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1151-2015 设施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DB41/T 1151-2015 The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Pepper Pests and Diseases in Facilities

河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被代替 页数:13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41/T 1151-2015
标准类型
河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被代替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5-12-30
实施日期
2016-03-01
发布单位/组织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3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151—2015

设施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2015-12-30发布2016-03-01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151—201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济源科云绿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艳楠、孙红霞、邢帅军、冯振群、卢清、张二娜、闫迎迎。

本标准参加起草人:翟清云、李琳、李高飞、王红霞、段继伟。

I

DB41/T1151—2015

设施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施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生产环境条件、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措

施。

本标准适用于设施辣椒病虫害绿色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16715.3-2010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

NY/T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394-2013绿色食品肥料使用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防控

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生态调控以及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达到有效控制农作

物病虫害的技术措施。

4生产环境条件

4.1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391-2013的规定。

4.2土壤条件

地下水位较低,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pH值6.2~8.5为宜,排灌方便。

5主要病虫害

5.1主要病害

1

DB41/T1151—2015

病毒病、青枯病、细菌性叶斑病、疮痂病、枯萎病、根腐病、灰霉病、立枯病、猝倒病、疫病、炭疽

病、褐斑病等。

5.2主要害虫

蚜虫、粉虱、美洲斑潜蝇、蓟马、螨类、棉铃虫、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

5.3主要地下害虫

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

6绿色防控技术措施

6.1预测预报

根据病虫害发生基数、发生条件、结合气象资料,预测发生程度,以确定发生时期和防治适期。

6.2农业防控

6.2.1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耐贮运、商品性好、适合销售目标市场需求的优良非转基因品种。种子质量

应符合GB16715.3-2010中的4.2.3的规定。

6.2.2育苗设施及床土处理

6.2.2.1育苗设施消毒

采用穴盘育苗,冬春季宜用温室或大棚育苗,夏秋季宜用遮阳防雨棚育苗。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育

苗器具进行20min浸泡消毒处理。所用基质配比为草炭:蛭石:珍珠岩=2:1:1,加上复合肥1kg/m3。

6.2.2.2床土处理

宜选择夏秋高温季节,在定植前20d以上进行。清园后,在农家肥等有机肥施用后,每667m2撒施石灰

氮30kg~50kg,随后深耕土壤,灌水保持土壤含水量70%以上,密闭大棚增温。数日后选择晴天,每立方

米空间用硫磺4g、锯末8g,于晚上7时,每隔2m距离堆放锯末,摊平后撒一层硫磺粉,倒入少量酒精,逐

个点燃,一般密闭10d左右后完成消毒,然后揭膜通风,翻耕土壤整地,晾晒7d以上方可定植。

6.2.3种子处理

6.2.3.1温汤浸种

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min,其间不断搅拌。种子取出后,放入凉水中浸种24h,

浸种过程中搓洗2~3次,每次搓洗都要换水,以利种子吸水。

6.2.3.2高锰酸钾消毒

将种子取出沥干后,放入0.1%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0min~15min,捞出洗净。

6.2.3.3直播种子处理

将高锰酸钾消毒过的种子,用5%氨基寡糖素10倍液进行拌种后直接播种,可预防病害发生。

6.2.3.4催芽种子处理

2

DB41/T1151—2015

将高锰酸钾消毒过的种子,用湿纱布包裹,在25℃~28℃条件下催芽,待种子70%露白即可播种。

6.2.4耕作制度

实行轮作制度,应与十字花科、豆科或葱、蒜类蔬菜轮作3~5年以上。

6.2.5设施环境及土壤处理

参照6.2.2.2。

6.2.6合理定植

采用大小行定植,选择节间短,叶色浓绿而有光泽,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植株。定植时,大行距为

70cm,小行距为55cm,株距为30cm~35cm,每667m2定植6400~6800株。栽苗时注意使子叶的方向与垄向垂

直,深度以子叶齐土为宜。

6.2.7设施环境调控

6.2.7.1光调控

采用透光率高、无滴、耐老化的薄膜,保温覆盖设备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数;及时清扫薄膜,保持

清洁,增加光照效果;加强通风,降低空气湿度,增加光照。

6.2.7.2温度调控

6.2.7.2.1冬春辣椒的温度调控

晴天上午适当晚放风,当温度升至30℃时,开始放风,温度降至20℃时,关闭通风口,夜间最低气温

保持在13℃±2℃。遇阴雨天气,适时通风降湿,延长合风口时间,减少结露,预防病害发生。

6.2.7.2.2夏秋辣椒的温度调控

采用遮阳网进行遮光栽培,预防病毒病的发生。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35℃以下,夜间26℃±2℃。遮

阳网可晴盖阴揭,温度在30℃左右时上午9时遮盖,下午4时揭开为宜,气温在35℃时全天遮盖。

6.2.7.3湿度调控

空气相对湿度为缓苗期80%~90%,开花结果期60%~70%,结果期50%~60%。土壤相对湿度冬春

季为60%~70%,夏秋季为75%~85%。

6.2.7.4气体调控

辣椒在坐果期~采收旺期,进行二氧化碳施肥,浓度以1000mg/L~1500mg/L为宜。可以采用化学法或

钢瓶法等进行。

6.2.7.5肥水调控

按照每生产1000kg辣椒,需纯氮(N)3kg~5.2kg、磷(P2O5)0.6kg~1.1kg、钾(K2O)5kg~6.5kg,

钙(CaO)1.5kg~2.0kg、镁(MgO)0.5kg~0.7kg的比例。采用肥水一体化、膜下滴灌、暗灌技术。所施

肥料应符合NY/T394-2013的规定。使用土壤张力计调控土壤相对湿度,及时补充灌水。灌溉水应符合GB

5048-2005的规定。

6.2.8田间除草

3

DB41/T1151—2015

宜采用物理除草方法,如全面使用黑色、银灰色等功能性地膜或地面铺设5cm~10cm厚的麦糠。也可

采用药剂除草,方法及剂量参见附录A,使用的其他除草剂均应符合NY/T393-2013的规定。

6.2.9清洁田园

及时将病虫残枝、病叶、杂草清理干净,集中进行无害化处理,保持田园清洁。

6.3物理防控

6.3.1物理隔离

覆盖塑料薄膜、40~60目的防虫网和遮阳网,进行避雨、防虫、遮阳栽培,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6.3.2驱避虫害

中小棚地面覆盖银灰色地膜,或在大棚四周悬挂银灰色膜条,条宽15cm,可驱避蚜虫等虫害。

6.3.3色板诱杀

6.3.3.1黄板诱杀

出苗后,每667m2悬挂30~40张30cm×40cm的黄色粘虫板,挂于行间,并高于植株20cm~30cm,诱杀蚜

虫、粉虱等害虫,待其粘满黄板后应及时进行更换。

6.3.3.2蓝板诱杀

出苗后,每667m2悬挂30~40张30cm×40cm的蓝色粘虫板,挂于行间,并高于植株20cm~30cm,诱杀蓟

马,待其粘满蓝板后应及时进行更换。

6.3.4灯光诱杀

采用频振式杀虫灯,功率30W,电源220V,每667m2适宜挂1个杀虫灯,接虫口对地距离以100cm~150cm

为宜,每天的开灯时间以晚上9点到第二天早晨4点为宜。

6.3.5性诱剂诱杀

采用性诱剂诱杀成虫,如利用甜菜夜蛾性诱剂诱芯,并将其放入配套的诱捕器中,每667m2悬挂2~3

个,挂放高度应高于作物20cm~30cm,30d换一次诱芯,并及时处理诱捕的虫子。

6.3.6饵料诱杀

每667m2挖5~6个长、宽、深30cm×30cm×20cm的坑,内装经30d厌氧发酵过的羊粪、牛粪、兔粪、马

粪,可诱杀蝼蛄、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6.3.7糖醋液诱杀

糖醋液按糖:醋:酒:水=1:4:1:16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每667m2挂6个盆为宜,可结合性诱剂使用,

定时清除诱集的害虫,约每7d更换一次糖醋液。

6.3.8草木灰治虫

草木灰10kg兑水50kg,浸泡24h,取滤液喷洒,可防治蚜虫等害虫。

6.3.9面粉治虫

4

DB41/T1151—2015

在7kg~8kg水中加入250g面粉,充分搅匀后,均匀喷洒于叶片背面,可防治螨类、粉虱等害虫。

6.3.10尿洗合剂治虫

尿洗合剂按尿素:洗衣粉:水=4:1:400的比例混合配制而成,可防治蚜虫、螨类等害虫。

6.4生物防控

6.4.1病害防控

6.4.1.1植物源杀菌剂

使用农药应符合NY/T393-2013的规定,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和其他植保产品见附录B,设施

辣椒主要病虫害推荐生物农药参见附录C。

6.4.1.2微生物源杀菌剂

使用农药按6.4.1.1的规定执行。如利用300亿/g木霉菌300倍液防治辣椒灰霉病等病害。

6.4.1.3微生物源生长调节剂

使用农药按6.4.1.1的规定执行。如利用S-诱抗素可诱导植物抗性,预防病害的发生。

6.4.1.4矿物源杀菌剂

使用农药按6.4.1.1的规定执行。

6.4.2害虫防控

6.4.2.1植物源杀虫剂

使用农药按6.4.1.1的规定执行。

6.4.2.2动物源杀虫剂

保护、引进、释放天敌防治虫害。如扣棚后,当粉虱成虫在0.2头/株以下时,每5d释放丽蚜小蜂成虫

3头/株,共释放3次,可有效控制粉虱为害。每平方米挂瓢虫卵卡两张或按益害比例1:100释放瓢虫成虫

可防治蚜虫。

6.4.2.3微生物源杀虫剂

使用农药按6.4.1.1的规定执行。

6.4.3地下害虫防控

使用农药按6.4.1.1的规定执行。如利用白僵菌、绿僵菌防治地下害虫。

6.5科学用药

合理使用农药应符合GB/T8321的规定,安全使用农药应符合GB/T4285的规定。田间除草剂推荐农药

参见附录A,绿色食品生产允许使用的农药见附录B,设施辣椒主要病虫害推荐生物农药参见附录C,设施

辣椒常见病虫害及其发生条件参见附录D。

5

DB41/T1151—2015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田间除草剂推荐农药

田间除草剂推荐农药参见表A.1。

表A.1田间除草剂推荐农药

不同种植方式推荐农药名称及剂量使用方法

667m2用33%二甲戊灵乳油75mL~120mL兑水40kg

育苗或直播田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