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29890-2013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GB/T 29890-2013 Technical criterion for grain and oil-seeds storage

国家标准 中文简体 现行 页数:3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GB/T 29890-2013
相关服务
标准类型
国家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3-11-12
实施日期
2014-04-11
发布单位/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归口单位
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0)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粮油储藏的术语和定义、粮食与油料储藏的总体要求、仓储设施与设备的基本要求、粮食与油料进出仓、粮食与油料储藏期间的粮情与品质质量检测、粮食与油料储藏技术、储粮有害生物控制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油料的储藏。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国家粮食局、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
起草人:
陶诚、吴子丹、唐柏飞、何毅、郭道林、靳祖训、兰盛斌、卞科、杨浩然、林风刚、宋伟、严晓平、白旭光、刘玉兰、曹毅、杨龙德、杨健、丁建武、李林杰、周涛
出版信息:
页数:35页 | 字数:62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粮油储藏技术规范

Technicalcriterionforgrainandoil-seedsstorage

GB/T29890-2013

发布日期:2013.11.12

实施日期:2014.04.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70)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粮食局、国家粮食储备局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河南工业大学、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重庆粮食集团、中央储备粮广东新沙港

直属库、西安西粮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诚、吴子丹、唐柏飞、何毅、郭道林、靳祖训、兰盛斌、卞科、杨浩然、林风刚、宋伟、严晓

平、白旭光、刘玉兰、曹毅、杨龙德、杨健、丁建武、李林杰、周涛。

引言

本标准在粮食行业标准LS/T1211-2008《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的基础上,根据多年的实践,对粮食和油料储藏内容进行

了充实和完善,删除了油脂储存的内容。

本标准根据粮油储藏生态系统理论,参照国际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了粮油储藏技术。

本标准的实施将为我国粮油储藏安全提供重要技术保障。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粮油储藏的术语和定义、粮食与油料储藏的总体要求、仓储设施与设备的基本要求、粮食与油料进出仓、

粮食与油料储藏期间的粮情与品质质量检测、粮食与油料储藏技术、储粮有害生物控制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油料的储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15粮食卫生标准

GB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

GB/T8946塑料编织袋

GB17440粮食加工、储运系统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T17913粮油储藏磷化氢环流熏蒸装备

GB/T18835谷物冷却机

GB19641植物油料卫生标准

GB/T20569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B/T20570玉米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B/T20571小麦储存品质判定规则

GB/T21015稻谷干燥技术规范

GB/T21016小麦干燥技术规范

GB/T21017玉米干燥技术规范

GB/T22184谷物和豆类散存粮食温度测定指南

GB/T22497粮油储藏熏蒸剂使用准则

GB/T22498粮油储藏防护剂使用准则

GB/T24534(所有部分)谷物与豆类隐蔽性昆虫感染的测定

想获取更多免费高清规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建筑规范之家。1

GB/T24904粮食包装麻袋

GB/T24905粮食包装小麦粉袋

GB/T26880粮油储藏就仓干燥技术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77钢筋混凝土筒仓设计规范

GB50320粮食平房仓设计规范

GB50322粮食钢板筒仓设计规范

LS/T1201磷化氢环流熏蒸技术规程

LS/T1202储粮机械通风技术规程

LS/T1203粮情测控系统

LS/T1204谷物冷却机低温储粮技术规程

LS/T1205粮食烘干机操作规程

LS1206粮食仓库安全操作规程

LS1207粮食仓库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规程

LS1212储粮化学药剂管理和使用规范

LS/T1213二氧化碳气调储粮技术规程

LS8001粮食立筒库设计规范

LS8004粮食仓房维修改造技术规程

粮食仓库建设标准(修订本,国家粮食局,2001)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粮食grain

原粮和成品粮的统称。

3.2原粮unprocessedgrain

未经加工的粮食的统称,如稻谷、小麦、玉米、各种杂粮、豆类等。

3.3成品粮productgrain

原粮经加工而成的符合一定标准的产品统称,如面粉、大米等。

3.4储粮有害生物storedgrainpest

危害储藏状态下粮食、油料的昆虫、螨类、微生物、鼠类和鸟类。

3.5常规储藏conventionaltechniqueofgrainstorage

在自然气候条件下,对储藏的粮食、油料采取清洁卫生、自然通风、扒沟翻倒粮面、定期监测粮情等一般技术处理和常

规管理措施的储藏方法。

3.6安全水分safemoisturecontent

某种粮食或油料在常规储藏条件下,能够在当地安全度夏而不发热、不霉变的水分含量。

3.7危险水分dangerousmoisturecontent

某种粮食或油料在常规储藏条件下,极易发热、霉变的最低水分含量。

3.8半安全水分semi-safemoisturecontent

介于安全水分与危险水分之间的水分含量。

3.9高水分粮食、油料highmoisturegrainoroil-seeds

水分含量超过安全水分最高值的粮食或油料。

3.10高温粮hightempretureofgrain

由于烘干、热入仓等原因造成的粮温明显超过正常粮温或明显超过周围区域粮堆平均温度的粮食。

3.11发热粮食、油料heatinggrainandoil-seeds

想获取更多免费高清规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建筑规范之家。2

害虫、微生物繁殖为害等原因引起的粮温异常升高的粮食、油料。

3.12粮堆结露dewfallofgrainmass

粮食、油料储藏期间由温差引起的粮堆、围护结构内表面出现凝结水或引起局部粮食水分含量快速升高的现象。

3.13粮情conditionofstoredgrainandoil-seeds

粮食、油料在储藏时的状态以及影响其变化的各种因素。主要包括粮温、水分含量、储粮有害生物的种类及数量、粮堆

气体成分及浓度等。

3.14粮仓granary

用于储存粮食与油料且能满足安全储粮基本功能要求的建筑物。

3.15房式仓housetypewarehouse

外形如房屋的粮仓,包括平房仓、高大平房仓、楼房仓。

3.16平房仓horizontalwarehouse

形状如平房的粮仓。

3.17高大平房仓largesizehorizontalwarehouse

跨度21m以上,且设计堆粮高度不小于6m的平房仓。

3.18楼房仓multi-storiedwarehouse

多层的房式仓。

3.19筒式仓verticalsilos

外形如筒状的粮仓,包括浅圆仓、立筒仓。

3.20浅圆仓squatsilo

仓内直径一般在20m以上,内径与仓壁高度之比小于1.5的筒式仓。

3.21立筒仓silo

除浅圆仓之外的筒式仓。

3.22地下仓undergroundbin

仓体的大部或全部建于地下的粮仓,有岩体地下粮仓(如平洞仓、立洞仓)、土体地下粮仓(如窑洞仓、喇叭仓)等。

3.23简易房式仓simplewarehouse

外形如平房,但建造比较简陋,结构简单,不能完全满足长期安全储粮要求的粮仓。

3.24土堤仓bunkerstorage

四周用土筑堤,底部及四周用防水篷布等材料铺垫,入粮后覆盖篷布等防水材料的简易储粮设施。

3.25低温储藏lowtemperaturestorage

平均粮温常年保持在15℃及以下,局部最高粮温不超过20℃的储藏方式。

3.26准低温储藏quasi-lowtemperaturestorage

平均粮温常年保持在20℃及以下,局部最高粮温不超过25℃的储藏方式。

3.27低氧lowoxygen

粮堆空气中氧气浓度高于2%而低于12%的状态。

3.28缺氧oxygendificit

粮堆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2%(含)的状态。

想获取更多免费高清规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建筑规范之家。3

3.29双低储藏double-lowstorage

实现低氧后再进行低剂量磷化氢熏蒸的储粮技术组合。

3.30三低储藏triple-lowstorage

达到双低储藏效果后,再降低粮温的储粮技术组合。

3.31四合一储藏fourinonestorage

在储粮仓房中采用计算机粮情检测、环流熏蒸、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等技术和装备的集成及优化组合。

3.32常规熏蒸conventionalfumigation

在密闭粮仓或粮堆内,施用常规剂量的熏蒸剂,依靠药剂转化为气态自然扩散的熏蒸技术。

3.33低剂量熏蒸lowdosefumigation

用药量低于常规熏蒸剂用量的熏蒸技术,一般用于低氧粮堆熏蒸或环流熏蒸技术。

3.34就仓干燥in-bindrying

采用通风方式干燥仓内的高水分粮食的技术。一般采用机械通风方式,干燥介质为自然空气或加热空气,干燥完成后粮

食继续在该仓内储藏。

3.35三温曲线图threetemperaturecurvediagram

反映粮食、油料储藏期间气温、仓温和粮温变化关系的曲线图。

4粮油储藏总体要求

4.1基本要求

4.1.1具备必要的储藏设施,严格控制入仓粮食、油料的质量和水分含量,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减少损失、损耗,防止

污染,延缓品质下降。

4.1.2目标是确保粮食、油料储藏安全。

4.2选择储藏技术应考虑的因素

粮食、油料储藏过程中应根据以下情况采取适当的储藏技术,达到4.1.1的要求:

——所处储粮生态区域的特点;

——储藏粮食、油料的种类,本身的耐储性、耐热性;

——粮食、油料的水分含量,入仓质量情况,感染有害生物状况;

——预计储藏时间以及最终用途;

——仓储设施及设备性能、粮堆温度。

4.3我国储粮生态区域区划特点和主要储粮措施

4.3.1根据气候环境条件我国共划分为七个储粮生态区域。第一区:高寒干燥储粮区;第二区:低温干燥储粮区;第三

区:低温高湿储粮区;第四区:中温干燥储粮区;第五区:中温高湿储粮区;第六区:中温低湿储粮区;第七区:高温高湿

储粮区。参见附录A。

4.3.2在第一、二区,应重点防止粮食过度失水造成重量损失并影响储粮加工品质;在第三区应重点做好降水和微生物的

控制;在第四、六区,应迅速将粮食与油料水分含量降到安全水分以内,防止虫害感染;在第五、七区,应重点防止储粮品

质下降和有害生物的危害。

4.3.3在分区选择主要储粮措施时还应考虑局部小气候的影响。

4.3.4我国各储粮生态区域的主要储粮措施参见附录A。

5仓储设施与设备的基本要求

5.1粮仓基本要求

想获取更多免费高清规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建筑规范之家。4

5.1.1应根据粮食储备、中转、收纳功能的需要,设计相应的仓储工艺,配置相应的设备。

5.1.2粮仓应符合《粮食仓库建设标准》(修订本)的规定,能够承载粮堆的动、静载荷,能够满足储粮防潮、防水、气

密、隔热、通风、防止储粮有害生物危害等要求,减少不利环境条件特别是高温、高湿对储粮的影响,保障粮油储藏安全。

5.1.3粮仓建设地点应远离污染源、危险源,避开行洪和低洼水患地区;应便于进出仓作业。平房仓的结构应符合GB

50320的规定,钢筋混凝土筒仓的结构应符合GB50077的规定,钢板筒仓的结构应符合GB50322的规定。

5.1.4地下仓应选择山体宽厚、地质坚固、地下水位低、便于排水的地方。仓体应能承受储粮、仓顶覆盖层以及车辆、设

备产生的动、静载荷;应整体敷设防潮层;地下仓进出口要避开山体汇水线;应有防护门、防鼠门和隔热设施;应设置通风

系统,与外界相通的孔道应有密闭措施。

5.1.5仓内地面应完好、平整、坚固并设防潮层。

5.1.6仓房内侧墙面应完好、平整并设防潮措施;墙体无裂缝;墙壁与仓顶、相邻墙壁、地面结合处应严密无缝;墙面应

按设计最大的仓容量标明装粮线及高度标尺,并在装粮线处设置密封槽。

5.1.7用于低温储藏的粮仓墙体应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其传热系数要求如下:

22

——第五、七区,在0.46W/m·K~0.52W/m·K;

22

——第四、六区,在0.53W/m·K~0.58W/m·K;

22

——第一、二和三区,在0.59W/m·K~0.70W/m·K。

5.1.8仓盖应完好,并有隔热层和防水层;仓盖应有大于3%的坡度,宜采用自由排水方式;如采用集中排水方式,仓盖檐

槽的下水管应设置在仓墙外面。仓盖传热系数要求如下:

——第五、七区不大于0.35W/m2·K;

2

——第四、六区不大于0.40W/m·K;

——第一、二和三区不大于0.5W/m2·K。

仓盖传热系数达不到以上要求时,仓内顶部应喷涂发泡聚氨酯等隔热材料或加设隔热吊顶,吊顶与仓盖的间距应在0.3m

以上。

5.1.9仓盖、墙体外表面应为浅色或用高反射率的材料。

5.1.10新建粮仓应满足气密性要求,即仓压由500Pa降至250Pa的压力半衰期:平房仓≥40s,筒仓、浅圆仓≥60s。

5.1.11门窗、通风口要严密并有隔热、密封措施。门窗、孔洞处应设防虫线和防鼠雀板、网。

5.1.12粮仓内应安装防尘、防爆照明灯具。具体要求如下:

——平房仓照明灯具应符合GB50320的规定。

——钢板筒仓照明灯具应符合GB50322的规定。

——浅圆仓和其他筒仓照明灯具可参照LS8001的规定。

——其他粮仓照明灯具可参照GB50320的规定。

5.1.13粮仓需进行维修改造时,应按LS8004的规定执行。

5.2简易储粮设施

5.2.1简易房式仓、土堤仓、砖圆仓、露天囤(垛)等简易储粮设施应建在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地面坚固干燥、通风良

好、排水通畅的地方;不应建在输电线路下方;设施之间应留出消防通道。

5.2.2露天囤(垛)、垛的基座离地面不低于0.4m,应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储粮作业产生的动、静载荷,具备防潮、防

鼠和通风性能。

5.2.3露天囤(垛)、垛顶部宜架空、起脊或用粮包、粗稻壳包等做成坡度不小于40°的屋脊形状。

5.2.4堆垛应用牢固的防水隔热材料苫盖严密,苫盖后堆垛表面应平整、无凹陷,苫盖物应固定牢靠。

想获取更多免费高清规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建筑规范之家。5

5.2.5露天囤(垛)应能满足通风降温和熏蒸杀虫要求。

5.2.6露天囤(垛)应具备防风和防雨雪能力。

5.3其他设备与设施

5.3.1应根据所处的储粮生态条件、仓型和采用的储藏技术的需要,选择配备干燥、清理、输送、计量、粮情检测、通

风、制冷、气调、熏蒸、消防、扦样、质量检验等设备设施。粮食仓库机电设备的安装应符合LS1207的规定,粮情检测系统

应符合LS/T1203的规定,机械通风系统应符合LS/T1202的规定。

5.3.2立筒仓和浅圆仓配备的除尘、防爆设备应符合GB17440的规定。

5.3.3储粮库区应按GB50057的规定安装避雷装置。

5.3.4高大平房仓、浅圆仓和立筒仓等大型粮仓应配备深层扦样设备。

5.3.5第三至第七区,散装粮食、油料高度6m及以上的仓房应配备符合GB/T17913规定的环流熏蒸设备。

6粮食、油料进出仓

6.1安全要求

6.1.1进出仓的安全操作与管理按LS1206的规定执行。

6.1.2每个粮油储存区宜保留占总仓容10%以上的仓容作为备用仓容。

6.1.3储藏散装粮食、油料的粮仓,廒间隔墙应为承重墙。

6.2入仓前的准备

6.2.1对空仓、设备、器材和用具进行检查和维修,确认粮仓、门窗完好,所有设备运转正常。发现粮仓破损,产生孔

洞、缝隙,应及时维修、填补完好。

6.2.2空仓、货场及作业区应清扫干净,并清除仓内的残留粮粒、灰尘和杂物。

6.2.3空仓、包装器材、装粮用具和输送设备有活虫时,应采用国家允许使用的杀虫剂进行杀虫处理并做好隔离工作。

6.2.4装粮用麻袋应符合GB/T24904的规定,编织袋应符合GB/T8946的规定;面粉袋应符合GB/T24905的规定。

6.3入仓粮食、油料的质量要求

6.3.1长期储藏的粮食、油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规定,水分含量不宜超过当地安全水分。入仓粮食、油料的杂质

含量不宜大于1.0%,杂质含量较高时应进行清理。

6.3.2储备粮食、油料的储存品质应符合GB/T20569、GB/T20570、GB/T20571及相关规定的宜存标准。

6.3.3食用粮和油料的卫生要求应符合GB2715和GB19641的规定。

6.4粮食、油料入仓要求

6.4.1应按种类、等级、生产年度分开储藏;安全水分、半安全水分、危险水分的粮食、油料应分开储藏。优质品种、普

通品种宜分开储藏。

6.4.2成品粮和糙米等中间产品应分开储藏,小麦粉、大米等成品粮应包装码垛储藏。储存成品粮应划设堆垛位置线。

想获取更多免费高清规范,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建筑规范之家。6

6.4.3非食用粮食、油料应单独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6.4.4已感染害虫的粮食、油料应单独存放,并根据虫粮等级按9.1.2的规定处理;发现粮食、油料中有我国进境植物检

疫性病虫或杂草种子,应立即封存并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6.4.5粮食、油料进出仓应根据粮仓大小,粮食、油料种类等情况选择不同的输送设备,优化组合使用,减少破损、降低

扬尘。入仓过程中应采取多点抛粮等措施,降低自动分级,避免杂质聚集。

6.4.6平房仓入仓前的除尘作业应在仓外进行,防止仓内扬尘和粉尘爆炸。

6.4.7应根据入仓粮食、油料的质量、仓库条件和预期储藏期限合理堆存,减少重复搬倒。

6.4.8包装粮食、油料堆码时粮包要合理交错,骑缝堆码,整齐牢靠,避免歪斜,堆码高度应确保储存安全、设施及人员

安全。粮垛应距墙、柱0.6m以上;高水分粮食堆码高度不应超过3m,高水分油料堆码高度不应超过1m,并应尽快处理。包装

成品粮堆存时应有铺垫,堆垛大小、高度应以确保粮食质量安全为原则。粉状成品粮应小垛堆存,便于降温散湿。

6.4.9大宗原粮宜采用散装储藏,粮堆高度不应超过仓房设计装粮线。对长期储存的粮食,应平整粮面。

6.4.10粮温相差5℃以上的不同批次粮食或油料堆存在一起时,应采取通风措施均衡粮温。

6.5粮食、油料出仓要求

6.5.1平房仓出仓时,应注意廒间两侧的压力平衡;浅圆仓出仓时,应先从中间出粮口出粮,其他出粮口应注意均衡对称

出粮。

6.5.2立筒仓和浅圆仓出仓期间,禁止人员进入仓内。仓内粮食、油料结拱或堵塞无法自流出仓时,应立即停止出仓作

业。必须由人员进仓破除结拱、消除堵塞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防止人员被埋、砸伤等事故发生;待人员及工具全部

撤离后方可继续出仓作业。

6.5.3采用低温储藏或准低温储藏的较大容量粮仓,在高温季节出仓时,应使用塑料薄膜或糠包等将未出仓的粮堆进行隔

离、封闭,防止结露。

7粮食、油料储藏期间的粮情与品质质量检测

7.1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