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1605-2019 曳引驱动电梯安全评估细则
DB43/T 1605-2019 Elevator safety evaluation guidelines for traction drive systems
基本信息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
2019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68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75.200
E98
DB43
湖南省地方标准
DB43/T1605—2019
曳引驱动电梯安全评估细则
Detailedrulesforsafetyevaluationofelevator
2019-03-19发布2019-06-19实施
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3/T1605—2019
目次
前言………………………Ⅱ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安全评估机构及人员………………2
4.1评估机构……………2
4.2评估人员……………2
5安全评估过程要求…………………2
5.1受理………………2
5.2前期准备…………………………3
5.3现场评估…………………………3
5.4各项目降低风险的措施…………3
5.5安全评估综合结论判定及降低风险的安全措施建议…………4
6评估报告要求…………………………5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梯安全评估项目、内容及要求………………6
附录B(资料性附录)风险等级、风险类别评定方法…………………25
附录C(资料性附录)曳引驱动电梯安全评估报告(格式)…………27
I
DB43/T1605—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B、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湖南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罗丹、李添添、王洋、伍庆武、肖杰文、潘登、何智磊、肖化明、文胜、曹智超、
罗正卫、芮道道、肖谋富、胡盛敏。
II
DB43/T1605—2019
曳引驱动电梯安全评估细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曳引驱动电梯安全评估的安全评估机构及人员、安全评估过程要求、评估报告要求等
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曳引驱动电梯:
1)发生一般等级以上事故的;
2)故障频率高,不能正常使用的;
3)曾遭受水浸、火灾、雷击、地震等灾害影响的;
4)政府或者使用单位委托的;
5)其他需要开展安全评估的情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单)适用于本规则。
GB/T702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10058电梯技术条件
GB/T10060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GB/T12974交流电梯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
GB/T20900电梯、自动扶和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
GB/T24478电梯曳引机
GB24804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
GB/T31821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
TSG08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TSGT5002电梯维护保养规则
TSGT700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3术语和定义
GB/T7024、GB7588、GB/T20900、GB24804、TSG08、TSGT5002和TSGT7001界定的以及下列
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评估Safetyassessment
评估机构接受委托方委托,以实现电梯安全为目的,通过查找设备本体、使用管理、维护保养等一
个或多个环节中存在的风险隐患,对其进行风险分析和评定,并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的活动。
1
DB43/T1605—2019
3.2
风险隐患Potentialrisk
设备本体、使用管理、维护保养中存在的危险缺陷,如电梯设备的老化磨损或设备、管理活动、维
护保养中存在的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情况等。
3.3
风险等级Levelofrisk
风险等级是指伤害的严重程度(S)等级和伤害发生的概率(P)等级,并由伤害的严重程度等级和
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组合而成。例如:如果伤害的严重程度等级和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分别评估为“1”
级和“B”级,则风险等级为“1B”级。
4安全评估机构及人员
4.1评估机构
4.2.1基本要求
从事电梯安全评估的机构(以下简称安全评估机构)应是独立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具有国家特
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电梯检验检测资质或者型式试验资质。
4.2.2制度要求
安全评估机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标准的要求制定包括安全评估程序和安全评估流程在内
的安全评估作业指导文件,并在本机构正式发布。作业指导书中的评估项目不少于附录A的内容,评估
机构可根据设备特点适当增加评估项目;
安全评估机构应当建立制度对电梯安全评估质量实施控制,并对安全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公正性负责。
4.2评估人员
4.2.1从事电梯安全评估工作的评估人员应有三年以上电梯专业技术工作的经历,熟悉电梯相关技术
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
4.2.2安全评估机构应组成评估小组。评估小组应由二名(含)以上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组成。评估
小组组长应由具有高级工程师或者电梯检验师及以上资格人员担任;
评估组组长基本要求:
1)熟悉电梯的技术要求和相关法规标准;
2)掌握电梯安全评估程序和流程;
3)不受任何偏见影响;
4)具有保障安全评估公正实施的组织能力;
5)当评估不能达成一致时具有仲裁能力。
5安全评估过程要求
安全评估过程包括:受理,前期准备,现场评估,各项目降低风险的措施,安全评估综合结论判定
及降低风险的安全措施建议。
5.1受理
2
DB43/T1605—2019
电梯安全评估委托方应向安全评估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安全评估机构按照相关规定做出是否受理评
估委托的决定,以书面形式告知委托方。
5.2前期准备
——电梯安全评估机构在安全评估过程开始之前,应与委托方协商确定评估目的和评估内容并书面
确认。评估内容可包括附录A中设备本体、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三个方面内容中的一个或多个
方面内容,并且至少包括一个方面内容的一个分项目,但不限于附录A中的项目,根据实际情
况可以适当增加评估项目。
——评估人员根据确定的评估内容、参照安全评估机构的作业指导书准备相应的现场评估记录。
——使用单位、维保单位应配合电梯安全评估机构的工作,向其提供所需的相关资料和人员。
5.3现场评估
5.3.1设备本体各项目评估方法
——对于附录A中设备本体的各评估项目风险等级、风险类别评定方法按照附录B的方法进行评定。
——根据电梯设备本体中各项目的特点,在现场进行电梯安全评估时,如果该项目满足附录A中的
“评估要求”,则评估组统一按风险等级为3E、风险类别为Ⅲ进行风险评定,且附录C中“问
题描述”栏填写“符合”,“需采取措施”栏填写诸如“正常维保,无需采取额外措施”等建议
措施;如果该项目未能满足附录A中的“评估要求”,评估组应在附录C中“问题描述”栏对
问题进行清晰、简短的描述,原则上按照附录A给定的参考风险等级和风险类别进行风险评定。
评估组也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相关项目的风险等级和风险类别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备注说
明理由。
——对于附录A以外的评估项目,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安全评估,其风险等级、风险类别评定方法参
照附录B,由评估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定。
——对于附录C中不适用的项目,在该项目的各栏中填写“无此项”。
5.3.2使用管理各项目评估方法
——对于附录A中使用管理的各评估项目,如果该项目满足附录A中的“评估要求”,则评估组在
附录C中“评估结论”栏填写“符合”,如果该项目不满足附录A中的“评估要求”,则评估组
在附录C中“评估结论”栏填写“不符合”。
——对于附录C中不适用的项目,在该项目的各栏中填写“无此项”。
5.3.3维护保养各项目评估方法
——对于附录A中维护保养的各评估项目,如果该项目满足附录A中的“评估要求”,则评估组在
附录C中“评估结论”栏填写“符合”,如果该项目不满足附录A中的“评估要求”,则评估组
在附录C中“评估结论”栏填写“不符合”。
——对于附录C中不适用的项目,在该项目的各栏中填写“无此项”。
5.4各项目降低风险的措施
根据委托进行安全评估的电梯每个项目的风险评定结果和存在问题的描述,对每个评估项目提出降
低风险的措施。降低风险的措施应按以下方式进行。
——对于设备本体中风险隐患类别为Ⅲ的部件,只需正常维保,无需采取额外措施。
3
DB43/T1605—2019
——对于设备本体中风险类别为Ⅰ和Ⅱ的部件,如果被识别出有风险隐患的部件达到GB/T31821
《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判废要求的或制造厂家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中规定的判
废要求的,需采取更换电梯部件来消除风险。
——对于设备本体中风险类别为Ⅰ和Ⅱ的部件,如果被识别出有风险隐患的部件未达到GB/T31821
《电梯主要部件报废技术条件》所规定的判废要求的或制造厂家产品使用说明中规定的判废要
求的,需采取调整电梯部件来消除风险。
——对于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中存在的问题,应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合理建议,降低风险。
——对设备本体、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中被识别出的风险不能被消除或降低,应告知使用者该装置、
系统或过程的遗留风险,如增加警示标志等。
5.5安全评估综合结论判定及降低风险的安全措施建议
5.5.1设备本体安全评估结论
5.5.1.1设备本体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判定
对于设备本体的评估,在确定每一种风险情节的风险类别后,宜按如下方法评定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1)将三种风险类别分别按照表1所示规则赋值:
表1
风险类别ⅠⅡⅢ
值012
假设vi(i=1,„,n)为对应于第i个风险情节的风险类别的取值,其中n为所有进行评估的风险
情节的个数。
2)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综合安全状况得分:
n
0,ifvi0
i1
Dn
v
in
i1
100,ifvi0
2ni1
3)根据得分情况,按照表2判断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表2
DD>9595≥D>8585≥D>00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5.5.1.2设备本体安全评估结论
根据设备本体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判定,综合存在的风险和降低风险保护措施的成本,安全评估机构
可以按照下列原则在附录C第1页的“评估结论”栏给出相应的安全评估结论:
1)对于设备本体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四级的,应当建议电梯立即停用,采取安全措施消除风险后
方可使用。
2)对于设备本体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三级的,应当尽快采取安全措施消除风险。
4
DB43/T1605—2019
3)对于设备本体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二级的,需要采取安全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
4)对于设备本体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一级的,对评估指出的风险需要加强监护。
5.5.2使用单位安全评估结论
如果使用管理环节存在问题,宜在附录C第1页的“评估结论”栏给出结论或者建议。
5.5.3维护保养安全评估结论
如果使用维护保养环节存在问题,宜在附录C第1页的“评估结论”栏给出结论或者建议。
5.5.4降低风险的安全措施建议
1)对设备本体存在风险项目的零部件或系统通过修理可以恢复其安全功能的,应当提出对该电梯
进行修理的建议。
2)对设备本体存在风险项目的零部件或系统通过修理不能恢复其安全功能的,应当提出对该电梯
进行改造的建议。
3)对设备本体存在风险项目的零部件或系统不能通过修理或改造恢复其安全功能的,或修理或改
造更换零部件的价值高于同类整机价值的50%的,宜提出对该电梯进行更新。
4)对使用管理、维护保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应视具体情况给出合理意见。
6评估报告要求
安全评估报告格式及主要内容参见附录C。安全评估报告的结论页应当有评估人员、审核人员、批
准人员的签字和安全评估机构检验专用章或者公章。安全评估报告中的电梯设备概况、综合分析内容与
安全评估综合结论应当按照下述规定的内容描述:
1)电梯设备概况
电梯设备概况内容应当至少包括:
——电梯基本参数;
——电梯安装、改造、重大修理情况。
2)安全评估综合分析内容
电梯安全评估综合分析内容应当至少包括:
——电梯设备本体安全评估分析,按设备不同系统分析各项目存在的风险,对问题进行描述,对风
险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降低风险措施;
——电梯使用管理情况、维护保养情况分析,分别提出存在问题和加强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的
建议。
3)安全评估结论及建议
安全评估报告中使用下列综合结论:
——本次安全评估,该电梯安全等级为x级,建议XX(更新、改造、修理)。
——本次安全评估,该电梯安全等级为一级,建议对评估指出的风险加强监护。
——本次安全评估,该电梯使用单位存在XX问题,建议XX。
——本次安全评估,该电梯维护保养存在XX问题,建议XX。
5
DB43/T1605—2019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电梯安全评估项目、内容及要求
A.1设备本体评估项目、内容及要求
严概风
评估重率险备
序号项目编号评估要求
内容程等类注
度级别
使用单位提供了以下资料:
1)使用登记资料,内容与实物相符;
2)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TSGT7001附件A1.1、1.2、
档案
1.3所述文件资料,以及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
记录
应急救援演习记录等,保存完好;
等资
1.13)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2DⅡ
料管
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
理情
度等;
况4)与取得相应资格单位签订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
5)按照规定配备的电梯安全管理和作业人员的特种设备
1
作业人员证。
基本
情况零配
件更
1.2换及维护保养记录齐全。2DⅡ
供应
情况
运行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齐
1.32DⅡ
状况全。
故障
1)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齐全;
1.4及维2DⅡ
2)重大修理资料齐全(如有)。
修情况
1)应当在任何情况下均能够安全方便地使用通道。采用
梯子作为通道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①通往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的通道不应当高出楼梯所到
机房平面4m;
环境②梯子必须固定在通道上而不能被移动;③梯子高度超过
及通1.50m时,其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当在65°~75°之间,
往机并不易滑动或者翻转;④靠近梯子顶端应设置把手。
22.1房和2)通道应当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2DⅡ
机房滑轮3)机房通道门的宽度应当不小于0.60m,高度应当不小于
区域间的1.80m,并且门不得向房内开启。门应当装有带钥匙的锁,
及警安全并且可以从机房内不用钥匙打开;
示标通道4)机房应有适当的通风,同时必须考虑到井道通过机房
志通风.从建筑物其他处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直接排入机房
内。应保护诸如电机、设备以及电缆等,使它们尽可能不
受灰尘、有害气体和湿气的损害。
机房
及滑
机房门外侧应当标明“电梯机器—危险,未经允许禁止入
2.2轮间2DⅡ
内”,或者有其他类似警示标志。
警示
标识
6
DB43/T1605—2019
严概风
评估重率险备
序号项目编号评估要求
内容程等类注
度级别
机房
和滑
轮间
2.3机房地面应采用防滑材料,抹平混泥土、波纹钢板等。2DⅡ
的防
滑地
面
机房
1)机房地面高度不一并且相差大于0.50m时,应当设置楼
地面
梯或者台阶,并且设置护栏
2.4高度2DⅡ
2)机房地面有任何深度大于0.50m,宽度小于0.50m的凹
差和
坑或任何槽坑时,均应盖住。
凹坑
机房
和滑1)机房应设有永久性的电气照明,地面上的照度不应小
轮间于200lx;
2.53CⅡ
有足2)滑轮间应设置永久性的电气照明,在滑轮间应有不小
够的于100lx的照度。
照明
机房
内用
2于搬
机房运设在机房顶板或横梁的适当位置上,应装备一个或多个适用
区域2.6备的的具有安全工作载荷标示的金属支架或吊钩,以便起吊重2DⅡ
及警金属载设备。
示标支架
志或吊
钩
温度
2.7机房或者机器设备间的空气温度保持在5℃~40℃之间。2DⅡ
控制
机房
噪音当额定速度v≤2.5m/s,机房内平均噪音≤80dB;当额定速
2.83DⅡ
(定度2.5m/s<v≤6.0m/s,机房内平均噪音≤85dB。
量)
1)在控制屏和控制柜前有一块净空面积,其深度不小于
0.70m,宽度为0.50m或屏、柜的全宽(两者中的大值),
工作
高度不小于2m;
2.9安全2DⅡ
2)对运动部件进行维修和检查以及人工紧急操作的地方
区间
有一块不小于0.50m×0.60m的水平净空面积,其净高度不
小于2m。
在机房(机器设备间)内的曳引轮、滑轮、链轮、限速器,
旋转
在井道内的曳引轮、滑轮、链轮、限速器及张紧轮、补偿
部件
绳张紧轮,在轿厢上的滑轮、链轮等与钢丝绳、链条形成
2.10的安2DⅡ
传动的旋转部件,均应当设置防护装置,以避免人身伤害、
全防
钢丝绳或链条因松弛而脱离绳槽或链轮、异物进入绳与绳
护
槽或链与链轮之间。
7
DB43/T1605—2019
严概风
评估重率险备
序号项目编号评估要求
内容程等类注
度级别
机房
内是
否漏
水,
2
是否
机房
堆放机房(机器设备间)应当专用,不得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
区域
2.11杂物用途。2DⅡ
及警
或安
示标
装除
志
消防
设施
外的
设备
渗、
3.1漏油减速箱轴伸出端每小时渗漏油面积不应超过25cm2。1DⅠ
情况
齿轮
3.2油温超过85℃,且采取的措施无法降温。1DⅠ
油
齿轮
齿轮副出现严重磨损,齿侧间隙不应超过1mm或磨损量不
3.3副间1DⅠ
大于原齿厚15%。
隙
3
减速啮合
轮齿不得出现塑像变形、折断、裂纹、齿面点蚀、胶合或
箱和3.4面状1DⅠ
磨损等形式的严重失效。
曳引态
轮
齿轮
3.5点蚀齿轮不得出现点蚀。1DⅠ
情况
3.6轴承传动轴、轴承或者键不应出现影响安全运行的损坏。1DⅠ
1)无齿轮曳引机以额定频率供电空载运行时,其检测部
位的振动速度有效值的最大值不应大于0.5mm/s;
3.7振动1DⅠ
2)有齿轮曳引机曳引轮的扭转振动速度有效值的最大值
不应大于4.5mm/s。
1)绳槽磨损造成曳引力不足或
3
曳引者过大,无法满GB7588中9.3的要求;
减速
轮绳2)当曳引轮出现磨损,槽面之间的硬度差异大于15HB;
箱和3.82CⅠ
槽磨3)轮槽异常的不规则磨损,存在钢丝绳脱槽的风险;
曳引
损4)轮槽有缺损,存在损伤钢丝绳的风险;
轮
5)轮毂出现裂纹。
8
DB43/T1605—2019
严概风
评估重率险备
序号项目编号评估要求
内容程等类注
推荐标准
- DB35/T 563-2021 连城白鸭 品种 2021-08-17
- DB35/T 695-2021 德化黑鸡 品种 2021-08-17
- DB65/T 4367-2021 水质 甲基汞和乙基汞的测定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 2021-06-22
- DB65/T 4369-2021 水质 石油类的测定 荧光光度法 2021-06-22
- DB65/T 4370-2021 水质 红霍素和青霉素的测定 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 2021-06-22
- DB65/T 4372-2021 固体废物 石油类的测定 红外分光光度法 2021-06-22
- DB65/T 4368-2021 土壤 石油类的测定 荧光光度法 2021-06-22
- DB35/T 643-2021 福建黄兔 品种 2021-08-17
- DB35/T 2000-2021 碳排放数据公共平台数据传输协议 2021-08-17
- DB65/T 4371-2021 马泰勒虫病荧光定量PCR诊断技术规程 2021-06-22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 1DB61/T 977-2015 在用曳引驱动电梯安全评估规程
- 2DB54/T 0304-2023 曳引驱动电梯安全评估规程
- 3DB50/T 511-2013 老旧曳引驱动电梯安全评估导则
- 4DB4102/T 069-2025 在用曳引驱动杂物电梯安全评估规范
- 5DB52/T 1250-2017 在用曳引驱动电梯安全评估规程
- 6DB42/T 1522-2019 曳引驱动电梯去功能化评估规则
- 7DB41/T 1635-2018 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IC卡系统检验细则
- 8DB43/T 561-2010 曳引驱动电梯平衡系数免载荷 检测方法
- 9T/ZZB 2475-2021 曳引驱动洁净电梯
- 10T/ZZB 2119-2021 曳引驱动医用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