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发布历史
-
2023年10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30
CCSB44
6540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方标准
DB6540/T024—2023
伊犁鹅本品种选育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BreedingofYiliGooseVarieties
2023-10-30发布2023-11-30实施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6540/T024—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畜牧兽医局提出。
本文件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畜牧兽医局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农业大学、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畜牧科学研究所、塔城地区畜牧科技研究推广
中心、新疆额敏县恒鑫实业有限公司、额敏县畜牧兽医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海英、赵晓钰、范守民、周军、耿明阳、吴盈萍、赵全庄、梅志勇、曹妍、
朱建平、赵薛光。
I
DB6540/T024—2023
伊犁鹅本品种选育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伊犁鹅的鹅场建设、基础群的组建和管理、选育、种鹅选育标准及档案记录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伊犁鹅品种选育。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65/T3598伊犁鹅
DB65/T3599伊犁鹅孵化操作规程
DB65/T3600伊犁鹅育雏操作规程
DB65/T3601伊犁鹅种鹅饲养管理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伊犁鹅yiligoose
伊犁鹅原产地及中心产区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河谷地区和塔城地区一带,品种特征符合DB65/T
3598中的规定。
继代选育transgenerationalbreeding
从品种或系中选择一定数量的鹅群组成零世代基础群,通过闭锁群内基因随机配合,群内血统中等
程度的近交,使其后代与这一优秀个体保持较高程度的亲缘关系,提高群体基因的纯合度,得到较优的
基因组合并保持或积累其祖代的优秀品质,使群体具有共同祖先的优良特性。
基础群basegroup
选育过程中待开展人工选择的群体。
核心群nucleusgroup
种禽中由性能特别优秀、健康的个体,经严格选择组成的群体。是特定条件下育种工作的核心。分
为由遗传优秀个体组成的核心群以及数量最多的基础群两大类。前者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基因只有一个
流向,即只能从核心群流向基础群,入选核心群的后备禽完全在核心群内培育;后者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它可以实现基因的双向流动,兼收核心群和基础群中的优秀个体,不断丰富核心群的育种组成。
4鹅场建设
1
DB6540/T024—2023
应符合DB65/T3601的规定。
5基础群的组建和管理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伊犁河谷地区等原产地,挑选动物防疫部门检疫合格的伊犁鹅,
严格筛选具有与原种伊犁鹅外貌相同或相似、遗传特征优良、遗传性能稳定的种群作为选育基础群。兽
医防疫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的规定。
在满足主要性状指标要求的前提下,结合成年鹅个体选种,制定体型外貌、生长发育、繁殖性能
标准,从中复选各项指标较高的鹅群。根据个体选择标准组建选育基础群。
选育基础群采用闭锁、开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群体纯繁选育,允许世代交替,对选育基础群中性
能优异的种鹅,允许再留至下一世代,与后代一起共同组成新的核心群,更迭比例不宜超过20%。
选育基础群以家系为单位,实行单圈饲养,对所产种蛋统一编号、系谱孵化。
以家系为单位,雏鹅出壳后,待绒毛干后配戴脚号与颈号,然后称重记录。同一家系的后代在同
群内饲养。
各家系的后裔综合考虑个体表型值与亲本表型值,筛选优秀个体后,转入下一世代单独组群,经
3个世代~4个世代的选育,最终构建基础群。
6选育
选择
6.1.1雏鹅的选择
6.1.1.1种蛋的选择
种蛋的选择应符合DB65/T3599的规定。在各个家系中分别选留符合要求的种蛋进行分组、分系保
留,详细记录各家系的入孵数据。
6.1.1.2孵化
孵化操作规程应符合DB65/T3599的规定。按孵化操作规程和系谱标记进行孵化。全程记录整个孵
化过程,种蛋孵化记录表见附录A中表A.1。
6.1.1.3初生雏的选择
初生雏的选择应符合DB65/T3598的规定。公、母的留种比例为1:4。
6.1.2后备种鹅的选择
6.1.2.1在60日龄~70日龄时选留后备种鹅,其余的鹅转入育肥群。此时,在大群选留的基础上,
结合个体表型选留公母鹅。公鹅要求前期生长速度快、体型较大、叫声响亮、体格健壮、腿短粗、颈粗
长、胸宽深、背宽长、腹部平整、胫粗有力、两腿间距较宽、阴茎发育正常、性欲旺盛。
6.1.2.2母鹅要求无杂毛、体型中等、体质健壮、性情温顺、双眼饱满灵活、颈细长、两翅紧扣体躯、
体躯长而圆、前躯浅而窄、后躯深而宽、臀部丰满、胫结实。
6.1.3成年种鹅的选择
2
DB6540/T024—2023
6.1.3.1公鹅要求体质健壮、躯体各部分发育匀称、头大小适中、两眼有神、胸部宽而深、腿粗壮有
力、雄性特征明显、性器官发育正常、性欲旺盛、精液品质优良。
6.1.3.2母鹅要求体重中等、颈细长而清秀、体躯长而圆、臀部宽广而丰满、两腿结实、耻骨间距宽。
记录数量,建立系谱。
6.1.4经产种鹅的选择
经产种母鹅要求所产种蛋应符合DB65/T3599的规定。经产种母鹅要求产蛋率、受精率和受精蛋孵
化率高于群体平均值,就巢性较弱。种公鹅要求遗传性能稳定、精液品质良好、雄性特征显著。经产种
鹅每年进行一次复选,不断淘汰不合格种鹅,并补充优秀的后备种鹅。记录数量,建立系谱。
6.1.5重组家系
将选择合格的种公鹅和种母鹅按系谱、体型外貌、羽色等重新组建家系30个以上。每个家系的公、
母比例为1:4,按此建立后代家系,详细记录各个后代家系的种蛋孵化记录、饲养情况、体重体尺及产
蛋性能等,见附录A中表A.1~表A.4。
6.1.6建立核心群
按以上方法重复选育3个世代~4个世代,选育过程中应注意垂直传播疾病净化,及时淘汰病鹅,依
据3个世代~4个世代的记录统计及分析系谱资料,建立核心群。
选配
6.2.1配种月龄
种公鹅的适配年龄控制在10月龄~12月龄,母鹅的适配年龄控制在7月龄~8月龄。
6.2.2配种比例
公、母鹅的配种比例为1:4。
6.2.3种鹅群的年龄结构及更新比例
1岁龄母鹅占30%,2岁龄母鹅占35%,3岁龄母鹅占25%,4岁龄母鹅占10%。按照年龄结构及比例每年
选留后备种鹅入群,淘汰老弱、低产鹅。
6.2.4种鹅择偶性
公、母鹅合群初期应仔细观察,及时淘汰具有明显选择性交配行为的公鹅。
7种鹅选育标准
体型外貌
应符合DB65/T3598中的规定。
生长发育
选择初生重70g以上,
定制服务
推荐标准
- TD/T 1015-2007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 2007-11-28
- GB/T 5541-2007 分散染料 高温分散稳定性的测定 双层滤纸过滤法 2007-11-28
- GB/T 5546-2007 树脂整理剂 不挥发组分的测定 2007-11-28
- 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2007-11-28
- GB/T 5540-2007 分散染料 分散性能的测定 双层滤纸过滤法 2007-11-28
- GB/T 4840-2007 硝基苯胺类 2007-11-28
- GB/T 5548-2007 树脂整理剂 加催化剂后溶液稳定性的测定 2007-11-28
- GB/T 524-2007 平型传动带 2007-11-28
- GB/T 6691-2007 树脂整理剂 折射率的测定 2007-11-28
- GB/T 5542-2007 染料 大颗粒的测定 单层滤布过滤法 2007-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