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试验
65 农业
77 冶金
无数据~
暂无内容
请重新选择[分类]、[状态]、[年份]
为您推荐您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T/XZBX 0082-2025 生态修复型园林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指南 即将实施
    译:T/XZBX 0082-2025 Ecological Restoration Garden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Guideline
    适用范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的不断加深,园林工程不仅肩负着美化环境和改善人居空间的功能,更在生态修复、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生态修复型园林工程强调恢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与循环能力,通过合理的设计与科学的施工,使受损或退化的区域逐步恢复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实现“景观—生态—功能”的统一。 然而,在实践中,生态修复型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项目存在施工标准不明确、验收指标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性监督等问题,影响了生态修复效果与后期可持续性。为此,有必要建立一套系统的质量验收指南,从施工准备、材料使用、过程控制到竣工验收,明确各环节的质量标准与操作规范,确保项目不仅达到景观效果,还真正发挥生态修复的功能。 本文件结合国内外生态修复与园林工程的先进经验,提出了生态修复型园林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的总体原则、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旨在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机构和管理部门提供统一的质量控制依据,提升工程整体水平,推动园林建设向生态化、绿色化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040.01建筑物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N77超声波与声放射探伤仪器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10 | 实施时间: 2025-11-01
  • T/XZBX 0109-2025 建设工程BIM协同设计技术规范 即将实施
    译:T/XZBX 0109-2025
    适用范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一种创新的设计、施工和管理方法,已在建设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BIM技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建设项目的各类信息集成到一个三维模型中,不仅提升了设计效率,还在项目的各个阶段促进了各方的协同合作。 建设工程中,BIM协同设计作为BIM技术的核心应用之一,涵盖了项目的各个环节,包括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管理等。通过各专业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工作,BIM协同设计能够优化设计方案、降低设计错误、提高施工效率,并有效控制项目成本。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涉及多个参与方、不同专业和不同阶段的协同工作,BIM协同设计也面临着信息孤岛、技术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为此,建立统一的BIM协同设计技术规范,对于提升BIM技术的应用效果、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件旨在为建设工程项目中的BIM协同设计提供技术指导和标准化要求,帮助各方高效协同合作,确保项目从设计到施工的顺利实施。通过规范化的技术要求,推动BIM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实现建设工程项目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080.01建筑结构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10 | 实施时间: 2025-11-01
  • T/XZBX 0091-2025 建筑节能材料热工性能检测要点 即将实施
    译:T/XZBX 0091-2025
    适用范围:建筑节能材料是实现绿色建筑、低碳发展和“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础,其热工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效果和整体能效水平。材料的导热系数、热阻、蓄热性能等关键指标,不仅决定了建筑运行阶段的能源消耗,也影响了居住舒适性和环境质量。 随着高性能保温板材、复合隔热墙体、真空绝热材料、气凝胶及相变储能材料等新型节能材料不断出现,建筑节能材料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性能特征也愈加复杂。与传统材料相比,这些新材料对检测方法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关注常规的物理参数,还必须兼顾耐久性、环境适应性和功能稳定性。 目前,建筑节能材料热工性能的检测方法尚存在差异,不同实验室在检测条件、设备选用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缺乏统一规范,导致检测结果在可比性和权威性上存在不足。部分检测机构在试验设计和质量控制方面经验不足,也容易造成数据偏差,从而影响工程应用和市场推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件提出了建筑节能材料热工性能检测的关键要点,从检测准备、方法应用、质量控制到结果判定进行了系统梳理。文件旨在为检测机构、材料生产企业、工程应用单位以及行业监管部门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和操作指引,提升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一致性,推动节能材料的推广应用和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100.01建筑材料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74广播、电视发送与接收设备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10 | 实施时间: 2025-11-01
  • T/XZBX 0101-2025 房屋建筑工程关键工序质量管控规程 即将实施
    译:T/XZBX 0101-2025
    适用范围: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工程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使用功能的核心环节。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个工序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质量,而其中的一些工序,因其对结构安全、使用功能及建筑外观等方面的重大影响,被认定为关键工序。关键工序是决定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节点,控制这些工序的质量是实现建筑工程质量目标的重要保障。 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工序的复杂性和技术要求逐渐提高,施工工艺多样化,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因此,精确识别并对关键工序进行有效的质量管控,能够有效预防因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隐患,并减少不合格工程的发生,保证工程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和法规标准。 本文件通过对房屋建筑工程中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流程进行规范,明确了关键工序的识别方法、质量控制标准、监控要点及验收要求,为工程施工单位提供了科学、系统的质量管控方案。本文件的实施,不仅能够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与功能要求,还能够提升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减少返工和质量事故,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040.01建筑物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10 | 实施时间: 2025-11-01
  • T/XZBX 0096-2025 建筑电气节能设备选型与配置规范 即将实施
    译:T/XZBX 0096-2025 Equipment selection and configur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energy-saving electrical construction equipment
    适用范围: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能源消耗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电气系统的节能与高效运行已成为提升建筑整体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和实现绿色建筑目标的关键因素。电气设备在建筑能源消耗中占据重要比例,其选型合理性、配置科学性和运行效率直接影响建筑的能源性能及可持续发展水平。 当前,国内外对于建筑电气设备节能已有一定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仍存在设备选型不合理、系统配置不科学、节能潜力未充分发挥等问题。这不仅导致建筑能耗增加,还可能影响设备寿命和系统运行安全性。尤其在大中型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及高层住宅中,电气系统复杂、负荷多变,对设备节能性能和配置合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规范建筑电气设备的选型与配置,充分发挥节能效益,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制定本文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件结合国内外节能技术发展趋势、建筑能耗管理要求以及工程实践经验,提出建筑电气节能设备的选型原则、配置方法和节能技术要求。其目的是指导设计、施工、运行及管理单位合理选择和配置建筑电气设备,提升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绿色、低碳、节能的建筑运行目标。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项目中电气设备的选型与配置,同时也可为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提供技术参考与指导,为推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提供标准化依据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140.50供电系统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10 | 实施时间: 2025-11-01
  • T/XZBX 0093-2025 工程造价纠纷数字取证与智能仲裁 技术规程 即将实施
    译:T/XZBX 0093-2025 The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igital evidence collection and intelligent arbitration in engineering cost disputes
    适用范围:随着建筑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工程项目复杂性的提升,工程造价纠纷呈现出频发、多样化的趋势。传统的取证方式和仲裁流程存在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工程管理对高效、公正和透明的需求。近年来,数字取证、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推理等新兴技术逐步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和纠纷处理,为提升取证效力和仲裁公正性提供了新途径。 数字取证能够通过电子合同、工程量清单、支付凭证、BIM模型、监理日志等数据,形成完整、可追溯的证据链;智能仲裁则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和知识图谱技术,对证据进行分析和关联推理,为裁决提供辅助支持。这不仅提高了纠纷解决的效率和公正性,也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本文件结合工程造价纠纷的实际需求,从数字取证的流程与技术要求、智能仲裁的功能与方法、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质量控制与持续改进等方面提出具体规范。其目的是为仲裁机构、造价咨询企业、工程管理单位和相关信息化平台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促进工程造价纠纷解决方式的科学化、智能化与标准化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010.01建筑工业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10 | 实施时间: 2025-11-01
  • T/CSTM 01538-2025 建筑隐含碳排放计算标准和分析方法 即将实施
    译:T/CSTM 01538-2025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 calculation standard and analysis method for buildings
    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全生命周期隐含碳排放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的建材生产、运输及建筑的建造、运行、拆除阶段的隐含碳排放计算与分析。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全生命周期隐含碳排放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的建材生产、运输及建筑的建造、运行、拆除阶段的隐含碳排放计算与分析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010.01建筑工业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C30/49医疗器械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13 | 实施时间: 2026-01-13
  • T/XZBX 0077-2025 立体绿化工程施工与养护指南 即将实施
    译:T/XZBX 0077-2025 Stereo Greening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Guideline
    适用范围:立体绿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形式,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增加绿量,改善城市微气候,提升建筑节能性能,同时也在城市景观塑造和生态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建筑密度加大,传统的地面绿化难以满足生态与景观需求。立体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墙体绿化、架空层绿化等多种形式,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涵盖住宅、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以及交通设施等多类场所。 然而,当前工程实践中普遍存在施工技术不统一、养护体系不完善、材料选择缺乏标准化等问题。本文件旨在为立体绿化的施工与养护提供可操作性强的指导,提升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可持续性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040.01建筑物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10 | 实施时间: 2025-11-01
  • T/XZBX 0090-2025 建筑新材料检验检测作业指引 即将实施
    译:T/XZBX 0090-2025 Guidelines for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f new building materials
    适用范围: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升级,传统建材已难以满足现代建筑对安全性、耐久性、功能性和绿色环保的综合要求。近年来,大量新型建筑材料不断涌现,如高性能混凝土、纳米改性复合材料、生物基建材、新型保温隔热材料、光伏一体化建材以及功能型涂层等。这些新材料在提升建筑节能水平、改善居住环境质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新材料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与传统建材相比,新型建筑材料具有结构复杂、性能多样、应用场景差异化等特点,其检验检测涉及力学性能、耐久性、节能环保性能以及功能性指标等多个方面。目前,行业内对新材料的检测技术、评价方法和操作流程尚未完全统一,部分检测活动存在标准不完善、方法不规范、结果不一致等问题,影响了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工程应用的可靠性。 在国家大力推动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智慧建筑发展的背景下,迫切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可操作的检验检测作业指引。本文件的制定,旨在为检测机构、施工企业、科研院所及监管部门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和操作指南。通过明确检测准备、方法流程、质量控制和结果应用等要求,可以有效提升新材料检验检测的规范性和一致性,促进检测结果的互认与共享,推动新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健康应用与推广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100.01建筑材料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74广播、电视发送与接收设备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10 | 实施时间: 2025-11-01
  • T/XZBX 0104-2025 钢-混凝土组合混合结构设计规范 即将实施
    译:T/XZBX 0104-2025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Hybrid Structure Design Code
    适用范围: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结构安全、经济性的高要求,钢-混凝土组合混合结构作为一种融合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优点的先进结构形式,已经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不仅充分发挥了钢材的高强度、轻质和可塑性,还利用了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和良好的耐火性,能够满足大跨度、高层建筑、桥梁及其他重要工程的需求。特别是在面对复杂荷载、严苛环境及大规模工程项目时,钢-混凝土组合混合结构表现出独特的优势。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通常由钢材和混凝土共同承载外部荷载,在设计时,合理选择和配置钢材与混凝土的比例与连接方式,是确保结构优异力学性能和长期使用稳定性的关键。随着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日益增多,对其设计标准、计算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规范钢-混凝土组合混合结构的设计,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经济性与耐久性,本文件依据当前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和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建筑结构的实际应用,提出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要求、计算方法及构造措施。通过对该类结构的规范化设计要求,旨在提高设计质量和施工水平,为相关工程项目提供科学、系统的指导,确保钢-混凝土组合混合结构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本文件的制定,既考虑了传统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优势,也结合了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尤其是在桥梁、大跨度建筑、高层建筑等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标准化的设计要求,可以有效减少设计误差、提高施工质量,并促进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080.10金属结构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暂无
    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10-10 | 实施时间: 2025-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