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试验
65 农业
77 冶金
无数据~
暂无内容
请重新选择[分类]、[状态]、[年份]
为您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T/XJBX 0083-2025 低碳混凝土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规范 即将实施
    译:T/XJBX 0083-2025 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Life Cycle Carbon Emissions of Low-Carbon Concrete
    适用范围:随着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日益迫切,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重要领域,面临着显著的低碳转型压力。混凝土作为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其在原材料生产、运输、施工、使用与拆除处置等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均会产生碳排放,对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影响巨大。开展混凝土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是推动低碳建材研发、绿色建筑推广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手段。 目前,国际上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方法体系。我国也陆续发布了碳排放核算、建筑材料碳足迹和绿色建筑评价的相关标准文件。但针对混凝土这一特殊材料,其组成复杂、应用广泛、区域差异性显著,现有方法在数据获取、边界划定、结果对比与应用指导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亟需制定统一、规范、可操作性强的评估方法。 本文件旨在为低碳混凝土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估提供系统化的规范,明确评估的边界、方法、指标与结果表达方式,促进混凝土产业链上下游的碳减排协同与绿色转型。本文件适用于低碳混凝土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施工、运营及回收利用等各环节的碳排放评估与管理,同时也可为政府政策制定、行业对标评价和绿色建筑认证提供依据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100.30混凝土和混凝土制品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30/49医疗器械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1-10 | 实施时间: 2025-12-01
  • T/SZZC 001-2025 智能装备 人工智能集成设计技术规范 即将实施
    译:T/SZZC 001-2025 Intelligent equipment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tegration desig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智能装备人工智能集成设计过程中,涉及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算法选型、软硬件集成、测试与验证、文档编制环节及安全性与合规性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制造领域内,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中人工智能技术的集成设计活动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240.50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1-17 | 实施时间: 2025-12-16
  • T/GDAEPI 45-2025 有机污染土壤化学修复潜在二次污染物识别与检测技术导则 即将实施
    译:T/GDAEPI 45-2025 Technical directives for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potential secondary pollutants in the chemical remediation of organic contaminated soil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有机污染土壤化学修复过程中的潜在二次污染物识别与检测的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建设用地典型有机污染(多环芳烃、多氯联苯、石油烃、多溴联苯、邻苯二甲酸酯、卤代烃等)土壤异位化学修复后的效果评估工作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3.080.10土壤的化学特性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N77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1-17 | 实施时间: 2025-12-16
  • T/XJBX 0115-2025 基于大数据的生产制造全流程质量追溯 技术指南 即将实施
    译:T/XJBX 0115-2025 Big data-based technology guide for full-process quality traceability in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适用范围:在全球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和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背景下,产品质量不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保障消费者权益和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质量追溯体系大多局限于局部环节,缺乏对全流程、多维度数据的整合分析,难以满足现代制造业对透明化、可追溯和可验证的质量管理需求。 大数据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生产制造全过程质量追溯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通过对原材料、工艺过程、设备运行、检验检测、仓储物流、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可以实现产品质量信息的全流程可追溯。大数据驱动的质量追溯体系,不仅能够精准定位质量问题发生的环节,还能通过模式识别与预测分析,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推动制造过程的优化与升级。 近年来,国家和行业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智能制造、质量管理和数据治理的政策文件,强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质量追溯能力。然而,目前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跨系统共享难度大、追溯分析方法不规范、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不足等问题,影响了追溯体系的有效性和推广应用。 制定本指南的目的在于明确基于大数据的生产制造全流程质量追溯的总体要求,规范数据采集、存储、共享、建模与分析的方法,提出典型应用场景和安全保障措施,从而提升质量追溯体系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件既是制造企业开展质量追溯体系建设的参考依据,也是行业监管和政策制定的重要技术支撑。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生产制造企业开展大数据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和应用,也可为相关行业的质量管理、标准制定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240.01信息技术应用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1-10 | 实施时间: 2025-12-01
  • T/XJBX 0089-2025 建筑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检测指南 即将实施
    译:T/XJBX 0089-2025 Guidelines for test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uilding composite materials
    适用范围:建筑复合材料(architectural composite materials)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的材料组合而成,通过材料间的协同作用,显著改善力学性能、耐久性和功能性。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结构构件、幕墙、保温系统及功能性建筑材料领域,其力学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及使用寿命。 力学性能检测是评估建筑复合材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性能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剪切性能、冲击韧性、疲劳寿命及断裂韧性等指标。随着建筑复合材料种类和应用场景的不断增加,检测方法和标准要求日益多样化,传统单一检测方法已难以全面评估材料性能。 目前,国内外对建筑复合材料的检测方法已有一定研究和应用,但在实际工程中仍存在检测方法不统一、实验参数差异大、数据分析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影响了检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工程应用的安全性。为此,制定本文件旨在规范检测方法、流程、设备使用及数据处理,提供系统化、标准化的技术指导。 本文件适用于各类建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为科研机构、检测单位及工程应用提供技术依据,确保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可比性。通过统一的检测规范,可以为建筑结构设计、材料选型及施工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推动复合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安全应用和技术创新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100.99其他建筑材料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74广播、电视发送与接收设备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1-10 | 实施时间: 2025-12-01
  • T/XJBX 0090-2025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评估与应对规范 即将实施
    译:T/XJBX 0090-2025 Standard for risk assessment and response of engineering cost audit
    适用范围:随着工程建设项目规模和复杂度的不断提升,工程造价管理在保障项目经济效益、控制投资风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由于设计变更频繁、施工环境复杂、材料价格波动及合同管理不完善等因素,工程造价审计工作面临较高风险。未经充分识别和控制的风险可能导致审计结论失真、投资决策偏差,甚至引发经济纠纷或法律责任。 工程造价审计风险评估与应对是确保审计结果客观、真实和可靠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识别、量化分析和科学应对各类风险,可以有效降低审计失误率,提升审计质量,保障项目投资安全和经济效益。风险评估不仅涉及工程项目本身的造价核算,还包括合同条款、设计方案、施工方案及相关政策法规的综合分析,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本文件结合国内外工程造价审计管理经验及实践案例,提出系统的审计风险识别方法、评估指标体系、量化分析模型及应对措施,旨在为审计机构、项目管理单位及相关监管部门提供操作性强、科学性高的技术指导。通过标准化的风险评估与应对流程,能够实现对工程造价审计全流程的规范管理,确保审计工作公开、透明、可追溯,并为项目投资决策和造价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010.01建筑工业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E49其他石油产品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1-10 | 实施时间: 2025-12-01
  • T/XJBX 0117-2025 房屋建筑工程清单计价风险控制技术规范 即将实施
    译:T/XJBX 0117-2025 Hous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Billing Price List Risk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适用范围:随着我国建筑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管理逐渐向市场竞争机制转变,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已成为建筑工程造价确定与合同管理的重要基础。清单计价不仅涉及项目成本控制与合同履行,还直接关系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经济利益,其风险控制水平对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清单计价环节常常面临诸多风险因素。例如,市场价格波动可能导致材料、人工费用大幅度变化;政策调整和税费制度改革可能增加计价不确定性;设计变更、工期延误等施工因素可能引发计价争议;信息不对称、合同条款不完善和管理不规范也容易造成清单计价风险。这些风险一旦缺乏有效控制,不仅会引发成本超支和经济纠纷,还可能影响工程质量与进度,降低项目整体效益。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工程造价管理、合同管理及风险防范的政策文件,对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透明化、规范化和精细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信息化技术、BIM 技术、造价大数据分析与智能化风险预警工具的应用,也为清单计价风险的识别、评估与控制提供了新的支撑。 在此背景下,制定本文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有助于统一风险识别和控制的基本方法,明确工程量清单计价中的风险边界;另一方面,它通过构建系统化的风险管理流程和控制措施,提升各方对风险的预防、应对与分担能力。同时,本文件还将推动信息化与数据化管理在造价风险控制中的应用,为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本文件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量清单计价风险控制,也可为市政工程及其他建设工程提供参考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010.01建筑工业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1-10 | 实施时间: 2025-12-01
  • T/SZZC 002-2025 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系统架构规范 即将实施
    译:T/SZZC 002-2025 Artificial intelligence-driven robot system architecture specification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人工智能驱动的机器人系统(以下简称 “系统”)的系统架构总体要求、硬件层、硬件抽象层、平台层、智能层、应用层、跨层级支撑系统要求、测试与验收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工业制造场景中 AI 驱动的工业机器人的设计、开发与集成,可作为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系统集成及应用部署的技术依据,明确架构层面的通用约束与实现基础,支撑智能制造场景下的高效生产与安全运行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240.50信息技术在工业中的应用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1-17 | 实施时间: 2025-12-16
  • T/XJBX 0082-2025 建筑智能化系统数据安全防护技术规范 即将实施
    译:T/XJBX 0082-2025 The specification for data security protection technology of intelligent building system
    适用范围: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在建筑领域的快速发展,建筑智能化系统已成为现代建筑运行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通过集成通信网络、楼宇自动化、安全防范、能源管理及信息服务等多类子系统,实现建筑运行的高效性、舒适性和安全性。然而,建筑智能化系统在提升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同时,也面临着数据泄露、非法入侵、恶意攻击及系统故障等多重安全威胁。 近年来,因数据安全问题引发的建筑运营风险日益突出,尤其在涉及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场景中,其潜在危害更为严重。因此,建立科学、系统、可操作的数据安全防护规范,对于提升建筑智能化系统整体安全水平、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标准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特点与数据安全管理需求,提出数据安全防护的原则、要求与实施方法。其目标是指导相关设计、施工、运维和管理单位,建立健全数据安全防护机制,实现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安全可控、风险可防和运行可持续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140.01建筑物中的设施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E49其他石油产品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1-10 | 实施时间: 2025-12-01
  • T/XJBX 0118-2025 建筑工程安全风险智能预警系统数据采集操作规范 即将实施
    译:T/XJBX 0118-2025 Intelligent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Data Acquisition Operating Guidelines
    适用范围: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施工工艺的日益复杂,安全风险因素呈现出多样化、动态化和突发性的特征。传统依赖人工巡检和事后应急的安全管理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复杂环境下对实时性和精准性的要求。智能预警系统依托多源数据采集、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对施工现场的风险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和提前预警,从而显著提升风险防控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率,推动工程建设向本质安全方向发展。 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关于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智慧工地建设和信息化管理的政策文件,对施工现场的数据采集、信息传输和风险管控提出了更高标准。然而在工程实践中,数据采集仍存在标准不统一、传感器配置不规范、数据质量参差不齐以及信息孤岛等问题,导致智能预警系统在可靠性和推广应用方面受到制约。 在此背景下,制定本文件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它能够明确数据采集的范围和内容,保证信息的全面性与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统一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可以提升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并为后续的传输、存储和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本文件对于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提升智能预警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也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建立统一、系统、可操作性强的数据采集规范,可以有效推动建筑行业在安全管理领域的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为实现智慧建造和安全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文件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安全风险智能预警系统数据采集工作,也可为相关行业的安全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参考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010.01建筑工业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1-10 | 实施时间: 2025-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