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标准分类(ICS)
19 试验
25 机械制造
29 电气工程
31 电子学
37 成像技术
45 铁路工程
61 服装工业
65 农业
67 食品技术
71 化工技术
77 冶金
79 木材技术
85 造纸技术
93 土木工程
95 军事工程
-
现行
译:T/ICIM 0001-2025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描述了智能制造用例模板的发布、保存流程,并提出了智能制造用例模板填写指南。本文件适用于指导用户编写、存储、使用用例管理库(UCMR)存储智能制造用例的过程【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3通信网结构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6-23 | 实施时间: 2025-07-19收藏 -
现行
译:T/ICIM 0002-2025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New Technology Application Guide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云技术、数字孪生、大数据、3D打印等新技术的应用标准需求。本文件适用于智能制造领域智能工厂或车间工程设计、运营管理等过程【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3通信网结构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5-06-23 | 实施时间: 2025-07-19收藏 -
现行
译:T/CAMS 188-2024 Industrial Network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Open Data Service Interface适用范围:范围:本文件适用于通过接口在网络协同制造场景中快速构建、灵活使用工业数据;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网络协同制造场景下开放数据服务接口的要求,包含接口组成、接口功能说明、接口详细定义【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3通信网结构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4-07-09 | 实施时间: 2024-08-01收藏 -
现行
译:T/CAMS 187-2024 Industrial Network Collaborative Manufacturing Distributed Data Scheduling适用范围: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工业网络协同制造场景下工业大数据空间的构建; 主要技术内容:本文件规定了工业网络协同制造场景下数据调度体系架构、功能要求和技术要求【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3通信网结构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4-07-09 | 实施时间: 2024-08-01收藏 -
现行
译:T/DGIT 001-2020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规定了多个超融合网络安全规范,主要为如下七部分能力:管理安全、系统内核层安全、超融合数据层、网络层、虚拟资源组件安全、安全监控、安全审计等能力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超融合系统的研发和部署设计,以及应用中的网络安全管理。本标准技术内容如下: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4 功能要求5 基本数据项6 试验方法【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9通信网设备互通技术要求和通信网接口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0-11-03 | 实施时间: 2020-11-03收藏 -
现行
译:T/SPIA 004-2020 The specification for intelligent gateway technology of smart poles适用范围: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智慧杆用智能网关的硬件、软件、安全、运营管理和包装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网关的设计、检验及验收,也可用于智能网关软件和硬件的研发; 主要技术内容:智能网关作为智慧杆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部署在智慧杆设备仓中。为照明、视频采集、环境监测、 气象监测、公共广播、公共WLAN、一键告警信息发布屏等挂载设备提供网络连接与管理;实时数据采集, 协议转换。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与云端管理平台进行数据交互,对挂载设备进行配置、控制等现场操 作;驱动监控设备联动,实现信息安全管控;可通过轻量化的容器和虚拟技术,实现灵活部署、自动运 维等功能。智能网关具有局部、实时、短周期的数据处理特点;相较云计算的非实时、长周期的大数据处理 特点,能更好的支撑本地业务实时智能化决策与执行,与云计算互为补充、相互协作,更好的赋能智慧 杆系统。智能网关是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其功能与性能直接影响着智慧杆系统的功能、可靠性 及稳定性。另外,智能智能网关接口类型众多,电气属性复杂,连接的传感器种类繁杂,软件功能多。 所以,为规范智能智能网关电气属性、接口及功能、十分有必要编制智慧杆用智能网关技术规范,对保 障智慧杆系统稳定可靠的运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智能网关的物理接口、电气属性、结构、电源、 存储、电磁兼容以及环境适应指标、软件架构、功能、信息安全、调试、运行管理与维护等制定了详细 的规定,目的是提升智能网关研发设计的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智能网关安全性与稳定性,促进产品质 量的提升,推动智能网关研发设计及管理维护健康有序发展【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0/29通信网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20-08-28 | 实施时间: 2020-09-01收藏 -
现行
译:T/SCSS 027-2017 Smart City Big Data Security Planning Guidelines适用范围:范围:前言、总则、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智慧城市大数据安全的规划目标、智慧城市大数据安全的规划原则、智慧城市大数据安全的技术分类、智慧城市大数据安全的应用分类、智慧城市大数据安全管理的平台规划、和智慧城市大数据安全应用系统设计规范; 主要技术内容:规范智慧城市大数据安全平台的建设,充分保护政府、企业和个人信息,维护国家、政府和公民的根本利益。适用于智慧城市建设大数据安全的规划,特别是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金融、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民生等智慧城市应用的大数据安全规划、设计与建设。涵盖了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安全建设的顶层规划、规划目标与原则、技术分类、平台规划、应用设计规范等,全面支撑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的需要。制定了从信息收集、使用规范、网络安全保障、数据安全保障、数据交换和共享安全以及监督检查等各方面的大数据安全的规范【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21各种通信业务服务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7-01-01 | 实施时间: -收藏 -
现行
译:T/WAPIA 007.8-2016 Wireless LAN product engineering guide Part 8: WAPI and IEEE 802.11ac适用范围: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WAPI与IEEE802.11ac融合的工程化实现的关键问题说明,主要为使用WAPI且支持IEEE802.11ac快速传输的功能。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WAPI与IEEE802.11ac标准融合的工程化实现的应用; 主要技术内容: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WAPI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infrastructure )为无线局域网中的数据链路层提供了安全解决方案,包括身份鉴别、密钥管理、数据加密、数据鉴别和重放保护等功能; IEEE 802.11ac 的核心技术主要基于 IEEE 802.11a ,继 续工作在 5.0GHz频段上以保证向下兼容性,但数据传输通道会大大扩充,在当前 20MHz 的基础上增至 40MHz 或者80MHz ,甚至有可能达到 160MHz 。标准的理论传输速度最高有望达到 1Gbps 。虽然以上的两种方案分别涉及不同的领域,但是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矛盾或冲突,是可以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 WAPI 与 IEEE802.11ac 的基本介绍参见附录 A 和 B 。WAPI与 IEEE802.11ac 的结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无线局域网中的非安全方案使用 IEEE802.11acb)无线局域网 中安全方案完全使用 WAPI 机制;c)无线局域网中数据传输保护的安全方案由 WPI 保密基础结构与 IEEE802.11ac 的帧封装技术结合而成【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0/29通信网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6-03-01 | 实施时间: 2016-03-01收藏 -
现行
译:T/WAPIA 007.9-2016适用范围: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WAPI与IEEE802.11ad融合的工程化实现的关键问题说明,主要为使用WAPI且支持多频带/信道切换的STA提供切换功能,及对GCM-SM4的支持。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WAPI与IEEE802.11ad标准融合的工程化实现的应用; 主要技术内容: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WAPI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infrastructure )为无线局域网中的数据 链路层提供了安全解决方案,包括身份鉴别、密钥管理、数据加密、数据鉴别和重放保护等功能; IEEE802.11ad 使用高频载波的 60GHz 频谱,在 MIMO 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多信道的同时传输,而每个信道的传输带宽都将超过 1Gbps 速度是 7Gbps 。 IEEE802.11ad 主要用于实现家庭内部无线高清音视频信号的传输,为家庭多媒体应用带来更完备的高清视频解决方案。理想的状态下,最适合被用来作为房间内各个设备之间高速无线传输的通道。虽然两种方案分别涉及不同的领域,但是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矛盾或冲突,是可以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 WAPI 与 IEEE802.11ad 的基本介绍参见附录 A 和附录 B 。WAPI与 IEEE802.11ad 的结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无线局域网中的非安全方案完全使用 IEEE802.11adb)无线局域网中安全方案完全使用 WAPI 机制;c)无线局域网中数据传输保护的安全方案由 WPI 保密基础结构与 IEEE802.11ad 的帧封装技术结合而成【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0/29通信网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6-03-01 | 实施时间: 2016-03-01收藏 -
废止
译:T/WAPIA 025-2014 Wireless LAN Information Element Extensions Requirements适用范围:范围:本标准定义了无线局域网信息元素的基本格式和基于信息元素标识值221的扩展要求; 主要技术内容:为了便于无线局域网领域新技术和功能的实现,同时相互之间又可以识别不出现冲突,利用无线局域网的信息元素有效的对这些新的技术和功能进行标识是采用的方式之一。因此,为了突出厂商与其技术的标识,又可以实现被其他厂商设备有效的识别,可利用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特有的WAPI类协议OUI:00-14-72(十六进制)协助实现此扩展。本标准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无线局域网信息元素扩展要求,有利于指导符合WAPI协议的新的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生产,同时对进一步提高符合WAPI协议的产品的兼容性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标准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密码技术的具体应用时,按照国家密码管理局的有关规定和相关规范执行【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0/29通信网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4-09-20 | 实施时间: 2014-10-01收藏 -
废止
译:T/WAPIA 024-2014 Wireless LAN message encapsulation extension requirements适用范围:范围:本标准描述了国家标准GB/T 28455-2012《信息安全技术 引入可信第三方的实体鉴别及接入架构规范》TePA-AC(TePA-based access control)技术中TAEP(Triple-element Authentication Extensible Protocol)封装内容,定义了其在无线局域网领域的扩展要求; 主要技术内容:无线局域网领域不断地出现新技术和新功能,新的技术和功能需要产生新的交互消息。一些交互的消息作为原封装协议的数据负载可以有效地进行识别和兼容,其他一些消息则需要特有的消息封装格式以及以太类型字段等特有的资源。宽带无线IP标准工作组向国际组织申请的TAEP的封装结构和对应的标识资源,可以为这些消息的有效交互提供承载的封装格式和标识。TAEP封装已经列入GB/T 28455-2012《信息安全技术 引入可信第三方的实体鉴别及接入架构规范》的国家标准中,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将进一步说明如何在无线局域网领域进行扩展和使用。本标准在上述基础上提出了无线局域网消息封装扩展要求,有利于指导符合WAPI协议的新的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生产,同时对进一步提高符合WAPI协议的产品的兼容性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标准实施过程中,涉及到密码技术的具体应用时,按照国家密码管理局的有关规定和相关规范执行【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0/29通信网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4-09-20 | 实施时间: 2014-10-01收藏 -
现行
译:T/WAPIA 021.4-2014 Airborne Wireless LAN Equipment Access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 Part 4: Site适用范围:范围:本部分制定机载无线局域网站点设备的技术要求、试验要求及对应的测试方法。 注:除非特别说明,本部分涉及的设备均指机载站点设备; 主要技术内容:本部分为《机载无线局域网设备的接入要求和测试方法》的第4部分,针对机载无线局域网中的站点设备,从实验室 环境、安装及使用环境等方面对设备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做了详细规定【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0/29通信网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4-09-18 | 实施时间: 2014-10-01收藏 -
现行
译:T/WAPIA 009.1-2010 Wireless LAN device user interface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guide Part 1: Mobile user terminals适用范围: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作为无线局域网设备一种具体形式的移动用户终端的WAPI功能用户操作界面要求。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Windows Mobile/CE、Brew、Linux、Android、Symbian等操作系统; 主要技术内容:目前我国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带有无线局域网功能的智能手机(Windows Mobile, Android等操作系统),但国内外均不存在关于支持WAPI技术的移动用户终端界面的相关标准。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无线局域网设备用户界面工程化实现指南 第1部分:移动用户终端》编写遵循以下原则: 归纳基于不同操作系统的无线局域网移动用户终端通用的逻辑功能,规范共性的用户交互流程,以此来提高无线局域网移动用户终端设备的操作界面易用性,为国内外各无线局域网设备厂商用户界面的设计开发提供标准依据【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0/29通信网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0-07-07 | 实施时间: 2020-07-07收藏 -
废止
译:T/WAPIA 004-2010 Wireless LAN site technology requirements and testing methods适用范围: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无线局域网站点的功能、性能以及空中接口物理层等的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包含符合GB 15629.11系列国家标准的、与无线媒体的MAC 和PHY 接口的任何设备,其可以为独立的无线局域网站点设备,也可以集成或内置在其他信息产品中; 主要技术内容:随着无线局域网应用领域的扩展,无线局域网产品类型也逐渐丰富,从无线站点、无线接入点、鉴别服务器等典型产品发展到包括无线接入控制器、移动终端设备等在内的系列产品,从独立的无线局域网设备逐步发展到集成或内置了无线局域网设备的产品。因此,亟需在无线局域网 GB 15629.11 系列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无线局域网设备的的扩展子项规范,规定无线局域网设备的功能、性能以及空中接口物理层等的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无线局域网的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定义了五种类型的设备,每种类型针对特定的设备目标。其他类型正在研究过程中。定义无线局域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标准如下:——《移动用户终端无线局域网技术指标与测试方法》;——《无线局域网站点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器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无线局域网鉴别服务器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0/29通信网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0-01-20 | 实施时间: 2010-01-20收藏 -
现行
译:T/WAPIA 007.2-2010适用范围: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WAPI与IEEE802.11e融合的工程化实现的关键问题说明,包括WPI加密过程中服务质量控制字段如何处理和WPI完整性校验的数据组成等内容。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WAPI与IEEE802.11e标准融合的工程化实现的应用; 主要技术内容: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 WAPI(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为无线局域网中的数据链路层提供了安全解决方案,包括身份鉴别、密钥管理、数据加密、数据鉴别和重放保护等功能;IEEE802.11e 为无线局域网中媒体访问控制层的服务质量提供了管理和改进的方案,包括对原有 DCF(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和 PCF(Point Coordination Function)等技术的改进。由于两种方案分别涉及不同的领域,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矛盾或冲突,是可以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WAPI 与 IEEE802.11e 的基本介绍参见附录 A。WAPI 与 IEEE802.11e 的结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 无线局域网中的非安全方案完全使用 IEEE802.11e;b) 无线局域网中的安全方案完全使用 WAPI【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0/29通信网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0-01-20 | 实施时间: 2010-01-20收藏 -
现行
译:T/WAPIA 006-2010 Wireless LAN WAPI Security Protocol Compliance Test Specification适用范围: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无线局域网基本功能实体(站点、接入点和鉴别服务单元)所必须满足的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的技术要求和对应的测试方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符合GB 15629.11系列标准的设备,用于检验厂商的无线局域网产品是否符合WAPI安全协议,以确保无线局域网产品能够提供鉴别和保密通信,并且与其他厂商的无线局域网产品之间具有良好的WAPI安全协议互通性; 主要技术内容:随着无线局域网应用领域的扩展,无线局域网产品类型也逐渐丰富,从无线站点、无线接入点、鉴别服务器等典型产品发展到包括无线接入控制器、移动终端设备等在内的系列产品,从独立的无线局域网设备逐步发展到集成或内置了无线局域网设备的产品。因此,亟需在无线局域网GB 15629.11系列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无线局域网设备的的扩展子项规范,规定无线局域网设备的功能、性能以及空中接口物理层等的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无线局域网的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定义了五种类型的设备,每种类型针对特定的设备目标。其他类型正在研究过程中。定义无线局域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标准如下:——《移动用户终端无线局域网技术指标与测试方法》;——《无线局域网站点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器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无线局域网鉴别服务器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0/29通信网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0-01-20 | 实施时间: 2010-01-20收藏 -
现行
译:T/WAPIA 007.1-2010 Wireless LAN Product Engineering Implementation Guide Part 1: WAPI and IEEE 802.11n适用范围: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WAPI与IEEE802.11n融合的工程化实现的关键问题说明,包括服务质量控制字段如何处理、WPI完整性校验的数据组成、WPI的A-MSDU封装、WPI的A-MPDU封装、数据分组序号PN和重放计数器等内容。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WAPI与IEEE802.11n标准融合的工程化实现的应用; 主要技术内容: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 WAPI(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authentication and privacy infrastructure)为无线局域网中的数据链路层提供了安全解决方案,包括身份鉴别、密钥管理、数据加密、数据鉴别和重放保护等功能;IEEE802.11n 为无线局域网中媒体访问控制和物理层的高传输速率提供了解决方案,包括多入多出(MIMO)、空间多路复用与映射、天线选择、帧封装等技术。由于两种方案分别涉及不同的领域,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矛盾或冲突,是可以相互结合、互为补充的,WAPI与IEEE802.11n的基本介绍参见附录A。WAPI 与 IEEE802.11n 的结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a) 无线局域网中的非安全方案完全使用 IEEE802.11n;b) 无线局域网中身份鉴别和密钥管理的安全方案完全使用 WAI 鉴别基础结构;c) 无线局域网中数据传输保护的安全方案由 WPI 保密基础结构与 IEEE802.11n 的帧封装技术结合而成(WPI 保密基础结构参见附录 B)【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0/29通信网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0-01-20 | 实施时间: 2010-01-20收藏 -
废止
译:T/WAPIA 002-2010 Wireless LAN Access Point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适用范围:范围: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功能、性能以及空中接口物理层等的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符合GB 15629.11系列国家标准的,具备站点功能、通过无线媒体为关联的站点提供访问分布式服务的能力的设备; 主要技术内容:随着无线局域网应用领域的扩展,无线局域网产品类型也逐渐丰富,从无线站点、无线接入点、鉴别服务器等典型产品发展到包括无线接入控制器、移动用户终端等在内的系列产品,从独立的无线局域网设备逐步发展到集成或内置了无线局域网设备的产品。因此,亟需在无线局域网 GB 15629.11 系列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无线局域网设备的的扩展子项规范,规定无线局域网设备的功能、性能以及空中接口物理层等的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无线局域网的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标准定义了五种类型的设备,每种类型针对特定的设备目标。其他类型正在研究过程中。定义无线局域网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的标准如下:——《移动用户终端无线局域网技术指标与测试方法》;——《无线局域网站点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无线局域网接入点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器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无线局域网鉴别服务器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35.110网络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M19通信网设备互通技术要求和通信网接口发布单位或类别:(CN-TUANTI)团体标准 | 发布时间: 2010-01-20 | 实施时间: 2010-01-20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