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715-2018 防雷装置检测规范
DB35/T 715-2018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18年11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福建华茂防雷装置检测中心、厦门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宁德市防雷中心。
- 起草人:
- 蔡河章、吴健、李宏图、郑松、王艳金、陈骥、程斌、应达、李萍、林鹏、王辉煌、陈宇生、王强、潘文秀、丁剑、刘建伟、黄月清。
- 出版信息:
- 页数:4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07.060
A47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715—2018
代替DB35/715-2006
防雷装置检测规范
Specificationsforinspectionof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
2018-11-22发布2019-02-22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5/T715—2018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及定义........................................................................1
4一般规定..........................................................................2
5检测周期..........................................................................2
6检测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2
7检测要求和方法....................................................................5
8检测作业要求.....................................................................20
9检测结果评定规则.................................................................21
10原始记录........................................................................21
11检测报告........................................................................21
附录A(规范性附录)部分检测仪器的主要性能和参数指标...............................22
附录B(规范性附录)接地电阻测试方法...............................................29
附录C(规范性附录)电涌保护器参数测试方法.........................................31
附录D(规范性附录)土壤电阻率测试方法.............................................32
附录E(规范性附录)接地电阻(或冲击接地电阻)允许值...............................35
I
DB35/T715—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5/715—2006《防雷装置验收及检测规范》,与DB35/715—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修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6版第1章);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6版第2章);
——修改了术语与定义(见第3章,2006版第3章);
——修改了一般规定(见第4章,2006版第4章);
——修改了检测周期(见第5章,2006版6.1.1);
——增加了检测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见第6章);
——删除了防雷装置验收(2006版第5章);
——修改了检测要求和方法(见第7章,2006版第6章);
——增加了检测作业要求(见第8章);
——增加了检测结果评定规则(见第9章);
——增加了原始记录(见第10章);
——修改了检测报告(见第11章,2006版第7章);
——删除了附录E(2006版附录E);
——修改了附录次序;
——修改了附录A中A.10.2(见附录A中A.10.2,2006版附录F中F.10.2);
——修改了附录B(见附录B,2006版附录B);
——修改了附录E中表E.1(见附录E中表E.1,2006版附录D中表D.1)。
本标准由福建省气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华茂防雷装置检测中心、厦门市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福建省泉州市气象
局、宁德市防雷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蔡河章、吴健、李宏图、郑松、王艳金、陈骥、程斌、应达、李萍、林鹏、
王辉煌、陈宇生、王强、潘文秀、丁剑、刘建伟、黄月清。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5/715—2006。
II
DB35/T715—2018
防雷装置检测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的一般规定、检测周期、检测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检测要
求和方法、检测作业要求、检测结果评定规则、原始记录及检测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建(构)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927.2高电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
GB/T17949.1—2000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1部分:常规测量
GB/T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601—2010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SJ/T10796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
3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防雷装置检测lightningprotectionsystemcheckandmeasure
按照防雷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及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的全
过程。
3.2
分项branchitem
组成防雷设施、防雷系统或使用性能、功能单一的涉及防雷安全的项目。
3.3
子项subitem
每个分项中具体的要求项目。
3.4
错判概率probabilityofcommission
α
合格批被判为不合格批的概率,即合格批被拒收的概率。
1
DB35/T715—2018
3.5
漏判概率probabilityofomission
β
不合格批被判为合格批的概率,即不合格批被误收的概率。
4一般规定
4.1检测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计量法规的规定,部分检测仪器要求见附录A。
4.2检测中采用的测试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
——接地电阻测试方法常用三极法和接地电阻表法,见附录B;
——电涌保护器测试,见附录C;
——土壤电阻率测试,见附录D;
——防静电活动地板的泄漏电阻值测量,按SJ/T10796的规定。
4.3接地电阻值的确定按附录E的要求。
5检测周期
5.1检测分为首次检测和定期检测,具体如下:
a)首次检测分为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和投入使用后建筑物防雷装
置的第一次检测。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应对其结构、布置、
形状、材料规格、尺寸、连接方法和电气性能进行分阶段检测。投入使用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
第一次检测应按设计文件要求进行检测。
b)定期检测是按第5.2条规定的周期进行的检测。
5.2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间隔时间为6个月,其他建(构)筑物防
雷装置检测间隔时间为12个月。
6检测项目及重要程度分类
6.1检测项目包含以下分项:
a)建筑物的防雷分类;
b)接闪器;
c)引下线;
d)接地装置;
e)防雷区的划分;
f)雷电电磁脉冲屏蔽;
g)等电位连接;
h)电涌保护器(SPD)。
6.2各分项由若干子项组成,子项的划分按表1中的规定。
2
DB35/T715—2018
表1子项的划分
分项子项
建筑物防雷分类建筑物防雷分类
接闪器布置
滚球半径
保护范围
网格尺寸
材料规格
电气连接
焊接工艺
固定支架
接闪器
弯曲夹角
伸缩沉降带缝
线路附着情况
周围环境
防侧击雷保护措施
树木净距
烟囱
接地电阻值
引下线布置
金属屋面引下线布置
独立接闪杆的杆塔、架空接闪线和架空接闪网引下线布置
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引下线布置
平均间距
材料规格
电气连接
焊接工艺
引下线
连接工艺
固定支架
附着线路情况
与易燃材料的墙壁或墙体保温层间距
断接卡
近地保护措施
防接触电压
接地电阻值
3
DB35/T715—2018
表1子项的划分(续)
分项子项
共用接地系统
自然接地体材料规格
自然接地体焊接
人工接地体材料规格、埋设深度和间距
人工接地体焊接
连接板
接地装置
导体外引
接地电阻值
土壤电阻率
防跨步电压
地中安全距离
空气中安全距离
防雷区的划分防雷区的划分
大尺寸金属件
屏蔽电缆
金属管道、格栅
雷电电磁脉冲屏蔽
材料规格
屏蔽效能
接地电阻值
大尺寸金属物
平行敷设的长金属物
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等
总等位连接带
低压配电线路
等电位连接架空金属管道
建筑物内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
LPZO区与LPZ1区界面处外来导电物
后续防雷区界面处导电物
电子设备
接地电阻值
供电系统
电源SPD
电信和信号网络SPD
电涌保护器
连接导体
外观
状态指示器
4
DB35/T715—2018
表1子项的划分(续)
分项子项
压敏电压
泄漏电流
绝缘电阻
电涌保护器级间距离
后备保护装置
输送火灾爆炸危险物质的埋地金属管道和具有阴极保护的埋地金属管道
接地电阻值
6.3子项根据其在防雷系统中的重要程度分为A、B类,具体规定如下:
——对防雷装置中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起决定性作用的项目应划A类;
——除A类以外的项目应划为B类。
7检测要求和方法
7.1建筑物的防雷分类应按GB50057—2010中第3章、第4.5.1条、第4.5.2条及GB/T21431—2015
附录A的规定确定。建筑物的防雷分类重要程度应划为A类。
7.2接闪器检测的技术要求、检测数量、检测方法和重要程度划分见表2。
表2接闪器的检测
重要
子项技术要求检测数量检测方法
程度
布置接闪器时,可单独或任意组合采用接
每个建筑物计1
闪杆、接闪带、接闪网,并应符合检测时,应观察检查接闪器类型及其
接闪器布置个测点,全数检A
GB50057—2010中第4.2.4、4.3.1、组合方式。
查。
4.4.1、5.2.7~5.2.12条的规定。
每次测量计算
检测时,根据本标准第7.1条的规定
各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的滚球半径应按防雷类别计1个
滚球半径确定建筑物防雷类别选取接闪器的A
GB50057—2010中表5.2.12的规定。测点,全数检
滚球半径。
查。
屋面设施应处于直击雷保护范围内,并应
符合GB50057—2010中第4.5.7条的规
每次测量计算检测时,应用经纬仪或测高仪和卷尺
定。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接闪器(网、线)
保护范围计1个测量接闪器的高度和屋面设施的尺
保护范围与被保护建筑物、放散管、呼吸阀、排风A
测点,全数检寸,并根据建筑物防雷类别用滚球法
管等管口外的空间应处于接闪器保护范
查。计算其保护范围。
围内,并应符合GB50057—2010中第
4.2.1条第2款的规定。
5
DB35/T715—2018
表2接闪器的检测(续)
重要
子项技术要求检测数量检测方法
程度
按接闪器所处的不
各类防雷建筑物接闪网格尺寸应
同高度平面,每个检测时,暗敷应查看隐蔽工程记录,明
网格尺寸按GB50057—2010中表5.2.12A
平面计1个测点,敷应用卷尺测量网格尺寸。
的规定。
全数检查。
按接闪器所处的不
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应按检测时,观察检查接闪器的材料,应用
同高度平面,每个
材料规格GB50057—2010中第5.2条的规游标卡尺测量接闪器的直径、宽度和厚A
平面计1个测点,
定。度。
全数检查。
建筑物顶部和外墙上的接闪器必
检查接闪器与大尺寸金属物体的电气连
须与建筑物栏杆、旗杆、吊车梁、每个等电位连接的
接情况,其间直流过渡电阻值不应大于
电气连接管道、设备、太阳能热水器、门窗、外露金属物计1个A
0.2Ω。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其过渡
幕墙支架等外露金属物进行等电测点,全数检查。
电阻值不应大于0.03Ω。
位连接。
每处焊缝计1个测
点,实际连接数量
在100处以下的者,检查接闪器的位置是否正确,检查焊接
抽检20处(每种连时的搭接长度及焊接方法,焊接固定的
接闪带焊接时的搭接长度及焊接
接情况都应抽检);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
焊接工艺方法应按GB50601—2010中表B
实际连接数量超过帽等防松零件是否齐全,焊接部分补刷
4.1.2的规定。
100处的,按实际连的防腐油漆是否完整,接闪器截面是否
接总数的10%抽检,锈蚀1/3以上。
但抽样总数不得少
于20处。
每个固定支架计1检查接闪带是否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架
固定支架设置应符合个测点,按固定支间距是否均匀,固定可靠,并应用卷尺测
固定支架GB50057—2010中第5.2.6条的架总数20%抽检,但量接闪带固定支架间距和高度,应用拉B
规定。不少于10个,少于力计测试每个支持件能否承受49N的垂
10个全数检查。直拉力。
每处转角计1个测
接闪带在转角处应按建筑物造型
点,按转角处总数
弯曲其夹角不应大于90°,弯曲观察检查接闪带在转角处的弯曲夹角,
弯曲夹角20%抽检,但不少于B
半径不宜小于圆钢直径的10倍、测量弯曲半径。
10只,少于10只全
扁钢宽度的6倍。
数检查。
接闪带每通过1次
接闪带通过建筑物伸缩沉降带缝
伸缩沉降带伸缩沉降带缝处计观察检查接闪带在伸缩沉降带缝处的弯
处,应将接闪带向侧面弯曲成半径B
缝1个测点,全数检曲情况,测量弯曲半径。
为100mm弧度。
查。
6
DB35/T715—2018
表2接闪器的检测(续)
重要
子项技术要求检测数量检测方法
程度
按接闪器所
处的不同高
线路附着情度平面,每观察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他电气
接闪器上应无附着的其他电气线路。A
况个平面计1线路。
个测点,全
数检查。
当低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女儿墙内或防
水层内、保温层内的钢筋作暗敷接闪器
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每个建筑物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观察检查,
周围环境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计1个测点,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A
隐患。除低层或多层建筑物外,其他建筑全数检查。隐患。
物不应利用女儿墙内钢筋作为暗敷接闪
推荐标准
- DB31/T 905-2015 医疗保险信息系统建设与运行规范 2015-04-21
- DB65/T 3843.5-2015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5部分:铺管铺膜精密播种作业 2015-12-31
- DB65/T 3843.9-2015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9部分:棉秆处里作业 2015-12-31
- DB31/T 906-2015 城镇社区防灾减灾指南 2015-04-21
- DB31/ 765.5-2015 重点行业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第5部分 总则 2016-01-06
- DB65/T 3793-2015 牛尾静脉采血技术规范 2015-10-20
- DB65/T 3843.4-2015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4部分:整地作业 2015-12-31
- DB31/ 765.6-2015 重点行业反恐怖防范系统管理规范 第6部分 电网 2016-01-06
- DB65/T 3843.6-2015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6部分:植保(脱叶)作业 2015-12-31
- DB65/T 3843.8-2015 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第8部分:机采籽棉贮运作业 201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