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3/T 1950-2021 黄腹阿扁蜂监测及防治技术规范
DB63/T 1950-2021
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1年08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65
DB63
青海省地方标准
DB63/T1950—2021
黄腹阿扁蜂监测及防治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monitoringandcontrolofAcanthopanaxflavipectus
2021-08-18发布2021-10-20实施
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3/T1950—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海东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海东市乐都区林业和草原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本双、李玉珍、刘海秀、孙万桂、王晓婷、钱晓澍、何振邦、邓梅、史兴国、
赵旭阳、郭永超、王生发、张有梅、何淑琴、李旭霞。
本文件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监督实施。
I
DB63/T1950—2021
黄腹阿扁蜂监测及防治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腹阿扁蜂虫情监测、防治方法和防治效果调查等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对黄腹阿扁蜂的监测和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黄腹阿扁蜂AcantholydaxanthogasterWu&Xin,sp.nov.
属膜翅目(Hymenoptera)、扁蜂科(Pamphiliidae)、阿扁蜂属(PamphiliusLatreille),取食青海云杉
针叶。
3.2
标准地
为调查发生程度和防治效果,选定有代表性的地块。
4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4.1形态特征
4.1.1成虫
雌虫体长11mm~13mm,体和足橘褐色至黄褐色,单眼区小斑、触角端部2/3(第8节以远)、前胸
背板背侧中央横沟、中胸背板和后胸背板(翅基片和淡膜区除外)、中后胸侧板缝和腹部第1背板黑色,
第7腹板凹区和锯鞘黑褐色;头胸部体毛全部黑色,腹部体毛黄褐色;各足的转节后侧和股节基部后侧
各具1个小黑斑;四翅显著均匀烟灰色,翅痣和翅脉黑褐色。雄虫体长10mm~11mm,体色和构造类似雌
虫,但头部背侧大部黑色,前胸背板中部黑斑较大,腹部第2背板具1对大黑斑,第3背板具1对小黑斑,
第3、4背板后缘中部具细线状黑斑;各足基节基缘黑色,各具股节后侧具宽长黑斑,触角端部圆钝,见
附录A。
4.1.2卵
1
DB63/T1950—2021
长椭圆形,长2mm~3mm,初产时乳白色,微带绿色,以后逐渐变褐,孵化时中部紫黑色,两端灰
白色,见附录A。
4.1.3幼虫
体长18mm~22mm,灰绿色,头褐黑色,具光泽;前胸盾板黑色,胸部其余部分及腹部墨绿色;尾须
基节绿色;休眠及滞育预蛹期橄榄色,见附录A。
4.1.4蛹
雌蛹长15mm~19mm;雄蛹长13mm~15mm。初为鲜绿色,以后变为褐黄色,见附录A。
4.2生物学特性
以老熟幼虫入土变为预蛹滞育越冬。第三年5月中旬开始化蛹,下旬为化蛹盛期,6月中旬成虫开始
羽化,下旬为羽化盛期。成虫羽化后爬出土室,在地面或灌木上作短时间爬行,即进行交尾。交尾后沿
树干爬着上树,7月上旬开始刺破针叶产卵,7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下旬为盛期,8月上旬为末期。8
月下旬老熟幼虫开始坠落地面入土化蛹,入土后做1土室,静伏其中。土室椭圆形,内壁光滑。入土深
度随枯枝叶层及土壤坚实度而异,其幅度5cm~20cm。9月上旬为盛期,中旬为末期。
5虫情监测调查
5.1踏查
每年开展一次,根据寄主树种分布情况设置线路,调查该虫分布范围、发生面积。踏查时观察云杉
针叶是否有无被取食断裂及活动虫体来判断有无虫情,填写踏查表见附录B。
5.2详查
5.2.1调查时间
越冬代预蛹期于土壤结冻前或翌年土壤解冻后在标准地内间隔7天~10天调查一次;幼虫期在发生
年份的7月~9月份直至虫入冬前在标准地内间隔7天~10天调查一次。
5.2.2调查方法
22
按照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踏查线路进行详细线路调查,发现有虫情的小班即每33hm~67hm设立3
2
块~5块面积为0.2hm的标准地,填写标准地概况记录表见附录B。
在标准地内采用对角线或平行线抽样方法,随机选取标定至少30株标准株,在每个标准株树冠上随
机选取标定1枝50cm长标准枝,在每个标定的标准株树冠投影下随机标定50cm50cm30cm的样坑,
同时另布设1m1m纱网。
5.2.3系统调查
5.2.3.1卵期
调查标准枝上产出的卵粒数,每个标准枝调查卵粒数不少于10粒,卵期调查见附录B。
5.2.3.2幼虫期
从完成孵化日起记载,调查虫龄统计其数量及针叶被取食情况,幼虫期调查见附录B。
2
DB63/T1950—2021
5.2.3.3蛹期
从标定的样坑中取其土壤挑出蛹,调查蛹的数量和死亡情况,统计化蛹数和自然死亡数,蛹期调查
见附录B。
5.2.3.4成虫期
在布设的纱网中调查成虫出土时间和数量,统计雌雄,成虫期调查见附录C。
5.2.4资料的汇总
将附录B中表B.1~B.6汇总,填写附录B中表B.7、B.8。
6发生程度
6.1发生程度分级
黄腹阿扁蜂发生程度见表1。
表1黄腹阿扁蜂发生程度分级
发生程度
调查阶段统计单位
轻度中度重度
单株针叶受害率a5%~20%21%~50%51%以上
幼虫
每50cm标准枝a2条~5条5条~9条10条以上
a应同时满足。
6.2发生程度统计
发生程度统计按附录C的规定填写。
7防治技术
7.1物理防治
成虫上树前设置物理阻隔措施。
7.2药剂防治
7.2.1喷粉
成虫期喷粉防治。
7.2.2喷雾
幼虫期喷雾防治。
7.2.3喷烟
幼虫期无风或微风天气的7:00~11:00和16:00以后喷烟防治。
3
DB63/T1950—2021
8防治效果调查
8.1调查时间
防治效果调查在防治后3天~7天。
8.2调查内容
以死亡率来表示防治效果。
8.3调查方法
防治前后在同一块标准地内进行调查,调查方法同5.2.2。并应按附录D的规定填写黄腹阿扁蜂防治
效果调查结果,按公式(1)计算死亡率。
HK
M100%..................................(1)
Z
式中:
M——死亡率%;
H——防前活虫数;
K——防后活虫数;
Z——调查总数。
4
DB63/T1950—2021
附录A
(资料性)
黄腹阿扁蜂形态特征
黄腹阿扁蜂形态特征见图A.1。
a)成虫b)卵
c)幼虫d)蛹
图A.1黄腹阿扁蜂形态特征
5
DB63/T1950—2021
附录B
(资料性)
黄腹阿扁蜂虫情监测调查
表B.1给出了黄腹阿扁蜂踏查表。
表B.1黄腹阿扁蜂踏查表
调查时间:
推荐标准
- DB5109/T 1-2020 政府服务热线 话务受理工作规范 2020-07-15
- DB5109/T 3-2020 政府服务热线 督办工作规范 2020-07-15
- DB5227/T 076-2015 迷迭香种植技术规程pdf 2015-10-30
- DB5109/T 2-2020 政府服务热线 话务受理工作考核规范 2020-07-15
- DB5227/T 12.9-2017 贵定云雾贡茶包装、运输、贮存规范pdf 2017-10-16
- DB5227/T 25-2010 农村沼气发酵技术规程pdf 2010-08-08
- DB5227/T 100-2016 山地水晶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pdf 2016-09-14
- DB5227/T 68.1-2014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番茄种子质量标准pdf 2014-09-01
- DB5227/T 070-2014 荔波樟江蜜柚高效栽培技术规程pdf 2014-09-16
- DB5227/T 68.5-2014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 番茄等级规格pdf 201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