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分类(ICS)
19 试验
25 机械制造
29 电气工程
31 电子学
37 成像技术
45 铁路工程
61 服装工业
65 农业
67 食品技术
71 化工技术
77 冶金
79 木材技术
85 造纸技术
93 土木工程
95 军事工程
-
现行
译:T/CHES 118-2023 Assessment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Polluted Sediments in Urban Lakes and Rivers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河湖污染底泥处理效果评估的内容、程序、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河湖污染底泥处理效果的评估。【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3.020.40污染、污染控制和保护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P12工程水文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3-12-29 | 实施时间: 2024-01-29收藏 -
现行
译:T/CHES 117-2023 Urban Lake and Riverbed Sediment Pollution Status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Technical Guidelines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河湖底泥污染状况调查评价的程序、方法和结果处理建议等技术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城市河湖实施污染底泥治理工程前对底泥污染状况的调查评价,其他底泥的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可参照执行。【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3.020.40污染、污染控制和保护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P12工程水文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3-12-29 | 实施时间: 2024-01-29收藏 -
现行
译:T/CHES 116-2023 Technical code for saline land improvement using sediment of the Yellow River适用范围:本文件规定了黄河泥沙改良盐碱地技术规程的盐碱地自然环境调查、盐碱地理化及环境性状调查、淤灌改良、掺沙改良、改良配套措施、效果评价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以黄河泥沙为材料的盐碱地改良。【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3.080.01土质和土壤学综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P12工程水文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3-12-29 | 实施时间: 2024-01-29收藏 -
现行
译:T/CI 181-2023 Beautiful County Area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Technical Guidelines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为美丽县域的建设原则、规划设计、建设内容以及对美丽县域的建设考核评价提供了指南。本文件适用于县级行政区美丽县域的规划建设与评价【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3.020.20环境经济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P12工程水文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3-11-13 | 实施时间: 2023-11-13收藏 -
现行
译:T/CI 173-2022适用范围: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资料要求、划定方法以及成果形式等。 本文件适用于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各类工程建设和规划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堰塞湖或冰湖溃决洪水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主要技术内容:4.1目的任务 Purpose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交通廊道安全服务,评估成果用于制定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及道路选线规划、运营中避开或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有计划地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供基础依据资料,以减少地质灾害损失和保护道路工程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原则。4.1.1根据调查区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危害程度、诱发因素,分析地质灾害成灾模式。4.1.2开展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评估,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评估相关图件。4.1.3建立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空间数据库。4.1.4提出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危险性管控对策建议,为防灾减灾管理、交通廊道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等提供基础依据。4.2总体要求 General Requirement4.2.1充分收集利用跨境交通廊道调查区及周边地质灾害、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勘察等已有成果资料,结合遥感解译成果,初步分析总结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和成灾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地野外踏勘。4.2.2 根据不同阶段任务需求决定调查方式。遥感解译应编制地质环境条件解译图和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图;地面调查。4.2.3 野外调查工作推荐采用数字化填图方式。在可能的条件下,推荐高分辨率光学影像、无人机遥感、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激光雷达测量(LiDAR)、地球物理勘探等技术的综合应用。4.2.4 跨境交通廊道地质灾害区域调查应以 1:10 000 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为基础,对缺少 1:10 000 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地区,可采用 1:50 000 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在控制孕灾地质条件的重点区域应进行补测。4.2.5 一般(线路)调查区应采用 1:10 000 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重点调查区应采用1:5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按斜坡单元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调查范围重点关注山区时跨境交通廊道两侧分水岭以内,洪水、泥石流按流域,平地则按廊道两侧各500m范围计。斜坡单元采用汇水【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13.200事故和灾害控制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P13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勘察与岩土工程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2-12-29 | 实施时间: 2022-12-29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