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

DB34/T 4109-2022 Oil Camellia Blight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安徽省地方标准 简体中文 现行 页数:12页 | 格式:PDF

基本信息

标准号
DB34/T 4109-2022
标准类型
安徽省地方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中国标准分类号(CCS)
国际标准分类号(ICS)
发布日期
2022-03-29
实施日期
2022-04-29
发布单位/组织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归口单位
安徽省林业局
适用范围
-
可选服务
1,提供正版标准批量采购服务,为企业合规性保驾护航,提供标准文件翻译服务,专家翻译,权威可靠
2,标准数据定制化,可定制企业云端标准数据库,为企业提供标准查询下载以及更新推送服务,实时了解标准时效更新动态
3,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依托最新最全的标准数据库为您提供在线标准时效性核查服务,并开具权威性的标准时效性核查报告(点击查看详情
4,服务定制咨询联系电话:15102855502(微信同号),QQ:469517676

发布历史

文前页预览

DB34/T 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第1页
DB34/T 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第2页
DB34/T 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或在线预览全文

研制信息

起草单位:
合肥市林学会、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合肥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巢湖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庐江县森保站、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安徽环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起草人:
出版信息:
页数:12页 | 字数:- | 开本: -

内容描述

ICS65.020

CCSB16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forintegratedcontrolofExobasidiumgracileonCamellia

oleifera

2022-03-29发布2022-04-29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4/T4109—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合肥市林学会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林业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合肥市林学会、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合肥市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巢湖市

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庐江县森保站、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安徽环宇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汤宗斌、曹志华、项立升、邵健、吴炜、胡娟娟、王朝晖、詹文勇、周安云、

黄绪翠、费鹏飞、袁坤。

I

DB34/T4109—2022

油茶饼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油茶饼病的寄主与分布、病情监测和调查、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调查等方面的技术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油茶饼病的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LY/T2680油茶主要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油茶饼病Exobasidiumgracile

又称油茶叶肿病、油茶茶苞病,由细丽外担菌Exobasidiumgracile(Shirai)Syd.所引起,主要

危害油茶叶芽、嫩叶、花芽和幼果。

3.2

茶耳、茶片Diseasedleaflikeearorslice

病叶增厚微皱呈肥耳状,俗称“茶耳”或“茶片”。

3.3

茶桃、茶苞Diseasedovarylikepeachorbud

早春受害植株的子房迅速膨大,形如桃,中空,俗称“茶桃”或“茶苞”。

3.4

发病形态Diseasedmorphology

3.4.1

主要发病形态Mainlydiseasedmorphology

主要发病形态是指在病菌侵染的当年不发病,越夏后才发病,其症状表现为整体性,参见附录A和

附录B。

3.4.2

次要发病形态Seconddiseasedmorphology

次要发病形态是指在发病高峰后期,约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现,病菌侵染淡绿色向绿色过渡的

叶片,当年引起发病,其症状表现常为局部性,参见附录A和附录B。

1

DB34/T4109—2022

4寄主与分布

4.1寄主

普通油茶(Camelliaoleifera)、小果油茶(C.meiocarpa)、越南油茶(C.vietnamensis)、

博白大果油茶(C.gigantocarpa)等。

4.2分布

安徽主要分布于皖西、皖南山区的油茶林,该病在皖东油茶林尚未见发生。

5病情监测与调查

5.1油茶饼病在不同年份、不

相似标准推荐

更多>