酮含量高。

3.2

多花黄精营养生长期

从顶芽开始萌动出土至第一朵花蕾出现以前。

3.3

多花黄精生殖生长期

从植株顶部最后一片叶完全展开到果实收获。

3.4

多花黄精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

1

DB33/T2006—2016

从植株第一朵花蕾出现到植株顶部最后一片叶完全展开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

3.5

多花黄精植株摘花

在花蕾形成前期摘除花蕾。

3.6

多花黄精植株打顶

在开花前去除植株顶端。

4培育技术

4.1立地条件选择

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杂灌少,近水源,阴坡或半阴坡的材用毛竹林。环境空气、土壤和灌溉水质

量应分别符合GB3095、GB15618和GB5084的规定。

4.2多花黄精栽植

4.2.1林地清理

栽植前,人工或机械劈除毛竹林中杂灌,可保留树冠投影总面积不超过林地面积20%的具较高经济

价值的窄冠针阔叶树。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

4.2.2种苗

4.2.2.1块茎

10月多花黄精种子自然脱落后采挖块茎,用于种植的块茎为1年生~2年生,剥下3年生块茎作产品

收获。

4.2.2.2幼苗

4月~5月挖取完整的多花黄精幼苗植株(包括块茎)。多花黄精地上部分的茎组织幼嫩,易折断,

挖取、运输和栽植时应注意保护。

4.2.3栽植密度

初植密度每公顷1.2万株~1.8万株。新栽3年后,通过多花黄精成熟种子自然脱落后萌发和块茎

采收时剥下幼嫩块茎栽植,使多花黄精经营密度提高到每公顷2.25万株~3.75万株。

4.2.4栽植方法

4.2.4.1种用块茎随挖随栽,或湿沙保存至第2年春季栽植。块茎栽植宜浅。根据块茎的大小在毛竹

林中挖一小穴,放入块茎,盖表土2cm,压实。坡度25º以上毛竹林块茎栽植时适当深些。

4.2.4.2幼苗随挖随栽。栽植时根据块茎大小挖种植穴,放入幼苗后盖土压实。

4.3林分结构及其调控

2

DB33/T2006—2016

4.3.1林分结构

立竹密度每公顷2550株~3000株、立竹胸径10cm以上、1度:2度:3度立竹数量比例4:4:2,立

竹分布均匀。

4.3.2留笋养竹

在整个出笋期留笋养竹。度留养胸径10cm以上的新竹每公顷900株~1200株。新竹在林中分布

均匀。

4.3.3伐竹

4.3.3.1时间

11月至翌年2月伐竹。

4.3.3.2对象和数量

砍伐3度以上和部分3度竹、病虫竹、倒伏竹和弱小竹。度伐竹数量每公顷750株~1050株。

4.3.3.3方式

采用齐地伐或带半蔸伐竹方式。

4.4采笋

春笋只挖退笋、细笋、弱笋、虫蛀笋和过密笋,不挖冬笋和鞭笋。挖笋时注意保护多花黄精植株。

4.5施肥

4.5.1新竹抽枝长叶期施肥

5月~6月,春笋出笋大年或花年毛竹林新竹抽枝长叶期,雨前林地均匀撒施复合肥。施肥量450

22

kg/hm~600kg/hm。使用的复合肥(N+P2O5+K2O)含量≥45%,质量应符合GB15063的规定。

4.5.2多花黄精收获期施肥

9月~10月,多花黄精块茎采挖时,在挖穴处施入复合肥,盖土压实。施肥量600kg/hm2~750kg/hm2。

4.6灌溉

多花黄精生长季节,特别是块茎快速膨大生长阶段(5月~9月),遇10天以上干旱天气应及时灌

溉,应一次性浇透水。

4.7多花黄精打顶

4月,在多花黄精开花初期剪去植株顶端。剪去的植株顶部不超过植株高度的1/3。

4.8多花黄精摘花

5月~6月,在多花黄精花蕾形成初期人工摘除花蕾。

4.9劈山除草

9月~10月,多花黄精种子脱落后,人工或机械劈倒毛竹林中杂灌,平铺林地里。禁用化学除草剂。

3

DB33/T2006—2016

4.10多花黄精块茎采收

4.10.1采挖季节

春季和秋季采挖多花黄精块茎,一般在秋季采挖。

4.10.2采挖

4.10.2.1多花黄精栽植3年,选择林中地上部分粗壮的植株采挖,保留相对弱小的植株。年采挖量为

林中多花黄精植株数量的1/2~1/3。

4.10.2.2在多花黄精块茎采挖时,可将小块茎或剥下大块茎中的幼龄部分重新栽植于林中多花黄精植

株稀疏处,保持或提高林中多花黄精密度。

4.10.3块茎处理

采挖后的块茎除去地上残存部分、烂疤和须根,用清水洗净后烘干或晒干,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保

存。

5病虫害防治

设立毛竹和多花黄精病虫害监测点,观察和调查病虫情,做好预测预报。以营林防治为基础,优先

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措施,必要时采用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剂防治。做好病虫害的检疫,防止蔓延扩

散。农药使用应符合NY/T1276的规定。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

6多花黄精块茎质量分级

多花黄精块茎质量分级见附录B。

7标准化生产模式图

毛竹林套种多花黄精栽培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参见附录C。

4

DB33/T2006—2016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见表A.1。

表A.1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

病虫害名称防治指标防治措施

1.严把检疫关,禁止种植病竹;2.及时清理病竹、病枝、病梢并销毁;3.5月~6月,

病株率5%~10%

毛竹枯梢病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新竹,每隔10天喷1次,连

感病指数≥10%

喷2次~3次。

1.及时清除林内病竹,减少侵染源;2.出笋前林地撒石灰粉1800kg/hm2~2250

竹秆基腐病发病率≥5%

kg/hm2;4.出笋后用15%氟硅酸水剂100倍液喷洒林地和竹笋。

竹丛枝病一经发现,及时清理1.加强抚育管理,合理采伐;2.及时剪除病枝并烧毁。

1.8月至次年2月松土除草、消灭越冬卵。3月前清除萌发嫩草,消灭幼龄幼虫;

竹笋夜蛾虫笋率≥10%2.6月黑光灯诱杀成虫;3.及早挖除虫笋,杀死幼虫;4.出笋前一周对竹林下和周边

的禾本科杂草喷洒阿维•苏云菌可湿性粉剂。

1.秋冬季垦复,破坏越冬场所;2.成虫期利用假死性人工捕捉;3.适当多留笋,老

一字竹笋象虫笋率≥15%熟幼虫落地前伐除虫笋竹;4.竹笋长到1m高时,用60cm以上塑料薄膜在笋尖套

袋;5.成虫出土时用苦参•烟碱喷雾防治,每隔5天~10天喷1次,连喷2次。

1.冬季垦复,破坏土茧的越冬场所;2.5月~8月成虫期黑光灯诱杀,卵期施放赤眼

竹螟竹叶受损达1/3

峰;3.幼虫期林间施放白僵菌;4.高虫口时阿维•苏云菌喷粉防治;5.蜜源地治理。

1.11月挖出卵块杀灭;2.人尿液加菊酯类农药诱杀;3.幼蝻上竹后用甲氰菊酯乳油

黄脊竹蝗竹叶受损达1/3喷烟或喷阿维•苏云菌粉剂防治;4.成虫期1.2%苦参•烟碱乳油与柴油1:9配制药剂

喷烟或16%灭幼脲Ⅲ号加入填充剂(滑石粉)喷粉防治。

竹舟蛾1.黑光灯诱杀成虫;2.卵期施放赤眼峰,保护林间天敌;3.3龄~4龄幼虫期,阿维

竹叶受损达1/3

(竹篦舟蛾)菌素乳油、吡虫啉乳油喷雾防治。

1.松土除草,杀死越冬卵和老熟幼虫;2.黑光灯诱杀;3.施放白僵菌,喷阿维•苏云

竹毒蛾

竹叶受损达1/3菌药剂;4.竹腔注射内吸性药剂或幼虫期高虫口时用2.5%溴氰菊酯或10%速灭菊

(华竹毒蛾)

酯乳油防治。

1.垦复除草,破坏越冬场所;2.3月若虫始上竹时竹秆喷8%氯氰菊酯微胶囊;3.人

竹卵圆蝽每株上竹若虫≥20只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