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01/T 178-2024 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及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技术规程

DB2301/T 178-2024 Ground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census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constr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34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2301/T 178-2024
标准类型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4-09-19
实施日期
2024-10-19
发布单位/组织
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竣工测量与普查修测及数据库建设与更新、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与运维等工作。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哈尔滨航天恒星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市标准化研究院、黑龙江省城乡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服务中心、哈尔滨市土木建筑学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服务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建源市政工程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哈尔滨剑桥学院、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哈尔滨金山堡供热有限公司、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起草人:
杨红亮、陈祥葱、甄鑫强、李卢乐、刘文凯、赵希奇、李寅超、刘枭、张齐、曹天驰、辛大永、陈春莹、陈庆华、金明一、高晓东、葛宝玉、贺佳、张震、李东博、胡金山、范美玲、孙鹏宇、高祥涛、孟庆禹、杨庆崑、高文俊、于哲、段有全、刘卫东、侯升飞、刘通、周桐旭、高磊、张宽、马明星、潘拓。
出版信息:
页数:134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1.040.01

CCSP30

23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地方标准

DB2301/T178—2024

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及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设技术规程

2024-09-19发布2024-10-19实施

哈尔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DB2301/T178—2024

目次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符号和缩略语........................................................................3

4.1符号............................................................................3

4.2缩略语..........................................................................3

5基本规定............................................................................3

5.1参考系统........................................................................3

5.2比例尺..........................................................................4

5.3精度要求........................................................................4

5.4基本程序........................................................................4

5.5普查对象和内容..................................................................5

5.6质量要求........................................................................5

6技术准备............................................................................5

6.1一般规定........................................................................6

6.2普查单元划分....................................................................6

6.3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6

6.4现场踏勘........................................................................7

6.5仪器准备........................................................................7

6.6技术设计与审批..................................................................8

7控制测量............................................................................8

7.1一般规定........................................................................8

7.2地面控制测量....................................................................8

7.3联系测量........................................................................9

7.4地下控制测量...................................................................11

8地下工程管线普查...................................................................11

8.1一般规定.......................................................................11

8.2地下工程管线探查...............................................................11

8.3地下工程管线测量...............................................................11

8.4地下工程管线属性调查...........................................................12

9综合管廊普查.......................................................................12

9.1一般规定.......................................................................12

9.2综合管廊测绘...................................................................12

9.3入廊管线测绘...................................................................13

10地下交通设施调查和测绘............................................................13

I

DB2301/T178—2024

10.1一般规定......................................................................13

10.2地下交通设施属性调查..........................................................13

10.3地下交通设施测绘..............................................................14

11地下其他工程调查和测绘............................................................15

11.1一般规定......................................................................15

11.2地下其他工程属性调查..........................................................15

11.2.1人防工程属性调查..........................................................15

11.2.2其他地下空间属性调查......................................................15

11.2.3废弃工程属性调查..........................................................15

11.3地下其他工程测绘..............................................................15

11.4非可触地下空间设施探查........................................................16

12地下工程管线竣工测量与普查修测....................................................16

12.1一般规定......................................................................16

12.2地下工程管线竣工测量..........................................................16

12.3地下工程管线普查修测..........................................................17

12.4地下工程管线竣工测量与普查修测成果提交与更新..................................17

13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三维模型建设......................................................17

13.1一般规定......................................................................17

13.2数据要求......................................................................18

13.3地下工程管线模型..............................................................19

13.4地下交通设施模型..............................................................19

13.5地下其他工程模型..............................................................19

14数据建库与成果图编绘..............................................................19

14.1一般规定......................................................................19

14.2要素分类与图形表达代码........................................................20

14.3数据库结构....................................................................22

14.4数据处理及管线图编绘..........................................................22

14.5入库质检......................................................................25

14.6数据库更新....................................................................26

15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26

15.1一般规定......................................................................26

15.2平台总体结构..................................................................26

15.3平台基本功能..................................................................26

15.4平台信息安全..................................................................27

16质量检验..........................................................................27

16.1一般规定......................................................................27

16.2地下工程管线探查成果质量检验..................................................27

16.3测量成果质量检验..............................................................29

16.4属性精度质量检验..............................................................29

16.5表征质量检验..................................................................30

17报告书编写和成果验收..............................................................30

17.1一般规定......................................................................30

II

DB2301/T178—2024

17.2报告书编写....................................................................30

17.3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档案资料......................................................30

17.4成果验收......................................................................31

17.5成果提交......................................................................32

附录A(规范性)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成果表.........................................33

附录B(规范性)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要素分类与代码.................................49

附录C(规范性)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图层名命名方式................................113

附录D(规范性)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名称、种类、代码及设色标准表..................114

附录E(规范性)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成果表........................................117

III

DB2301/T178—202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哈尔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哈尔滨航天恒星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市标

准化研究院、黑龙江省城乡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服务中心、哈尔滨市土木建筑学会、哈尔滨工业大

学、哈尔滨市政府投资工程项目服务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哈尔滨市建源市

政工程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国网哈尔滨供电公司、哈尔滨剑桥学院、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哈尔滨

金山堡供热有限公司、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红亮、陈祥葱、甄鑫强、李卢乐、刘文凯、赵希奇、李寅超、刘枭、张齐、

曹天驰、辛大永、陈春莹、陈庆华、金明一、高晓东、葛宝玉、贺佳、张震、李东博、胡金山、范美玲、

孙鹏宇、高祥涛、孟庆禹、杨庆崑、高文俊、于哲、段有全、刘卫东、侯升飞、刘通、周桐旭、高磊、

张宽、马明星、潘拓。

IV

DB2301/T178—2024

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及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及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的术语定义、符号和缩略语、基本规定、

技术准备、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探查、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测量、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处理及管线图编绘、

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库建设、报告书编写和成果验收的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竣工测量与普查修测及数据库建设与更新、信息化管理平台

建设与运维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GB17859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

GB/T20984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GB/T24356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

GB/T29806信息技术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交换技术要求

GB/T35636城市地下空间测绘规范

GB50808城市居住区人民防空工程规划规范

GB50838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CH/T1001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

CH/T1004测绘技术设计规定

CH1016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

CH/T2009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

CH/T6001城市建设工程竣工测量成果规范

CH/Z3017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作业技术规程

CH/Z9016三维模型地理信息生产规范

CJJ/T7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标准

CJJ/T8城市测量规范

CJJ61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CJJ/T73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标准

DB23/T1791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DB23/T2094测绘地理信息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第2部分:管线测量

DB2301/T108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DB33/T130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1

DB2301/T178—2024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下市政基础设施

指为满足生产和生活等需求,在地表以下开发、建设和利用的地下管线、综合管廊、人行地下通道、

城市地下道路、地铁、地下公共停车场、人防工程等地下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

3.2地下工程管线及附属设施

指城市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电力、通讯、广电、照明、交通信号、公共视频监控、铁

路信号等管线(含附属设施)及相关缆线共用沟、管道共用沟等地下空间设施及其附属物。

3.3综合管廊

在城市地下建造的市政公用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供水等市政公用管线,根据规划的要求集中

敷设在一个构筑物内,实施统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

[来源:GB50838-2015,2.0.1]

3.4地下交通设施

建于地下,用于行人通行、车辆通行或停放的地下建(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主要包括人行地下

通道、城市地下道路、地铁、地下公共停车场等。

3.5地下废弃工程

是指无法修复利用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施工临时措施留存地下的永久障碍物和其他不明废弃工

程,主要包括废弃地下工程管线、废弃地下通道、废弃人防工程等。

3.6人防工程

全称人民防空工程,系为保障战时人民防空指挥、通信、掩蔽等需要而建造的防护建筑。按照使用

功能分为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和配套工程。按照构筑类型分为坑

道式、地道式、单建掘开式和防空地下室。

[来源:GB50808-2013,2.0.4]

3.7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

采用资料调绘、现场踏勘、探测实施等方法获取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管理信息、技术信息、空间信

息和隐患信息以及建立数据库、编制设施平面图的全过程。

3.8竣工测量

工程竣工后,对建筑物、市政道路、地下管线及其相关附属物的实地平面位置、高程及其到规划界

线的距离等进行的测量工作。

[来源:CH/T6001-2014,3.2]

3.9三维激光扫描技术

通过发射激光获取被测物体表面三维坐标、反射光强度等多种信息的非接触式主动测量技术。

[来源:DB33/T1308-2023,3.2]

3.10点云

2

DB2301/T178—2024

以离散、不规则方式分布在三维空间中的点的集合。

[来源:CH/Z3017-2015,3.1.2]

3.11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三维模型

指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对象的三维表达,立体反映对象的空间位置、几何形态、纹理及属性等信

息。

3.12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综合管理信息平台

为满足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行服务、应急防灾等工作需要,建立集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信

息采集、更新、利用、共享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支撑一网统管及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4符号和缩略语

4.1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Mch:管线点高程测量中误差。

Mcs:管线点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

Mtd:明显管线点的埋深量测中误差。

Mth:隐蔽管线点的埋深探查中误差。

Mts:隐蔽管线点的平面位置探查中误差。

td:明显管线点的埋深量测限差。

th:隐蔽管线点的埋深探查限差。

ts:隐蔽管线点的平面位置探查限差。

4.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GCS2000: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hinaGeodeticCoordinateSystem)

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

RTK:载波相位实时动态差分定位技术(Real-TimeKinematic)

5基本规定

5.1参考系统

5.1.1为与原有资料保持一致,哈尔滨市主城区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及信息化管理平台坐标系统宜

3

DB2301/T178—2024

采用哈尔滨城市坐标系,下辖其他县(市)宜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5.1.2高程基准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5.1.3普查日期采用公元纪年,时间采用北京时间。

5.2比例尺

5.2.1工作底图应采用不低于1:1000比例尺地形图,特殊困难区域可采用1:2000比例尺地形图。

5.2.2地下工程管线成果图包括综合管线图、专业管线图、管线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其中综合管线

图、专业管线图成果比例尺宜与工作底图比例尺保持一致,局部放大图及管线断面图比例尺宜设定为

1:50至1:200之间。

5.2.3地下交通设施和地下其他工程的成果图比例尺宜与工作底图比例尺保持一致。

5.3精度要求

5.3.1中误差作为探测精度的技术指标,两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5.3.2用于测量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控制点相对于临近控制点平面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50mm,高程

中误差不应大于50mm。

5.3.3地下工程管线探测精度符合以下规定:

a)明显管线点的埋深量测中误差不应大于25mm;

b)隐蔽管线点的平面位置探查中误差和埋深探查中误差分别不应大于0.05h和0.075h,其中

h为管线中心埋深,单位为毫米,当h小于1000mm时以1000mm带入计算;地下工程管线

详查时,地下工程管线平面位置和埋深探查精度可另行约定;

c)管线点平面位置测量中误差不应大于50mm(相对于该管线点起算点),高程测量中误差不应

大于30mm(相对于该管线点起算点)。

d)其他市政设施明显构筑物点平面位置测量相对于该构筑物点起算点中误差不大于50mm,隐蔽

构筑物点平面位置测量相对于该构筑物点起算点中误差不大于250mm;设施地面高程测量中误

差不大于150mm;地下建筑物结构净高量测中误差不大于100mm。

e)对于施测困难地区特征点,可按上述规定放宽0.5倍。

5.4基本程序

5.4.1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基本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a)接收任务(委托);

b)已有资料的收集分析与评估;

c)现场踏勘;

d)仪器校验和方法试验;

e)技术设计编制与评审;

f)已有资料调查;

g)资料缺失补充调查;

h)一级检查;

i)二级检查;

j)数据建库;

k)设施权属(管理)单位补充核实确认;

l)成果图编绘;

m)质量检验与验收及成果提交。

4

DB2301/T178—2024

5.4.2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基本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a)接收任务;

b)需求调研与分析;

c)技术设计编制与评审;

d)开发实施;

e)系统测试与软件测评;

f)平台部署与试运行;

g)信息安全防护等级测评;

h)平台验收;

i)运行与维护。

5.4.3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作业人员应遵守CH1016和CJJ61的规定进行作业,在作业时应采取

安全保护措施,并符合CJJ61和DB23/T1791的规定。

5.5普查对象和内容

5.5.1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对象包括地下工程管线设施、地下交通设施和地下其他工程。地下工程

管线包括给水、再生水、雨水、污水、合流、热力、燃气、电力、通信、工业等地下工程管线及综合管

廊;地下交通设施包括人行地下通道、城市地下道路、地铁、地下公共停车场、地下交通枢纽等;地下

其他工程包括人防工程、地下河道,废弃工程、其他地下空间等。

5.5.2普查内容包括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空间信息、管理信息、技术信息和隐患信息等。要求查明地

下市政基础设施的定位坐标、结构外轮廓坐标、几何形状等空间信息;设施名称、设施位置、政府主管

部门、运管单位、权属单位、特许经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

建成年月、开始使用年月等管理信息;设施的敷设方式、起终点地面高程、覆土厚度、管材、管径、结

构形式、地基情况、地下水情况、施工方式、长度、建筑面积、设计报出时间(调查施工许可证时间)、

设计使用年限、结构设计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地面活载设计标准、路幅形式、路

幅宽度、机动车道数等技术信息;明显变形、明显锈蚀、渗(漏)水、管道破坏、支架破损、是否处于

地震断裂带、是否存在不良地质、是否处于浅部砂层中等隐患信息等,整理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档案资料,

编绘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图,建立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库。

5.6质量要求

5.6.1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及信息化管理平台质量控制应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检查方法

采用机器质检与人工质检结合的方法。

5.6.2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图编绘应使用经检查合格的数据,其精度应符合5.3的规定;所采用的软件

应经测试或评审。

5.6.3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及信息化管理平台应按合同要求或技术标准进行验收并提交探测成果。

探测成果资料应按档案管理部门规定的载体、装订规格和组卷要求,按文字资料、表格、图、数据光盘

进行整理归档。

5.6.4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及信息化管理平台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符合下列规定:

a)地球物理仪器应按照CJJ/T7中的规定进行检校和保养;

b)测绘仪器应在有效检定期限内,并按使用说明书使用和保养。

5.6.5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及信息化管理平台采集的数据应符合统一的数据格式要求,地下市政基

础设施数据应经检查合格后录入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库。

6技术准备

5

DB2301/T178—2024

6.1一般规定

6.1.1普查开展前应进行技术准备。技术准备的工作包括普查单元划分、资料收集与整理、现场踏勘、

仪器准备、技术设计书编制。

6.1.2工作开展前应对已有的各类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编绘现况调绘图。

6.1.3普查应根据收集的资料、工程任务进行项目现场踏勘,初步拟定针对项目的普查方法与技术,

对项目的风险、危险源进行识别并设计应对措施。

6.1.4普查应准备相应的仪器设备,开展相应的检定、校准或有效性实验。

6.1.5普查应在资料收集与整理、现场踏勘、仪器准备等的基础上编制技术设计书。

6.2普查单元划分

6.2.1为便于普查实施,普查单元应充分考虑地下市政设施连通、行政区划以及行业管理网格划分等

情况。若普查区域较大,可先划分普查网格,在普查网格基础上划分普查单元。

6.2.2在城镇建成区范围内,宜按道路和公园、广场等其他公共区域为单位划分普查单元;在城镇建

成区以外,根据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分布情况,以行政区划为基础划分普查单元。

6.2.3各普查单元应无缝衔接,覆盖全部普查区域。普查单元边界应优先参考道路红线、用地界线,

对于无道路红线或用地界线的区域,应划定至围墙或第一排建筑物。

6.2.4为保持地下市政基础设施连通性,位于小区、厂区或其他区域内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也应划

定普查单元。

6.2.5所有普查单元应唯一编码,编码采用三层11位层次码结构,由6位县级行政区划代码+1位特

征码+4位流水编号构成,其中第7位特征码用D、Q表示,“D”表示道路普查单元,“Q”表示其他普

查单元;流水号不足4位的用前导“0”补齐,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单元编号结构图见图1。

图1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单元编号结构图

6.3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6.3.1普查实施前,应全面收集普查范围内现有的基础测绘、勘察、设计、施工、竣工等资料和已建

相关信息系统数据成果等:

a)应收集普查范围内现有的1:500、1:1000、1:2000比例尺地形图、数字高程模型、控制点成果

等基础测绘数据;

b)应收集普查范围内气象、水文、地质、地震等相关资料;

c)应收集普查范围内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档案资料,包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设计报告、施工

报告、竣工报告、监理报告等,以及各类图纸资料及相应技术说明;

d)应收集已建各类信息系统中涉及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数据成果;

e)应收集普查范围内涉及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各类隐患、应急抢险等资料;

f)其它有助于地下市政基础设施普查的有关资料。

6.3.2资料收集应指派专人负责,做好资料的保管、交接、归还等工作,避免遗失、泄密、失密等问

6

DB2301/T178—2024

题发生。资料收集宜通过各行业主管部门,以单位汇交、上门收集等形式灵活开展。

6.3.3为便于资料利用和保管,具备条件时宜将纸质资料进行扫描处理,扫描分辨率不低于200dpi,

若原资料文字较小、清晰度较差,扫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对于大幅面图纸等资料,可采用大幅面数

码平台进行扫描。扫描后的资料按页码顺序整理成为PDF格式电子文档。

6.3.4对于收集到的同类型资料,应综合考虑资料来源、类型和时效性,按如下优先级识别利用:

a)根据资料来源判断:城建档案馆归档资料>权属单位管理资料>第三方调查资料>其他资料;

b)根据资料类型判断:竣工数据>设计数据>管理数据>其他信息系统数据成果>其他数据;

c)根据资料时效性判断:优先使用现势性较好的资料,对于不同时段同类型资料,需判别是否存

在施工改造等情况。

6.3.5对于收集的各类空间数据文件,在使用前应进行数据清洗,剔除异常数据、重复数据,进行数

据标准化处理,包括空间坐标转换、数据格式转换、属性字段标准化、编码规则匹配与映射等。

6.3.6利用收集资料,按照普查单元编绘普查底图,普查底图比例尺应符合本文件5.2.1的要求。工

作底图除现状要素外,应叠置已清洗完成的相关资料。

6.4现场踏勘

6.4.1现场踏勘应包括:

a)核查收集资料的完整性、可信度和可利用程度;

b)核查调绘图上市政基础设施与实地的一致性;

c)核查控制点的位置和保存状况,并检验其精度;

d)核查地形图的现势性;

e)察看测区地形、地貌、交通、环境,收集各权属单位及管护、巡线人员基本信息;

f)地下工程管线调查时应查看地下工程管线分布与埋设情况,调查现场地球物理条件和各种可

能的干扰因素,以及可能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

g)地下建(构)筑物调查时应查看:地下建(构)筑物出入口、竖井的位置、地下通道的分布走

向,排风口、投料口等其他接出地面出地口的位置,为制定测量技术方案提供依据。

6.4.2现场踏勘应满足下列要求:

a)在现况调绘图上标注与实地不一致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

b)记录控制点保存情况和点位变化情况;

c)判定地形图的适用性;

d)地下工程管线调查时应拟定管线探查方法和试验场地;

e)地下建(构)筑物调查时应拟定初步的地下控制测量方案;

f)确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

6.5仪器准备

6.5.1仪器在投入使用前应进行校验,仪器的校验内容包括单台仪器的稳定性校验及同类多台仪器的

一致性校验。校验应选择在测区内已知的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上进行。

6.5.2单台地下管线探测仪的稳定性校验应采用相同的工作参数对同一位置的地下管线进行不少于2

次的重复探测,定位及定深结果的最大较差不应大于本文件5.3.3的限差要求,而且相对偏差不大于

5%。

6.5.3多台地下管线探测仪的一致性校验:应分不同管类、材质、埋深进行,在满足本文件6.5.2的

前提下,统计多台仪器的定位精度和定深精度,是否符合本文件5.3.3的精度要求。

6.5.4除地下管线探测仪外的其他物探仪器的一致性校验,按CJJ/T7的要求执行。

6.5.5测绘仪器设备应进行规定项目的检定、检验或校准。

7

DB2301/T178—2024

6.6技术设计与审批

6.6.1资料收集、踏勘、探查方法试验完成后,应编写针对本测区的技术设计书。设计书内容应包括:

a)工程概述:主要说明任务的来源、目的、任务量、作业范围和作业内容及完成期限等任务基本

情况;

b)测区概况:说明工作环境条件及地球物理条件等情况;

c)已有资料及其可利用情况;

d)执行的标准、规范或其他技术文件;

e)探测仪器、设备等计划;

f)作业方法与技术措施要求;

g)施工组织与进度计划;

h)质量、安全和保密措施;

i)拟提交的成果资料;

j)有关的设计图表。

6.6.2技术设计书应审批后方可开展探测作业。

7控制测量

7.1一般规定

7.1.1控制测量包括地面控制测量、联系测量和地下控制测量。

7.1.2控制测量应对普查区域的控制资料进行收集,充分利用已有测量成果。对缺少已有控制点的,

应进行基本控制网的建立。

7.2地面控制测量

7.2.1地面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7.2.2平面控制测量符合下列要求:

a)平面控制测量可采用导线、导线网、GNSS测量和GNSSRTK测量等方法;

b)平面控制点等级不应低于三级。三级导线或导线网应在等级控制网或一、二级导线或导线网的

基础上布设;

c)图根导线应在三级导线或导线网的基础上布设;

d)三级电磁波测距导线或导线网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当导线短于表1规定长度

的1/3时,导线的全长闭合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0.13m;导线的总长和平均边长可放宽至表

2规定长度的1.5倍,但其全长闭合差的绝对值不应大于0.26m。控制点稀少地区测距导线

可同级附合一次;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