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2/T 4125-2020 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规程

DB62/T 4125-2020 Road cold recycling technology for asphalt foam application procedure

甘肃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4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62/T 4125-2020
标准类型
甘肃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0-05-15
实施日期
2020-06-01
发布单位/组织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可选服务
1,提供正版标准批量采购服务,为企业合规性保驾护航,提供标准文件翻译服务,专家翻译,权威可靠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DB62/T 4125-2020 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规程-第1页
DB62/T 4125-2020 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规程-第2页
DB62/T 4125-2020 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规程-第3页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4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93.080.99

P66

DB62

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4125—2020

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规程

Applicationspecificationsforcoldrecyclingtechnologywithfoamedbitumen

2020-05–15发布2020-06-01实施

发布

DB62/T4125—2020

目次

前言................................................................................II

引言...............................................................................I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原路况调查及分析..................................................................2

5材料..............................................................................3

6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6

7泡沫沥青冷再生配合比设计..........................................................7

8冷再生施工.......................................................................10

9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15

10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与验收........................................................18

附录A(规范性附录)沥青混合料回收材料(RAP)取样与试验分析.......................20

附录B(规范性附录)沥青发泡性能试验方法...........................................22

附录C(规范性附录)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24

附录D(规范性附录)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车辙试验方法.............................27

附录E(规范性附录)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28

附录F(规范性附录)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三轴试验).............29

附录G(规范性附录)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半圆弯曲试验(SCB)方法.................32

附录H(规范性附录)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实例.............................36

附录I(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用词说明.................................................42

I

DB62/T4125—2020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提出。

本标准由甘肃省交通运输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甘肃恒路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甘肃省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白银公路局、甘肃省金昌公路局、维特根

(中国)机械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兴军、邵建鸿、张廷才、高尊、张斌、宋尚霖、高宏刚、杜登波、王红玉、

张鹏举、姚明杰、颜鲁春、康俊泰、于延忠、韩海红、栾纪昊、杨鹏、王永宁、洪伟、苏彦学、王德鹏、

刘琪、邵景祎。

II

DB62/T4125—202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工作已由“以建为主”逐步转入“建养并重”的阶段,并最终达到“以养为

主”的长期持续发展阶段。养护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料,既污染了环境,又增加了工程投资,采用泡沫

沥青冷再生技术能够充分发挥旧沥青混合料的“剩余价值”。为更好地规范和指导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

路面的设计、施工,保证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质量,根据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8年度第

5批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甘市监函〔2018〕11号)的要求,甘肃恒路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会同有关单位,结合公路建设的特点和路面冷再生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相关标准的要求,经反复讨论修

改编制了《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规程》。

本标准由10章、9个附录构成。第1章:范围;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3章:术语和定义;第4

章:原路况调查及分析;第5章:材料;第6章: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设组合计;第7章:泡沫沥青

冷再生配合比设计;第8章:冷再生施工;第9章: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第10章: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与

验收;附录A:沥青混合料回收材料(RAP)取样与试验分析;附录B:沥青发泡性能试验方法;附录C: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附录D: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车辙试验方法;附录E:泡

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附录F: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抗剪强度试验方法

(三轴试验);附录G: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半圆弯曲试验(SCB)方法;附录H:泡沫沥青冷再生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实例;附录I:本规程用词说明。

本规程由甘肃恒路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请各单位和个人在执行过程中,

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甘肃恒路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桃林路

1号,邮政编码:730070,邮箱:630276671@),供今后修订和完善。

III

DB62/T4125—2020

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应用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公路泡沫沥青冷再生技术的术语和定义、材料要求、结构组合设计、配合比设计、施

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工程质量的检验评定与验收。

本规程适用于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的设计、施工及质量检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T5521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

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E4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JTG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附条文说明)

JTGE2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E5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DB62/T313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沥青路面冷再生coldrecyclingofasphaltpavement

采用专用机械设备对旧沥青路面或者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进行处理,掺加一定比例的集料(必

要时)、再生结合料、活性填料(必要时)等形成路面结构层的技术。

3.2

泡沫沥青foamedbitumen

将热沥青和水在专用的发泡装置内混合、膨胀,形成含有大量均匀分散气泡的沥青材料。

3.3

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coldcentralplantrecyclingwithfoamedbitumen

1

DB62/T4125—2020

将沥青混合料回收材料(RAP)运至拌和厂(场、站),经破碎、筛分,以一定的比例与集料、再

生结合料(泡沫沥青)、活性填料(如水泥)以及水,在常温下拌和、摊铺、碾压,形成路面结构层的

沥青路面再生技术。

3.4

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coldin-placerecyclingwithfoamedbitumen

采用专有的就地冷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现场冷铣刨,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泡沫沥青、

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和水,经过常温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原沥青路面材料再生的

技术。

3.5

沥青混合料回收材料reclaimedasphaltpavement(RAP)

采用铣刨、开挖等方式从沥青路面上获得的旧沥青混合料。

3.6

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coldrecycledmixturewithfoamedbitumen

采用泡沫沥青作为再生结合料,添加一定比例的水泥、集料与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在常温

下均匀拌和后形成的一种混合料。

3.7

泡沫沥青膨胀率expansionratiooffoamedbitumen

泡沫沥青发泡状态下的最大体积与未发泡时沥青体积的比值。

3.8

泡沫沥青半衰期halflifeoffoamedbitumen

泡沫沥青从最大体积衰减到最大体积的50%所用的时间。

4原路况调查及分析

4.1一般规定

4.1.1泡沫沥青冷再生施工前,应对原路面历史信息、技术状况、交通量、工程经济等方面的内容进

行调查和综合分析,为冷再生设计提供依据。

4.1.2原路面状况调查应完整,并进行系统分析和准确评价,分析路面病害的成因。

4.2原路面历史信息调查与分析

根据再生方案的需要,按照表1所列内容对原路段的以下部分或全部数据进行收集。

表1原路段基础数据的收集

类别数据收集内容

原设计基本数据公路等级、设计标准、原路面结构和材料类型等。

建设条件数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

交通状况信息历年交通量、轴载组成情况等。

养护管理数据养护历史、近5年的路况检测数据等。

相关价格参考工程材料单价、人工费、机械设备费等。

4.3原路面状况检查和检测

根据再生方案的需要,按照表2所列内容对原路面技术状况进行检查和检测。

2

DB62/T4125—2020

表2原路面技术状况检查和检测

类别检查和检测内容

路面损坏各种路面损坏位置、形态、严重程度等。

结构损坏类型、病害层位、病害严重程度、层间联结状况、结构层材料性能指标等。(通过探

路面内部结构状况

坑开挖、钻芯取样等方式进行检查。)

路基顶面当量回弹模量、下承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路表当量回弹模量等。(通过承载板试

原路面结构参数

验、动力贯入锥触探、落锤弯沉仪法等方法检测。)

路表排水设施状况、结构内部排水状况、地下排水状况等。(通过人工调查、渗水仪检测等方

路基路面排水状况

法检查。)

包括路面损坏状况指标PCI、路面结构强度指标PSSI、路面行驶质量指标RQI、路面抗滑性能

原路面技术指标

指数SRI、路面车辙深度指数RDI等。

5材料

5.1一般规定

5.1.1泡沫沥青冷再生适用的各种材料必须取样进行技术指标检测,经评定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得以

供应商的检测报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5.1.2沥青混合料回收材料(RAP)应按照不同来源、规格分类堆放,不得混杂;不同料源、品种、

规格的新集料不得混杂堆放。

5.1.3沥青混合料回收材料(RAP)、新集料应堆放在预先经过硬化处理且排水通畅的地面上,并具

备防雨防尘措施。

5.2沥青混合料回收材料(RAP)

沥青混合料回收材料(RAP)应满足表3的技术要求。当RAP(厂拌)中超粒径颗粒含量超过要求

时不得直接使用。可采用剔除超粒径颗粒或再次破碎、过筛重组的办法,使其达到要求;RAP中粗集料、

细集料指标达不到要求,但掺配新集料后粗、细集料的指标符合表3要求时,可以使用,否则不得使用。

表3RAP技术指标要求

技术要求

材料检测项目单位试验方法

下面层基层

含水率,不大于%实测实测

RAP级配和RAP矿料级配—实测实测

RAP附录A

沥青含量%实测实测

(厂拌)

4.75mm以下部分砂当量a,不小于%6055

超粒径颗粒(大于31.5mm)含量,不大于%1012T0312

RAP4.75mm通过率变异性b,不大于%±5±8T0301或T0327

(厂拌)0.075mm通过率变异性b,不大于%±2±4T0301或T0327

RAP级配和RAP矿料级配—实测实测

RAP

沥青含量%实测实测附录A

(就地)

4.75mm以下部分砂当量a,不小于%6055

3

DB62/T4125—2020

表3RAP技术指标要求(续)

技术要求

材料检测项目单位试验方法

下面层基层

针入度(25℃,5s,100g)0.1mm实测实测T0604

RAP中沥软化点(R&B)℃实测实测T0606

青延度(15℃)cm实测实测T0605

60℃动力黏度Pa∙s实测实测T0621

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520T0312

RAP中粗

压碎值,不大于%2830T0316

集料

与沥青的粘附性,不小于—44T0616

RAP中细棱角性s实测实测T0345

集料2.36mm以下砂当量,不小于%55实测T0334

当RAP中不含有半刚性基层材料时,可不用检测砂当量。

4.75mm和0.075mm通过率变异性在配合比设计阶段不用检测。

5.3道路石油沥青

5.3.1用于发泡的沥青其技术要求及适用范围应符合DB62T3136-2017中关于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

求中70号或90号沥青的规定。

5.3.2沥青级别的选择可参考表4要求。

表4道路石油沥青的适用范围

沥青等级适用范围

A级沥青各等级的公路,适用于任何场合和层次

B级沥青二级以下公路的各个层次(不包含二级公路)

5.3.3用于重载交通或面层较薄的道路时宜选用70号沥青,当日平均气温低于20℃时宜选用90号

沥青。

5.4泡沫沥青

5.4.1采用膨胀率和半衰期作为评价泡沫沥青性能的技术指标。拟选用的沥青需要事先进行沥青发泡

性能试验来确定最佳发泡条件。在设计的发泡条件下其技术指标应满足表5的要求。

表5泡沫沥青技术要求

沥青温度检测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膨胀率/倍≥10附录B

150℃~180℃

半衰期/s≥8附录B

5.4.2当泡沫沥青不满足要求时,应通过调整发泡温度、发泡水量、发泡气压等发泡工艺改善泡沫沥

青膨胀率和半衰期指标,也可在不影响沥青和混合料技术指标的前提下添加发泡助剂,直至泡沫沥青

技术指标满足要求,否则应更换沥青。

4

DB62/T4125—2020

5.5水

5.5.1饮用水可直接用于生产泡沫沥青及冷再生混合料。

5.5.2非饮用水用于生产泡沫沥青及冷再生混合料时,应对水质进行检验,检验指标应符合JGJ63

标准的要求。

5.6水泥

水泥技术指标应符合JTG/TF20的相关规定。水泥可以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

山灰硅酸盐水泥,不应使用快硬水泥,早强水泥。所用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3h,终凝时间应大于6h且小

于10h。水泥强度等级可为32.5或42.5。

5.7矿粉

添加的矿粉质量应满足JTGF40的规定。

5.8集料

5.8.1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颗粒级配,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的要求。

表6泡沫沥青混合料用粗集料技术要求

指标单位表面层其它层次试验方法

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225T0316

高温压碎值,不大于%2427DB62/T3136

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28T0317

表观相对密度,不大于%2.602.50T0304

吸水率,不大于%2.03.0T0304

坚固性,不大于%1212T0314

(混合料)粒径,不

%10

针片状颗粒含大于

大于,不大于T0312

量(混合料)9.5mm%9

小于9.5mm,不大于%11

10mm以上,不大于%0.6

含泥量≤

0.075mm含量5-10mm,不大于%0.7T0310

(水洗法)

3-5mm,不大于%1.0

软石含量,不大于%3T0320

5.8.2细集料包括机制砂、石屑,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并有适当的颗粒级配,其

质量应符合表7的要求。

5

DB62/T4125—2020

表7泡沫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技术要求

高速公路,一级公

项目单位二级公路试验方法

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502.45T0328

坚固性(>0.3mm部分)不大于%12—T0340

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不大于%35T0333

砂当量不小于%6060T0334

亚甲蓝值不大于g/kg2.5—T0349

棱角性(流动时间)不小于s30—T0345

注:含泥量、砂当量和亚甲蓝值均评价细集料的洁净程度,其中天然砂质量仅采用含泥量评价,而石屑和机制砂

质量评价可选择砂当量和亚甲蓝其中之一,宜优先采用亚甲蓝指标。其中砂当量一般用于0mm~5mm细集料

质量评价,而亚甲蓝值MBVF可用于0mm~3mm和0mm~5mm细集料质量评价。

6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6.1一般规定

6.1.1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应综合考虑原路面结构状况、道路等级、气候环境、交通流量、车辆构

成、流量增长率、设计交通等级和使用要求,通过综合分析,按照JTGD50的规定进行结构组合设

计。

6.1.2泡沫沥青冷再生沥青路面结构层设计应按照DB62/T3136中甘肃省自然气候分区相关的规定,

充分考虑地域气候自然分区的气温梯度与降雨量,合理确定各结构层的技术指标。

6.1.3泡沫沥青冷再生沥青路面结构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可为单层或双层。

6.2冷再生结构层适用范围

6.2.1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适用范围应符合表8的要求。

表8泡沫沥青就地冷再生的适用范围

再生层的结构层位

公路等级

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基层底基层

高速、一级╳╳√√—

二级╳╳√√—

三、四级√√

注:√代表宜使用;╳代表不应该使用;-代表一般不存在该情况。三、四级公路用作面层时应采用稀浆封层、

碎石封层、微表处等做上封层。

6.2.2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的适用范围应符合表9的要求。

6

DB62/T4125—2020

表9泡沫沥青厂拌冷再生的适用范围

再生层的结构层位

公路等级

上面层中面层下面层基层底基层

高速、一级╳○√√—

二级╳√√—

三、四级√√

注:○代表可使用但不推荐;√代表宜使用;╳代表不应该使用;-代表一般不存在该情况。三、四级公路用作面

层时应采用稀浆封层、碎石封层、微表处等做上封层。

6.3结构组合设计

6.3.1结构补强设计方法应按照JTGD50中改建路面结构验算的规定进行路面结构验算,路面使用性

能设计指标应符合JTGD50中相应的规定,不符合时应调整路面结构设计方案,重新验算直至符合为

止。

6.3.2应按照JTGD50中沥青混合料层疲劳开裂验算方法,对泡沫沥青冷再生层疲劳开裂进行验

算。

6.3.3泡沫沥青冷再生层作为路面结构中的柔性结构层。设计应根据交通等级、下承层承载能力要求

和应用经验等,综合拟定路面结构设计方案。泡沫沥青冷再生结构设计可按照表10初步拟定路面结构

组合形式和厚度。

表10泡沫沥青冷再生路面常用结构厚度

沥青面层

交通等级冷再生层厚度/mm下承层

推荐厚度/mm最小厚度/mm

特重交通以上150~220120≥120

重交通120~180100≥100下承层结构强度应满

中等交通60~12050≥80足路面基层或底基层

≥30或者采用微表处、稀浆封层、碎石封层等设计要求。

轻交通≥80

磨耗层

注1:下承层结构强度不满足要求的可以采用水泥或石灰稳定冷再生进行处治,处治层厚度宜在140mm~200mm

范围内。

注2:对于重交通及以上道路,沥青面层宜采取技术措施提高抗车辙能力。

6.3.4沥青面层层数、厚度、级配类型应与公路等级、使用要求、交通条件相适应。当再生层作基层

或者下面层时,沥青面层与泡沫沥青冷再生层之间应设置封层。当再生层用于三、四级公路沥青路面

的上面层时,应采用稀浆封层、碎石封层或微表处等做上封层。

6.3.5对满足结构性能要求的路面结构组合方案,考虑经济性和施工操作性等因素进行综合比选,最

终确定各项指标最优的方案。

7泡沫沥青冷再生配合比设计

7

DB62/T4125—2020

7.1一般规定

7.1.1根据道路等级、结构层位、气候条件、交通情况和沥青混合料回收材料(RAP)调查分析结

果,选用符合要求的材料,按照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进行三阶段再生

混合料设计。

7.1.2生产配合比应根据现场沥青混合料回收材料(RAP)、新集料、矿粉等原材料的实际级配,参

考目标配合比进行调整,使再生混合料的性能满足设计要求和实际施工条件,并在铺筑泡沫沥青冷再

生试验段时完成验证,结合试验结果校核施工配合比。

7.1.3有成熟经验的单位,可使用本规程规定的马歇尔设计方法之外的其他设计方法进行混合料配合

比设计,但技术要求也应做相应调整。如果采用其他设计方法,应按照本规程对设计配合比进行检

验,满足要求时方可使用。

7.2目标配合比设计

7.2.1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应按本规程附录C进行设计。

7.2.2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应满足表11的要求。

表11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级配范围

各筛孔的通过率/%

筛孔(mm)

粗粒式中粒式细粒式

37.5100——

26.585~100100—

19—85~100100

13.260~85—85~100

9.5—55~80—

4.7530~5535~6040~65

2.3620~4025~4528~45

0.37~208~229~23

0.0754~124~124~12

7.2.3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用作柔性基层时,宜采用粗粒式级配;用作中、下面层时,宜采用粗粒

式或者中粒式级配;用于轻交通荷载等级公路时,可采用细粒式级配。

7.2.4宜根据级配类型和RAP级配,在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新集料。

7.2.5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指标应满足表12的技术要求。

表12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中、细粒式Ф101.6×63.5

马歇尔试件尺寸/mm

粗粒式Ф152.4×95.3

T0702

马歇尔试件双面击实次中、细粒式75

数/次粗粒式112

8

DB62/T4125—2020

表12泡沫沥青冷再生混合料设计技术要求(续)

试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重交通及其它交

层位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