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222-2014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路基工程

DB34/T 2222-2014 Highway Construction Standardization Guide: Subgrade Engineering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1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2222-2014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4-12-17
实施日期
2015-01-17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交通厅
适用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安徽省新建、改建(大修)、扩建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其他等级的公路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可选服务
1,提供正版标准批量采购服务,为企业合规性保驾护航,提供标准文件翻译服务,专家翻译,权威可靠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DB34/T 2222-2014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路基工程-第1页
DB34/T 2222-2014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路基工程-第2页
DB34/T 2222-2014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路基工程-第3页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安徽省巢湖市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建筑大学。
起草人:
吴跟党、王良宗、马中南、朱忠明、康家鼎、吴家祥、魏文江、张涛、张琼、陈桂荣、唐立琴、杨军、王仕传、朱其宇、阮冬平、裴世敏、苏维婷、张民昌、李青冬、羊俊宝、刘秀琴、王国体、谢定宇、马少岚、邓成龙、何俊、
出版信息:
页数:11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

P66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2222—2014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路基工程

ProvinceHighwayConstructionStandardizationGuideroadbedconstruction

文稿版次选择

2014-12-17发布2015-01-17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目次

目次

前言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2

3术语定义和符号..................................................................3

3.1术语定义.................................................................3

3.2符号.....................................................................4

4基本原则........................................................................6

5施工准备........................................................................7

5.1一般规定.................................................................7

5.2技术准备.................................................................7

5.3现场准备.................................................................9

5.4取、弃土场..............................................................10

5.5首件工程................................................................12

6填方路基......................................................................14

6.1一般规定................................................................14

6.2地基层施工..............................................................14

6.3清淤....................................................................16

6.4填土路基................................................................19

6.5填石路基................................................................24

6.6土石混填路基............................................................27

6.7天然砂砾石路基...........................................................29

6.8高填方路基..............................................................32

7挖方路基.......................................................................37

7.1一般规定................................................................37

7.2土质路堑开挖施工........................................................37

7.3石质路堑开挖施工........................................................39

7.4路堑整修................................................................43

7.5挖方路基检查与验收......................................................44

I

目次

8路基衔接施工...................................................................45

8.1路基与构造物衔接施工.....................................................45

8.2半填半挖路基、填挖过渡段................................................47

9特殊路基.......................................................................50

9.1一般规定................................................................50

9.2膨胀土路基...............................................................50

9.3粉土路基................................................................57

9.4红砂岩路基...............................................................59

9.5软土地基处理.............................................................63

9.6改扩建工程路基施工......................................................81

9.7滑坡地段路基............................................................83

9.8采空区路基..............................................................85

10冬、雨季路基施工..............................................................93

10.1冬季路基施工...........................................................93

10.2雨季路基施工...........................................................94

11路基排水施工.................................................................96

11.1一般规定...............................................................96

11.2施工准备...............................................................96

11.3地表排水................................................................96

11.4地下排水..............................................................100

11.5临时排水..............................................................103

11.6排水工程整修..........................................................103

附录A路基填筑碾压设备的选用..................................................105

附录B膨胀土的定义、分类及使用条件............................................106

附录C红砂岩的矿物成分、分类及性质............................................107

II

前言

前言

为进一步提高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和安全水平,规范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根据交通运输

部《关于开展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活动的通知》的要求,结合我省高速公路施工技术与管理情况,

特编写安徽省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系列指南。系列指南包括《安徽省高速公路驻地建设标准化

指南》、《安徽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和《安徽省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标准化指南》。

《安徽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简称“施工标准化指南”)依据国家、交通运输部等

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发布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路基工程、第二部分路面工程、第三部分桥涵工

程、第四部分边坡与支挡工程、第五部分隧道工程、第六部分交通安全设施、第七部分机电工程。

本部分为《安徽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第一部分。

主要内容有: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和符号、基本原则、施工准备、填方路基、挖

方路基、路基衔接施工、特殊路基、冬、雨季路基施工、路基排水施工;主要针对安徽省地域、工

程地质特征,从工艺流程、施工技术要点、检查与验收等方面进行了编写,并提出了具体要求,确

保施工质量、安全、环保等目标的实现。

本指南由安徽省交通厅提出并归口。

组织编写单位:安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

本部分起草单位:安徽省巢湖市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

安徽省路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建筑大学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吴跟党王良宗马中南朱忠明康家鼎吴家祥魏文江张涛

张琼陈桂荣唐立琴杨军王仕传朱其宇阮冬平裴世敏

苏维婷张民昌李青冬羊俊宝刘秀琴王国体谢定宇马少岚

邓成龙何俊汪浩俞廷保周小木李晓步冯时海何拥宁

王婉娣崔晓东王鑫磊

III

1范围

1范围

本部分适用于安徽省新建、改建(大修)、扩建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及其他等

级的公路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1

安徽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路基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

版本适用于本指南。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南。

JTG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200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路基拼接技术

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桥涵结构物拼接技术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江苏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路基工程)

2

3术语定义和符号

3术语定义和符号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术语定义

3.1.1路基

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

来的行车荷载。结构上有路床、路堤及地基组成。

3.1.2路床

路面结构层底面以下0.80m范围内的路基部分,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床(0~0.3m)

和下路床(0.30~0.80m)。

3.1.3路堤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路堤在结构上分为上路堤和下路堤,上路堤是指路面底

面以下0.80~1.50m范围内的填方部分;下路堤是指上路堤以下的填方部分。

3.1.4路堑

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

3.1.5承载比

表征路基土、粒料、稳定土强度的一种指标,即标准试件在贯入量为2.5mm时所

施加的试验荷载与标准碎石材料在相同贯入量时所施加的荷载之比值,以百分率表

示。

3.1.6压实度

填筑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用百分率表示。

3.1.7填石路堤

用粒径大于37.5mm且含量超过总质量70%的石料填筑的路堤。

3.1.8土石混填路堤

3

安徽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路基工程)

石料含量占总质量30%~70%的土石混合材料修筑的路堤。

3.1.9特殊路基

位于特殊土(石)地段、不良地质地段或受水、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强烈的路基。

3.1.10软弱地基处理

采用工程方法对天然地面软弱土层进行改良、加固,以适应路基的承载要求。

3.1.11构造物

主要指路基范围内的圬工、混凝土构造物,如涵洞、通道、排截水沟、跌水、急

流槽及排水设施等混凝土结构、防护结构等。

3.1.12膨胀土

富含亲水性矿物具有明显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的高塑性黏质土。

3.1.13粉土

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质量不超过总质量的50%,且塑性指数等于或小于10

的土应定名成为粉土。

3.1.14红砂岩

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砂岩及页岩等沉积岩类的岩石,因含有丰富的氧化

物呈红色、深红色或褐色,这类岩石统称为红砂岩。

3.1.15采空区

由人为挖掘或者天然地质运动在地表下面产生的“空洞”。

3.2符号

——土的天然含水率(%)

e——土的天然稠度

0——土的压实最佳含水率(%)

L——土的液限含水率(%)

p——土的塑限含水率(%)

4

3术语定义和符号

Ip——土的塑性指数

E0——路基回弹模量(MPa)

l0——路基顶面实测代表弯沉值(1/100mm)

d——土、石颗粒的粒径(mm)

5

安徽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路基工程)

4基本原则

4.1路基工程施工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积极改善施

工条件,制订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安全生产措施,确保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身体

健康。

4.2本指南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交通运输部、安徽省

交通运输厅等工程建设主管部门颁布的与路基工程施工相关的文件、标准、规范、规

程和技术指南编制。

4.3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必须严格遵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积极改

善施工条件,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建立健全安全

生产管理体系,制定确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安全生产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作

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4.4高速公路路基施工应树立环保理念,坚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保护

生态、有序发展”的原则,节省对土地的占用,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4.5路基施工应结合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工序、施工工艺

和施工过程管理的施工方案,提高施工管理与技术水平。

4.6高速公路路基施工鼓励采用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4.7路基施工标准化,在执行本指南同时,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相关规范和

标准。

6

5施工准备

5施工准备

5.1一般规定

5.1.1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按照《安徽省高速公路工地标准化建设指南》

(DB34/T1663-2012)的要求,进行驻地和临时设施的规划、建设;应保证路基影响

范围内原有道路、结构物及农田水利等设施的使用功能。

5.1.2路基工程开工前,应做好设计技术交底。在全面理解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由建

设单位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和沿线的地方政府,进行现场调查和核对,使施工

沿线涉及生产、生活的有关功能设施的设计更贴近实际,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5.1.3开工前必须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并对各类

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和岗前培训;特殊工种人员应进行岗前培训、考核,持

证上岗。

5.1.4依据施工沿线既有的给、排水系统,结合施工组织设计的临时排水系统,因

地制宜、合理结合、补充完善给、排水总体设计,保证水系畅通。

5.1.5现场调查后,施工单位应根据设计、合同和现场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组织

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实施。

5.1.6分部或分项工程开工应提前14天上报开工报告。其内容包括:按合同工期完成

的施工进度计划,GPM网络图/条形图;详细施工方法、顺序、时间;材料、设备、

人员进场计划,资源的安排;资金计划;项目管理组织设置及人员分工;施工安排和

方法总说明;质量管理方法、手段;重点工程施工措施;安全体系和保证措施;廉政

建设、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施工技术、工艺方案说明及图表;其他说明事项。分部

或分项工程开工报告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可施工。

5.2技术准备

5.2.1测量放样

1开工前应对设计提供的路基沿线测设资料和测量标志,进行复测核对;对异议

的导线点、水准点,提交勘误、高程修正数据信息报告。

7

安徽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路基工程)

2路基测量的水准点、三角网点和控制桩、放样检验标桩应进行保护,设立易识

别标志;破坏的桩点及时恢复。

3控制测量

各项参数参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表3.2.2-1、表3.2.2-2、

表3.2.2-3、表3.2.2-4、3.2.2-5、3.2.2-6。

4导线复测

(1)导线测量精度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表3.2.2-3

的要求。

(2)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可增设满足相应精度要求的附合导线点。

(3)同一建设项目内相邻施工段的导线应闭合,并满足同等级精度要求。

(4)对可能受施工影响的导线点,施工前应加以固定或改移,从开工至竣工验

收的时间段内应保证其精度。

5水准点复测与加密

(1)水准点精度应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表3.2.2-6

的要求。

(2)沿路线每500m宜有一个水准点。在结构物附近、高填深挖路段、工程量

集中及地形复杂路段,宜增设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应符合相应等级的精度要求,并与

相邻水准点闭合。

(3)当水准点有可能受到施工影响时,应进行处理。

6中线放样

(1)路基开工前,应进行全段中线放样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高速公路、一

级公路宜采用坐标法进行测量放样。

(2)中线放样时,应注意路线中线与结构物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

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3)设计图纸和实际放样不符时,应查明原因后进行处理。

7路基放样

(1)路基施工前,应对原地面进行复测,核对或补充横断面,发现问题时,应

进行处理。

(2)路基施工前,应设置标识桩,对路基用地界、路堤坡脚、路堑坡顶、取土

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标识清楚。

8

5施工准备

(3)对深挖高填路段,每挖填3~5m或者一个边坡平台(碎落台)应复测中线

和横断面。

(4)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施工中,标高控制桩间距不宜大于200m。

(5)施工过程中,应保护好所有控制桩点,并及时恢复被破坏的桩点。

8每项测量成果必须进行复核,原始记录应存档。

5.2.2试验

1路基施工前,应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工地试验室,按《安徽省高速公

路工地标准化建设指南》(DB34/T1663-2012)有关要求执行。

2路基施工前,应对路基基底土进行相关试验。每公里至少取2个点;土质变

化大时,视具体情况增加取样点数。

3应及时对来源不同、性质不同的拟作为路堤填料的材料进行取样和标准试验。

土的试验项目包括天然含水量、液限、塑限、标准击实试验、CBR试验等,必要时应

做颗粒分析、相对密度、有机质含量、易溶盐含量、冻胀和膨胀量等试验。试验方法

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40—2007)执行。对工地试验室不具备检测能力的试

验项目,应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试验机构进行试验。

4使用特殊材料作为填料时,应按相关标准作相应试验,必要时还应进行环境

影响评估,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5承包人应按监理程序将试验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

5.3现场准备

5.3.1一般要求

1承包人应按设计文件进行红线用地放样,确定路基施工界线,保护设计文件

或监理工程师指定要保留的植被、地下构造物及其它设施等。

2承包人宜按土方填筑工程量的大小划分施工段落,组织路基施工。每个路基

施工区域的段落以不超过3km为宜,这样既方便工作面的展开,又能形成一定的流水

作业面。

5.3.2场地清理

1路基及取土坑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应在清表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

树木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妥善处理。

9

安徽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路基工程)

2路基及取土坑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含有草皮、农作物根系的表

土应予以清除,宜将表土集中储存,以备将来进行土地复耕和绿化使用。

3路基跨越河、塘地段时,承包人应采取措施修筑围堰,排除积水,清除不适

宜材料,并按设计要求的施工工艺进行填前处理。

4场地清理完成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基底处理,使其压实度满足要求。原地

面存在坑、洞、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设计的填料分层回填压实。

5地基为耕地、松散土、水稻田、湖塘、软土、高液限土等时,应按图纸要求

进行处理。

5.3.3拆除与挖掘

1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旧桥梁、旧涵洞、旧路面和其他障碍物等按设计要求进行

处理。

2指定为可利用的材料,应妥善保管,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为了运输方便,承

包人应将其有序堆置于监理工程师指定区域。对于废弃材料,承包人应按监理工程师

的指示妥善处理。对因拆除施工造成的坑穴,应按要求分层回填夯实。

5.4取、弃土场

5.4.1一般要求

1按设计图纸要求确定取、弃土场的具体位置、范围。依据实际情况变更时,

应进行变更设计和程序报批,另选定的取、弃土场应设置在路线规划范围外。

2在设计阶段,按照土石方平衡利用原则,尽量减少或避免取弃土。工程完工

后依据设计文件,结合现场实测资料数据对取、弃土场的工程实用数据进行复核、复

查,如有不符和偏差,应出具报告说明。

3取、弃土场整治完成后,应与原地形及自然环境协调,施工单位应与地方政

府办理交接手续。

5.4.2取土场

1取土场尽量利用荒地、山地、兼顾农田、水利建设和环境保护,力求少占耕

地。取土场应有规则的形状和平整的底部,不积水,便于复耕和绿化,见图1。

10

5施工准备

图1复耕后的取土场

2取土场利用前应取样在工地实验室进行标准土工试验,与设计资料进行验证,

土质应符合路基填筑要求,如有出入,应报设计、监理部门核准。

3取土场利用前应现场核查,储存数量是否满足要求,对取土方案进行完善和

优化。

4取土场原地面属于耕植土,应先挖出集中堆放,工程完工后,用于恢复植被。

5取土时应注意环境保护,取土后的裸露面应按设计采取土地整治或防护措

施。在风景区或有特殊要求的施工地段,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完成配套的环保工程。

5.4.3弃土场

1弃土场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1)按“因地制宜”原则,视地形条件就近消化弃土。弃土场宜选在山沟、凹

地内,但在上游汇水面积过大的沟谷内不宜设置弃土场。不得占用耕地、尽量少占林

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

(2)严禁向江、河、湖泊、水库、沟渠内弃土、弃渣。

(3)严禁在岩溶漏斗、暗河口、泥石流沟上游、堑顶上方、桥下设置弃土场。

2弃土场的位置与高度应保证路堑边坡、山体和自身的稳定,不得影响附近建

筑物、农田、水利设施、河道、交通和环境等。

3弃土场应分层满面积填筑,按设计要求进行整平碾压,不得任意倾倒;并按

设计进行排水、防护和绿化施工,防止次生灾害。

4弃土场宜按耕地的要求进行整修,达到耕种条件的弃土场作为新造田地移交

当地政府,见图2;弃石场表面覆盖的土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以便恢复植被。

11

安徽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路基工程)

图2复耕后的弃土场

5.5首件工程

5.5.1一般要求

1路基工程中特殊路基、不同压实标准及不同填料的路基、结构物台背回填、

砌筑防护工程应实行首件工程认可制。

2首件工程以施工合同段为单位分别进行,施工前应按本指南第5.1、5.2、5.3

条规定做好施工准备工作。

3施工单位根据确定分项工程,按总体施工组织计划,对每类分项工程的首件

工程编制开工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复后方可实施。

5.5.2首件工程的实施

1施工单位应严格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操作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操

作程序和有关技术指标,并留下工程照片及声像资料,修正完善施工组织设计。

2监理工程师必须对首件工程全过程旁站,做好相应记录。对实施过程中发现

的问题及时提出可行的调整处理方案,以保证其顺利实施。

3每道工序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先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5.5.3首件工程的评价认可

1首件工程完成后,施工单位应对已完成项目的施工工艺进行总结,并对质量

进行综合评定,提出自评意见;报监理工程师进行终评,并经项目业主确认。

2首件工程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合同文件、

招标文件、设计文件、有关规范、与项目有关的质量管理办法等进行评价。

3首件工程质量评定等级分为优良(得分≥90分)、合格(75≤得分<90)、不合

12

5施工准备

格(得分<75)。优良工程为通过评审,可以组织推广示范,进行后续施工。后续工程

必须严格按照首件工程确定的施工工艺组织施工。合格工程予以接受,在整改完善提

高后进行后续工程施工。不合格工程应返工,重新进行首件施工。首件工程必须达到

优良,否则应重新申报首件工程。

5.5.4首件工程总结报告的编写

首件工程评价完成后,应对该项工程进行总结,编写首件工程总结报告,内容

包括:

1首件工程概况;

2首件工程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3首件工程施工情况;

4各工序检测试验数据及相关报告;

5首件工程质量评价;

6首件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技术问题及针对性改进措施;

7推广的意见和建议。

13

安徽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路基工程)

6填方路基

6.1一般规定

6.1.1路基填料应满足《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的各项要求。

6.1.2路基填筑应控制好填筑厚度。填料的铺设宽度,每侧宜超出路堤设计宽度

30cm,以保证路基修整边坡后路基边缘压实度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6.1.3应做好施工期间临时排水总体规划和建设,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性排水设

施综合考虑,并与工程影响范围内的自然排水系统相协调。路基填筑过程中应设置拦

水埂并每隔50米设置横向临时流水槽与排水沟相连。

6.1.4标段结合部、分段作业结合部、填挖交界结合部、台背与路基结合部应作为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

6.1.5路基施工宜按“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组织施工,流程图见图3;

使路基宽度、厚度、压实度、平整度、纵断高程、横坡度满足设计要求;宜按“四区

段”分区并设置明显标识牌。

准备阶段填筑阶段整修验收阶段

填整碾检

筑平压测

区区区区

段段段段

施地分摊洒机检整

工基层铺水械测修

准处填整晾碾检验

备理筑平晒压验收

图3“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工艺框图

6.2地基层施工

6.2.1一般要求

1测量放样保证地基层宽度,设计断面外每边超过50cm视同地基处理,与施工

14

6填方路基

便道连接处按本指南8.2施工工艺处理。

2地基处理应作为填方路基的关键工序;针对小块不同形状的地基,应制定专

项处理方案,尽快成形、成段;应做好防雨、排水。

3针对不同的地基选择合适的碾压机械,制定适宜的碾压工艺。

6.2.2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人员应按批准的分项工程开工报告配置到位。

2每个施工工区应综合施工条件,进度计划等因素,配备不小于表1所列设备。

3技术准备按本指南5.1、5.2执行。

表1地基层施工建议机械设备配备表

月计划数量

作业内容配备机械设备类型和数量

(m2)

推土机120KW以上2台,振动压路机2台(激振力270KW以

清理现场50000上),18-21t光轮压路机1台,挖掘机(1m3以上)2台,根据

运距配备适当数量的自卸车,平地机(180KW以上)1台。

6.2.3施工技术要点

1土质地基

(1)地基层为耕地、水稻田、湖塘、软土、高液限土等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处理,局部软弹的部分也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图4耕地处理图5挖台阶

(2)原地面坑洞、穴等,应在清除沉积物后,用合格填料分层回填分层压实;

泉眼、露头地下水,采取有效导排措施引出路基以外;地下水位较高,应按设计要求

进行处理。

(3)当地基层层底为自然地面坡面,且自然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

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见图5。一般台阶宽度不小于2m,而且台阶顶面应做成向

15

安徽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路基工程)

内倾斜4%~6%的坡度,并用小型夯实机加以夯实。

(4)对陡坡地段、填挖交界、高填方地基应按设计要求处理;对于V型沟槽应

在清表后采用强夯作业,直至工作面能够进入大型压实机具施工作业。

(5)零填挖路床及路堑0~80cm范围内如为土质,应全部翻松后再压实,并应

先进行地表土试验检测,如原状土不符合路床要求时,应及时上报监理工程师,按程

序进行变更处理。

(6)路堤基底的压实度应不小于90%。

2石质地基

(1)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2)在非岩石地基上,填筑填石路堤前,应按设计要求设过渡层。

3土石混合地基

(1)地基的承载力应满足路基设计不同填筑高度的要求。

(2)当基底范围内由于地面水或地下水影响路基稳定时,应采取必要的引排、

拦截等措施。

(3)在陡、斜坡地段,土石路堤靠山一侧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排水和防渗处理。

6.3清淤

6.3.1一般要求

1对施工合同段内的河塘统一编号,路基范围内的河塘淤泥应清除彻底。

2测量工作应包括河塘起讫断面(位于原地面处河塘边口)在内的各横断面淤

泥顶、淤泥底高程、几何尺寸,并绘制河塘平面图和横断面图,回填测量按路基填筑

要求分层进行。河塘清淤淤顶、淤底测点应一致。

3河塘清淤范围以施工断面图所示为准(即边沟外坡线放线)。

4平面图应能正确反映河塘与路线的位置关系、周围地貌及清淤范围。平面图

中应标明路基中心线、边线、断面桩号、河塘平面尺寸等内容。

5横断面布置原则上应垂直于道路中心线,反映整个路基宽度范围,并注明与

路线桩号的关系。横断面布设的纵向间距应不大于10m。当纵向地形变化复杂时,应

加密横断面。加密断面桩号尽量与设计断面桩号相符,单个河塘至少应布设三个横断

面,且河塘中心必须布设横断面。横断面的测点间距应不大于5m。横向地形变化较

大时,应加密测点,测点应设在变化点,每个横断面的测点应不小于3个。

16

6填方路基

6每个河塘(包括暗塘)必须留有清淤前后的影像资料,反映河塘的大小、位

置和周边环境,以备检查。

7承包人在清淤前后应分别上报监理工程师申请四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项目现场管理机构)联测,监理工程师应组织在24h内进行联测,河塘淤

顶、淤底断面联测后,承包人应在48h内将河塘平面图及淤顶、淤底断面高程、尺寸、

清淤工程量及回填总工程量等上报监理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应在48h内完成复核后,

将复核结果返回承包人并上报项目现场管理机构。

8河塘清淤量超过施工图设计数量时,应按变更设计程序办理。

6.3.2施工准备

1施工现场人员应按批准的分项工程开工报告配置到位。

2每个施工工区应综合施工条件,进度计划等因素,配备不小于表2所列设备。

表2河塘清淤建议机械设备配备表

月计划数量

作业内容配备机械设备类型和数量

(m3)

泥浆泵抽排清淤3000150mm水泵4台,高压水枪3套,100mm泥浆泵3台。

150mm水泵4台,挖掘机2台,根据运距配备适当数量的自卸

机械挖除清淤6000

车。

6.3.3河塘清淤施工工艺流程见图6。

推荐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