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728-2010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养护指南

DB37/T 1728-2010 DB37/T 1728-2010 Maintenance Guide for Prestressed Concrete Continuous Beam Bridge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5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1728-2010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0-12-30
实施日期
2011-01-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5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728-2010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养护指南

MaintenanceGuidelinesforPrestressedConcrete

ContinuousGirderBridge

2010-12-30发布2011-01-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行为,全面提升建设管理水平,

按照交通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管理的目标要求,山东

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主持编制了本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包括连续刚构)在60~300米跨度范围与其他结

构相比具有较高的结构性能和较低的建设费用与养护费用,故该桥型在我国应

用广泛。然而由于早期设计理论的不完善和施工缺陷以及超载车辆的作用,修

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大量该类桥梁在运营不足十年即出现了较严重的跨

中下挠及箱梁开裂等病害,提前进入了维修加固期。同时,个别新建的连续梁

桥由于养护技术力量薄弱,检测手段落后,缺乏对该类桥梁受力特点的了解和

预防性养护理念,养护不及时、不到位,致使病害没有得到有效控制,通车数

年后即衰变为三、四类桥梁。

为确保该类桥梁的承载力及耐久性,延长使用寿命,指导该类桥梁管理养

护工作,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在系统总结山东省该类桥梁养护及维修加固工

程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多座同类桥梁养护加固典型实例,联合编写了本标准。

本标准由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归口并提出。

本标准编写单位: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山东高速集团有限公司

青莱高速公路胶南管理处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吉利王文涛王志英王胥刘甲荣王笃文

王永敏孟涛丁毅

各有关单位在标准使用过程中,若发现存在不当之处或有好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

函告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以便修订时参考,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黄岗东路5号,

邮编250031。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1一般规定··························································································4

3.2经常检查··························································································4

3.3定期检查··························································································5

3.4特殊检查··························································································6

3.5承载能力检算····················································································8

3.6荷载试验法鉴定承载能力····································································10

4连续梁桥养护维修··················································································11

4.1一般规定·························································································11

4.2箱梁养护维修···················································································11

4.3伸缩装置养护维修·············································································12

4.4支座养护维修···················································································12

4.5墩台养护维修···················································································12

4.6基础养护维修···················································································12

5连续梁桥加固························································································14

5.1一般规定·························································································14

5.2加固方法·························································································14

5.3加固施工·························································································15

5.4加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17

6养护管理······························································································24

附录A承载能力检算方法用表·································································25

附录B基于荷载试验的承载能力检算系数··················································35

本指南用词说明························································································36

附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养护指南》条文说明········································37

1总则

1.0.1为提高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连续刚构桥(本指南统一简称连续梁桥)的养护

技术水平,保持结构的正常使用,保证桥梁运行安全,制定本指南。

1.0.2本指南适用于悬浇施工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公路桥,其他连续梁桥可参照使

用。

1.0.3连续梁桥养护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1)连续梁桥养护管理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桥面养护为中

心,以主要承重构件为重点,加强全面养护,提高结构安全性。

(2)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措施,确保结构耐久性。

(3)认真执行桥梁检查、评定制度,应按检查、检测结果对桥梁技术状况进行分

类评定,并及时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

1.0.4应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并积极推广应用经过验证的养护加固新技术、新材料、

新工艺。

1.0.5连续梁桥的养护管理工作,除应满足本指南有关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颁

发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1

2术语

2.0.1养护maintenance

为保持桥涵及其附属物的正常使用而进行的经常性保养及维修作业。

2.0.2桥梁加固strengtheningofexistingbridges

当桥梁原构件局部损坏或承载力不足时进行的修复和补强工程措施。

2.0.2原构件existingstructuremember

桥梁实施加固前的原有构件。

2.0.3主要承重构件mainstructuremember

其自身失效将直接影响或危及桥梁结构安全的承重构件。

2.0.4结构胶黏剂structuraladhesives

用于承重构件能长期承受外力和环境作用的胶黏剂。

2.0.5纤维复合材料fibrereinforcedpolymer

高强度的连续纤维按一定规则排列,经用胶黏剂浸渍、黏结固化后形成的具有纤维

增强效应的复合材料。

2.0.6聚合物砂浆polymermortar

掺有改性环氧乳液或其他改性共聚物乳液的高强度水泥砂浆。

2.0.7增大截面加固法structurememberstrengtheningwithreinforced

concrete.&prestressedconcrete

通过增大原构件截面面积并增配钢筋,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的方法。

2.0.8粘贴钢板加固法structurememberstrengtheningwithbondedsteelplate

采用结构胶黏剂粘贴钢板(或型钢)以提高构件承载力的方法。

2.0.9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structurememberstrengtheningwithfibre

reinforcedpolymer

2

采用结构胶黏剂粘贴纤维复合材料以提高构件承载力的方法。

2.0.10体外预应力加固法structurememberstrengtheningwithexternal

prestressing

通过施加体外预应力,使原结构、构件的受力得到改善或调整的方法。

3

3检查与评定

3.1一般规定

3.1.1连续梁桥的检查根据其内容、周期、评定要求,分为经常检查、定期检查、

特殊检查。

(1)经常检查指对桥面设施、上下部结构及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进行的检查。

(2)定期检查指为评定桥梁使用功能,对桥梁主体结构及附属构造物的技术状况

进行的全面检查。它为制定管理养护计划提供基本资料,为桥梁养护管理系统搜

集动态数据。

(3)特殊检查指为查清桥梁的病害原因、破损程度、承载能力、抗灾能力等进行

的专门的现场试验检测、验算与分析鉴定等。

3.1.2连续梁桥的评定分为一般评定和适应性评定。

(1)一般评定是依据桥梁定期检查资料,通过对桥梁各部件技术状况的综合评定,

确定桥梁的技术状况等级,提出相应的养护措施。

(2)适应性评定是依据桥梁定期及特殊检查资料,结合试验与结构受力分析,评

定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通行能力、抗洪能力,提出桥梁养护维修、加固方案。

3.1.3连续梁桥的检查、评定与养护宜按图3.1.3所示流程进行。

文档

经常检查

日常养护、小修

定期检查评定

大修、中修

特殊检查鉴定

加固

图3.1.3养护流程图

3.2经常检查

3.2.1经常检查的周期,每月不得少于一次。支座的检查可每季度一次。对已有病

害的桥梁,或遇恶劣天气、汛期、凌期等特殊情况,检查周期宜短。

3.2.2经常检查应由专职的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

4

3.2.3经常检查以目测为主,并配以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当场填写“桥梁经常检查

记录表”,见《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附录B),登记所检查的缺损类型,估计

缺损范围和维修工作量,提出相应的小修保养措施,为编制小修保养计划提供依据。

3.2.4当经常检查中发现主要承重构件明显达到三、四、五类技术状况时,应立即

组织定期检查。

3.2.5连续梁桥经常检查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桥面系、伸缩缝、支座及附属结构物是否有明显缺陷,是否能正常工作。

(2)箱梁通风孔、底板通气孔是否堵塞。

(3)宜在雨季检查箱梁顶板是否渗水。

(4)桥位处河道冲淤变化情况。

(5)基础是否受到冲刷损坏、悬空或下沉。

(6)墩台是否受到船只或漂流物的撞击,是否受损。

(7)上部结构是否有异常变化。

(8)宜在年最高、最低气温季节时对结构的挠度、墩顶的偏位、活动支座的位移、

活动裂缝的开合进行检查并记录。

(9)其它较明显的损坏及不正常现象。

3.3定期检查

3.3.1根据桥梁的技术状况制定相应的定期检查计划和实施方案。对技术状况为一、

二类的桥梁,其检查周期一般不低于二年一次。对技术状况为三类的桥梁应每年检查一

次,技术状况为四类的桥梁应每季度检查一次。

对交通流量特别大、超载车辆比较多的桥梁应适当增加检查次数。

3.3.2定期检查应由专职的桥梁养护工程师负责组织。

3.3.3定期检查宜以目测观察并结合仪器观测进行,必须接近各部件仔细检查其缺

损情况。

3.3.4定期检查的主要工作包括:

(1)检查结构缺损状况。

(2)实地判断缺损原因,估计维修范围及方案。

(3)对难以判断其缺损程度和原因的重要构件提出做特殊检查的要求。

(4)对损坏严重、可能危及结构安全的桥梁,提出限载以至暂时限制交通的建议。

(5)根据桥梁技术状况,确定下次检查的时间。

5

3.3.5定期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对照桥梁基本状况卡(可参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现场校核桥梁

基本数据,并当场填写“桥梁定期检查记录表(可参用《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

记录各部(构)件缺损状况并做出技术状况评分。

(2)对永久观测点进行控制观测。测量桥面、墩台身观测点的高程及墩台倾斜度,

检查主梁跨中是否下挠、墩台是否下沉或倾斜。

(3)箱梁内是否有积水,通风是否良好。混凝土有无裂缝、表面风化剥落、露筋、

钢筋锈蚀、碳化及碱集料反应产生的整体龟裂。

(4)箱梁的跨中、支点、刚构墩位置混凝土是否开裂、缺损和出现钢筋锈蚀。

(5)锚固区混凝土有无开裂、损坏,沿预应力钢束方向的混凝土表面有无纵向裂

缝。

(6)支座组件是否完好,活动支座是否灵活,实际位移量是否正常。支座附近梁

段是否开裂。

(7)台背填土有无沉降或挤压隆起。

(8)基础是否发生不许可的冲刷或淘空现象,扩大基础的地基有无侵蚀。浪溅区

桩基有无冲刷磨损、颈缩、露筋或环状冻裂。

(9)必要时对大桥、特大桥的深水基础应派潜水员潜水检查。

3.3.6定期检查记录、评分及对养护维修措施的建议,均应及时整理、归档,及时

纳入桥梁管理系统更新数据,并应编写定期检查报告。

3.3.7定期检查报告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1)本次定期检查发现的主要缺损、病害;

(2)按《公路桥梁养护规范》(JTGH11)规定,对结构的技术状况进行评定。对

一、二类桥提出小修保养计划及相应的维修方案;对病害明确的三类桥,提出维修加固

部位,以便委托设计;对不能判定病害的三类桥及四、五类桥应提出特殊检查要求,并

说明检测的项目。

(3)结构使用限制(包括荷载、车速等)说明。

3.4特殊检查

3.4.1连续梁桥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特殊检查:

(1)定期检查中难以判明病害成因或是否安全的桥梁。

(2)为达到或提高设计荷载等级而需要进行修复加固、改建、扩建的桥梁。

6

(3)定期检查发现加速退化的主要承重构件需要补充检测的。

(4)遭受洪水冲刷、流冰、漂流物、船舶或车辆撞击、地震、滑坡、火灾、化学

剂腐蚀、超限超载车辆通过等特殊灾害造成结构损伤的桥或结构部件。

(5)技术状况为四、五类的桥梁。

(6)对特大桥、特殊结构桥梁和单孔跨径60米及以上大桥应进行定期地特殊检查。

一、二类桥每五年至少一次,三类桥每三年至少一次。

3.4.2特殊检查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实施。

3.4.3实施特殊检查前,检测单位应搜集以下资料:

(1)设计和竣工资料;

(2)历次检查、检测报告及维修加固资料;

(3)特殊检查的原因及影响承载能力的因素;

(4)交通量统计资料。

3.4.4特殊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结构缺损状况检测

①桥面线形、跨中挠度;

②箱梁、墩台混凝土裂缝,混凝土表观缺损调查;

③桥面系缺损;

④支座、伸缩缝病害;

⑤基础冲刷、墩台偏位;

⑥河床变迁;

⑦结构自振频率;

(2)材料缺损检测

①混凝土强度;

②钢筋锈蚀;

③混凝土碳化深度;

④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及其它有害物质;

⑤混凝土电阻率;

⑥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⑦混凝土物理化学损伤;

(3)交通量调查

①过桥实际交通量;

7

②重载交通量;

③重车后轴荷载分布;

(4)桥梁承载能力评定

根据上述结构材质实际状况及其结构中的功能与实际交通量所产生的荷载效应,利

用3.5节的方法检算分析结构承载能力。当检算分析评估不满足要求或难以确定时,可

用3.6节荷载试验方法鉴定桥梁实际承载能力。

3.4.5特殊检查报告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桥梁基本情况、检测项目及工作过程;

(2)桥梁存在的主要缺损、病害,分析产生的原因;

(3)评价桥梁技术状况;

(4)检算桥梁承载能力,评定桥梁安全性;

(5)提出结构或局部构件的维修、加固或改造的建议方案,并提出维护管理措施。

3.4.6特殊检查结果不满足承载能力要求的连续梁桥,在维修加固之前,应采取限

载、限速或封闭交通等措施。

3.5承载能力检算

3.5.1检算依据:

(1)原设计采用的规范,拟提高设计荷载等级的桥梁其相应的设计规范。

(2)桥梁设计图纸、原设计计算文件、设计变更、施工记录、材料试验报告、竣

工验收资料等。

(3)历次维修、加固资料。

(4)现场调查、病害检测分析数据、定期检查、特殊检查报告。

3.5.2检算内容: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正截面抗弯及斜截面抗剪能力。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抗裂和挠度验算。

(3)应力验算。

3.5.3检算要点:

(1)在桥梁现状检查的基础上,考虑结构病害、损伤的影响,依据实际结构尺寸

及材质状况检测结果、荷载调查分析情况,引入承载力检算系数、截面折减系数、承载

力恶化系数以及活载修正系数,并将其反映在结构抗力或荷载效应表达式中,通过结构

检算分析,进行荷载效应和抗力效应的比较,对桥梁承载力作出评估。

8

(2)对不提高汽车荷载等级的桥梁,应按设计荷载分别对结构施工阶段、成桥状

态及运营状态进行验算;

(3)计算恒载时,应以最近一次养护、维修、加固后的实际情况为准;

(4)整体计算分析必须考虑箱梁体系温度变化及日照温差影响;

(5)当恒载重量较原设计值增加或墩台发生不均匀沉陷时,应对下部结构进行验

算。墩台发生不均匀沉陷时,还应检算不均匀沉陷对上部结构的内力影响。

3.5.4承载能力检算方法

承载能力检算基本公式:

⎛RcRs⎞

Sd(γgG;γqQ)≤γRd⎜ξ;ξ⎟Z(1−ξ)(3.5.4)

∑b⎜cγsγ⎟1e

⎝cs⎠

式中:Sd—荷载效应函数;

G—永久荷载(结构重力)效应;

γg—永久荷载(结构重力)安全系数;

Q—可变荷载及永久荷载中混凝土收缩、徐变影响力效应,基础变位影响力效

应,对重载交通桥梁,汽车荷载效应应计入活载影响修正系数ξq,见附录A公式A.0.4;

γq—荷载Q的安全系数;

Rd—结构抗力函数;

γ

b—结构工作条件系数;

Rc—混凝土强度设计采用值;

γ

c—在混凝土强度设计采用值基础上的混凝土安全系数;

Rs—预应力筋或非预应力钢筋强度设计采用值;

γ

s—在钢筋强度设计采用值基础上的钢筋安全系数;

Z1—承载力检算系数,见附录A表A.0.1-2;

ξe—承载力恶化系数,见附录A表A.0.2-2;

ξc—配筋混凝土结构的截面折减系数,见附录A表A.0.3-2;

ξs—钢筋的截面折减系数,见附录A表A.0.3-3。

9

3.6荷载试验法鉴定承载能力

3.6.1当采用检算的方法仍不能确定桥梁承载力时,可采用荷载试验法鉴定其实际

承载能力,鉴定结果可作为加固设计的依据。

在下列情况下,可考虑进行荷载试验:

(1)桥梁技术状况较差,可能存在隐患,通过检算不能确定承载能力的桥。

(2)技术复杂,结构受力不明确的桥。

(3)缺乏设计、施工资料的桥。

(4)特载通过或主要受力构件意外损伤,通过检算不能确定承载能力的桥。

(5)特殊重要的连续梁桥在正常使用期间可周期性进行荷载试验。

3.6.2荷载试验主要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

(1)典型桥跨箱梁最大正、负弯矩控制截面及最大剪力控制截面的混凝土应变。

(2)结构薄弱截面或损坏部位的应变。

(3)跨中及1/4跨挠度。

(4)加载试验过程中有无产生新裂缝以及原裂缝的开展情况。

(5)支点沉降观测。

(6)动载试验中,箱梁结构固有频率、冲击系数及其他动态参数。

3.6.3基于荷载试验的承载能力检算方法

基于荷载试验的承载力检算基本公式:

γγ≤γ⎛RcRs⎞

Sd(gG;qQ)Rd⎜ξ;ξ⎟Z(1−ξ)(3.6.3)

∑b⎜cγsγ⎟2e

⎝cs⎠

式中:Z2—基于荷载试验确定的承载力检算系数,见附录B;

其余符号含义同3.5.4。

10

4连续梁桥养护维修

4.1一般规定

4.1.1桥面系及附属工程的养护维修应符合《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的有

关规定。

4.1.2在养护过程中,不得随意增加静荷载。严禁随意采用加厚桥面铺装的方法进

行桥面补强。尤其当主梁跨中下挠,主梁线形发生变化时,严禁随意加铺沥青混凝土进

行调坡。

4.1.3冬季撒铺的防冻、防滑材料不应对桥面及桥梁结构造成损害,禁用氯盐除雪。

位于海水氯盐侵蚀环境的桥梁,应采取附加防腐蚀措施。

4.1.4维护好永久性位移观测点装置,未建立永久性位移观测点的应补设。

4.2箱梁养护维修

箱梁的养护维修除执行《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中相关的规定外,还应包

括以下内容:

4.2.1应保持箱梁内通风,未设通风孔的宜补设。发现堵塞,应立即清理疏通。

4.2.2保持箱梁底板排水孔道畅通,箱梁内不得有积水。

4.2.3桥面泄水孔的排水不得损坏梁体,需要时应调整泄水孔出水口远离梁体表面。

4.2.4应及时清理箱内施工垃圾,保持箱内清洁。

4.2.5应对预应力锚固区混凝土破损、开裂、剥落及沿钢束纵向裂缝及时进行修补,

锚具暴露时应及时除锈防护,并修补封端混凝土。

4.2.6当箱梁混凝土发生表层或特殊缺陷时可按《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

(JTG/TJ23)相关规定,分别采用混凝土(砂浆)、聚合物水泥混凝土(砂浆)、改性

环氧混凝土(砂浆)、混凝土表面防腐涂装等方法进行处理。

4.2.7当箱梁混凝土出现裂缝时,应跟踪观察,分析原因。对需要修补的裂缝,应

按《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J23)相关规定,分别采用表面封闭法、自动

低压渗注法、压力灌注法进行处理。

11

4.3伸缩装置养护维修

4.3.1应经常清除缝内垃圾、杂物,使其发挥正常作用。

4.3.2当车辆经过伸缩缝时有异常响声或发生跳车时应及时检查维修。

4.3.3伸缩装置出现以下病害时,应及时更换:

(1)伸缩装置钢板或钢梁变形,螺栓脱落,伸缩不能正常进行。

(2)橡胶条或橡胶板老化、脱落,固定钢构件变形、松动。

4.3.4更换的伸缩装置应选型合理,伸缩量应考虑混凝土收缩徐变的影响,安装应

牢固、平整、不漏水。

4.3.5维修或更换伸缩装置时,应采取措施维持交通。

4.4支座养护维修

4.4.1支座各构件应保持完整、清洁,应及时清理支座周围的油污、垃圾,防止积

水、积雪污损支座。

4.4.2对钢支座应进行除锈防腐。

4.4.3及时拧紧钢支座各部件的连接螺栓,使支撑垫板平整、牢固。

4.4.4对滑动支座应定期涂刷润滑油。

4.4.5支座的防尘罩应维护完好,破损时应修复或更换。

4.4.6支座如有缺陷或产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4.5墩台养护维修

4.5.1墩台日常养护维修应按《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相关规定执行。

4.5.2当桥墩靠近被交叉道路机动车道时,应增设护墩。位于航道中的水中墩应增

设防撞设施。

4.5.3当活动支座滑动受阻造成墩台拉裂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支座,并维修墩台

裂缝。

4.6基础养护维修

4.6.1基础日常养护维修应按《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H11)相关规定执行。

4.6.2当基础冲刷过深或局部被掏空时,应立即进行维护。

4.6.3当墩台基础发生不均匀沉降或裂缝持续发展时,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以便委

12

托有关单位进行病害分析及维修加固。

13

5连续梁桥加固

5.1一般规定

5.1.1加固应遵循以下原则:

(1)桥梁经过技术状况评定及承载力鉴定,确认经过加固后能满足结构安全或正

常使用要求,方可进行加固。

(2)加固工程实施后的桥梁技术状况必须恢复至一、二类。

(3)加固设计应根据评定结论和使用要求,针对不同的病害成因,采用相适应的

加固方法。

(4)加固必须考虑原结构的安全,尽量减少对原构件的损伤。

(5)加固设计原则上不宜增加上部结构自重。若需要增加自重时,应验算支座、

下部结构及基础的承载能力。当基础承载能力不满足加固后桥梁恒载和通行荷载的要求

时,应先加固墩台基础。

(6)加固技术应可靠,并具有长期加固效应,同时便于后期养护。

(7)特大桥、大桥主要承重构件加固时,应作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

(8)在加固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原结构或相关隐蔽部位的构造有严重缺陷时,应

立即停工,会同加固设计单位进行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后,方能继续施工。

5.1.2加固设计计算、加固用材料应按照原设计采用规范、《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JTG/TJ22)及《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相关规

定进行。

5.1.3在海水和氯盐环境的连续梁桥加固,应考虑环境因素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作

用。应执行《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G/TBO7-01)及《海港工程混

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JTJ275)有关规定。

5.2加固方法

5.2.1连续梁常用加固方法应按《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JTG/TJ22)及《公路

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J23)相关规定执行。

5.2.2箱梁加固可根据不同病害选择适合的加固方法:

(1)箱梁的刚度不足且产生严重下挠时,应采用施加体外预应力法进行加固,也

14

可采用改变结构体系法进行加固。

(2)箱梁的抗剪承载能力不足时,可采用增大截面、粘贴钢板或增设竖向预应力

等方法进行加固。

(3)箱梁的抗弯承载能力不足时,可采用施加体外预应力、增大截面法、粘贴钢

板或纤维复合材料等方法进行加固。

(4)箱梁顶底板因承载力不足纵向开裂时,可采用粘贴钢板或纤维复合材料或增

设横肋等方法进行加固。

(5)箱梁齿板局部承压不足引起齿板破坏或锚固区箱梁局部开裂时,可采用增大

截面或粘贴钢板等方法进行加固。

5.2.3下部结构加固方法:

(1)盖梁可采用施加体外预应力、增大截面、粘贴钢板或纤维复合材料等方法加固。

(2)墩柱可采用增大截面、钢套管内灌注混凝土、粘贴钢板或纤维复合材料等方法

加固。

(3)台身可采用外包钢筋混凝土套箍、更换台后填土、增设辅助挡土墙、框架梁加

注浆锚杆等方法加固。

(4)基础可采用增大基础底面积、增大桩头面积或增加基桩、增设支撑梁等方法加

固。

(5)地基可采用高压旋喷注浆、土体注浆等方法加固。

(6)墩台基础冲刷过大,可采用抛石、砌石防护、石笼、板桩防护、上游设导流坝、

下游设拦砂坝等方法加固。

5.3加固施工

5.3.1连续梁桥常用加固施工方法按《公路桥梁加固施工技术规范》(JTG/TJ23)

相关规定执行。

本指南仅对加固规范中没有明确的预应力管道补压浆、混凝土崩裂、腹板加厚、增

设横隔板等几项施工工艺进行补充。

5.3.2预应力管道补压浆

5.3.2.1预应力管道查找

(1)预应力管道可采用雷达或其它仪器在混凝土表面定位,其测定的预应力管道

中心在混凝土表面的投影位置偏差,应小于1/3波纹管直径。

(2)用电锤在定位处垂直于混凝土表面打检查孔,通过钻孔声音判断波纹管内压

15

浆情况,也可采用内窥镜等其他仪器判断。

5.3.2.2预应力管道补压浆

(1)压浆采用无收缩灌浆料,灌浆料不得含有任何团块,拌和水采用清洁的饮用

水,搅拌采用水泥浆搅拌机,严禁人工搅拌。

(2)泥浆自拌制至压入管道的延续时间,视天气情况而定,一般在30~45min范

围内。水泥浆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对于延迟时间过长,流动性降低的浆,

不得通过加水来增加其流动性。

(3)低处检查孔作为压浆口,高处检查孔作为出浆口,用钢丝刷清除压浆口附近

混凝土表面的浮浆,粘贴压浆嘴。

(4)将灌浆料压入预应力管道,压浆应该均匀缓慢地进行,不得中断。压浆时注

意观察出气孔,直至出气孔溢出浓浆。压浆完毕,将压浆管折起固定,防止回流,然后

移至下一个压浆嘴。

(5)压浆应使用活塞式压浆泵,不得使用压缩空气。

(6)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厚48小时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