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分类(ICS)
19 试验
25 机械制造
29 电气工程
31 电子学
37 成像技术
45 铁路工程
61 服装工业
65 农业
67 食品技术
71 化工技术
77 冶金
79 木材技术
85 造纸技术
93 土木工程
95 军事工程
-
现行
译:T/JLFX 002-2022适用范围: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松材线虫分子检测鉴定的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境植物检疫、国内植物检疫以及林业有害生物调查中松材线虫及其寄主植物和制品携带松材线虫的分子检测鉴定工作; 主要技术内容:(1)松材线虫分离详细操作的标准与要求。松材线虫体型微小,单个个体肉眼难以观察,进行取样操作。本标准通过规范分离线虫需准备的相关设备,以及分规范分离线虫当中的操作对样品当中松材线虫分离制定了标准及要求,为检测人员实际操作提供了参照。(2)松材线虫形态学鉴定的操作标准与要求。为加强松材线虫检出准确率,本标准增加了松材线虫形态学鉴定的操作说明指导松材线虫病检测人员对松材线虫进行形态学鉴定,增强实验室鉴定松材线虫的准确性和科学性。(3)松材线虫DNA荧光定量检测的相应设备使用操作标准及要求。规范了松材线虫荧光定量检测的相应步骤及相应步骤当中的设备参数要求【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1.020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2-05-07 | 实施时间: 2022-05-07收藏 -
现行
译:T/HNNXH 002-2020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techniques for Haichang honey peaches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海昌蜜梨的防治原则,规范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海昌蜜梨主要病虫害的防治【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1.020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0-12-25 | 实施时间: 2021-12-25收藏 -
现行
译:T/HZXH 04-2020 Organic product Ormosian jujube pest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适用范围: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有机产品且末红枣害虫防治原则、防治对象和防治措施。 本文件适用于有机产品且末红枣生产过程对害虫的防治; 主要技术内容:害虫防治原则、防治对象和防治措施【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1.020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0-10-30 | 实施时间: 2020-11-01收藏 -
现行
译:T/BJZMXH 103-2019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tandards for Pes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in Orchid Gardens适用范围: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北京林木种苗产业协会会员单位苗圃内病虫害防治原则、防治方法等管理规定。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了北京林木种苗产业协会会员单位苗圃内苗木的病虫害防治; 主要技术内容:苗圃主要病虫害防控管理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北京林木种苗产业协会会员单位苗圃内病虫害防治原则、防治方法等管理规定。本标准主要适用于了北京林木种苗产业协会会员单位苗圃内苗木的病虫害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000014349/2017-00069 农药管理条例3术语和定义3.1 人工物理防治physical control指利用害虫对某种物理因素的反映规律,主要措施包括毒饵诱杀、灯光诱杀、阻隔上树等方法。3.2 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通过保护和利用捕食性、寄生性昆虫和有益真菌、细菌等微生物来防治某些病害和虫害的方法。3.3 化学防治chemical control利用化学杀虫剂引起昆虫生理机能严重障碍并导致死亡的防治方法。3.4 病虫害防治pest control为了运用检疫、预测预报以及防止手段,减少病虫害对植物带来的危害,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4 病虫害防治原则苗木病虫害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治的防治方针,以及“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在病虫害大量发生或造成一定危害之前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植物检疫、栽培管理、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化学防治等,严格遵守《农药管理条例》,严格禁止使用禁用农药,限制使用限用农药,遵守《北京市林业植物检疫条例》 等相关文件规定,发现检疫对象(见附录A)及时上报林业主管部门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除治。5 病虫害防治目标苗圃地病虫害受害面积控制在1%以内;叶片完整率95%以上,蛀干害虫危害率控制在寄主树种面积的2%以内;彻底根除检疫对象。6 病虫害防治综合管理6.1 苗木检疫6.1.1 苗木调入时,应先到苗木所在地森检机构填报《林业植物检疫要求书》,签证通过后,由苗木所在地森检机构出具《植物检疫证书》,再行起苗调运。6.1.2 苗木调出时,应先到苗圃所在地森检机构填报《林业植物检疫要求书》,签证通过后,由苗圃所在地森检机构出具《植物检疫证书》,再行起苗调运。6【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1.020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9-12-24 | 实施时间: 2020-08-01收藏 -
废止
译:T/LCMHT 03-2019 The mai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rocedures for pests and diseases of lochmias kiwifruit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罗城弥猴桃病虫害综合防治,主要病害防治、主要虫害防治及农药安全使用要求【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1.020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9-12-20 | 实施时间: 2019-12-20收藏 -
现行
译:T/ZHDZ 007-2019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artificial and physic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in Zhanhua Dongzao are provided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3.1 人工防治3.1.1 结合冬春修剪,剪除病枝、虫枝、死枝及衰弱枝,集中深埋。3.1.2 人工堵树洞、破虫茧。3.1.3 及时清园。落叶后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枯枝、落叶、落果、树上残留的枣吊和僵果,刮除枝干上的老翘皮,集中深埋。3.2 物理防治3.2.1 在树干或主枝基部缠胶带,涂上粘虫胶,可防止地下越冬害虫上树危害;树冠悬挂粘虫板,每亩20片以上。3.2.2 诱杀法 利用黑光灯可以诱杀趋光性强的害虫,如枣尺蠖、金龟子、甜菜夜蛾、叶蝉等。于枣园内挂诱虫灯,每20-30亩悬挂一盏。3.2.3 树干绑塑料膜带,阻止树下害虫上树【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1.020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9-10-17 | 实施时间: 2019-11-16收藏 -
现行
译:T/ZHDZ 004-2019 Winter jujube pest and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in Zhanhua, Shandong province, China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3.1 选用健壮苗木,确定合理栽植密度建园时,要选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危害的优质苗木,园地地块要空气清新、水质纯洁、土壤未受污染,地势平坦、地形开阔、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排灌条件良好、土壤不含有天然有害、有毒物质,土壤矿物质在正常值范围内,无农药残留、污染。要进行合理栽植。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颈与地面相平为宜,切忌栽植过深,影响树体生长,且要确定合理密度,过密易造成树冠郁闭、园中小气候相对湿度增高、光照不足、枝条徒长、生长枝纤细,而且降低了抗病能力,为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栽植过稀则对光能和地力利用不经济,一般生产上以株行距3m×4m较为合理。3.2 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营养水平,增强抗病虫能力增施有机肥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透气性和土壤结构,以有利于冬枣树根系的生长,增强树势,提高树体的抗病虫能力。有机肥使用的时间一般在秋季(9-11月份)或翌春(3-4月份),但以早秋施入为最佳。有机肥施用数量:一般幼龄树株施有机肥20-50kg,亩施腐熟肥5方。成龄树(结果树)可根据产量与肥料之比来确定,一般生产1kg冬枣应施入有机肥1kg,或腐熟农家肥5 kg。幼龄期采取环状沟施,成龄树选用放射状沟施肥。3.3 树干绑草把诱越冬害虫秋季(9月份)树干绑草把诱集害虫在其内越冬,于枣树落叶后封冻前取下带出园外烧毁,以消灭草把中的害虫。3.4清园洁园,降低越冬病虫基数在秋季枣树落叶后、翌春枣树发芽前,刮除主干、主枝上的粗皮,带出园外深埋,以杀死在其内越冬的病虫。刮老皮时要注意见红(木栓层),不露白(韧皮部),刮皮后用石灰、食盐和水1:0.5:100配制石灰水涂抹,具有杀菌防寒的作用。在秋季落叶后,及时清扫枣园中的落叶、杂草、病果、综合冬剪剪除病虫枝深埋。3.5 深翻枣园,灌封冻水在封冻前对全园进行1次深翻,以破坏土壤中越冬蛹的蛹室,以减少害虫的存活量,深翻深度一般20-30cm,随后浇1次封冻水。3.6 树盘覆膜,绑塑料膜带早春在树盘覆1m×1m的薄膜,阻止在土中越冬的害虫如枣瘿纹、桃小食心虫出土。在树干距地面30cm处绑10cm宽的塑料膜带,要求塑料膜与树干贴紧,能阻止枣尺蠖等害虫上树产卵。3.7定果,合理负载冬枣留果标准一般是强壮树1个枣吊留1个果,中庸树2个枣吊留1个果,弱树3个枣吊留1个果。需及时疏果,保持枣树强健的树势,防止过量消耗养分【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1.020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9-10-17 | 实施时间: 2019-11-16收藏 -
现行
译:T/GGI 047-2019 The cultivation and pest control procedures for white flag garlic hairy waxwing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规程规定了白旗韭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术语和定义、综合防治措施。 本规程适用于普定县白旗韭黄的主要病虫害防治【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1.020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9-07-02 | 实施时间: 2019-08-02收藏 -
现行
译:T/ZHDZ 005-2018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4要求4.1 防治管理冬枣病虫害防治是生产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从冬枣树开始发芽、展叶、开花、结果至果实成熟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病虫害发生危害。冬枣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和发生种类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特别大,天气干旱的年份虫害危害比较严重,特别是刺吸口器的害虫,环境适宜时能爆发成灾。在降雨比较多的年份,病害发生严重,不但影响开花、座果,而且影响果品的品质和产量,发生严重时造成绝产。4.2 防治方法沾化冬枣病虫害防治采取“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植物检疫、林业措施、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等相结合的防治措施。防治方法有生长季节防治转为休眠期控制,树上防治侧重于地下防治,达到治早、治小,有虫不成灾,有病不成害的目的。4.3 植物检疫防治植物检疫是一项法规防治措施,它是有国家颁布条例和法令,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包括国际间检疫和国内检疫,货物在调运时对其实施检疫,防止危险病、虫、杂草传入境内。检疫是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础。为防止沾化冬枣被新的病虫害侵染,所有进入沾化冬枣产地的林木种子、苗木及林副产品必须经过检疫合格方可使用;外调的沾化冬枣苗木、接穗、果品等在装货物前必须经过检疫合格开据植物检疫证才能运输。4.4 农业措施防治通过改变栽培方式和栽培制度及一系列的技术措施的合理利用,调节病虫原、寄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不利于病虫发育的环境条件,提高树木的抵抗能力,减少病虫原的侵染来源和发育速度。4.4.1 清园在秋季落叶后,清除园中的枯枝落叶和杂草,剪除病虫枝,集中烧毁。4.4.2 栽培措施加强土、肥、水管理,改善土壤、水分的营养条件,建立有利于枣树生长而不利于病虫的生存繁殖的环境条件,从而起到抗病虫的能力;深翻土壤,改善土壤的微生物区系,有利于根系生长发育,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提高树木的抗性;合理灌溉是农业防治中的一项很重要的措施,水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降低枣树抗性;合理修剪,冬枣树是喜温树种,整形修剪要保持主枝粗壮,分布合理,层次分明,透风透光,稳产高产。4.5 物理防治4.5.1 人工捕杀对有假死性的害虫、利用害虫化蛹、产卵、越冬等有利条件通过振落、捕杀、采卵块等方法进行捕杀。4.5.2 阻隔法利用毒环、捆绑塑料薄膜、堆土堆等阻止【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1.020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8-08-10 | 实施时间: 2018-09-01收藏 -
现行
译:T/YCX 0001-2018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样的森林类型、土壤种类以及独特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种类多,分布广,产量大。云南野生食用菌分为二个纲、十一个目、三十五个科、九十六个属、约二百五十种,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食用野生菌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包括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多种维生素、锌、锰、铁、钙、磷、硒等必需微量元素,以及鞘脂类、脑苷脂、神经酰胺、三萜、雄性酮、腺苷、松露酸、甾醇、等大量的代谢产物,具有极高的营养保健价值。长期以来,野生食用菌被大量应用于百姓的日常饮食和餐饮消费,形成云南独具特色的餐饮美食。可食用的野生菌种类众多,本标准旨在重点对野生菌火锅的制作方法做出规定,故文本中仅列出部分野生菌种类,应严格禁止有毒的野生菌用于大众餐饮。为使野生食用菌安全用于餐饮经营,特制订本标准【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01.020术语学(原则和协调配合)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B16植物检疫、病虫害防治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8-05-31 | 实施时间: 2018-06-30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