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分类(ICS)
19 试验
25 机械制造
29 电气工程
31 电子学
37 成像技术
45 铁路工程
61 服装工业
65 农业
67 食品技术
71 化工技术
77 冶金
79 木材技术
85 造纸技术
93 土木工程
95 军事工程
-
- 暂无内容
- 请重新选择[分类]、[状态]、[年份]
为您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现行
译:T/MNJX 013-2025 Process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henpi and White Tea适用范围:第一章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陈皮白茶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基本条件、加工工艺流程、加工技术、包装、贮存和质量管理。 第二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 本章定义了“陈皮”“陈皮白茶”“拌和”“蒸压”等核心术语。 第四章 原料要求 本章规定了原料要求。 第五章 加工基本条件 本章规定了陈皮白茶的加工基本条件。 第六章 加工工艺流程 本章规定了陈皮白茶加工工艺流程。 第七章 加工技术 本章规定了原料处理、拌和、称量、蒸压等加工技术。 第八章 包装 本章规定了陈皮白茶的包装。 第九章 贮存 本章规定了陈皮白茶的贮存。 第十章 质量管理 本章对陈皮白茶的质量管理进行了规定【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09 | 实施时间: 2025-10-11收藏 -
即将实施
译:T/HNBX 185-2025 Wuzhishan tropical rainforest dayezhong tea—Black tea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红茶的环境生态指标、人文指标、原料、工艺流程、感官品质、质量要求、检验规则、标签与标志、包装与贮运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红茶。 本文件代替T/HNBX 187—2023《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 白茶》,与T/HNBX 187—2023相比,除结构 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的产地环境生态要求(见第4章); b) 增加了人文指标要求(见第5章); c) 更改了白茶理化指标中的水分要求(见9.2,2023年版的7.2); d) 更改了白茶理化指标中的水浸出物要求(见9.2,2023年版的7.2); e) 删除了白茶理化指标中茶多酚的要求(见2023年版的7.2); f) 更改了白茶安全指标中的铅要求(见9.3,2023年版的7.2); g) 增加了白茶安全指标中草甘膦的要求(见9.3,2023年版的7.2)。 h) 更改了保质期的要求(见第13章,2023年版的第10章); 原料 6.1 茶青要求 6.1.1 芽叶嫩度、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芽叶完整,不含鳞片、鱼叶、单片,无劣变或异味,无 污染、无其他非茶类夹杂物。 6.1.2 鲜叶原料处理符合GB/T 31748相关要求。 6.1.3 鲜叶从采摘到预处理之间时间间隔不应超过6 h,且应避免高温堆积。 6.2 等级指标 6.2.1 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红茶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 6.2.2 各等级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红茶原料茶青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茶青要求 等级 质量要求 7 工艺流程 9 质量要求 9.1 基本要求 无异味、无霉变,不含非茶类杂质,且不应使用食品添加剂。 表4 理化指标 10 检验规则 10.1 批次 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班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次产品的品质和规 格应一致。 10.2 取样 取样以“批”为单位,按GB/T 8302的规定执行。 10.3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经逐批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感官要求、水分、净含量、 总灰分等。 10.4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文件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正常生产时应每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 应进行型式检验: a)【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07 | 实施时间: 2025-10-15收藏 -
现行
译:T/MNJX 014-2025 Red elephant grass ecological cultivation and silage utiliz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适用范围:第一章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红象草生态栽培、加工以及青贮饲料利用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红象草生态栽培及青贮利用。 第二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第三章 术语和定义 本章给出了“红象草、红象草生态栽培、红象草青贮”的术语和定义。 第四章 红象草生态栽培 本章对红象草生态栽培进行了规范。 第五章 红象草加工 本章对红象草加工进行了规范。 第六章 青贮饲料利用 本章对青贮饲料利用进行了规范【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5.020.99有关农业和林业的其他标准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09 | 实施时间: 2025-10-11收藏 -
即将实施
译:T/EERT 074-2025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eding raising of Dendrobium fanjingshanense适用范围:适用于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梵净山石斛的组培育苗(种子、茎、芽等外植体)和扦插育苗。 规定了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梵净山石斛(Dendrobium fanjingshanense)的组培育苗、扦插育苗、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5.020.20植物栽培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09 | 实施时间: 2025-10-16收藏 -
现行
译:T/GDSOZ 006-2022 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of wild animals: Birds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鸟类人工繁育的种鸟来源、建场条件、空间布局、设施设备、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与管理、饲养管理、繁殖管理、人工孵化、育雏、卫生检疫、疫病监测管理、档案管理和管理制度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现有、新建、扩建和改建的鸟类饲养场。 种鸟来源、建场条件、空间布局、设施设备、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与管理、饲养管理、繁殖管理、人工孵化、育雏、卫生防疫、疫病监测管理、档案管理和管理制度【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5.020.30动物饲养和繁殖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08 | 实施时间: 2025-10-08收藏 -
现行
译:T/GXNS 017-2025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ng rice varieties resistance to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disease by high-throughput artificial inoculation适用范围:本文件界定了水稻品种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高通量人工接种鉴定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高通量人工接种鉴定和抗病性评价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水稻品种及育种材料抗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性状的鉴定与评价【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5.020.20植物栽培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9-30 | 实施时间: 2025-09-30收藏 -
现行
译:T/CFGIIA 014-2025 Red Mountain paddy cultivation management technical regulations适用范围:本文件界定了红山稻种植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红山稻生产的产地环境、育苗、插秧技术、本田管理、有害生物防治技术及收获。 本文件适用于红山稻的生产【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5.020.20植物栽培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9-30 | 实施时间: 2025-09-30收藏 -
现行
译:T/GDSOZ 007-2022 Management regulations for artificial breeding of wildlife·Amphibians and Reptiles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野生动物两栖、爬行类人工繁育的亲本来源、建场条件、空间布局、饲养场所、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与管理、饲养管理、繁殖孵化与管理、卫生检疫和防逃逸管理等方面的技术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东省内现有、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两栖、爬行类饲养场。 亲本来源、建场条件、空间布局、饲养场所、组织机构、人员配备与管理、饲养管理、繁殖孵化与管理、卫生防疫和防逃逸管理【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5.020.30动物饲养和繁殖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08 | 实施时间: 2025-10-08收藏 -
现行
译:T/CFGIIA 013-2025 Red Mountain paddy producti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requirements适用范围:本文件界定了红山稻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红山稻产地环境的地理条件、产地环境质量及检测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流域红山稻产地环境的质量检测【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5.020.01农业和林业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9-30 | 实施时间: 2025-09-30收藏 -
即将实施
译:T/HNBX 186-2025 Wuzhishan tropical rainforest dayezhong tea—Green tea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绿茶的环境生态指标、人文指标、原料、工艺流程、感官品质、质量要求、检验规则、标签与标志、包装与贮运和保质期。 本文件适用于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绿茶。 本文件代替T/HNBX 186—2023《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 绿茶》,与T/HNBX 186—2023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的产地环境生态要求(见第4章); b) 增加了人文指标要求(见第5章); c) 更改了绿茶理化指标中的水分要求(见9.2,2023年版的7.2); d) 更改了绿茶理化指标中的总灰分要求(见9.2,2023年版的7.2); e) 更改了茶绿茶理化指标中的水浸出物要求(见9.2,2023年版的7.2); f) 更改了绿茶安全指标中的铅要求(见9.3,2023年版的7.2)。 g) 增加了绿茶安全指标中草甘膦的要求(见9.3,2023年版的7.2)。 6原料 6.1茶青要求 6.1.1芽叶嫩度、匀度、新鲜度应基本一致。芽叶完整,不含鳞片、鱼叶、单片,无劣变或异味,无污染、无其他非茶类夹杂物。 6.1.2鲜叶原料处理符合GB/T 31748相关要求。 6.1.3鲜叶从采摘到预处理之间时间间隔不应超过6 h,且应避免高温堆积。 6.2等级要求 6.2.1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绿茶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 6.2.2各等级五指山热带雨林大叶茶绿茶原料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茶青要求 9质量要求 9.1基本要求 无异味、无霉变,不含非茶类杂质,且不应使用食品添加剂。 9.2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 9.3安全指标 安全指标应符合表5的规定。 表5安全指标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 9.4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并按JJF 1070规定的方法执行。 10检验规则 10.1批次 同一批投料生产,同一班次加工过程中形成的独立数量的产品为一个批次,同批次产品的品质和规格应一致。 10.2取样 取样以“批”为单位,按GB/T 8302的规定执行。 10.3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前应经逐批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应包括感官要求、水分、净含量、总灰分等。 10.4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文件技术要求的【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67.140.10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A01技术管理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07 | 实施时间: 2025-10-15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