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0/T 1653-2024 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编制导则

DB50/T 1653-2024 Forest Fire Prevention and Forest Quality Improvement Special Planning Guidelines for Forest Areas

重庆市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29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0/T 1653-2024
标准类型
重庆市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7-15
实施日期
2024-10-15
发布单位/组织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重庆市林业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的编制。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林业规划设计院、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庆市森林草原火灾预防预警监测中心。
起草人:
赵芾、曹春华、孟庆、王梅、李启菊、邓丽、熊忠武、廖秀云、王声斌、卢涛、贾子瑞、宋春攀、杨德敏、牟维斌、陈志云、周恺、陈本文、曾瑜、何波、陈子豪、曹春霞、崔云兵、温晨晓、张鹏、杨乐、马佳琪、黄特康、刘晓燕、唐国祥。
出版信息:
页数:29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65

DB50

重庆市地方标准

DB50/T1653—2024

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

编制导则

2024-07-15发布2024-10-15实施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0/T1653—2024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基本原则.....................................................................................................................................................2

5调查分析.....................................................................................................................................................2

6森林防火规划.............................................................................................................................................4

7森林质量提升规划.....................................................................................................................................5

8重点区域规划.............................................................................................................................................7

9成果要求.....................................................................................................................................................7

附录A(规范性)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成果格式要求.........................................10

附录B(资料性)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图集参考目录.........................................12

附录C(规范性)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数据库模板.............................................13

附录D(资料性)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汇总表..........................................................................17

附录E(资料性)近期建设任务分解表..................................................................................................18

参考文献.......................................................................................................................................................21

I

DB50/T1653—2024

DB50/T1653—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重庆市林业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庆市林业规划设计院、重庆市林业科学研究院、重庆

市森林草原火灾预防预警监测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芾、曹春华、孟庆、王梅、李启菊、邓丽、熊忠武、廖秀云、王声斌、卢涛、

贾子瑞、宋春攀、杨德敏、牟维斌、陈志云、周恺、陈本文、曾瑜、何波、陈子豪、曹春霞、崔云兵、

温晨晓、张鹏、杨乐、马佳琪、黄特康、刘晓燕、唐国祥。

II

DB50/T1653—2024

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编制导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编制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林区调查分析、

森林防火规划、森林质量提升规划、重点区域规划等编制内容以及成果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林区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的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标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1森林抚育规程

GB/T51425森林火情瞭望监测系统设计标准

LYJ127森林防火工程技术标准

LY/T1063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

LY/T1690低效林改造技术规程

LY/T2085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技术规范

LY/T2580森林防火通信车通用技术要求

LY/T2581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规范

LY/T3179退化防护林修复技术规程

LY/T5005林区公路设计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森林防火

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早期处置,以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和蔓延。

3.2

森林质量提升

以培育健康、稳定、高效森林生态系统为目标,按照近自然经营理念,准确诊断、精细规划、定向

施策,为修复、保持和增强森林的供给、调节、服务、支持等多种功能而开展的一系列经营措施和活动。

3.3

技防设施

是为森林防灭火应急决策提供信息与数据支撑的设施。包括森林火险预警、火情监测和森林防火通

信与指挥系统等设施和应急平台。

3.4

物防设施

1

DB50/T1653—2024

是为森林防灭火配置的应急救援和安全防范的物质装备及设施。包括宣传与火源管控、以水灭火保

障系统、林火阻隔系统和森林航空消防移动保障系统等。

3.5

早期火情处理设施

是为开展早期火情处理而配置的空间设施,包括队伍建设、教育培训等保障空间。

4基本原则

4.1生态优先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优先、保护优先、保育结合,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妥善处

理好与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各类用地的关系。

4.2统筹规划

坚持国土空间全域、全要素系统思维,统筹林区自然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及周边农业设施资源等,

综合编制森林防火及森林质量提升专项规划。

4.3分区施策

坚持因地制宜,依据不同林区的火灾风险、保护等级、用途管制和保护利用等要求,科学分区,制

定分区森林防火和森林质量提升规划。

4.4科技引领

坚持科技赋能,加强林区森林防火、森林质量提升相关成果应用和技术平台建设,加强装备和设施

的提升,科学制定林区森林防火和森林质量提升的保障系统规划。

5调查分析

5.1规划基础调查分析

5.1.1内容

调查分析内容包括:

——现状调查应包含森林立地条件、林分状况、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等。

——现状分析应包含综合特征、存在问题和相关规划要求等。

5.1.2要求

调查分析要求包括:

——底图底数:统一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以国土变更

调查、自然保护地和国土空间规划管控数据作为基础。

——资料收集:收集政策文件、技术标准、相关规划、建设项目以及林区基础测绘、地理国情、森

林资源专项调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普查等相关资料。

——实地调查:通过现场踏勘、走访座谈等方式,开展林区管理部门、驻地单位、防火责任主体等

走访调查,深入了解林区现状资源条件、建设实际、主管部门要求和居民诉求等。

——梳理分析:梳理林区自然地理、区划管理、人口分布、经济产业、历史人文资源、生态敏感区、

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地、河湖岸线、灾害风险、造林绿化、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林地权属、交通和

市政设施等内容,并分析评估。

2

DB50/T1653—2024

5.2森林防火调查分析

5.2.1火灾隐患

调查分析规划范围及关联区域内包括居民集聚区、加油(气)站、电力设施、易燃易爆设施等易发

生火灾的隐患类型、分布和数量,结合森林草原火灾风险普查结果,明确火灾风险等级和相关防护要求。

加强火灾高易发区域、历年火灾多发区域、优势树种(组)燃烧类型的调查分析,明确火灾原因和防护

重点,相关分析应符合LY/T2085和LY/T1063的规定。

5.2.2重点保护对象

调查分析规划范围及关联区域内居民集聚区、国家和社会财富、历史文化资源、重点保护野生动植

物等空间分布特征、存在问题、保护要求等内容,提出规划策略及措施。

5.2.3防火基础设施现状

防火基础设施现状调查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湖水系、山脊沟谷、悬崖峭壁和各类阻隔带等现状防火阻隔资源及设施。

——消防管网、森林消防水池(箱)、取水点、泵站、消防队伍装备设施和营房场地、站房、车库、

仓(油)库、相关物资库等现状防灭火设施的分布、规模和运行情况。

——防火指挥调度系统、数字超短波通讯系统、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监测系统、森林火险监

测站、智慧防火卡口、森林防火检查站、防火宣传碑(牌)等设施的分布、规模和运行情况,分析存在

的问题,提出相应策略及措施。

——森林防火消防队伍建设现状、科研人员及技术支撑等。

5.2.4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调查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林区内优势树种(组)燃烧类型、重要动物迁徙通道等调查。

——现状道路和通道系统调查,分析与防火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关系。

——林区气候条件、人员活动、火灾隐患和森林生产(经营)等调查分析,确定火灾隐患扩散区域。

——涉及林区防灭火的其他因素调查分析。

5.3森林质量提升调查分析

5.3.1森林现状

森林现状调查分析包括以下内容:

——林地类型及分布;

——林分现状;

——林地立地条件;

——古树名木分布;

——森林起源、林种、林相、生产和经营等。

5.3.2森林质量提升范围

森林质量提升范围划定应结合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等现状,分析评估林区内生态敏

感区、自然保护地的核心保护区、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地、调查特用林以及国家一级公益林、河湖岸线、

临溪临田等因素综合确定。

3

DB50/T1653—2024

6森林防火规划

6.1分区

应落实上位规划要求,结合林区现状特征、森林火灾风险调查等,划定森林火灾危险性分区,制定

森林防火目标。

6.2分类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包括森林防火的技防设施、物防设施和早期火情处理设施。

6.3技防设施

6.3.1火险预警

明确森林火险监测站的规划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

6.3.2火情监测

按照GB∕T51425、LY/T2580、LY/T2581、LYJ127等规定,结合地方实际,明确无人机监测系统、

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林下红外自动报警系统等规划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

6.3.3通信与指挥

明确防火通信基础设施、指挥系统等规划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

6.4物防设施

6.4.1宣传与火源管控

按照LYJ127、LY∕T2798的规定,明确森林防火宣传碑(牌)、智能防火卡口、森林防火检查站、

瞭望塔等设施等规划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

6.4.2以水灭火保障

充分利用河流、水库、山坪塘等自然水体,明确以水灭火保障设施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规

划布置消防主支管网、森林消防水池(箱)、泵站等,明确消防水源地和取水口位置。

6.4.3林火阻隔

6.4.3.1防火分区

构建完整、封闭、适宜的防火分区,确定分区范围及编号。防火分区规模一般不超过1km2,远离

城镇的集中连片林区以及城乡融合区域内林区防火分区规模结合实际情况确定,自然保护地等有特殊管

控要求的区域,防火分区需专门划定。

6.4.3.2自然阻隔带

结合天然沟壑、裸岩区、河湖水系等自然要素划定自然阻隔带,明确规模、分布和特征。

6.4.3.3工程阻隔带

结合道路、铁路、水渠和防火线、生土带、防火沟、防火墙等工程设施设定工程阻隔带,明确布局、

建设类型、建设标准和主要技术措施。新建(改扩建)道路,应符合LYJ127、LY/T5005的规定。

6.4.3.4生物阻隔带

通过保留、改造、补植防火植物形成生物防火阻隔带,明确布局和主要技术措施。

4

DB50/T1653—2024

6.4.3.5组合阻隔带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阻隔带形成组合阻隔带,明确布局和主要技术措施。

6.4.4森林航空消防移动保障

合理布设野外停机坪、配套建设飞机灭火水源地。具有大型水源地的林区,可建设水上飞机停靠码

头,有条件的可配置航空灭火特勤中队,配备后勤保障设施和培训设施等。

6.5早期火情处理设施

6.5.1队伍建设

明确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乡镇森林消防半专业或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村社群众义务扑火队的配置要

求。

6.5.2保障空间

明确专业、半专业队伍的人员集结、训练,物资集散等相关设施的空间布局、建设标准等,明确防

火物资和扑火机具配置标准。

7森林质量提升规划

7.1一般规定

7.1.1坚持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以“扩绿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为目标,以森林近自然经

营为技术理念,以人工造林、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退化林修复及封山育林为主要抓手,以重点工程

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着力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7.1.2坚持保护优先、生态优先,提高森林蓄积量和林地生产力,增强森林碳汇能力,维护森林生物

多样性,培育稳定、健康、优质、高效、异龄复层混交的森林生态系统。

7.1.3遵循自然规律,统筹兼顾,采取以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措施,按照造

林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适法并举。

7.1.4按照林业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根据林区功能,规划对应的森林质量提升类型,逐步形成

公益林、商品林科学布局以及合理的林种结构。

7.1.5不同森林质量提升分区的技术措施可以根据森林质量提升实施情况、林区现状进行动态调整,

技术措施应符合森林质量提升相关要求。

7.1.6将林火阻隔系统、以水灭火保障系统等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同步纳入森林质量提升规划设计、实

施建设和检查验收。

7.2森林质量提升分区

按照林分特征和功能目标,森林质量提升分为森林抚育区、人工造林区、低效林改造区、退化林修

复区、森林火灾受损区等。森林火灾受损修复区域应作为森林质量提升重点区域。

7.3人工造林区

7.3.1划分要求

将林区内的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废和受损山体、疏林地、一般灌木林地、采伐或火烧迹地(含

救火开挖隔离带、便道)、火灾扑救受损以及其他适宜补植补造的区域划为人工造林区。

7.3.2规划要求

5

DB50/T1653—2024

明确造林地类现状构成、布局范围、森林培育等目标,以及造林树种、密度、配置模式、未成林地

抚育管理等要求。

7.3.3技术措施

按照GB/T15776规定,选择造林树种,确定造林密度、造林整地、造林方法,以及未成林抚育管

护措施等。

7.4森林抚育区

7.4.1划分要求

将林区内的中幼林、大密度人工同龄林,以及发生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出现林木死亡、林分遭受

自然灾害显著影响的区域划为森林抚育区。

7.4.2规划要求

明确森林抚育区的森林现状构成、布局范围、森林抚育提升质量目标,确定森林抚育的主要技术措

施。

7.4.3技术措施

按照GB/T15781规定,采劣留优、采弱留壮、采密留稀、强度合理,保护幼苗幼树及兼顾林木分

布均匀,避免对森林造成过度干扰。抚育方式一般分为透光伐、疏伐、生长伐、卫生伐、补植、人工促

进天然更新、修枝、割灌除草、浇水、施肥等。

7.5低效林改造区

7.5.1划分要求

将林区内的林分结构和稳定性失调、林木生长发育迟滞、系统功能退化或丧失,导致森林生态功能、

林产品产量或生物量显著低于同类立地条件下相同林分平均水平,不符合培育目标的林分区域划为低效

林改造区。

7.5.2规划要求

明确低效林改造区的森林现状构成,规划布局范围,确定低效林改造提升的目标和主要技术措施。

7.5.3技术措施

按照LY/T1690规定,低效林改造方式包括封育改造、补植改造、间伐改造、调整树种改造、效益

带改造、更替改造、综合改造,应综合考虑改造区域林种、树种的科学布局与合理配置,通过改造实施

达到调整、优化林分结构的效果。

7.6退化林修复区

7.6.1划分要求

将林区内的乔木林、竹林或灌木林受到干扰或自然灾害影响,森林结构发生逆向改变,森林生态系

统服务功能或生产力持续性明显下降,提前或加速进入衰退阶段,出现枯死、濒死、生长不良等现象,

且难以自然恢复的森林划为退化林修复区。

7.6.2规划要求

明确退化林修复区的森林现状构成、规模及范围,确定退化林质量提升目标和主要技术措施。

7.6.3技术措施

退化林修复包括补植补造、采伐修复、更替修复(包括皆伐更新、林冠下更新、渐进更新)、平茬

复壮等4种类型及适宜的辅助措施(人工促进天然、封育管护、修枝、钩梢、立地管理)。辅助措施不

6

DB50/T1653—2024

作为单独修复措施,应与其他措施配套实施。

7.7森林火灾受损区

7.7.1划分要求

森林火灾受损区分为受灾区、过火区、救火受损区。因地制宜采取不同技术措施,分区开展生态治

理,分类开展生态修复。

7.7.2规划要求

森林火灾受损区应按照原生态保护和近自然修复理念,采取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措施恢复

植被,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正向演替和质量提升。过火林分林木应在一个生长季后,视存活情况开展清理

和植被恢复。扑火期间开挖的应急防火阻隔带和救灾便道,可因地制宜结合森林防火规划建设生物阻隔

带或组合阻隔带。

7.7.3技术要求

按照GB/T15776、GB/T15781、LY/T1690规定,森林火灾受损区树种选择应以多功能防火树种为

主,提升防火能力。重要输配电通道及周边区域应采取防火隔离措施,原则上实施去乔留灌,改种防火

性好的小型乔木或灌木经济林树种,消除高大林木安全隐患。

7.8质量提升评价

7.8.1效果评价

按照相关规定,对森林成活率、郁闭度、树种结构、林木生长状况等进行修复效果评价。

7.8.2监测评价

按照相关规定,对实施森林质量提升的林地定期进行调查和质量监测评价。

8重点区域规划

8.1重点区域划定

将森林火灾高风险、重要功能以及其他需要重点保护的林区划定为重点区域。

8.2重点区域规划要求

重点区域按照详细规划要求编制,其中纳入近期实施的部分可按照指导施工设计的要求编制。

9成果要求

9.1成果构成

规划成果包括文字成果、图纸成果和数据库成果。

9.2文字成果

9.2.1一般规定

文字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和规划附件(说明书等),成果格式见附录A。

9.2.2规划文本

9.2.2.1前言

7

DB50/T1653—2024

阐明规划编制的背景,委托、论证、公示、修改和审查的过程。

9.2.2.2总则

总则应包含以下内容:

——规划依据;

——规划目标和原则;

——规划重点内容;

——规划范围。

9.2.2.3森林防火规划

森林防火规划应包含以下内容:

——防火基础设施类型及规划原则:明确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包括森林防火技防设施、物防设施和早

期火情处理三大类设施,确定规划的基本原则、等级划分等内容;

——明确森林火险监测站的规划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等;明确无人机监测系统、林火视频监

控系统、林下红外自动报警系统的规划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等;明确防火通信基础设施、指挥系

统的规划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等;

——明确森林防火宣传碑(牌)、智能防火卡口、森林防火检查站、瞭望塔等设施的规划布局、建

设类型和建设标准等;明确以水灭火保障设施布局、建设类型和建设标准,包括消防管道的线路、管径、

泵站设置等布局及建设要求,消防水池(箱)、生态蓄水池、泵站的规划布局与建设要求,明确水源地

和取水口位置等;划定防火分区,确定分区范围及编号,对特殊管控要求的区域单独说明;明确阻隔带

类型、布局及长度及建设要求,以及各类型阻隔带现状保留、改扩建、规划新建等规模、分布和特征;

明确森林防火公路、防火便道的等级、布局、走向及建设要求。明确野外停机坪、配套建设飞机灭火水

源地布设;

——明确森林消防专业队伍、乡镇建设森林消防半专业或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村社建立群众义务扑

火队的配置安排及要求;明确专业、半专业队伍的人员集结、训练,物资集散等相关设施的空间布局、

建设标等;明确防火物资和扑火机具配置标准。

9.2.2.4森林质量提升规划

森林质量提升规划应包含以下内容:

——明确主要分区的类型和主导功能以及分区范围、分区规模等规划控制内容和控制要求;

——明确人工造林区划分情况、主要修复措施、树种选择、配置方式等规划控制内容以及人工造林

区的设施保留和增减情况;

——明确森林抚育区划分情况、森林现状构成、规划布局范围及面积;明确森林抚育与质量提升目

标、主要技术措施等;明确区内设施保留和增减情况;

——明确低效林改造区划分情况、森林现状构成、规划布局范围及面积;明确低效林改造与质量提

升目标、主要技术措施;明确区内设施保留和增减情况;

——明确退化林修复区划分情况、面积和分布情况;明确主要的修复措施、树种选择、配置方式等

规划控制内容;明确区内设施保留和增减情况;

——明确受损区划分情况、面积和分布情况;明确主要的修复措施、树种选择、配置方式等规划控

制内容;明确区内设施保留和增减情况。

9.2.2.5重点区域详细规划

9.2.2.5.1防火详细规划

防火详细规划应包含以下内容:

8

DB50/T1653—2024

——明确重点区域的区位和规划范围;

——明确防火分区编码、范围,明确森林火险监测站、无人机监测系统、林火视频监控系统、林下

红外自动报警系统、防火通信基础设施与指挥系统等技防设施数量、位置、规模和技术要求;

——明确阻隔带、消防水池、生态蓄水池、消防管道、泵站、森林防火公路、防火通道、防火宣传

碑(牌)、智能防火卡口、森林防火检查站、瞭望塔等物防设施数量、位置、规模和技术要求;

——明确专业、半专业队伍的人员集结、训练,物资集散等相关设施数量、位置、规模和技术要求,

确定建设标准及实施措施指引。

9.2.2.5.2质量提升详细规划

质量提升详细规划应包含以下内容:

——确定重点区域中人工造林区、森林抚育区、低效林改造区、退化林修复区、森林火灾受损区森

林质量提升范围和技术要求。

——明确不同质量提升区域的森林现状构成、规划布局范围、质量提升目标,以及主要技术措施,

包括改造方式的选择以及林种、树种的布局与配置等。

9.2.2.6规划实施对策与措施

明确规划实施时序、重点建设项目、组织保障措施和规划修改原则及相关建议。

9.2.2.7附则

明确规划生效时间和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9.3图纸成果

9.3.1一般规定

主要图纸目录见附录B。图纸采用1:10000~1:5000的比例尺,重点区域可采用1:2000及其以上比

例尺。

9.3.2综合现状图

包括现状用地类型和分布、森林资源类型和分布、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类型与分布、古树名木类型与

分布、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类型与分布、生态红线及自然保护地红线、优势树种(组)燃烧类型与分布等

内容,可分类表达。

9.3.3防火基础设施现状图

包括现状森林防火技防设施、物防设施和早期火情处理设施类型与分布等内容,可分类表达。

9.3.4林区通道现状图

包括林区内及周边区域连通道路、林区出入口、林区内车行道路和步行通道等内容。

9.3.5火灾隐患及重点保护设施现状图

包括林区及邻近区域的电力设施、燃气设施、加油加气设施、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等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