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分类(ICS)
19 试验
25 机械制造
29 电气工程
31 电子学
37 成像技术
45 铁路工程
61 服装工业
65 农业
67 食品技术
71 化工技术
77 冶金
79 木材技术
85 造纸技术
93 土木工程
95 军事工程
-
现行
译:T/CI 036-2021 Dynamic Design Procedures for Building District Energy Systems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1.0.1 为提升建筑区域能源系统的设计质量,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能环保,保证工程质量和运行效果,制定本规程。1.0.2 本规程适用于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工业余热、常规能源等能源资源,为建筑群至城市区域范围解决冷热需求的区域能源系统。1.0.3 建筑区域能源系统应根据能源资源情况、用户接入进度、建筑用能情况等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进行动态设计。1.0.4 建筑区域能源系统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0.1 建筑区域能源 Building District Energy建筑区域能源通过对城市建筑能源体系的优化集成和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实现可再生及低品位冷热源的提质增效,冷热输配以及存储,满足建筑群至城市区域范围内,建筑终端冷、热、热水等各项需求,改善人居环境,降低能源消耗。2.0.2 动态设计 Dynamic Design根据建筑区域能源系统需求侧和资源侧在时间和空间的变化特征,结合能源技术发展,对建筑区域能源系统持续优化的设计方法。3.0.1 建筑区域能源系统建设前应进行区域能源专项规划,通过建筑需求侧与能源资源供给侧在时间和空间的动态匹配确定能源方案。3.0.2 区域能源需求侧的负荷计算应区分不同建设阶段,如既有建筑、在建建筑、规划建筑等,采用适宜的负荷计算方法进行负荷计算。3.0.3 区域能源冷热源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方向,优先选择低碳型能源。3.0.4 区域能源站应控制供能范围和输配范围【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91.140.10中央供热系统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P72石化、化工工程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1-12-22 | 实施时间: 2021-12-22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