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3/T 942-2019 甘蔗种传病害防控技术规程

DB53/T 942-2019 Cane seedling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cal regulations

云南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53/T 942-2019
标准类型
云南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9-09-23
实施日期
2019-12-23
发布单位/组织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可选服务
1,提供正版标准批量采购服务,为企业合规性保驾护航,提供标准文件翻译服务,专家翻译,权威可靠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DB53/T 942-2019 甘蔗种传病害防控技术规程-第1页
DB53/T 942-2019 甘蔗种传病害防控技术规程-第2页
DB53/T 942-2019 甘蔗种传病害防控技术规程-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或在线预览全文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B15

云南省地方标准

DB53/T942—2019

甘蔗种传病害防控技术规程

2019-09-23发布2019-12-23实施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3/T942—2019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云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应昆、李文凤、张荣跃、王晓燕、单红丽、尹炯、罗志明、仓晓燕、李婕。

I

DB53/T942—2019

甘蔗梢腐病防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蔗种传病害的主要防控对象、症状及流行特点、防控原则和防控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甘蔗种传病害黑穗病、宿根矮化病、花叶病等的综合防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53/T370甘蔗温水脱毒种苗生产技术规程

A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本。

3.1

甘蔗温水脱毒

经(50±0.5)℃温水处理种茎2h获得的脱毒种苗。

3.2

甘蔗黑穗病

由甘蔗鞭黑粉菌(UstilagoscitamineaSydow)侵染甘蔗使蔗株梢头长出1条黑色鞭状物的一种种

传真菌病害。

3.3

甘蔗宿根矮化病

由甘蔗宿根矮化病菌(Leifsoniaxylisubsp.xyli,Lxx)侵染甘蔗维管束使蔗株矮化的一种种传

细菌病害。

3.4

甘蔗花叶病

由甘蔗花叶病毒(Sugarcanemosaicvirus,SCMV)、高粱花叶病毒(Sorghummosaicvirus,SrMV)

和甘蔗线条花叶病毒(Sugarcanestreakmosaicvirus,SCSMV)单独或复合侵染甘蔗使叶部产生许多

与叶脉平行的退绿纵短条纹,与正常部分参差间隔成“花叶”的一种种传病毒病害。

4主要防控对象

1

DB53/T942—2019

甘蔗黑穗病、宿根矮化病、花叶病。

5症状及流行特点

5.1甘蔗黑穗病症状及流行特点参见附录A。

5.2甘蔗宿根矮化病症状及流行特点参见附录B。

5.3甘蔗花叶病症状及流行特点参见附录C。

6防控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控。

7防控方法

7.1品种选择

推荐品种:云蔗03-258、云蔗05-51、云蔗06-80、粤甘34号、粤糖96-86、粤糖00-318、福农36号、

福农39号、柳城05-129、云瑞06-189等。区域内甘蔗种植品种要多样化,早中晚熟多品种搭配种植。

7.2种苗

7.2.1选用无病种苗

从非病区调种,选取无病田留种。

7.2.2采用温水脱毒种苗

种苗符合以下要求:

a)温水脱毒种苗的生产按照DB53/T370规定执行;

b)以温水脱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