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TD/T 1016-2007 Standard for land use database
基本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与数据交换。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
2003年01月
-
2007年11月
文前页预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 起草人:
- 朱留华、谢俊奇、温明炬、张炳智、戴建旺、徐建新、查宗祥、蒋文彪、胡小华、曾珏、杨祝晖、杨冀红
- 出版信息:
- 页数:36页 | 字数:57 千字 | 开本: 大16开
内容描述
T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
TD/T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StandardForLandUseDatabase
2007-11-28发布2007-12-3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布
TD/T1016—2007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2............................................................
5数据库结构定义4......................................................................
6数据交换文件命名规则21...............................................................
7数据交换内容与格式24.................................................................
8元数据30.............................................................................
I
TD/T1016—2007
前言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提出。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指导单位: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留华、谢俊奇、温明炬、张炳智、戴建旺、徐建新、查宗祥、蒋文彪、胡小
华、曾珏、杨祝晖、杨冀红。
本标准参加编制人员:李宪文、高莉、周凤琴、王建萍、赵岱虹、李万东、姜栋、何禾、陈涛、刘
莉、何欢乐、白晓飞、许实、黄亮、李琪、辛丽璇。
本标准由国土资源部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II
TD/T1016—2007
引言
为规范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交换格式,促进土地利用数据的管理和共享,根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和
规程,制定本标准。
III
TD/T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图形数据
与属性数据的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土地利用数据库建设与数据交换。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
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
GB/T13989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13989
GB/T17798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17798
GB/T19231土地基本术语GB/T19231
GB/T16820-1997地图学术语GB/T16820-1997
GB/T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2006
GB/T21010-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
CH/T1007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CH/T1007
TD/T1014-2007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1014-2007
TD/T1016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TD/T1016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要素feature
真实世界现象的抽象。[GB/T3.8要素]17798-1999
3.2
类class
具有共同特性和关系的一组要素的集合。
3.3
层layer
具有相同应用特性的类的集合。
3.4
标识码identificationcode
对某一要素个体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3.5
土地利用landuse
人类通过一定的活动,利用土地的属性来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土地利4.1.119231-2003[GB/T
用]。
1
TD/T1016—2007
3.6
矢量数据vectordata
用x,y(或x,z)坐标表示地图图形或地理实体的位置和形状的数据y,5.1816820-1997[GB/T
矢量数据]。
3.7
栅格数据Rasterdata
按照栅格单元的行和列排列的有不同“灰度值”的像片数据栅格数据]。5.1916820-1997[GB/T
3.8
图形数据Graphicdata
表示地理物体的位置、形态、大小和分布特征以及几何类型的数据5.2016820-1997[GB/T
图形数据。
3.9
属性数据Attributedata
描述地理实体质量和数量特征的数据属性数据]。5.2016820-1997[GB/T
3.10
元数据metadata
关于数据的数据,用于描述数据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数据的所有者、数据的提
供方式等有关的信息[TD/T1016-2003元数据]。3.3
4数据库内容和要素分类编码
4.1数据库内容
土地利用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要素、土地利用要素、土地权属要素、基本农田要素、栅格要素、
其他要素等。
4.2要素分类与编码
土地利用数据库要素分类大类采用面分类法,小类以下采用线分类法。根据分类编码通用原则,
将土地利用数据库要素依次按大类、小类、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和四级类划分,要素代码采用十位
数字层次码组成,其结构如下:
XXXXXXXXXX
||||||
大小一二三四
类类级级级级
码码类类类类
要要要要
素素素素
码码码码
其中:
a)大类码为专业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其中:基础地理专业码为10,土地专业码为20;小
类码为业务代码,设定为二位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土地利用的业务代码为01,土地利用
遥感监测的业务代码为02,土地权属的业务代码为06;一至四级类码为要素分类代码,其中:
一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二级类码为二位数字码、三级类码为一位数字码、四级类码为一位
数字码,空位以0补齐。
b)基础地理要素的一级类码、二级类码、三级类码和四级类码引用《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
代码》(GB/T13923-2006)中的基础地理要素代码结构与代码。
c)各要素类中如含有“其他”类,则该类代码直接设为“9”或“99”。
2
TD/T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各类要素的代码与名称描述见表1。
表1要素代码与名称描述表
要素代码要素名称说明
1000000000100000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
10001000001000100000定位基础
10001100001000110000测量控制点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10001104081000110408数字正射影像图纠正控制点
(GB/T13923-2006)的扩展
10001190001000119000测量控制点注记
10006000001000600000境界与政区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10006001001000600100行政区
(GB/T13923-2006)的扩展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10006002001000600200行政区界线
(GB/T13923-2006)的扩展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10006090001000609000行政区注记
(GB/T13923-2006)的扩展
10007000001000700000地貌
10007100001000710000等高线
10007200001000720000高程注记点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
10007800001000780000坡度图
(GB/T13923-2006)的扩展
20000000002000000000土地信息要素
20010000002001000000土地利用要素
20010100002001010000地类图斑要素
20010101002001010100地类图斑
20010102002001010200地类图斑注记
20010200002001020000线状地物要素
20010201002001020100线状地物
20010202002001020200线状地物注记
20010300002001030000零星地物要素
20010301002001030100零星地物
20010302002001030200零星地物注记
20010400002001040000地类界线
20020300002002030000栅格要素
20020301002002030100数字航空摄影影像
20020301012002030101数字航空正射影像图
20020302002002030200数字航天遥感影像
20020302012002030201数字航天正射影像图
20020303002002030300数字栅格地图
20020304002002030400数字高程模型
3
TD/T1016—2007
表1(续)
要素代码要素名称说明
20020399002002039900其他栅格数据
20050000002005000000基本农田要素
20050100002005010000基本农田保护区域
20050101002005010100基本农田保护区
20050102002005010200基本农田保护片
20050103002005010300基本农田保护块
20060000002006000000土地权属要素
20060100002006010000宗地要素
20060101002006010100宗地
20060102002006010200宗地注记
20060200002006020000界址线要素
20060201002006020100界址线
20060202002006020200界址线注记
20060300002006030000界址点要素
20060301002006030100界址点
20060302002006030200界址点注记
20990000002099000000其他要素
20990100002099010000开发园区
20990200002099020000开发园区注记
注1:本表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第5位至第10位代码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
-2006)。
注2:行政区、行政区界线与行政区注记要素参考《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13923-
2006)的结构进行扩充,各级行政区的信息使用行政区与行政区界线属性表描述。
5数据库结构定义
5.1空间要素分层
空间要素采用分层的方法进行组织管理,层名称及各层要素见表2。
表2层名称及各层要素
约束
序号层名层要素几何特征属性表名说明
条件
测量控制点PointCLKZDO
数字正射影像图纠正
1定位基础PointJZKZDO
控制点
测量控制点注记AnnotationZJO
行政区PolygonXZQM
2行政区划行政区界线LineXZQJXM
行政要素注记AnnotationZJO
4
TD/T1016—2007
表2(续)
约束
序号层名层要素几何特征属性表名说明
条件
等高线LineDGXO
3地貌高程注记点PointGCZJDO
坡度图PolygonPDTM
地类图斑PolygonDLTBM
线状地物LineXZDWM
4土地利用零星地物PointLXDWO
地类界线LineDLJXM
土地利用要素注记AnnotationZJO
宗地PolygonZDM
宗地注记AnnotationZJO
界址线LineJZXM
5土地权属
界址线注记AnnotationZJO
界址点PointJZDM
界址点注记AnnotationZJO
基本农田保护区PolygonJBNTBHQM
基本农田保护片PolygonJBNTBHPO
6基本农田
基本农田保护块PolygonJBNTBHKM
基本农田注记AnnotationZJO
数字正射影像图ImageSGSJM
数字栅格地图ImageSGSJO
7栅格数据
数字高程模型/TinImageSGSJM
其他栅格数据ImageSGSJO
8其他开发园区PolygonKFYQO
注:约束条件取值:M(必选)、O(可选)。
5.2空间要素属性结构
5.2.1测量控制点属性结构
表3测量控制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CLKZD)
字段代字段类字段小数约束
序号字段名称值域备注
码型长度位数条件
1标识码BSMInt10>0M
2要素代码YSDMChar10见表1M
3控制点名称KZDMCChar50非空O
4控制点点号KZDDHChar10非空O
5控制点类型KZDLXChar10见表28M
6控制点等级KZDDJChar30见表28M
7标石类型BSLXChar2见表29M
5
TD/T1016—2007
表3(续)
字段代字段类字段小数约束
序号字段名称值域备注
码型长度位数条件
8标志类型BZLXChar2见表30M
9控制点状态KZDZTChar100见本表注2O
1010点之记DZJVarbin非空M见本表注3
1111X(E)_XA80X80Float103≥0C见本表注4
1212Y(E)_XA80Y80Float103≥0C见本表注4
1313Z_XA80Z80Float103(-160,8850)C见本表注4
1414X(E)_BJ54X54Float103≥0C见本表注4
1515Y(E)_BJ54Y54Float103≥0C见本表注4
1616Z_BJ54Z54Float103(-160,8850)C见本表注4
注1:约束条件取值:M(必填)、O(可填)、C(条件可填)。以下同。
注2:控制点状态是指现有控制点的保存现状,可以用保有完好、部分损坏、完全损坏等语言概
要描述。
注3:本字段存储点之记影像文件所在的物理路径及文件名。在数据交换时需要将本字段指向的
文件复制到存储交换数据文件的物理路径,同时将本字段的物理路径值转换为存储交换数
据文件的物理路径值。本标准中所有Varbin类型字段均同此含义。
注4:本表11、12、13号与14、15、16号两组字段,其字段值至少填一组。
5.2.2数字正射影像图纠正控制点属性结构
表4数字正射影像图纠正控制点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
名:JZKZD)
字段代字段类字段小数约束
序号字段名称值域备注
码型长度位数条件
1标识码BSMInt10>0M
2要素代码YSDMChar10见表1M
3控制点名称KZDMCChar50非空O
4控制点点号KZDDHChar10非空O
5控制点类型KZDLXChar10见表28O
6控制点等级KZDDJChar30见表28O
7点之记DZJVarbin非空M影像文件
8点位DOM影像DWYXVarbin非空M影像文件
9点位实地照片DWZPVarbin非空M影像文件
1010X(E)_XA80X80Float102≥0M
1111Y(E)_XA80Y80Float102≥0M
1212Z_XA80Z80Float102(-160,8850)O
1313X(E)_BJ54X54Float102≥0O
1414Y(E)_BJ54Y54Float102≥0O
6
TD/T1016—2007
字段代字段类字段小数约束
序号字段名称值域备注
码型长度位数条件
1515Z_BJ54Z54Float102(-160,8850)O
表4(续)
字段代字段类字段小数约束
序号字段名称值域备注
码型长度位数条件
1616X(E)_WGS84X84Float102≥0O
1717Y(E)_WGS84Y84Float102≥0O
1818Z_WGS84Z84Float102≥0O
5.2.3行政区属性结构
表5行政区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XZQ)
字段代字段字段小数约束
序号字段名称值域备注
码类型长度位数条件
1标识码BSMInt10>0M
2要素代码YSDMChar10见表1M
3行政区代码XZQDMChar12见GB/T2260M见本表注1
4行政区名称XZQMCChar100见GB/T2260M
5控制面积KZMJFloat152>0M单位:平方米
单位:平方米
6计算面积JSMJFloat152>0O
见本表注2
注1:行政区代码在现有行政区划代码的基础上扩展到行政村级,即: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乡级
代码+村级代码,县及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采用GB/T2260中的6位数字码,乡镇级码为3位
数字码,村级为3位数字码。以下行政区代码同;
注2:指行政区界线坐标计算的椭球面积。本标准中所有面积字段如无特别说明,均指椭球面积。
5.2.4行政区界线属性结构
表6行政区界线属性结构描述表(属性表名:XZQJX)
字段代字段字段小数约束
序号字段名称值域备注
码类型长度位数条件
1标识码BSMInt10>0M
2要素代码YSDMChar10见表1M
3界线类型JXLXChar6见表31M
4界线性质JXXZChar6见表32M
5界线说明JXSMChar100非空O
5.2.5等高线属性结构
推荐标准
- SN/T 1287-2010 入出境船舶除鼠规程 2010-01-10
- JB/T 11582-2013 压剪试验机 2013-04-25
- JB/T 11451-2013 焊接聚晶金刚石或立方氮化硼端面铣刀刀头 2013-04-25
- YD/T 1374.2-2007 2GHz TD-SCDMA/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接口技术要求(第二阶段) 第2部分:层一 2007-05-15
- YB/T 4230-2010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锂渣粉 2010-11-10
- YB/T 4215-2010 二极管用冷轧钢带 2010-11-10
- YD/T 1410-2007 2GHz TD-SCDMA/W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核心网设备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2007-05-15
- JB/T 9393-2013 卧式软支承平衡机 技术条件 2013-04-25
- YD/T 1243.3-2002 媒体网关设备技术要求--综合接入媒体网关 2002-12-10
- JB/T 3585.1-2013 感应同步器 第1部分:术语 2013-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