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841-2011 杀菌剂防治牡丹红斑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DB37/T 1841-2011 Pesticide efficacy trials on Peony Red Spot disease control measures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1841-2011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1-03-07
实施日期
2011-05-01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发布历史
-
2011年03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100.01
B1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841—2011
杀菌剂防治牡丹红斑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FungicidesagainstredspotofpeonyGuidelineforfieldefficacytrial
2011-03-07发布2011-05-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XXXX—XXXX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药检定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岩、吴亚玉、肖斌、张福远、耿军、信洪波。
I
DB37/TXXXX—XXXX
杀菌剂防治牡丹红斑病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杀菌剂防治牡丹红斑病(Cladosporiumpaeoniae)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方法和基本
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杀菌剂防治牡丹红斑病登记用田间药效小区试验及药效评价。其他非登记田间药效试
验参照此标准执行。
2试验条件
2.1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对象为牡丹红斑病。
试验作物为牡丹。选用敏感品种,记录品种名称。
2.2环境条件
田间试验应安排在历年发病较重的地区,所有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如土壤类型、施肥、播栽期、
生育阶段、株行距等)应均匀一致,且符合当地科学的农业实践。如果灌溉,应记录灌溉的方法、时间
和水量。
3试验设计和安排
3.1药剂
3.1.1试验药剂
注明药剂的中文/英文通用名或代号、剂型、有效成分含量和生产厂家。试验药剂处理不少于3个剂
量处理。
3.1.2对照药剂
对照药剂应是已登记注册,在生产中常用并具有较好药效的产品。对照药剂的类型和作用方式应同
试验药剂相近并
推荐标准
- DB64/T 382-2004 油葵品种 SH3322 2004-09-24
- DB64/T 389-2004 糜子品种 宁糜13号 2004-09-24
- DB64/T 358-2004 玉米品种 承706 2004-09-24
- DB64/T 383-2004 油葵品种 宁葵杂3号 2004-09-24
- DB41/T 393-2004 淮南麻鸭 2004-12-21
- DB64/T 396-2004 蔬菜品种 宁甘1号 2004-09-24
- DB64/T 379-2004 扁豆品种 定选1号 2004-09-24
- DB64/T 377-2004 豌豆品种 宁豌3号 2004-09-24
- DB64/T 381-2004 油葵品种 宁葵杂2号 2004-09-24
- DB64/T 375-2004 大豆品种 汾豆50 200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