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292-2018 汽车整车制造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DB37/T 3292-2018 Implementation Guide for the Insp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Production Safety Hazards in the Automotive Whole Vehic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37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3292-2018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6-12
实施日期
2018-07-12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37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43.020

T0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292—2018

汽车整车制造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

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Guidelinesforimplementationofmanagementsystemofsafetyaccidenthidden

troublesinvehiclemanufacturingindustry

2018-06-12发布2018-07-12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29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超、孙德松、王海波。

I

DB37/T3292—2018

引言

本标准是依据山东省地方标准《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和《工贸企业生产安全隐患

排查治理体系细则》的要求,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汽车整车

制造行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指导山东省汽车整车制造行业企业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保证各类安全措施有效

全面的实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促进企业安全发展。

II

DB37/T3292—2018

汽车整车制造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整车制造行业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法、实施步骤、确定同类型企

业常用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明确隐患排查的组织实施、隐患治理和验收及相关配套制度、记录文件的

具体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内汽车整车制造行业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3011-2017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术语和定义

DB37/T2883-2016及DB37/T3011-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基本要求

4.1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由总经理为主席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安全科、专业小组、生产车

间、岗位人员组成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组织机构,形成各级组织负责、各专业技术支持、全员参与隐患

排查和治理工作,确保隐患排查活动涉及企业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使隐患

得到全面治理。

4.2职责

4.2.1安委会(总经理为主席)

安委会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负责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实

施的各项工作。

——总经理是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主要负责人,对体系的有效性应承担责任。

——确保可获得建立、实施、保持和改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明确涉及各部门、各岗位安全职责。

——审批企业上报的重大事故隐患和隐患治理资金,对隐患治理工作组织实施。

——确保全员参与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小组其他成员履行职责。

4.2.2安全科职责

1

DB37/T3292—2018

——负责起草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文件,跟踪、监督检查各层级、各专业小组分

工任务开展情况,并及时向安委会汇报;

——负责制定员工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提交和整改跟踪的激励机制,组织对员工提出的安全事故隐患

整改建议进行评审和奖励;

——收集跟踪重大事故隐患信息,并向安委会汇报跟踪情况。

4.2.3专业小组职责

企业内部结合风险特点,成立防火防爆与应急、人机工程、厂内机动车辆、化学品安全管理、高空

与吊装作业、受限空间、职业健康安全设计(GDHS)、职业健康、能量控制、高风险特殊设备管理等安

全专业小组,各专业小组按专业职责,制定安全隐患排查计划,检查、督促、协调本专业安全隐患的排

查整改工作。

4.2.4生产车间职责

各生产车间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车间各级管理者按规定频次开展现场安全巡视,并跟

踪本区域发现的安全问题整改情况,对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进行整改、验证。

4.2.5岗位人员职责

岗位人员应掌握本岗位涉及的风险分布情况、风险后果、可能存在的隐患及典型控制措施等相关知

识。

——熟悉本人作业有关危险源的检查控制内容,当班检查控制情况,发现隐患应立即上报,并协助

整改,若不能及时整改,则采取临时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企业鼓励所有员工对企业内发现的任何安全事故隐患都有责任和权力提出,对现场安全生产违

章行为都有责任和权力进行制止。

4.3组织培训

企业应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全体员工进行培

训,使其掌握隐患排查治理的内容与标准、工作程序、方法及应急措施等,并保留培训记录。

4.4落实责任

——各工厂针对车间隐患排查治理要求,建立过程绩效考核标准,并每月考核;

——员工履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质量不佳的,参照员工绩效考评标准进行考核;

——员工未按照要求履行职责,造成后果的,参照企业员工管理手册进行相应奖惩。

5隐患分级与分类

5.1DB37/T2883-2016“6隐患分级与分类”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5.2以下情形为重大事故隐患:

——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

——涉及重大危险源且不能立即排除整改的隐患;

——涉及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且长期滞留人员在5人及以上的场所,存在不能立即排除整

改的隐患;

——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

2

DB37/T3292—2018

——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涉及燃爆气体区域(如:汽油加注区域、调漆间、喷漆室等)未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

或防爆电气设备设施的;

——使用易燃易爆稀释剂(如天拿水)清洗设备设施,未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清除集聚在地沟、地坑

等有限空间内的可燃气体;

——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场所,未制定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范清理;

——未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进行辨识,并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

——未落实作业审批制度,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天然气(煤气)加热炉燃烧器操作部位未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报警装置,或燃烧系统未设置防突

然熄火或点火失败的安全装置;

——设区的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认定的。

6工作程序和内容

6.1编制排查项目清单和排查计划

各车间、部门和各专业小组应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排查项

目清单,并制定排查计划。检查内容及检查频次需符合6.2的要求。

6.2隐患排查

6.2.1排查类型

排查类型主要包括日常隐患排查、综合性隐患排查、专业性隐患排查、专项或季节性隐患排查、节

假日隐患排查、专家诊断性检查和事故类比隐患排查等。

6.2.1.1日常隐患排查是指由班组长及以上人员定期对其负责管理的区域进行隐患排查。汽车整车制

造行业企业的日常隐患排查遵循以下特点:(检查内容及要求参见附录B和附录C)

——员工层级隐患排查以设备点检与交接班检查为主(负有巡查任务的按岗位职责要求);

——班组层级隐患排查以一班三检为主;

——车间层级隐患排查每周进行1次,每月覆盖整个车间;

——工厂层级隐患排查每周进行1次,每季度覆盖整个工厂。

6.2.1.2综合性隐患排查是由安全管理部门联合各生产区域开展的,针对设备设施本质安全和落实安

全管理制度和隐患排查治理执行情况的联合检查,每季度覆盖整个企业不少于1次。

6.2.1.3专业性隐患排查是指安全专业小组组织的专业排查。专业小组自行制定排查计划,宜每季度

排查一次。

6.2.1.4季节性排查是指根据山东省气候特点,针对两个时段(5月1日至10月31日,11月1日至

4月30日,各地可根据气象条件自行调节)开展的专项隐患排查。

——5月1日至10月31日以防雷击、防触电、防暑降温、防汛防台、防食物中毒为主;

——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以防雪、防滑、防冻、防火、防大风为主,检查内容参见附录C冬

季五防检查表。

6.2.1.5专项和节假日隐患排查主要是指生产线长时间停线和节假日期间,汽车整车制造行业企业惯

例进行检修改造,需在停线前、改造期间和复工前进行专项隐患排查。

3

DB37/T3292—2018

——停线前隐患排查以重点防火部位、消防应急准备为主;

——改造期间隐患排查以高风险作业为主;

——复工隐患排查以设备设施变化点和员工状态为主。

6.2.1.6事故类比隐患排查是对企业内和同类企业发生事故后的举一反三的安全检查。

6.3实施排查

6.3.1各层级、各专业小组应该依据既定的检查计划,现场走动观察交流,落实检查内容,覆盖检查

区域。

6.3.2隐患排查发现问题,需立即与现场人员进行交流,了解隐患产生原因,听取现场人员对隐患的

理解。

6.3.3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交流情况需进行记录,必要时保留图像记录。

6.3.4实施排查时,要严格按照频次执行,各层级现场排查周期及要求见附录B。

6.4隐患治理

6.4.1隐患治理建议

根据排查出的隐患类别,现场交流提出治理建议,对于当场不能立即整改的,由隐患排查组织部门

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按照管控层级下发至隐患所在位置责任部门进行整改。

6.4.2隐患治理要求

DB37/T3011-2017“6.4.1隐患治理要求”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6.4.3隐患治理流程

隐患治理流程包括: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验收等环

节。

——通报隐患信息。隐患排查结束后,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

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在目视墙上向从业人员进行通报;

——下发隐患整改通知。隐患排查组织部门通过制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将治理建议传达给治理责任

单位和主要责任人;

——实施隐患治理。隐患存在单位在实施隐患治理前应当对隐患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参考治理建

议制定可靠的治理措施并落实;

——治理情况反馈。隐患存在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将治理情况反馈至隐患整改通知单下发部门验

收,未能及时整改完成的应说明原因与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协同解决;

——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应当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

6.4.4一般隐患治理

由企业各级(公司、部门、车间、班组等)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负责组织整改。能够立即整改的隐

患应立即组织整改,整改情况要安排专人进行确认;难以立即排除的应及时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

限期整改。

6.4.5重大隐患上报及治理

6.4.5.1根据本标准第5.1.2条判定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应当及时组织评估,并编制事故隐患

评估报告书。

4

DB37/T3292—2018

6.4.5.2“细则6.4.5.3重大隐患上报和6.4.5.4重大隐患治理”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6.4.6隐患治理验收

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意见,实现闭环管

理。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应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对政府督办的重大隐患,按政府

有关规定执行。

7文件管理

DB37/T3011-2017“7文件管理”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8隐患排查的效果

通过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企业应至少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

——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

——员工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

——对隐患频率较高的风险重新进行评价、分级,并制定完善控制措施;

——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9持续改进

DB37/T2883-2016“10持续改进”内容适用于本标准。

5

DB37/T3292—2018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隐患排查治理绩效考核

序号检查项目细分条目分值记录

1三全:计划未覆盖全区域、全业务、全时段扣2分/处

隐患排查计划

2三关注:未关注巡视区域内的安全较高风险管理内容、变化点、公司近期工作重点扣2分/处

制定

3未制定隐患排查计划的扣2分/处

4未执行隐患排查计划的扣10分/处

5隐患排查实施执行排查计划,但执行状态差扣5分/处

6未将隐患与员工进行交流的扣2分/处

7隐患排查问题对检查的问题未进行整理的扣2分/处

8改进问题描述模糊,表述不明的扣2分/处

9隐患未及时通报责任人整改的扣2分/处

10隐患排查评审对隐患整改情况未及时进行验证关闭的扣2分/处

11改进未按照要求对下属隐患排查质量进行评审的扣2分/处

12发现问题未及时上报扣2分/处

1

DB37/T3292—2018

BB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每日安全巡视检查表

工段:班次:工段长签字:

日期:O表示好,X表示不好。

检查项目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检查区域(班组)

近期安全关

注点

变化点本班安全变化点现场安全控制情况

岗位PPE现场张贴并根据工艺变化及时更新(安全人)

PPE

员工按照岗位安全人标准佩带劳防用品

员工标准化操作执行情况

员工危害因素辨识知晓情况抽查

操作

员工安全信息的传达、培训效果抽查(请填写抽查岗位)

抽查岗位SOP/SOS是否有缺陷

员工TPM实施及班组长确认情况抽查

设备设施抽查现场二次保护、急停开关、光栅、光幕、安全联锁装置等安全装置外观及自检反馈正常。

抽查电动工具/气动工具/其它工具和移动电器的常规检查执行及状态。

化学品标签清晰完整

化学品

现场岗位是否有化学品安全使用说明书

2

DB37/T3292—2018

工段:班次:工段长签字:

日期:O表示好,X表示不好。

检查项目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周日

检查区域(班组)

员工是否了解本岗位的化学品特性

化学品现场化学品的存放是否定置和限量

应急物资满足要求

消防疏散通道畅通,无物品阻挡。

消防消防器材前通道畅通,无物品阻挡

消防设备设施日常点检执行

工作区域清洁,并无发滑液体

生产区域物品定置摆放

人行通道,车辆通道无占道、阻挡

班组长隐患排查执行,问题发现,问题跟踪目视情况

班组休息区抽查新员工/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岗前培训情况

域检查安全信息传达记录(安委会会议纪要、安全主题、事故信息等)

交接班记录对当班安全事件,未解决安全问题记录清楚

注1:每周记录与员工(2人)的安全信息交流(包括正面与负面)

注2:空白栏更改为近期安全关注点;

注3:TOP问题或高关注问题应由区域在下面固定检查项中添加,下面固定检查项中不适用部分可以删减,但是添加项和删减项需要经过区域主管和安全工程师审核;

注4:“抽查岗位SOP/SOS是否有缺陷”需要填写抽查岗位和判断结果

3

DB37/T3292—2018

CC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各层级现场隐患排查要求

级别周期重点关注记录处置

1.每次巡视与员工交流不少于2名,每周至少记录2名员工(2人)班组目视墙;更新危害因素辨识清单及控制策划;班组

1.每班一次;2.每次覆盖管理区域;3.使用隐患

班组长的安全信息交流;2.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并现场纠内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报告值班经理;一周内未能解

排查检查表

正;3.岗位危害因素的更新需求和控制效果决问题,报告给部门安全工程师

1.每次巡视与员工交流不少于2名,每周至少记录2名员工(2人)工段目视墙(或班组目视墙);班组内不能立即解决的问

1.每班一次;2.每次覆盖管理区域;3.使用隐患

工段长的安全信息交流;2.观察好的安全实践,并对其进行认可和鼓励;题,报告值班经理;一周内未能解决问题,报告给部门

排查检查表

3.发现待改进问题;4.安全关注问题的解决和纠正情况;安全工程师

1.每次巡视与员工交流不少

定制服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