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
2023年03月
研制信息
- 起草单位:
- 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格瑞恩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全椒县汤店苗木专业合作社
- 起草人:
- 出版信息:
- 页数:11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20
CCSB61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435—2023
“皖槐1号”刺槐容器苗培育及栽培技术
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ofcontainerseedlingsandefficientcultivationfortheexcellent
varietyofRobiniapseudoacaciaLinn,F.inermis(Mirb.)Rehd."WanHuai1"
2023-03-01发布2023-04-01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435—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安徽格瑞恩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全椒县汤店苗木专业合
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夏尚光、杨浩、蔡懿苒、高学艺、张会忠、苏守香、刘敏、黄士永、周米生、
王晶晶。
I
DB34/T4435—2023
"皖槐1号"刺槐容器苗培育及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本规定了“皖槐1号”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Linn,F.inermis(Mirb.)Rehd.WanHuai1)
容器苗培育及栽培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皖槐1号”刺槐容器育苗、栽培各产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皖槐1号”RobiniapseudoacaciaLinn,F.inermis(Mirb.)Rehd.WanHuai1
一个刺槐无性系优良品种,其冠形窄,主干明显,通直圆满,根系发达,生长快,抗寒、耐旱耐贫
瘠,无明显病虫害。
大径级材largediametertimber
小头去皮直径至少达到24cm,长2m以上的原木。
根插rootcutting
以根段作为插条的扦插方法。
4容器苗培育
基质配置
先按照草炭45%、珍珠岩10%、蛭石10%、农林废弃物类30%、壤质黄心土5%配方比例配制刺槐根扦插
轻基质,然后再加按缓释肥1kg/m³~2kg/m³和过磷酸钙2kg/m³~3kg/m³,或4kg/m³~5kg/m³腐
熟粉状饼肥和2kg/m³~3kg/m³过磷酸钙或5kg/m³~6kg/m³复合肥,充分拌匀后,配制成pH值
5.0~6.5轻基质基质。
育苗容器准备
采用自然降解的材料分别制成8cm×10cm或10cm×10cm规格容器袋。
基质装袋
1
DB34/T4435—2023
先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500倍多菌灵等常规药物消毒,以喷壶边浇边轻翻,拌匀基质。装袋,
基质装至容器袋80%,灌装好的基质存放1周后,采用浓度为0.1%高锰酸钾或多菌灵对其再次消毒,紧
密摆放在托盘中,以扦插备用。
苗床准备
在运输方便、排水良好、水源充足的场地上建苗床,并在其上方按扦插规模建设相应规格的育苗大
棚及喷灌系统。苗床按“宽0.9m~1.2m、长依实际情况定、高20cm~25cm、步道宽0.3m~0.5
m”设置,保持床面平整。作床后用床间步道上的土壤,把苗床四周培好,按株行距10cm将填满基质的
容器整齐摆放到苗床上,容器间空隙用土填实,浇透水至容器中的基质沉实备用。用复合肥作基肥的,
需反复慢浇,使复合肥颗粒溶解。
扦插
4.5.1根段截制
3月上、中旬苗圃起苗时,选用品种纯正的“皖槐1号”刺槐苗,将根径在0.5cm以上的根全部挖
出,在荫凉无风处将长根剪成上平下斜、长6cm~10cm的根段,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并用湿
毛巾覆盖根段表面。待全部剪好后将根段按粗度0.5cm~0.7cm、0.8cm~1.2cm、1.3cm~1.5
cm进行分级,每50根捆成一扎备用。截制根段的刀具要锋利,剪截时,切口平滑、不破皮、不劈裂。
4.5.2生根素处理
扦插前,将捆扎根段下部斜面速沾200mg/L~300mg/L浓度萘乙酸,或根据说明用ABT1号生根
粉600ppm溶液处理,准备扦插。
4.5.3根段扦插
扦插时间一般在4月中下旬;扦插前保证容器袋浇透水,用长15cm、粗0.5cm左右枝条(顶端
削成圆锥形)在每个营养袋上开一个深度为4.0cm~5.0cm的小孔,将根插穗插于营养袋中,上端
露出营养袋0.4cm左右,注意上下切口的方向;扦插结束后,在营养袋上方均匀地覆盖一层细土,以
恰好覆盖露于营养袋上方的根插穗为准。
插后管理
4.6.1水分调控
扦插好后,浇透水,大棚内保持温度在25℃~30℃、相对湿度85%以上。发现缺水及时补充,
浇水时不宜过急,水滴不宜过大,杜绝漫灌。当地表温度大于30℃时,启动大棚上方的50%遮光度遮
阳网覆盖。在根插穗未长出真叶前,大棚两侧及顶部窗户不宜敞开。容器苗成长过程中,要保持土壤湿
润并防积水;夏天浇水一般在10:00前,17:00后进行。
4.6.2施肥
苗木生长初期适量追施0.2%尿素水溶液,生长中后期多施磷、钾肥,浓度为0.5%~1.0%,每隔
15天施1次;扦插后,可在30天内喷施0.075%磷酸二氢钾2次~3次;施肥应选择晴天为宜,
追肥可结合喷灌进行。
4.6.3炼苗移栽
2
DB34/T4435—2023
当苗高达6cm~8cm,可逐步通风炼苗,每日适当敞开温湿大棚侧窗及顶窗,直至完全敞开。
当幼苗长至20cm以上时,即可从大棚移栽至大田培育。栽植密度按40cm×60cm,其他管理方法按
常规育苗管理方式进行。
苗木分级与出圃
4.7.1苗木分级
苗木质量分级见表1。
表1一年生容器苗质量分级
级别地径(cm)苗高(m)根系检疫性病虫害
Ⅰ级≥1.5≥2
推荐标准
- SJ/T 11497-2015 砷化镓晶片热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2015-04-30
- SJ/T 11509-2015 液晶显示器用 ITO腐蚀液 2015-04-30
- SJ/T 11310.2-2015 信息设备资源共享协同服务 第2部分:应用框架 2015-04-30
- SJ/T 11466-2014 红外遥控接收放大器 2014-05-06
- SJ/T 11505-2015 蓝宝石单晶抛光片规范 2015-04-30
- SJ/T 11489-2015 低位错密度磷化铟抛光片蚀坑密度的测量方法 2015-04-30
- SJ/T 11516-2015 薄膜晶体管(TFT)用掩模版规范 2015-04-30
- SJ/T 2354-2015 PIN、雪崩光电二极管测试方法 2015-04-30
- SJ/T 11520.8-2015 同轴通信电缆 第8-8部分:75-141 型聚四氟乙烯(PTFE)绝缘半柔电缆详细规范 2015-04-30
- SJ/T 11490-2015 低位错密度砷化镓抛光片蚀坑密度的测量方法 201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