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3412-2018 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技术规程

DB37/T 3412-2018

山东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6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7/T 3412-2018
标准类型
山东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18-08-17
实施日期
2018-09-17
发布单位/组织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
适用范围
-
可选服务
1,提供正版标准批量采购服务,为企业合规性保驾护航,提供标准文件翻译服务,专家翻译,权威可靠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DB37/T 3412-2018 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技术规程-第1页
DB37/T 3412-2018 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技术规程-第2页
DB37/T 3412-2018 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技术规程-第3页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6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40

B6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3412—2018

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AfforestationofMainTreeSpecies

2018-08-17发布2018-09-17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7/T3412—2018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光华、宋玉民、乔玉玲、于振旭、彭琳。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I

DB37/T3412—2018

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山东省主要造林树种林种确定、树种选择、混交林营造、造林地选择、造林地整地、

造林季节、造林密度、种子和苗木、造林方法、幼林抚育、造林施工设计、检查验收和造林技术档案等

方面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主要造林树种的造林。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6000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T6001育苗技术规程

GB7907核桃丰产与坚果品质

GB7908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GB/T15162飞播造林技术规程

GB/T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

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83主要造林树种林地化学除草技术规程

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

LY/T1706速生丰产用材林培育技术规程

LY/T1880木本植物种子催芽技术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造林分区regiondivisionofShandongforafforestation

根据气候和立地等条件划分的山东省境内的造林区域。

3.2

主要造林树种mainafforestationtreespeciesinShandong

适合山东省土壤、气候条件的,能够在平原、山地、丘陵等宜林地造林的主要树种。

1

DB37/T3412—2018

4林种确定

4.1用材林

以生产人造板材、家俱材、纸浆材和建筑用材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林。

4.2防护林

以防护为主的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防护林、沿海防护林、护路林和护岸林

等。

4.3经济林

以生产果品、木本油料、药材、调料、橡胶等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林。

4.4特种用途林

以风景游憩、种子生产、教学科研等为主要目的的人工林。

5树种选择

5.1基本原则

5.1.1坚持造林地立地条件与树种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相适应,适地适树。

5.1.2根据造林目的选择树种(含种源、品种或无性系,下同)。

5.1.3选择生态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稳定的树种。

5.1.4优先选择山东乡土树种。

5.2各林种树种选择要求

5.2.1用材林

a)树种应具有生长快、干形通直、材质好等特性,宜选择优良品种。速生丰产用材林生长量指标

按照LY/T1706执行;

b)对珍稀用材和具有特殊用途的树种应有适当比例的发展。

5.2.2防护林

a)根据防护对象选择适宜树种,一般应具有防护性能好、抗逆性强、生长稳定等优良性状;

b)水源涵养林树种要求根系发达、落叶丰富、凋落物易分解、固土保水能力强等特性;

c)水土保持林和防风固沙林树种要求具有根系发达、耐风蚀、干旱、沙压,固土效果好等特性;

d)农田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树种要求树体高大、树冠中等偏下、深根、抗风蚀等特性;

e)护岸林和护路林树种要求根系发达、侧根密集、耐水淹,耐水蚀等特性。

5.2.3经济林

a)具有高产、抗逆、产品优质等特性;

b)重点发展名、特、优、新品种。

5.2.4特种用途林

2

DB37/T3412—2018

树种应具备且能满足特种用途的性状。

5.3造林分区及主要造林树种

见附录A。

5.4主要造林树种生物学特性

见附录B。

6混交林营造

6.1适用对象:为提高人工林的抗逆性能和综合效益,维护和提高林地生产力,应因地制宜营造混交

林。

6.2混交原则:提倡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混交、乔木与灌木混交、耐荫树种与阳性树种、深根树种与

浅根树种混交。

6.3混交方式:根据树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和林种选择株间、行间、带状或者块状混交方式。

6.4混交比例:伴生树种株数(幼林阶段)或胸高断面积(成林阶段)所占的比例不低于10%。土

壤贫瘠地区加大固氮树种比重,水土流失和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加大灌木树种的比重。

6.5培育方式:利用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纯林改造及其相结合的方式培育混交林。

7造林地选择

7.1造林地类型

山东省主要造林地有荒山荒地、农耕地、四旁地、采伐迹地和火烧迹地等。

7.2造林地选择原则

要根据不同林种和树种及经营水平选择合适造林地。荒山荒地适宜防护林、经济林和部分用材林的

营建,农耕地适宜用材林、经济林和防护林的营建,四旁地适宜防护林和用材林的营建,采伐迹地和火

烧迹地视立地条件营建适宜的林种。

8造林地整地

8.1整地方法

8.1.1全面整地

8.1.1.1适宜采用全面整地的情况如下:

a)坡度15°以下、地势较平坦的;

b)便于实行机械作业的;

c)实行林农间作的;

d)灌草茂密的造林地。

8.1.1.2全面整地连片面积不能过大。丘陵要适当保留山顶和山脊天然植被,坡长每30m沿等高线保

留3m宽天然植被。

3

DB37/T3412—2018

8.1.1.3盐碱地采取条(台)田整地方式。

8.1.2穴状整地

8.1.2.1穴状整地是平原造林地广泛采用的整地方法。山地陡坡、水蚀和风蚀严重地带更应采用。

8.1.2.2整地规格,穴的口径30cm~50cm,深度40cm~80cm,盐碱地整地深度不大于40cm,

速生丰产用材林、经济林及多草地带,整地规格应适当大些。

8.1.3鱼鳞坑整地

8.1.3.1鱼鳞坑整地是干旱、半干旱低山丘陵造林地整地方法。

8.1.3.2鱼鳞坑为半圆形,外高内低,半径不小于60cm。

8.1.4带状整地

8.1.4.1带状整地适用于低山、丘陵地区。

8.1.4.2低山丘陵带状整地要沿等高线进行,其形式有水平阶、水平槽、反坡梯田等。

8.1.4.3带状整地宽度60cm以上,带长根据地形确定,不能过长,每隔一定距离应保留0.5m~1.0

m自然植被。

8.2整地时间

8.2.1春季造林一般应在上年夏季或秋季前整好地,雨季造林要在头年秋季或当年春季前整好地,秋

季造林在当年春季整好地。

8.2.2沙质土造林整地,可以不预先整地,造林时挖穴栽植。

8.2.3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造林整地必要时先设置沙障。

9造林季节

9.1春季造林

应根据树种的物候期和土壤解冻情况适时安排造林,一般在土壤解冻后树木发芽前完成。

9.2雨季造林

适宜小粒种子播种造林和容器苗造林。要注意雨情动态,适时造林。

9.3秋季造林

秋季适宜阔叶树植苗造林和大粒、硬壳、休眠期长、不耐贮藏种子的播种造林。

10造林密度

根据培育目标、立地条件、树种确定造林密度。主要树种适宜林种及造林密度见附录B。

11种子和苗木

11.1基本要求

禁止使用带有检疫性和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

4

DB37/T3412—2018

11.2种子

11.2.1选用优良种源和种子园、母树林等良种基地生产的种子、接穗、插穗等繁殖材料。

11.2.2种子的质量应达到GB7908规定的合格种子的标准。

11.2.3依照GB/T2772规定的方法检验林木种子质量。

11.2.4为提高播种造林成效,在播种前根据需要可对林木种子进行浸种、催芽、消毒等处理。浸种和

催芽按照LY/T1880规定执行。种子消毒按照GB/T15776标准执行。

11.3苗木

11.3.1裸根苗

11.3.1.1造林前根据树种、苗木特点和土壤墒情,对苗木进行剪梢、截干、修根、修枝、剪叶、苗根

浸水、蘸泥浆等处理;也可采用促根剂、蒸腾抑制剂和菌根制剂等新技术处理苗木。

11.3.1.2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必须选用GB6000-1999规定的种子园、优良种源或者优良品种培育的

1级苗木。

11.3.1.3经济林应选用优良品种,苗木应符合GB6000-1999规定的合格苗木。

11.3.1.4其他林种使用的苗木应是GB6000-1999规定的合格苗木。

11.3.2容器苗

执行LY/T1000的规定。

11.3.3起苗和运输

根据造林任务,就近育苗,避免长途运输造成损失。苗木质量的检验和起苗、包装、运输、贮藏等

技术执行GB/T6000和LY/T1000的规定。

12造林方法

12.1植苗造林

12.1.1苗木质量

执行GB6000的规定。

12.1.2栽植深度

根据立地条件、土壤墒情和树种确定栽植深度,一般与苗木根径原土痕齐平。干旱地区、沙质土壤

和能产生不定根的树种可适当深栽。

12.1.3技术要领

苗干要竖直,根系要舒展,深浅要适当,土壤要压实,表层要覆土。

12.2播种造林

12.2.1适用范围

易于发芽生根成活并有一定抗旱性能的树种,在鸟兽危害较轻的地区,可采用播种造林。

12.2.2人工播种造林。

5

DB37/T3412—2018

墒情较好时采用穴播或条播,一般在雨季进行。

12.2.3飞机播种造林。

在交通不便、宜林荒山、荒地、荒沙或者不易到达的地方进行,其具体要求按照GB/T15162规定执

行。

12.2.4播种量

根据种子质量、立地条件和造林密度确定。播种量按照GB/T6001规定执行。

12.2.5覆土厚度

大粒种子、沙壤土覆土宜厚,一般为2cm~6cm;小粒种子、粘重土宜浅,一般为1cm~3cm。

12.3封山(沙)造林

按照GB/T15163规定执行。

13幼林抚育

13.1补植和补播

按照GB/T15776规定执行。

13.2水肥管理

13.2.1用材林和经济林要加强水肥管理。

13.2.2根据土壤墒情进行灌溉,保持土壤湿润潮湿。一般降水量年份每年应灌水1次~2次,每次

每公顷400m3~600m3。低洼积水地要整修沟渠及时排水。

13.2.3生长期内追施复合肥、尿素、碳酸铵、过磷酸钙等化肥,以氮肥为主,用量随树木年龄增大而

增加,一般为每株每年施用氮肥量0.25kg~0.5kg,施肥一般结合灌溉或雨前施用。

13.3松土除草

13.3.1造林后应及时进行松土除草,与扶苗、除蔓等结合进行,做到除早、除小、除了,对穴外影响

幼树生长的高密杂草,要及时割除。连续进行2年~3年,每年1次~3次。第一年以除草为主,可

减少松土次数。

13.3.2松土除草应做到里浅外深,不伤害苗木根系,深度一般为3cm~6cm,干旱地区应深些,丘

陵山区可结合抚育进行扩穴,增加营养面积。

13.3.3选用GB/T15783规定的除草剂除草。

13.4幼树管理

13.4.1间苗

播种造林,在幼树生长稳定后,对于过密的林分进行1次~2次定株,使单位面积株数达到造林密

度要求。

13.4.2抚育

6

DB37/T3412—2018

根据林种和树种需要,应适时进行除蘖、修枝、整形等抚育工作。防护林注意控制冠形,用材林注

意控制干形,经济林加强整形修剪。

13.4.3平茬复壮

对萌芽能力强的树种,因干旱、冻害、机械损伤以及病虫兽危害造成生长不良的,应及时平茬复壮。

13.4.4伴生关系调节

混交林可采用修枝、平茬、间伐等措施调节主要树种和伴生树种之间的关系,保证其正常生长。

13.5幼林保护

对新造林地要进行封禁保护,不准放牧;对易受冻、旱害的树种,当年冬季应采取覆土、盖草等防

寒(旱)措施。

13.6病虫害防治

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及其发生期及时开展预测预报,确需防治的,要采取物理、生物或化学措施进行

防治,化学农药的使用标准和准则按照GB4285规定执行。

13.7集约经营

速生丰产用材林和经济林要集约经营,要适时灌溉、施肥和合理修枝。

13.8林农间作

13.8.1间作年限

提倡林农间作,间作年限2年~4年,以耕代抚,林木郁闭后,停止间作。

13.8.2间作物选择

林地间种农作物,以矮杆作物为宜,不应种植高杆和攀缘作物;间种物选择油菜、小麦、豆类、花

生、田菁、苕子和紫穗槐等。

14造林施工设计

按照GB/T15776规定执行。

15检查验收

按照GB/T15776规定执行。

16造林技术档案

按照GB/T15776规定执行。

7

DB37/T3412—2018

AA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造林分区及主要造林树种

造林分区主要造林树种

鲁西北平原黑杨(Populusaigeiros)、毛白杨(Populustomentosa)、枣树(Ziziphusjujuba.)、旱柳(Salix

matsudana)、国槐(Sophorajaponica)、臭椿(Ailanthusaltissima)、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

梨树(Pyruscommunis)、柿树(Diospyroskaki)、泡桐(Paulowniatomentosa)、桑树(Morusalba)、

柽柳(Tamarixchinensis)、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等。

鲁北滨海平黑杨(Populusaigeiros)、白蜡(Fraxinuschinensis)、柽柳(Tamarixchinensis)、白榆(Ulmus

原pumila)、臭椿(Ailanthusaltissima)、旱柳(Salixmatsudana)、杞柳(Salixintegra)、沙柳

(Salixpsammophila)、垂柳(Salixbabylonica)、枣树(Ziziphusjujubevar.inermis)、刺槐

(Robiniapseudoacacia)、国槐(Sophorajaponica)、杜梨(Pyrusbetulifolia)、桃树(Prunus

persica)、杏树(Armeniacavulgaris)、石榴(Punicagranatum.)、枸杞(Lyciumchinensis)、

紫穗槐(Amorphafruticosa)等。

鲁东丘陵黑松(Pinusthunbergii)、油松(Pinustabuliformis)、赤松(Pinusdensiflora)、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黑杨(Populusaigeiros)、麻栎(Quercusacutissima)

推荐标准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